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莎拉.布萊曼「歌唱是我所有才能中最出眾的」
莎拉.布萊曼是第一位演唱過兩屆奧運會主題曲的歌手。這位英國女歌手4 年前曾表示期待為北京奧運會演唱,而當那一刻到來時,她哭了。3 月,她將再度來到中國開演唱會,在接受本報採訪時,這位上海世博會形象推廣大使表示非常喜歡上海,「外灘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上海的觀眾也很熱情,從來都不羞於表達自己的感覺,他們給了我很多的鼓勵。」
文/ 劉牧洋 顧鄉(實習)
「對不起,今天我一直在忙,我知道這通電話打來有點晚了。
」2 月21日,下午1 點,莎拉.布萊曼在電話那頭向記者道歉。實際上,這比我們約好的採訪時間足足早了一個小時。
布萊曼正在東京演唱會的排練現場,抽出了一些空閒來接受這個訪問,她的語速短促,話語乾脆:「讓我們立刻開始吧!再過些日子,我們就會在中國見面了。」
莎拉.布萊曼這個名字,對中國人來說,依然帶有很高的熱度。2008 年8月8 日以前,這個從藍色地球上升起的聲音,曾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最為關注的懸念之一。莎拉也成為第一位演唱過兩屆奧運會主題曲的歌手。
「比起其他的許多流行明星,包括瑪麗亞.凱莉,惠特尼.休斯頓,席琳.迪翁等人,莎拉才是真正的天后。」如同《好萊塢報導》所評價的那樣,莎拉.布萊曼是個充滿傳奇的女人。在那張天真的娃娃臉背後,還隱藏了離婚、家庭悲劇、失敗的試管受精等往事。她的前夫、著名作曲家安德魯.洛伊.韋伯是她的伯樂,但也曾是她要超越的陰影。很長一段時間,她被看作是韋伯身後那個大大眼睛、露著牙齒的玩偶女孩。如今,49 歲的她主宰了整個美聲界——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女高音。
「 是工作讓我堅持到現在。我喜歡嘗試,不怕失敗,我相信你會在失敗中找到一種自由的方式。現在的我做到了,我很幸運。」莎拉.布萊曼說。
3 月22 日,莎拉.布萊曼將在北京演出,3 月27、28 日,她會在上海演出兩場。而她之前在東京的演出,因為反響過於熱烈,加演了三場。日本的《讀賣新聞》事後評價道:「擁有世界上最美聲音的莎拉.布萊曼小姐創造了她個人在日本巡演的最高紀錄,舞臺上她的一舉一動美不勝收!」
在芭蕾舞學校呆夠了
莎拉.布萊曼並不經常哭,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前,她居然哭了,對此她自己也很驚訝。當天,她穿了白色拖地的Versace 裙子,和中國歌手劉歡一起站在一個巨大的地球模型頂端。
「 當我站在地球上面,我能感覺自己淚水盈眶了。」開幕式結束後,她在接受路透社的採訪時說。當北京奧運會的主辦方接通莎拉的電話時,距離開幕式只有兩個星期的時間。莎拉幾乎沒有猶豫就決定演唱那首《你和我》,「沒有歌手會拒絕演唱奧運主題曲的邀請,更何況,我喜歡那首歌,它很適合我的聲音。」
更有意思的是,她在2004 年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曾對記者表示「非常喜歡中國,如果中國有關方面能通知我來演唱的話,這將會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事。」
相比之下,倫敦鄉親們則有點憂心忡忡,媒體指出:「北京請來了英國的莎拉.布萊曼,這給2012 年倫敦奧運的主題曲該讓誰演唱出了一個大難題。」
莎拉1960 年出生在英國伯肯斯特得,從小喜歡藝術和表演。她最開始接觸的是芭蕾舞,「我以為我會成為一個芭蕾舞演員。」
三歲的莎拉被母親送到了芭蕾舞學校訓練,在那裡,她過早地明白什麼是競爭。在學校裡,芭蕾舞和戲劇課堂上,大家會互相比較誰做得好。每周六,學校通常會有一些孩子之間的比賽。「那時我才四歲,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其中最漂亮最優秀的小女孩,儘管我的母親沒有這樣要求我。」莎拉回憶道。
莎拉被訓練成一個古典芭蕾舞演員,當本地的舞蹈學校已經沒辦法教她更多時。她開始前往倫敦的一所專業的芭蕾舞藝術學校學習,「那時我大概14歲,在那裡,我接觸到很多不同的東西,並開始接受一些聲樂上的東西。」
正是從那時起,少女莎拉發現了自己聲音上的魅力,「我覺得唱歌才是我所有才能中最出眾的,跳舞只是我表現自己的一種方式。」
有一天,在芭蕾課結束後,年輕的莎拉沒有像平常一樣離開,她看著老師的眼睛,大膽地說:「我要離開這裡,我覺得我呆夠了。」出人意料的是,老師並沒有生氣,她說:「是的,你可以離開,去創造你的人生。」就這樣,莎拉再也沒回到舞蹈課堂。
1976 年,16 歲的布萊曼加入了當時著名的BBC 節目Pan'sPeople 當舞蹈演員。「是的,我就是個歌舞女郎(showgirl)。」她很平靜地說。像她這樣的青春女孩隨處可見,她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年後,莎拉離開並加入另外一個組合「Hot Gossip」,這個組合讓18 歲的莎拉有了第一首單曲《I lose My Heart toa Star shipTrooper》,讓她振奮的是,這首歌銷量超過了50 萬並在全英單曲榜中名列第六。
莎拉高興壞了,她覺得自己離一位成功歌手已經越來越近了,但那只不過是她早期道路上的一塊小甜點。6 個月後,她再次發行新單曲,這回連排行榜前50 位都沒有進入。莎拉沮喪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