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水滸傳》,品百味人生。讀者對《水滸傳》的褒貶不一,各有看法。也有讀者表示只想看前半部分,自宋江上山之後,就不想看了。主要是因為宋江和其他好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梁山好漢來自於五湖四海,幾乎都是因為落難才來到此處,想佔山為王,不想再被官府壓迫。
但是宋江不同,他有一個官場夢,他只想招安,只想入朝為仕,這就與其他梁山好漢的想法背道而馳了,也給了很多有抱有英雄氣概,不被金錢權勢所汙濁的讀者沉重的一擊。這也是很多讀者討厭宋江的原因之一。後來,在徵戰方臘之後,宋江逐漸失去了人心,主要是因為他的一些做法實在是讓人心寒。
武松其實和宋江的關係是極好的,兩人因志同道合而結拜。武松這個人為人十分仗義,知恩圖報,這大概也是《水滸傳》中為數不多,能真正稱為英雄好漢的人。他因打虎而出名,為兄弟報仇,為恩人報仇。他的恩人就是施恩,在武松落魄的時候,好生招待,沒有嫌棄,後來被蔣門神欺負之後,武松知曉,二話不說就替施恩報了仇。
像武松這樣的為人是極少的,行俠仗義,一人做事一人當。為兄弟兩肋插刀,但是最後為何卻對宋江的死如此冷淡呢?宋江喝毒酒死後,武松僅僅輕飄飄地說了六個字:「一切都結束了」。從上面可以看出,武松本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更何況是他曾經的好兄弟宋江呢?後來不同的遭遇斬斷了兩人的情誼。
武松一生命運坎坷,經歷了大起大落的過程,從一個英雄變為一個犯人,可以說他能有如此下場全都拜官府所賜,他是恨極了官府的,和官府水火不容。後來再與宋江相見,兩人其實早已站在了對立面,但宋江為了自己的私心,不顧兄弟情誼,反而想利用他勸說魯智深和楊志一眾人上梁山,這時候,兩人的關係也開始慢慢疏遠。
兩人真正撕破臉皮是在宋江再次招安的時候,宋江想要招安,武松堅決反對,沒講一點兄弟情誼。宋江雖然內心極度生氣,但也不好爆發只能忍著。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武松已經不再忠心於宋江了。尤其是宋江在徵戰方臘以後的所作所為,更是讓武松徹底寒了心,兩人的情誼也徹底地斷了。
徵方臘之後,宋江一心想著自己的仕途,眼裡哪裡還有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兄弟,只想快快回京領賞。武松在戰爭中失去了一條手臂,林衝也病得十分嚴重。但這些又怎麼比得上宋江的官場夢呢?身為大哥,對兩人是絲毫不關心,將病重的林衝託付給武松照顧後,自己就馬不停蹄地回京領賞去了。
因為宋江自私的做法,不僅葬送了兄弟情誼,也葬送了自己,以為入宮後等待自己的是風光無限,不料等來的是御賜的毒酒,在喝下肚後方才明白,但是為時已晚了。所以武松對宋江的死表現得很冷淡,也是必然的。宋江這個人物,真是讓人可悲又可嘆。
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