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高樓大廈不多,很有日韓城市的感覺

2020-12-24 小阿昊看世界

臺灣有兩個城市很有名,第一是臺北,第二是高雄,北是南,一個是臺灣最大的城市,一個是第二大城市,當然,臺北的城市知名度比高雄高得多,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城市,被稱為臺灣的港口城市,高雄這個城市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高雄位於臺灣南部,是臺灣南部的海路大門,也是臺灣六大城市之一,全市面積2947平方公裡,人口280萬左右,GDP為4095.28億元,與南寧持平,臺灣的城市有90年代的味道,高雄也不例外,高雄是高樓不多的城市,幾層樓的房子多,有日韓城市的感覺,對於想要懷念過去的人來說,高雄這樣的城市非常適合。

高雄港是臺灣最大的深水港,貨物吞吐量居世界第13位,港口的風景很漂亮,愛河穿過城中,岸邊是高雄市內,從這裡開始高雄最高的大樓是85大樓,大樓高347.5米,地上85層,1997年建成,是繼臺北101大樓之後的臺灣第二高樓,高雄全年日照充足,熱帶季風帶著溼潤而鹹的海風味道,夏天很舒服,高雄街道狹窄,林立的廣告牌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和香港相似,因為商業氛圍很強,所以喜歡這樣的感覺,有日韓城市的味道。

高雄最有名的地方是高雄夜市,來到這裡的遊客會被夜市的美食所徵服,六合夜市、瑞豐夜市是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街夜市,有很多各種當地的好吃的東西,可以吃到正宗的高雄小吃,高雄最有名的是木瓜牛奶,又便宜又大杯的木瓜牛奶非常好喝。

夜市並不是專門的商業街,夜市白天是大街,到了晚上才關門變成夜市,當地每天傍晚六點到凌晨兩點,夜市都是為行人設立的步行街,不允許任何車輛通行,天亮後打掃街道,讓街道恢復原樣。

相關焦點

  • 臺灣這座城市城建很不錯,跟臺北高雄相比毫不遜色,你知道是哪嗎
    臺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很多人喜歡去臺灣看看,但大都是去臺北、高雄這些大城市,其他臺中、臺南、新北就比較少去了。臺中是臺灣第三大城市,又有人說是第二大城市,因為它的人口超過高雄了,不管怎麼樣,我認為城市大小是按城市建成區來算的,臺中還是不如高雄大。
  • 臺灣第三大城市臺中,這城市建設看起來不錯,有一種很發達的樣子
    臺灣第三大城市臺中,這城市建設看起來不錯,有一種很發達的樣子,臺灣曾經是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很多人喜歡去臺灣,但大多去臺北、高雄這些大城市,其他臺中、臺南、新北變少了, 有人說臺中是臺灣第三大城市,也是第二大城市, 因為人口超過了高雄, 無論如何,我認為城市的大小是在城市建設區計算的
  • 高雄是臺灣第二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港口,有臺灣「港都」之稱
    高雄市與臺灣南部、西部、南部毗鄰臺灣海峽,是臺灣第二大城市和「行政院」管轄城市,更是世界著名港口,被稱為臺灣的「港口島」,是南臺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高雄風景以「高雄八京」為最多選擇,包括岐山石雕、保孝路、裕仁元奉雅碑、蘇魯秋月、江航歸帆、北部灣波濤聲、永浩清風、江村漁歌,有「臺灣西湖
  • 臺灣最受歡迎的城市角逐!新北、臺北和高雄誰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臺灣,是很多吃貨們都嚮往的一個地方。因為臺灣的美食確實和我們內陸地區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去到臺灣,從而愛上了臺灣。臺灣的美食很多,像是我們都知道的蚵仔煎,飽滿的蚵仔在油板上跳躍,再加上煎制過後變得酥脆的粉漿最後當然還有特質醬汁;還有花枝丸,表皮酥脆內裏海鮮味濃鬱,可以稱得上是海鮮界的「北京烤鴨」;還有棺材板,不一樣的甜品,不一樣的感覺……當然,還有很多美食等待你去探索,這就是臺灣。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臺灣最受歡迎的城市是哪個?是新北,臺北,還是高雄?
  • 高雄,臺灣最「二」的城市,來看看它到底有多美
    位於臺灣南部的高雄市是臺灣第二大城市,這裡常年有熱帶季風吹過,空氣溼潤,陽光充足,花香鳥語,漁產豐富,風景也異常迷人,是環寶島遊的必經之地,如果你是乘坐軌道交通抵達高雄,首先見到的便是被譽為
  • 這座臺灣第二大城市為何被人吐槽「又老又窮」?究竟是何模樣?
    高雄是我國臺灣省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278萬,其地位在臺灣省僅次於臺北。高雄是臺灣的重化工業基地,在上世紀70年代的"進口替代戰略"時代,建立了大量鋼鐵石化等大型產業。這些年,高雄的年輕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化,財政負債纍纍,所以被人吐槽整個城市"又老又窮"。走馬觀花,高雄的市容市貌給我的粗略印象,城市體量很大,僅次於臺北,但建築風格基本停留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水準,和大陸很多的二、三線城市已無法相比。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大城市,深得無法與北上相比,有些二線城市也比不上,臺北的城市建設有點晚了,因為這裡的發展很快,所以大多數的大樓都是80、90年代建造的,很多看起來很舊,高層建築不多,按國內城市水平劃分。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曾經在很多人眼裡,臺北非常神秘,又有吸引力,內地人都想去臺灣看看,現在兩岸開放多年,去臺灣已經不再困難了,源源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增添了很多活力,這些城市又有什麼變化呢?許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一個大城市,比不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甚至比不上一些二線城市,大部分建築都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建造的,他們中的許多人看起來很老,沒有多少高樓大廈。
  • 高雄地鐵近景規劃(僅供參考)
    突然想起當年在高雄的生活,好友騎著機車載著我,走過的街巷,看過的夕陽,當然還有為心儀的女孩購買禮物……回歸正題。高雄是一座海港城市,準備的定義是沒有了往昔繁華的海港都市。臺灣南部人民的生活是比較悠閒緩慢的,記著臺灣有個老師問剛到高雄不久的我,對臺灣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 臺灣高雄:以前叫打狗的它,有著最美地鐵站和著名的中山大學
    臺灣是我們中國眾多省市中有那麼一點小特殊的省份,曾經在外流浪過的它,不僅保留著我們中國傳統的人文藝術,還帶回來了許多異域風情的藝術建築。沒去過臺灣的朋友可能聽說最多的就是著名的臺北市,但其實在萬眾矚目的背後,兄長臺北的身後,還有著弟弟高雄。如果說一個臺灣歌手登上了臺北小巨蛋,在那之後的下一站,一定就在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站演出了。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看完高雄空拍影片 他感嘆:高雄市民不習慣這種「不正常」景象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雖陷入罷免危機,但其施政仍頗受好評!自由作家洛杉基看完一段高雄市清除汙泥的空拍畫面後,感嘆表示,高雄市民不習慣這種山清水秀、馬路平整、下雨不淹水的「不正常」景象。網友jingle lin在YOUTUBE上傳一段名為「韓國瑜 (市府團隊)高雄建設ing - 空拍/陸拍 清除汙泥進行中『幸褔川』」的影片。影片中可看出怪手正在清除汙泥的畫面。看完這段影片後,許多網友紛紛回文表示「高雄真的換然一新,市長、團隊們辛苦了」、「乾淨的城市,才配稱為幸福川!
  • 臺灣「名嘴」又語出驚人:大陸的大城市都沒有下水道
    臺灣名嘴又語出驚人:大陸的大城市都沒有下水道,一下雨就淹了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泡麵加榨菜」等各種奇葩言論後,向來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臺灣島內名嘴這次又一次放出「驚人」言論:大陸的大城市全都沒有下水道,連北京市都沒有。。。。。。
  • 臺灣第一大城市,不是高雄也不是臺北,與南京成為了姊妹城市
    對於姐妹城市的概念,相信很多喜歡城市旅遊的讀者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它的形成與城市的國際化息息相關,為了促進城市之間的文化和經濟發展,兩個城市之間不斷進行經驗交流,交換學生進行學習。在我國的寶島——臺灣,這個地區的許多城市與內地的城市是姐妹城市,人民交流深厚,如今的省會臺北,已成為世界一線城市,與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發展水平相同,但這裡並不是臺灣最大的城市,高雄被認為是當今臺灣面積最大的城市,但實際上並非如此,高雄的人口只有278萬,而新北的人口卻高達400萬,另外,新北市位於臺灣的最北端,市內被臺北包圍,如果說臺北是臺灣經濟力量的象徵,那麼新北就是臺灣人都市生活的縮影
  • 初識臺灣 看看和你想像的一樣嗎—高雄
    上一篇寫到抵達臺北的當天我們首先就去了101大樓看臺北夜景,第二天我們馬不停蹄的趕到臺北故宮博物館參觀館內珍藏的稀世珍品。臺北的夜景真的是太美,建築又摩登又傳統,令人印象深刻。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館藏也讓我大開眼界,美美的享受了一頓視覺大餐。下一站我們選擇的是高雄。
  • 漫步臺灣高雄街頭,最愛小巷子裡的煙火氣
    高雄文學館前身為高雄市立圖書館第二總館,周圍是高雄市中央公園一部分,緊鄰城市光廊,鄰近新堀江商場、伊勢丹與漢神百貨商圈,可連結有充滿咖啡香與藝術氣息的愛河,是兼具文學創作與觀光休閒,鋪陳整個高雄人文風貌的樞紐。高雄文學館裡濃濃的文藝氣息。高雄文學館是唯一一座以城市文學為名的文學館,經常舉辦文學講座與讀書會。
  • 臺灣高雄成為新晉網紅城市,一起到高雄,領略祖國寶島美麗風光
    大陸不少民眾紛紛回應,要去臺灣高雄「看瑜」,無意之間高雄也成為了網紅城市。位於臺灣島西南部的港都高雄市,地形南北狹長,是臺灣南部的海路大門。曾經由鋼鐵業、石化業等帶動經濟發展的工業城市,成功的以豐富的歷史人文、山海資源與當地民眾的豪邁熱情轉型成為觀光文化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海洋觀光首都。高雄市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以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的南沙太平島、中洲島,以及東沙群島。
  • 擠下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名城市,臺中到底有什麼魅力呢?你知道嗎?
    若想與大自然親近,但又不想烈陽日曬,建議可以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這裡可以學習到許多自然演變的進化,這裡也有許多展覽不定期展演,很適合各個年齡層的旅客們。此外臺中還有一個新旅遊據點-臺中國家歌劇院,若想看表演可以上官網查詢近期的活動,若只是純參觀,來不及欣賞演出的旅客們,建議可跟這共有58面曲牆,興建難度極高,被建築界稱為來張合照吧。
  • 臺灣最發達的一座城市,這樣的城建能跟你家鄉城市相比嗎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漢成,7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迅速,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灣島的臺北是臺灣最發達的城市,這座城市曾經輝煌失意過,去過臺北的人好像臺北落後於內陸城市。曾經有很多人知道的臺北都在歌詞中說「冬天來臺北看服務」,當時臺北很受人民歡迎,很想去臺灣,現在兩岸開放多年了,去臺灣很容易,不斷的大陸遊客給臺灣城市帶來了活力,這些城市會有多大變化?
  • 地名「高雄」的由來:中國臺灣高雄與日本京都高雄
    最近看到關於中國臺灣南部高雄市的名字由來之談,順便自己也來談一下高雄地名的事情。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