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世界,世界看你,宏觀看世界。「崇禮門」是位於首爾市中心的一道城門,落成於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在位時的1398年。作為守護朝鮮王朝首都漢陽(現首爾)的四大城門之一,崇禮門一直被視為護城的正門,也是規模最大的城門。
由於是8座大小城門之中位置最靠南的門,因此又被稱為「南大門」且這一稱呼沿用至今。作為韓國最古老的城門,崇禮門在1962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國寶 第1號」,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不幸的是與2008年2月因為一場火災,城門上層的木質結構遭到了巨大的破壞。歷時5年3個月的修復工程後於2013年5月4日重新開放參觀。此外,定期舉行的「崇禮門把守儀式」也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的前往參觀。
「崇禮門」是位於首爾市中心的一道城門,落成於朝鮮王朝太祖李成桂在位時的1398年。作為守護朝鮮王朝首都漢陽(現首爾)的四大城門之一,崇禮門一直被視為護城的正門,也是規模最大的城門。由於大小8個城門中崇禮門的位置最靠南,因此也被稱為「南大門」。
昔日的崇禮門1907年處於日本統治之下的殖民地政府為配合城區改建將城牆拆除,只留下城門。韓戰(1950~1953年)期間崇禮門又飽受戰火的破壞,直到1960年代才再次修復。1962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崇禮門被指定為韓國國寶第1號。
但在2008年2月10日,崇禮門發生火災,上層的木質結構在大火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屹立600餘年的崇禮門作為韓國的精神象徵,它的焚毀給韓國社會和民眾造成了巨大的衝擊。考慮到崇禮門的歷史文化和建築學價值,韓國政府歷經5年零3個月對崇禮門進行了嚴密的重建工作,並最終於2013年5月4日讓這座古城門重新與世人見面。緊急出動,但由於建築的重要價值,救火工作始終只能在周邊進行。5小時後,崇禮門樓閣塌落,整體木質結構在大火中燃為灰燼。
這一事件發生後,許多人表示「韓國的自尊心也隨著倒塌了」、「無比心痛」,韓國國民陷入一片悲戚之中。與此同時,由於防範、安全對策上的疏漏與救火工作的滯後,社會輿論的批評指向警察、消防部門以及文化財廳。縱火嫌疑犯是一名70歲(2008年)的男性,即使在其被捕後,國民心理上的創傷仍不能恢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天都有來前來追悼的人們。
為重建而進行的清理工作一直持續到2008年5月。從2008年6月開始到2009年則是發掘、修復設計、考證調查實施的階段。根據最初計劃原本應從2010年到2012年經過3年時間完成的重建工作在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下最終於2013年4月29日竣工,古老的城門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關注我,帶你看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