昨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1年起我省全面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這意味著初中畢業、高中招生將正式「兩考合一」,目前全省現已確定30個招生錄取模式改革試點地區,在將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作為錄取計分科目的基礎上,積極探索「8+N」模式。具體到南昌市來說,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新建區將實行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試點改革,其他地區的考生今年中考計分科目仍為8科,但滿分由750分降為740分。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物理化學分值下降
據了解,自今年起我省全面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涉及13個學科,其中外語包括聽力測試,物理、化學、生物則分別包括實驗操作。具體考試科目和分值如下:語文120分、數學120分、外語120分(含聽力20分)、道德與法治80分、歷史80分、物理85分(含實驗5分)、化學75分(含實驗5分),地理50分、生物55分(含實驗5分)、信息技術15分,體育與健康分值目前按省教育廳文件要求的60分執行,上述計分科目的滿分為860分。
另外,音樂、美術可用等級或「合格」與「不合格」呈現,也可用分數呈現,具體則由設區市、省直管縣(市)確定。全省統考科目中,地理、生物2個學科為初二學生考試,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7個學科為初三學生考試。
今年南昌市初三畢業生中考科目數不變
目前,南昌市下轄的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和新建區(以下簡稱「三縣一區」)對2021年、2022年、2023年初三畢業生實行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試點改革。
試點之外的南昌市其他地區,2021年初三畢業生按照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及分值,將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體育與健康、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含實驗)、化學(含實驗)確定為中考的計分科目。記者計算發現,這部分考生中考計分科目的滿分由750分降至740分,具體的變化是:道德與法治的70分提高為80分;英語聽力部分的27分降為20分(英語科目總計120分保持不變);物理的105分(含實驗5分)降為85分(含實驗5分);化學的105分(含實驗5分)降為75分(含實驗5分);歷史的50分提高至80分;語文、數學科目分數保持不變。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繼續實行省級命題
在考試命題方面,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地理、生物9個學科(不含實驗)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由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實行全省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場要求。信息技術、音樂、美術、物理實驗、化學實驗、生物實驗的命題和考試方式由各設區市自行負責和確定。
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實行隨學隨考隨清,原則上安排在學年末進行。但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未在初二舉行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目前已經進入初三的學生,推遲到2021年與其它科目一併舉行。
以南昌市為例,從2022年初三畢業生開始,將生物(含實驗)、地理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設定為A、B、C、D四個等級,錄取重點高中兩科等級均需達B等或以上,錄取一般普通高中均需達C等或以上。C等及以下學生允許下一學年隨初二年級學生補考一次,成績取兩次成績最高的呈現。
30個改革試點縣市區採用成績加素評
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全面發展狀況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是培育學生良好品行、發展個性特長的重要手段。根據此次文件要求,我省今年起將全面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當前,省教育廳已建成全省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要求各地制訂科學規範、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和辦法,要確保客觀、真實,及時錄入系統,方便初三學生升學使用和招生學校提取使用。
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省還積極推進招生錄取改革試點,探索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招生錄取模式,全省現已確定30個招生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縣(市、區,其中鷹潭市整體推進),在將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作為錄取計分科目的基礎上,積極探索「8+N」模式。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和參考,克服唯分數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熊子易 晨報首席記者 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