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體育人物
杜鋒:為年輕人吶喊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杜瑋
發於2020.12.14總第976期《中國新聞周刊》
杜鋒有多高,2米07?對於記者脫口而出的數字,他連忙糾正,「2米05」。但毫無疑問,他是人群中的絕對高度。坐下攀談,會發現他青絲中夾雜著根根白髮,聊天很平靜,和賽場、訓練場上反差有些大,他說話嗓子有點啞,採訪過程中,朋友給他買來了潤喉糖。
公眾更熟悉的是賽場邊那個身材高挑,手舞足蹈,激情洋溢高分貝的廣東宏遠隊主教練,面對隊員每一個失誤,怒其不爭,展現「死亡凝視」,金句頻出,對每一個爭議判罰,和裁判回溯細節、據理力爭。杜鋒最近一次「出圈」是今年「雙11」當天,在CBA新賽季廣東隊對陣浙江稠州金租隊的第三節,因和裁判理論,他連吃兩個技術犯規,被要求離場。這一消息在當晚上了微博熱搜,「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趕上『雙11』,技術犯規也是買一送一。」他笑著說。
採訪中,「年輕人」成了關鍵詞,他發現年輕隊員的不足,又不遺餘力發掘、培養年輕人。出生於1981年的他,從15歲進入廣東青年隊起,一路成長為中國男籃的主帥。
「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看到很多球員註冊了兩年CBA,卻連一場比賽都沒打過。現在很多球員,連上場感受比賽的機會都沒有,我知道那種感覺是非常不好的,對球員來說是終生的遺憾,所以我會給每個球員都爭取時間和機會。」杜鋒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金句你仔細品一下,說得是有道理的」
2020~2021CBA賽季,對杜鋒和廣東隊來說,並不容易。球隊絕對核心易建聯因上一賽季總決賽中跟腱斷裂未歸,老隊員只剩下蘇偉、周鵬、任駿飛三人,其餘全是年輕球員。與此同時,北京隊、浙江廣廈隊、新疆隊、遼寧隊等勁旅都在招兵買馬,補強實力。這一賽季廣東隊能否再度衛冕,奪得CBA聯賽「十一冠王」,尚不可知。「今年我們還是先進季後賽,把隊伍調整到一個好的狀態,再一步步往前走。」杜鋒說。
新賽季常規賽第一階段,廣東隊的戰績是九勝一負,暫列聯盟積分榜第三位。這一賽季,經常能見到一幕:杜鋒採用「五上五下」戰術,大量輪換年輕人上場。「我想通過常規賽,讓更多年輕隊員歷練和成長。」杜鋒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年輕球員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犯一些錯誤。」但重要的是給隊伍帶來新鮮血液。培養年輕人,是這一賽季暫時的目標。
重用年輕人,又執教風格嚴厲,杜鋒和年輕人的互動就自然會產生化學反應,「金句」成了產物。在以2018~2019賽季廣東隊為主線的首部CBA官方紀錄片《敢夢敢當》中,年輕球員曾繁日多次面對杜鋒的語言「暴擊」:「你帶腦袋沒有」「你硬一點行不行,你個軟蛋」「我對你的忍耐度已經到了極限」。2019~2020CBA賽季複賽,他對胡明軒感嘆,「我吃了你的心都有」「你超級高水平」,對隊員劉權標的評價「一打五,青年隊球霸」。
杜鋒相信「嚴師出高徒」,「我是一個一絲不苟、非常認真的人,也是一個相對完美主義者」。「有些錯誤我是可以接受的,有些錯誤在我這裡是不被允許的,比如說注意力不集中,對球權拼得不夠,這些都會讓我非常生氣。
「其實金句你仔細品一下,說得是有道理的。」杜鋒說,簡單一個底線球,胡明軒從底線發到了對方半場,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說他超級高水平。劉權標在青年隊時,打球會相對獨一點、自我一點,而從整個球隊角度出發,他的球應該打得更合理些。「我可以不要求你,但這代表我對你沒有期望,你可能就面臨被這個球隊淘汰了,就這麼簡單。」杜鋒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對於 CBA每場48分鐘的比賽,賽後杜鋒和團隊都要花三個小時以上看錄像、剪輯錄像,再給球隊花一個多小時講解,還會把每個隊員的賽場表現單獨挑出來,分析得失。對於特定球員的短板,會開展針對性訓練。比如說,打內線的杜潤旺剛進隊時,除了投籃,其他不會,就會每天讓他提早半小時到,加強運球突破、傳球的協調性訓練,兼顧內外線串聯。這一賽季首場比賽力挫廣東隊的浙江稠州金租隊主力吳前,曾在中國男籃藍隊擔任隊長,「當時吳前喊加油的聲音都很小,一些隊內比賽、遊戲,我就讓他組織大家。」杜鋒說。
受過去經歷「刺痛」,要多給年輕人機會
對年輕球員的大力栽培和嚴苛要求,與杜鋒的成長經歷有關。他出生在體育世家,父母都是排球運動員,父親還是新疆女排教練。自小在排球場邊長大,杜鋒會打排球,還練跳高、跳遠、速滑,速滑還在全新疆獲過獎。但對於籃球,小時候的他並不怎麼會打,更談不上喜歡。
在13歲左右,一次,父親從哈薩克斯坦帶隊回來和他談,讓他一定要去打籃球。父母的考慮是,相比排球,那個年代籃球運動員的市場普及率和接受度更高些。退役後,籃球運動員更容易到大學讀書或找到第二職業。杜鋒隨後進了新疆體校。訓練的日子是痛苦的,「新疆冬天經常下大雪,出早操,穿的回力鞋走到球場時已經全溼了」。沒有假期,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寒暑假裡玩,他感到後悔,「為什麼選擇打球」。之後,父親想讓杜鋒進新疆隊,但新疆隊並沒有看好他,「覺得我身體單薄,打不了籃球」。父母又去找了教練,但始終沒有轉機,「其實也是刺痛了我」。
杜鋒因此決定前往北京。當時,首都雲集著八一、北京、北部、空軍、前衛等多支球隊,他想去試試,看哪只球隊要他。1996年大年初八,杜鋒坐上了火車,幾天幾夜後,到達北京西站。那時,號稱亞洲最大火車站的北京西站剛剛落成,「走了半天路,感覺找不到東南西北」。母親希望他能先讀書,杜鋒坐著「面的」,來到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校。在那裡,北京體育大學男籃和女籃教練都非常喜歡杜鋒。女籃教練範明運聽說廣東青年隊在招隊員,就告訴了杜鋒,由此杜鋒迎來人生一個重要轉折點,南下廣東。
1997年,16歲的杜鋒迎來了自己首個CBA賽季,但只打了3場比賽,上場時間可用秒來計算。但到了2001~2002賽季,他憑藉24場常規賽中,場均19.4分6.3籃板1助攻的表現,獲得當賽季最佳新秀。2001年,他入選了王非執教的國家隊,但在2001年東亞運動會後,因隊伍調整,他和郭士強被要求離開國家隊。「離開以後那段時間其實挺難受的,回到廣東隊後就全力訓練。」杜鋒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說。
2002年,杜鋒重新入選國家隊,但仍處於邊緣球員的位置。「上場打球機會很少,」他停頓片刻,嘆口氣,接著說,「只能努力爭取,訓練是非常玩命的,沒有休息,一直在拼,去爭上場的位置。」作為國家隊隊員,杜鋒所處的是「中國移動長城」的時代。「我是所有內線球員裡身高最低的,又是最輕的,只有一個大前鋒的位置我可以爭取,要運用自己的智慧,賽場上要敢於對抗,敢於發揮自己的技術。」 在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行部部長、籃球評論員徐濟成的印象裡,杜鋒是「賽場上,一個非常敢打的人」。他記得,備戰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杜鋒會在訓練中主動和教練探討諸如跑位等方面的細節,「他願意琢磨,比較愛動腦子」。
2003~2004賽季,依靠場均21.2分8.8籃板的亮眼成績,杜鋒助力廣東隊拿下首個CBA冠軍,他也成為當賽季總決賽的MVP,也是廣東隊CBA歷史上首個MVP。此後,廣東隊又連續兩年斬獲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籃小組賽,中國隊對陣塞蒙隊的生死戰,杜鋒又用關鍵時刻的兩次罰籃幫中國隊挺進八強;2006年男籃世錦賽中,王仕鵬絕殺斯洛維尼亞的那場比賽,杜鋒貢獻了全隊第二高得分,並接連命中三個關鍵三分球。
外界給了杜鋒「排骨飛人」的綽號,他並不喜歡。「我其實挺喜歡別人說我打球時是凌波微步,蠻輕巧又夾雜著兇狠」。作為一名能裡能外的球員,相比投籃得分,他更享受場上傳球、助攻,給隊友創造機會。雖然瘦,但他喜歡身體對抗,「很多球員並不喜歡和我對抗。」他笑著說。
正因為自己一路走來的波折,身為教練,杜鋒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一個球員對於籃球的認知和成長軌跡。「我年輕時候有著對籃球求知和提升的欲望,但那時候真覺得好睏難,叫天天不應,誰都會關門」,如今帶隊,他願意多給年輕人機會,「我機會給你爭取來了,你自己不care,不重視,我就要引導你、批評你,如果你不改的話,那就令人傷心了。」
「希望運動員把更多心思放到籃球場上」
2013年1月,杜鋒接任廣東隊主教練,兩個月後,廣東隊獲得了CBA第8個冠軍。但當時,廣東隊已面臨新老交替,老隊員傷的傷,退的退,年輕球員尚不能扛起大旗。此後多個CBA賽季,廣東隊都未能折桂。「但球迷們還對廣東隊有期待,認為你不能輸球,那時候最大的壓力來自這裡」。
2018年,杜鋒從國家隊重返廣東隊執教後,年輕球員眾多依然是杜鋒要面對的難題,但和以往不同,球迷對廣東隊奪冠已不抱期待,認為廣東王朝已經結束。杜鋒說,這讓他進一步堅定了培養年輕球員的決心。
2018~2019賽季和2019~2020賽季,廣東隊接連奪得冠軍,成就「十冠王」,杜鋒也在兩個賽季當選最佳教練員。
2008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男籃開始陷入沉寂,歷經低谷。2017年,中國男籃國家隊紅、藍雙隊成立,杜鋒任藍隊主帥。2019年男籃世界盃小組賽中國隊兵敗波蘭隊,排位賽又負於奈及利亞後,杜鋒臨危受命,接下了國家隊男籃主帥的位置。「這其實是中國男籃最困難的時候,很多人知道這是個燙手山芋,因為明年落選賽是個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打不出線,人們又會來抨擊你,」他希望,球迷們能給中國男籃一點時間,「不是說換一個教練就有天翻地覆的變化,我覺得可能需要一到兩個周期,讓這些隊員慢慢成長起來。」
2019年男籃世界盃32支隊伍中,中國隊的三分球命中率排名倒數第四,場均助攻數排名倒數第七,體現基本功的罰球命中率排名墊底。杜鋒說,這說明很多隊員在投籃等技術環節的日常訓練中沒有結合比賽,同時,球員對抗能力也有短板。
杜鋒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兩年CBA的數據統計,前20名的得分、籃板基本上是外援包了」,國內球員更多是角色球員,在等飯吃,而不會做飯。杜鋒說,就目前國內球員來說,只有易建聯等極少數有「做飯」的實力,在現在的年輕球員能力欠缺的情況下,中國男籃應該更多地學習歐洲籃球的風格。「沒有運動天賦超強、可以一個人主導比賽的球員(沒關係),但是你學習如何去把籃球打得更整體、更無私、更合理,這是我們需要的。」
對於奧運資格賽的目標,在《中國新聞周刊》舉辦的2020「年度影響力人物」榮譽盛典現場,他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會奮戰到底,打出我們的精氣神。」
《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第4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編輯:蘇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