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一瓣,溢出來,如風指引我的感觸。一座城,千年文化沉澱的記錄,打開了古今相連的血脈,南陽作家殷德傑的《老南陽》敞開了中原古城的窗口。
一張小書桌,一把小藤椅,一杯西湖龍井,坐在陽臺的小花園旁。懷著對文字的敬畏之心翻開«老南陽»,我開始慢慢看,細細品。一章、一頁,一斷、一句……在作者那沉鬱而又不失詼諧的語氣裡,感受一座城;感受這香噴噴的文化大餐;感受舊聞軼事裡的古韻古味;感受蒼茫舊事的淡雅馨香;感受作者那揮墨成卷的家國情懷。«老南陽»分為上下卷,一共十三章,每一章節均有細分。開篇尋根從盤古開天地,大禹治水,夏人之墟,山海經裡尋南陽。從神話傳說到歷史典籍,再到古籍遺址。作者娓娓道來,像一個飽經史書的智者,在那裡安靜的訴說。不知不覺被帶入了一種文化的殿堂裡,令人目不暇接,豐富多彩的鴨河巖畫,漢畫像石磚,南召猿人遺址,西峽恐龍蛋化石,展開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卷。作者為我們一一解剖,這些遠古的密碼,塵封的記憶,昭示著南陽大地上悠遠的古文明。出土的那些新舊石器的遺存,席捲了世界。豐富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南陽這塊寬廣的胸懷,留下豐厚的歷史文化。滄桑,蒼茫,古韻,悠長。既撩人遐想,又鼓蕩人的魂魄,楚風漢韻飄逸在南陽的大地上。
如果說下卷稱得上亙古久遠的話,或許是豐富燦爛文化的一個符號。那麼上卷,可稱得上一個「老」,作者用這個字兒,能勾得起我們的回憶,貼近我們的心靈,遠去的東西都可能震撼到我們的靈魂。「老」意味著古,有一種曾經的新,這個字兒傾注作者更多的是情懷。就像是扯不斷的鄉愁,時刻在我們的心裡,離我們是那麼的近,既冥濛,又渾莽。看一幕幕的故事就在碗上上演,那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鄉土氣息的民俗,幽默又不失淳樸的方言俗語。一頁又一頁的彈撥,文雅莊重,雅俗共賞。作者注重審美和藝術所具有的社會意義,他充分肯定了人的社會性。不管是高雅還是凡俗的,都有生動的煙火氣息,接地氣兒。《老南陽》內容廣泛,社會活動、祭祀禮儀、舞蹈娛樂、朝代更替、歷史名人、民間生活、畋獵場景、祭拜禮儀等等。這就是一部有滋有味兒的南陽百科全書,它有獨特的文化特質和內在的邏輯,滲透人文思想和歷史內涵,又有時代精神。作者傾心描述了南陽雅俗共賞的曲藝。民間的藝術形式,歷來就是中華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孕育發展的根源。那些口頭相傳的口頭文學啊,是文字文學的地母和發酵者。口頭文學孕育了生活中的一切真、善、美。包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他們深深紮根於自然泥土,有最原始的樸素的情感,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手工藝,保護原生態等等。南陽的工藝美術在全國是獨佔鰲頭的,其中的代表就由石雕大師宋振順、泥塑專家李顯禮、書畫家康大濤、繪畫姜品、大愛漢服陳豔麗,唐境旗袍張萍,烙畫麥子,武磊領軍人物等等。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裡匠心獨運,引領時尚,引領潮流。南陽古城在現代文明裡煥發青春,大踏步走來。
南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一城好故事。就像作者所說,一寫起來就不願意停筆,一說起來就滔滔不絕。什麼都想說,咋也說不完。黑色的土地上,炊煙飄飛在村莊上空,瀰漫在原野,城市籠罩著不同的油色。或淡或濃,或淺或深,悄然轉換。時間是個好東西,肅殺一切,創造一切。來來去去,去去來來。這就是老南陽,這就是家。就是親人,想不夠,看不夠,說不夠。詩人李白如此說南陽:「此地多英豪,藐然不可攀。」天涯何處望故鄉,心香一瓣讀南陽。讀老家故事,如聞母親體香,出去容易回來難!天下遊子,請把故鄉《老南陽》帶在身邊!
【作者簡介】熊向陽 網名:向陽花開,漢族,籍貫:河南南陽人。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南陽市首屆草廬文學研修班學員,湖北省襄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村雜誌》現代詩編審組長,大豫文學網特約作者,曾任學校海風文學社編輯,北方文學研究所採編記者,作品在《人民日報》《當代作家》《西南文學》《東方散文》《中國鄉村》《齊魯文學》《漢風文學》《讀書369》《四川散文》《大河文學》《鄉土作家》《河南文學》及各大小平臺發表詩歌及散文一千多篇文章、詩歌;《鄉村的風骨》入書《南粵詩刊》,《王莊的春》等入書《湖北文學叢書》;2020(第五期)「豫見文學」徵文大賽獲二等獎和人氣獎,2020第八屆中國(海寧)·徐志摩微詩歌大賽、2020豫信杯中國散文優秀獎等諸多獎項。喜歡詩歌散文,在歲月的沉澱中,不斷發現和捕捉創作靈感,努力開創自己的作品風格。
往期精彩回放:
熊向陽 | 陸營小鎮
熊向陽 | 七夕在宛
熊向陽 | 神秘的石頭
左德浩 | 三顧奇緣成佳話
黃振田 | 蜜樣人生
池莉 | 曬月亮
諸葛玉兒 | 遊老君山斷想
曾玉葉 | 黃小姐下嫁
宋雲奇 | 那朵飄向天國的雲
李雪峰 | 鄉愁的路標
王定業 | 坐禪谷裡話慧忠
廖華歌 | 看花
王俊義 | 墨花月白 恍疑雪村
祖克慰|漸行漸遠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