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從多國撤軍是「逃避」還是...

2020-12-14 華聲在線

美國國防部12月4日宣布,總統川普已下令,明年年初撤出駐紮在索馬利亞的「大部分」人員和裝備。

而就在上個月,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宣布,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駐軍將在2021年1月中旬前分別減少到各2500人。

為利益而來,留下「一地雞毛」的美軍,如今卻要像甩包袱一樣地撤軍,究竟是「逃避」還是「挖坑」?!

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目前,約有700名美軍駐紮在索馬利亞,訓練和協助索政府軍打擊與「基地」組織有關聯的「青年黨」武裝分子。聲明強調,美國會保留在索馬利亞執行反恐行動的能力,並繼續搜集有關「安全威脅」的情報。對於此次撤軍行動,美國防部強調,這不代表美國會改變對非洲的政策,美國會持續打擊暴力極端組織,以確保其「在大國競爭中保持戰略優勢」。

索馬利亞地處「非洲之角」,位於扼守紅海和亞丁灣的重要位置。幾十年來卻一直在經歷政治動蕩。與「蓋達組織」有關聯的索馬利亞「青年黨」長期在該國及周邊國家發動恐怖襲擊。儘管近年來索馬利亞政府從「青年黨」手中奪回了首都摩加迪沙的控制權,但「青年黨」仍盤踞在該國西南部地區伺機發動恐襲,當地的反恐局勢依舊不明朗。

而這也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美軍第二次從索馬利亞撤出。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執行軍事行動時出現意外,因情報有誤,導致兩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19人被打死,1名美軍被俘。全世界都通過報刊雜誌或電視畫面看到了被侮辱的美國大兵屍體和被俘遭受虐待的美軍士兵杜蘭特。

這使得柯林頓政府在美國國內飽受詬病,並被迫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黑鷹事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成為美軍心中難以忘卻的「痛」,並一度影響了美國的反恐和對非政策。

從伊拉克撤軍是虛張聲勢?

除了撤離索馬利亞,川普政府近期明顯加快了從海外「甩包袱式」撤軍的速度。上月17日,五角大樓宣布,美國將在2021年1月15日前,從伊拉克撤出500名士兵,使美軍駐軍人數減少到2500人。

川普上臺後,在中東地區實行戰略收縮政策,將美軍士兵從海外戰場撤回是他的一大目標。因而美國此時宣布從伊拉克撤出顯然有現實考量,既可以服務於美國國內的政治需求,兌現川普從海外儘可能撤回美軍的承諾,又可以給繼任者挖個坑,讓他收拾伊拉克這個「爛攤子」。同時,還可以利用撤軍對伊拉克發出警告,讓伊拉克意識到美國撤出之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畢竟在伊拉克局勢仍然動蕩之時,美軍撤出很可能為極端勢力的復甦和擴張創造條件。今年以來,藉助新冠肺炎疫情在中東地區的蔓延,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機重整勢力,加大在伊拉克以及周邊地區的活動力度。伊拉克情報部門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襲擊數量大幅增長。僅在今年上半年,「伊斯蘭國」就在伊拉克製造了超過430起襲擊。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以美國為首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中的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捷克等國陸續從伊拉克撤走了全部或者部分軍人,嚴重削弱了反恐力量。聯合國今年8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伊拉克、敘利亞境內的殘餘極端分子仍有1萬多人。「伊斯蘭國」組織結構依舊完整,依然能夠協調發動攻擊或分散作亂,而且該組織還保留著籌融資渠道,具備支持恐怖襲擊的財力。

於是,美國前腳宣布撤軍,伊拉克外長福阿德·海珊後腳就在11月25日訪問了俄羅斯,尋求加強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俄方將滿足伊拉克對俄制軍事裝備的任何需求。今年1月,美國在伊拉克發動空襲,導致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死亡後,伊拉克就與俄羅斯恢復了有關購買S-300防空系統的談判。伊拉克外長還在訪俄期間表示,希望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中,俄方能向伊拉克軍方提供情報支持。

美國在阿富汗「深陷泥沼」

除了削減在伊拉克的駐軍,上月17日,美國還宣布了將駐阿富汗美軍在2021年1月中旬前減少到2500人。2001年10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起針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阿富汗戰爭。19年來,美國損兵折將,已耗資2萬億美元,雖然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卻依然無法控制阿富汗局勢。塔利班更是捲土重來,與政府軍衝突不斷。阿富汗現在是世界上難民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阿富汗前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曾公開表示,美國以在阿富汗打擊恐怖主義為藉口保持軍事存在,是為了在阿富汗和周邊地區發動戰爭和製造矛盾。

今年2月,美國與塔利班達成一項「裡程碑式」的協議,美國撤軍以換取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進行和平談判,這項協議也被媒體描述為「旨在結束美國最長的戰爭」。但這份不充分的協議很快顯現出惡果。和平協議籤署後,阿富汗各類衝突和恐怖襲擊不減反增。美國媒體分析說,美國現在又宣布撤軍,無疑會讓塔利班內部的強硬派更加得勢,加劇與阿富汗政府軍的衝突。

與此同時,「伊斯蘭國」阿富汗分支目前擁有至少5000名武裝分子,並將阿富汗視為重新部署力量、伺機崛起的重要基地。如果美軍此時從伊拉克、阿富汗撤離,「伊斯蘭國」可能趁機擴張勢力。

四處撤軍仍難平衡各方利益

美國的撤軍計劃立即引發美國政界、軍屆、盟友的普遍擔憂。美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發表聲明說,在條件不成熟情況下讓美軍過早撤出海外戰場將促使「伊斯蘭國」死灰復燃以及觸發恐怖主義在全球再度活躍。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麥考爾表示,美國需要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在阿富汗駐軍,從而捍衛美國國土安全利益,同時幫助阿富汗實現和平。伊利諾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斯指責川普政府「把政治日程置於國家安全之上」。羅德島民主黨參議員裡德也斥責川普政府「選擇錯誤的道路」,「置美軍和盟友於危險之中」。

美軍駐中東部隊最高指揮官麥肯齊等軍方將領也反對川普政府倉促從阿富汗撤軍,認為這不利於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的和平談判。美軍留駐還有助於防止「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壯大勢力。另據媒體披露,本月初,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寫給白宮的一份備忘錄中警告不要倉促從阿富汗撤軍。但隨後川普將埃斯珀解職,媒體稱,在撤軍問題上的分歧是主要原因。

對於美國加速撤軍,阿富汗政府此前也曾多次表達擔憂,稱不利於阿富汗局勢穩定。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此前警告稱,美軍若倉促撤離阿富汗,可能會使阿富汗再次成為「國際恐怖分子的平臺」。而北約多國共派有1.2萬名軍人在阿富汗幫助該國訓練安全部隊,北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軍的後勤支持。美軍的大規模撤出對於剩餘北約部隊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

今年10月,川普暗示要從索馬利亞撤軍時,索馬利亞總統穆罕默德就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在當地局勢仍然動蕩的情況下,他希望美軍能「徹底為完成(反恐)任務」。索馬利亞將於明年1月舉行議會選舉,2月初舉行總統選舉。美軍在這個局勢緊張的時刻撤離,無疑會削弱當地保護選舉活動安全的能力。

美國「反恐」代價巨大  收效甚微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和公共事務研究所的「戰爭成本」(Cost of War)項目出臺的報告指出,2001財年至2020財年間,美國政府在「9·11」事件後發動的反恐戰爭耗資6.4萬億美元。巨額的反恐資金支出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美國智庫查爾斯·科赫研究院的民調顯示,近七成美國人認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未能讓他們更加安全。同時,近半數受訪者認為,這兩場戰爭損害了美國的利益,並使得中東地區的安全環境變得更加糟糕。據統計,美國的反恐戰爭造成了超過80萬參戰人員死亡,數百萬士兵受傷,超過33萬平民死亡,3700萬難民流離失所。

無論是在伊拉克還是在阿富汗,只謀求自身利益的美國打不贏所謂的「反恐戰爭」,各種因素又導致美國無法徹底離開各地泥沼一樣的戰場。有分析指出,美國在反恐策略上奉行雙重標準,削弱了國際社會合作反恐的效率,不但沒能徹底清剿恐怖組織,還擴大了滋養恐怖主義的土壤。

監製丨陸毅

製片人丨趙新宇

編輯丨許謙 陳越綺

相關焦點

  • 再次離開曾「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 美國撤軍是「逃避」還是「挖坑」?
    為利益而來,留下「一地雞毛」的美軍,如今卻要像甩包袱一樣地撤軍,究竟是「逃避」還是「挖坑」?!美軍再次撤離「黑鷹墜落」的索馬利亞美國國防部4日發布的有關從索馬利亞撤軍的聲明顯示,一部分撤出的美軍將部署到鄰國,與盟友一起繼續對索馬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跨境軍事行動,也有美方官員透露,這部分美軍將被轉移至肯亞和吉布地的軍事基地;另一部分美軍將徹底離開非洲東部地區。
  • 1993年黑鷹墜落:美國當年該不該插手索馬利亞危機?
    《黑鷹墜落》劇照1991年索馬利亞危機爆發,產生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聯合國強勢介入索馬利亞內戰,結果遭到了索馬利亞武裝分子的敵視和圍攻,1993年摩沙迪加之戰後(黑鷹墜落),美國遭受強大輿論壓力,柯林頓下令撤軍,聯合國維和行動失敗。
  • 在非洲索馬利亞,美國上演了一出鬧劇——「黑鷹墜落」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的國力達到了最頂峰,世界上機會沒人敢惹他了,但是在非洲索馬利亞,美國上演了一出鬧劇,也就是大家說的「黑鷹墜落」。在那個年代,索馬利亞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其國內的軍閥不僅為所欲為,還不把聯合國放在眼裡。
  • 川普再次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為拜登挖下一個大坑!
    自2016年美國大選以來,川普一直將這份承諾當成他"美國優先"政策的核心議程之一。 雖然川普的很多選舉承諾沒有實現,但是他基本都去做了,受美國國內政治結構的影響,他受到的幹擾挺多。但是,因為他想要贏得選舉的心理,他在美國國內必須遵循一些先前的承諾,這樣不容易讓民眾產生惡觀,雖然在外交方面,川普一直在搞事情,但是對於國內選舉,自己心裡還是需要有數的。
  • 黑鷹墜落再次上演,土耳其斬首行動失敗,傷亡慘重
    文|鐵血君近日,庫德武裝宣布,在敘利亞北部拉斯愛因地區擊落土耳其一架黑鷹武裝直升機,挫敗土軍的「斬首行動」,並對外展示了殘骸,稱這是一次巨大的勝利。土耳其承認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但堅決否認是被庫德擊落,只稱是直升機技術性故障造成的墜毀,但不論如何,土耳其黑鷹直升機墜毀是事實,這還是「和平之泉」軍事行動打響後,該國墜毀的首架武裝直升機,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黑鷹。
  • 在黑鷹墜落中美軍只陣亡了19人,可為啥說美國是失敗者?
    黑鷹墜落是美國在二戰後最為失敗的一次海外軍事行動,雖然在這場行動中美軍僅以陣亡19人的代價重創了摩加迪沙當地武裝,在軍事層面上是成功的。但行動的結果卻嚴重違背了美國的初衷,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戰略失敗。由於是在市內巷戰,美軍的黑鷹直升機幾乎成了RPG的活靶子,有兩架黑鷹直升機相繼被擊落,除一人被俘虜以外,機上乘員全被殺死。
  • 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戰爭現場
    在美國播放,導致克裡頓總統迫於壓力撤軍。△ 黑鷹墜落點(圖片來自網絡)我環顧四周,這是條四車道的大街,柏油路年久失修,黑鷹的殘骸已經不見蹤影,阿里不讓我下車拍照,只能從車窗口拍攝離開。阿里接著帶我們去某村口看裝甲車和坦克的殘骸,他也說不清這些裝甲車和坦克的來歷,看著像是摩加迪沙戰爭中被擊毀三輛馬來西亞的德國造「禿鷹」輪式裝甲車,這輛坦克是M47中型坦克,綽號「巴頓」,是美國陸軍1950-1970年裝備的主戰坦克,是在索馬利亞內戰中被擊毀。
  • 越戰後美軍最失敗的軍事行動,真實事件電影《黑鷹墜落》
    電影只是現實事件的一個縮影,真實的黑鷹墜落其實是美國打著聯合國的名義對外軍事行動企圖攫取利益失敗的一系列結果。2001年根據聯合國軍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軍事行動改編而成的《黑鷹墜落》上映,影片通過2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通過影視手段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美軍在摩加迪沙抓捕艾迪德親信受到阻攔並撤出到巴基斯坦駐軍地的15個多小時的慘烈過程,相對真實的展示了索馬利亞行動中最殘酷的一部分。
  • 戰爭電影《黑鷹墜落》到底講述了什麼樣的劇情?
    《黑鷹墜落》(英語:Black Hawk Down),是2001年上映的戰爭電影,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描述1993年索馬利亞戰爭,美國陸軍因為情報錯誤而與索馬利亞武裝民兵進行持久的巷戰過程。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馬克·包登1999年出版的書籍《黑鷹計劃》(Black Hawk: A Story of Modern War),該部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混音及最佳電影剪輯獎項。本片描述1993年的摩加迪沙之戰的戰爭情況,片中描述由美軍三角洲部隊及美國陸軍遊騎兵所組合而成的戰鬥隊伍,與索馬利亞數以千計的武裝民兵纏鬥的故事。
  • 經典電影《黑鷹墜落》:一場以一敵百的戰鬥,現代戰爭片教科書
    《黑鷹墜落》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喬什·哈奈特、伊萬·麥克格雷格等主演的戰爭電影,於2001年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1993年索馬利亞戰爭,美國陸軍因為情報錯誤而與索馬利亞武裝民兵進行持久的巷戰過程,這只是由陸軍遊騎兵部隊和三角洲部隊及部分海豹突擊隊員共約150人於1小時內執行完畢的小任務,不料遭到當地軍隊的偷襲,竟演變成一場長達15小時的困獸之鬥的故事。
  • 真實的《黑鷹墜落》,美軍犧牲了19名士兵,卻擊斃了三千多人
    如果你看過電影《黑鷹墜落》的話,你就知道,在劇中,美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僅在戰場上折了兩架黑鷹直升機,而且還讓19名士兵把生命丟在了這個地方,對此,不少人就會覺得美軍那也太菜了,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如果你足夠了解這一段真實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這背後絕對沒那麼簡單。
  • 精銳中的精銳為何敗給雜牌中的雜牌,美軍黑鷹墜落的原因可不簡單
    期間兩架黑鷹直升機被RPG擊中墜毀,一名機組人員被俘。該行動最後導致18名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部隊官兵犧牲,這也是越戰後美軍第一次與敵人發生近身肉搏戰。而索馬利亞方面據粗略估計逾千名索馬利亞民兵死傷還有數千民眾受到波及。本文將依託《黑鷹墜落》這部電影帶大家走進這個戰火紛飛的國家,一起了解一下在「黑鷹墜落」前後發生的那些故事。
  • 黑鷹墜落中,美軍以19人代價幹翻3000人,為何還是宣布行動失敗
    悍馬車隊被襲擊,黑鷹被肩扛火箭筒擊落。美軍最後以損失兩架黑鷹和陣亡十多人的代價擊斃3000多人,戰後美軍基地的將軍表示對此次事件負責最後被撤職。    美國國內,陣亡士兵的家屬看到視頻撕心裂肺,國內反戰呼聲日益高漲。國際社會,就連美國的鐵桿盟友英國法國德國一致抨擊美國出兵索馬利亞,柯林頓面對國內國外的壓力宣布從索馬利亞撤軍。
  • 黑鷹墜落,美軍十九人陣亡擊斃兩千武裝分子,美軍為何承認戰敗
    1993年,美國以協助聯合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為由派出軍隊進入索馬利亞,這次軍事行動被稱為「黑鷹墜落」。此行目的是配合聯合國進行為何運動,平定索馬利亞內部由政治方面引起的變故導致的軍閥割據,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定。
  • 豆瓣評分高達8.7,戰爭片中的經典,人生必看《黑鷹墜落》
    不過有這樣一部電影卻完全例外,那就是在01年上映的《黑鷹墜落》,豆瓣評分高達8.7分。甚至一度被認為,這是戰爭片當中的一部經典。這部電影在劇情方面並不出彩,或者說整部電影根本就沒有劇情。但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採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拍攝方式,那就是用最真實的場景還原最真實的歷史,使得這部電影的觀看效果非常震撼,看完之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 黑鷹墜落:美軍犧牲19人,索馬利亞犧牲上千人,為何美軍是失敗者?
    只不過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美國人的意料。在行動前,美軍認為只是抓一個人,應該是一次很簡單的行動,畢竟,在美軍看來,抓一個軍閥就和抓拉美毒梟差不多,只不過是擁有一定武力的犯罪集團頭目而已。即便如此,美軍也並沒有輕敵,什麼「遊騎兵」、「海豹」、「三角洲」都調到了索馬利亞,最高指揮還是「三角洲」的負責人。
  • 黑鷹又墜落?中國買的黑鷹也墜毀過多架,直升機遠比飛機危險
    剛過元旦就出了這麼大的事故,臺灣「內政部」宣布,所有黑鷹直升機將執行一次全面安全特檢,停止演習訓練項目。黑鷹直升機軍迷們都不陌生,一提到它,所有人都會首先想起《黑鷹墜落》這個電影,也就是1993年美軍三角洲部隊的黑鷹直升機在索馬利亞被民兵武裝擊落並造成顯著傷亡的真實事件。
  • 小鳥直升機比黑鷹直升機還厲害?看黑鷹墜落,我們就知道了
    小鳥直升機的名字可是可愛的多。當然小鳥這這名字它也是名副其實的。小鳥直升機它確實小,它的空重不到7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為1.6噸,它在軍界和民界都非常受歡迎。並且又被十幾個國家引進。小鳥直升機它能執行偵察、輕型攻擊、反潛和後勤支援還能擔任救援的任務。小鳥直升機是一種單發輕型直升機。
  • 《黑鷹墜落》和《戰狼》相比,哪個更好看?
    從類型上來看,《黑鷹墜落》是戰爭反思片,《戰狼》是戰爭愛國主義教育片一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語道破了《戰狼》這部影片的拍攝主題,這是一部實實在在的愛國主義教育片。因為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改編自東漢名將陳湯震撼千古的名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 豆瓣分數高達8.7,戰爭電影經典,人生必看《黑鷹墜落》
    一部電影卻有一個完整的異常,這就是發布的《黑鷹墜落》,他的豆瓣評分為高達為8.7。他甚至一度被認為是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這部電影的情節並不精彩,或者整部電影根本沒有情節。然而導演雷德李斯科特採用了一種非常獨特的拍攝方法,即用最真實的場景還原最真實的歷史,這使得影片的觀賞效果非常震撼,看完後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