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個熱門話題,問的是「你覺得工作是開心重要,還是錢重要?」
其實開心和錢都很重要,但二者難以兼得,少有職場人能夠既開心又賺很多錢,創業者除外。
對於工作,大多數人都是介於開心和不開心之間,隨時都在轉換。當然,還有許多人是習慣、麻木、機械化。
開心和錢二者如果能夠選擇,我相信很多人會選錢一些,但不一定輕鬆開心的工作。因為同樣的時間投入,更高收入的誘惑力更強,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為薪酬而選擇跳槽了。
所以,我覺得錢更重要!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我太現實,但是請看完以下三個案例,就知道為什麼我這麼說了。
【單休?月薪6000元我願意!】
最近,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多,小莫的投遞出去的簡歷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音。
已有7年行政工作經驗的她,因為上一家公司的經營不善,失業了。4月份她收到公司通知後,就立即開始刷新簡歷,投遞公司。
一個月過去,她共投遞了50多家公司,僅有3家公司邀請她去面試,而其中的2家已經明確拒絕了她,剩下的一家還在等回復。
她對這家公司並不滿意,因為她的薪酬要求是8千,這家公司招聘信息上只寫了4-6千,沒有公積金,還單休。但是,如果再不工作,她很快就會用光存款,交不起房租。
所以她說只要這家公司給她工資開到6千,即便單休她也願意接受。
曾經是外貿公司的行政主管,上班輕鬆,每年一次境外遊,還有五險一金和雙休。去年今日她還在想如果跳槽要漲薪至少10%,單休的工作肯定不會考慮。
現如今,在面對100多人競爭1個工作崗位時,小莫還是選擇先有工作,先賺到錢,然後再談條件。
開心變得不那麼重要,錢,才更重要。
【46歲的職場高管,「休假1年」重回職場】
網絡上一位46歲的中年男子,在失業一年後終於找到了工作,對於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機會,他顯得格外的興奮,還略帶不安。
上班的第一天,他早早地來到了公司,因為來的太早,公司的門還沒有打開。在門口徘徊等待的他很是焦慮,太久沒有工作,不知道還能不能適應。
他給自己錄了段視頻,他說這個年齡還能找到工作真的太不容易了。在家休息的這一年,沒有任何收入,心裡很不是滋味。尤其是疫情期間,全家人待在一起,孩子對他的態度都變得很奇怪。
他不想再這麼消沉下去,鼓起勇氣,出來找工作,改變自己。
不知道他以前是做什麼的,也許是位高管,也許是個老闆。
在看到他為了新工作而焦慮不安時,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知道在我到了他那個年齡的時候,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困擾。
但有一點我很肯定,他太需要這份工作了!賺錢對於他來說已經成為了眼前最重要的事,不論賺多少,只要能重新融入職場,就已足夠。
【工作15年,月薪3500元,差點丟失了職場競爭力】
我有一個閨蜜,在上海工作15年,工資從20幾歲時的3000元,到現在大30幾歲的3500元,工資的增長速度遠遠趕不上年齡的增長速度。
20幾歲時,她說她工作就是為了打發時間,養家餬口這件事由她老公負責。所以,她找了一份前臺的閒職,每天只要收發郵件,做做表格就好。
15年過去了,公司的同事來了又走好幾撥,只有她雷打不動,她覺得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今年上半年,她老公的公司受到影響,欠了銀行一大筆債,無法負擔家庭的開銷。於是閨蜜需要用自己的工資來貼補家用,這時她才開始感覺到錢的重要性。
她向公司提出加薪的申請,但公司老闆間接回絕了她。隨後給了她幾個業務機會,只要她能做出業績,收入就能增加。
於是,她開始跑起了業務,那段時間她吃了很多苦,被曬黑了很多。與前臺的安穩相比,業務真的很累很煩。
兩個月以後,她開出了人生的第一單業務,拿到了7000多元獎金,她發現原來賺錢是件特別快樂,特別有成就感的事。
工作開心不一定賺錢,但賺錢可以讓人變得開心!
在工作上,你不可能一直開心,壓力和委屈才是職場的常態,所以開心變得不那麼重要,因為你要學會承壓。
人的心情可以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但是錢很難。如果有人說我更願選擇開心,我想那一定是給的錢不夠高,或者他並沒有那麼缺錢。
有網友說:「給我月薪3萬,讓我天天加班都願意。」這也許是句玩笑話,但是可以看出很多人還是在意工作的收入,當錢給到一定的程度時,人們對不開心的容忍度也能大大增加。
還有網友說:「70後覺得錢更重要,80後覺得錢和開心都很重要,90後覺得開心更重要。」
不知道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給我留言,說說你的答案。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可馨職隅,職場故事精。知故而不世故,知事而不多事。更多文章,請關注 @可馨職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