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全省「技改」排頭兵!「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2020-12-08 閃電新聞

初春的威海,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企業智能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加速生產,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一條條高科技生產線開動運行……戰「疫」同時,技術改造、復工達產的集結號早已吹響,全市趕超跨越、爭相發展的勁頭十足,處處湧動著蓬勃的朝氣。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工程衝刺發力的一年,也是威海市「三年實現大變化」的關鍵之年。市工信局迅速貫徹落實全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動員大會精神,著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推動全市製造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大力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打造「威海智造」典型,爭當全省乃至全國企業技術改造領域排頭兵。

戰疫保供 彰顯「威海製造」底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春天變得如此不同。1月24日晚,全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山雨」欲來,裹挾著恐慌,如何應對?

疫情發生後,市工信局全員結束休假,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生產保障領導小組,抽調全局精幹力量分赴各區市重點企業,保原料、保配套、保生產,第一時間建立了市區兩級工信部門24小時聯動協調機制。

「越快越好,疫情防控期間,必須做到批量生產!」春節前夕,威高醫用材料有限公司接到這樣的指令。但企業此前並沒有太多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物資的經驗,時間緊、任務重,沒有原料、沒有設備、沒有熟練工人,生產工藝也不熟悉。

緊急時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範圍內緊急調集壓條機等急缺設備和人員集聚威高工業園區,文登福鋮製衣有限公司得到消息後,放棄現有訂單,拆卸相關設備,送到指定工廠。從接到消息拆裝設備到裝車,只用了短短40分鐘。

2月9日,幾乎在同時,迪尚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也在連夜配置醫用防護物資生產線。第二天,擁有5條生產線的迪尚醫用防護物資生產車間便告落成,第一批班組的60餘名工人到崗到位,隨即進行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樣品的生產。

市工信局派駐駐企員迅速協調區市幫助迪尚解決口罩1.5萬隻、消毒水1噸,會同有關部門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生產設備搬遷及調試等一系列問題,推動醫用防護服生產線儘快投產達產……

從籌劃到初步建成,兩個醫用防護服工廠僅用24小時,在政企協力、全民動員下,在非常時刻的非常「轉產」中實現,用實實在在的成效詮釋了「威海速度」「威海效率」。

廣泛動員、高效推動之下,更多的企業迸發出強烈擴產轉產的意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近20家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積極擴產、轉產口罩,產能快速提升,預計4月份將達到200萬隻,是年初產量的6倍以上。

威海市第一時間組織企業擴產轉產,有效保障市內企業和群眾防疫物資需求,也為國家和省調配防疫物資貢獻了威海力量。這主要得益於威海工業基礎門類比較齊全,擁有37個工業行業大類(全國41個),其中製造業29個(全國31個),從基礎材料、生產設備到防疫物資生產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政企協力、通力合作,在疫情大考面前完成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硬核」舉措 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

防控疫情是大戰,也是大考,疫情之下抓住經濟更是必答題!

威海鴻宇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2016年就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企業,市工信局會同經區管委、市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短缺、消毒用品不足、交通出行不暢等難題,經區投入300萬元應急周轉資金,推動企業4條生產線快速復工投產,重新煥發生機。

然而,這並非是疫情期間的特殊對待。實際上,在威海,每個月超1000家規上企業都會迎來一場特殊的拜訪。

從2019年10月開始,威海市成立威海市工業運行指揮部,每月組織區市對1079家規上企業進行逐一走訪,調度企業困難問題、技術需求、資金需求、產業鏈配套「四張清單」。截至目前,累計梳理匯總「四張清單」信息1600餘條,其中困難問題192個,技術、人才和平臺需求信息321個,資金需求33.34億元,企業供需信息726條。

對於匯集的問題,則由專人負責溝通對接,分門別類形成問題臺帳,按照職能分工第一時間分發至有關部門及各區市,限期辦結、銷號管理。目前市、區層面已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88個,還有4個需省級層面協調解決的問題已梳理上報。

針對技術需求問題,威海市聯合哈工大(威海)召開了全市校企智力支持對接啟動大會,同步將321條技術需求清單推送至14家駐威高校院所,推動30餘家企業與高校通過購買服務、聯合攻關、成果轉化、訂單培養等形式開展產學研合作,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針對資金緊張問題,市工信局會同財政、人民銀行、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組織金融機構與企業精準對接,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威海市「信財銀保」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開展網上融資對接。截至目前,各銀行為71戶重點保障的規上工業企業新增授信7.83億元,發放貸款1.33億元。

針對產業鏈需求,市工信局先後對全市23家「鏈主」型企業產業鏈配套情況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有針對性引導市內企業開展配套合作。圍繞裝備製造等細分行業開展產業鏈對接交流活動,推動16家單位籤訂產品配套或協同創新合作協議,20餘家企業找到新的合作夥伴。

一系列「硬核」舉措,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丸,解決了他們復工的後顧之憂,激發了實實在在的幹勁。截至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9.9%;返崗職工23.7萬人,返崗率91.4%。根據國網山東電力公司分析顯示,全市復工率和復工電力指數均居全省前列。

技改創新 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贏高質量發展攻堅戰,根子在產業,關鍵在技術改造。

3月23日,在威海海馬地毯生產車間,數十臺編織機已經運轉起來,有節奏的編織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有的在編花、有的在換線,井然有序進行著生產。通過機器換人企業技術改造,減少勞動用工800多人、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全員勞動生產率由改造前的年人均產值37.4萬元提高到了76.7萬元。

類似的例子在威海的企業中不勝枚舉。作為老式機械加工型企業代表的威達機械,低成本高檔數控工具機關鍵功能部件數位化車間將生產效率提高6倍以上;作為先進裝備製造業企業代表的天潤曲軸,以PDM為系統集成平臺,實現企業產品訂單、設計、開發、工藝信息、質量信息的集成及共享,提高生產效率33.43%……初步統計,截至目前,2020年全市百項重點技改項目,開工率92.1%,累計完成投資佔計劃投資的29.1%,全市實施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平均運營成本降低25%以上、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

當前,全球製造業正加快邁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時代,智能化改造已成為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威海將以此為「綱」,將智能化改造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從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平臺支撐等方面構建起全方位的智能化改造推進體系。

信心從何而來?

信心來自精準的政策引導。為此,威海市先後出臺了《威海市智能製造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威海市市級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認定辦法》《威海市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 年)》《關於支持先進位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圍繞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激發了企業自主升級改造的動力。

信心來自技術創新的強力支撐。當前,威海市正大力推進重點領域智能製造試點和示範應用,引進培育一批高層次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務商,搭建對接交流平臺,為企業智能化改造提供有力的信息和技術支撐。

信心來自公共平臺的服務保障。深入落實《關於加快5G網絡建設 推動5G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重點支持5G網絡「新基建」,全力推動行業應用和相關產業發展。依託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建設,重點推進行業雲建設和服務,推動傳統產業與信息化的融合發展;推進落實《「企業上雲」行動計劃》,選定一批重點企業,緊扣關鍵工序,採取網絡協同製造、個性化定製等新模式,全面推進特色雲平臺建設……

春天已至,威海工業煥發勃勃生機。理念在轉變,質量在提升,後勁在增強,活力在釋放,環境在優化……攻堅突破的關鍵是落實、是行動!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正推動「威海製造」向著高質量發展之路加速邁進。(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森 通訊員 李曉民 蘭鵬曉 王力召/文 楊正/圖 部分照片由市工信局提供)

相關焦點

  • 「三鏈」融合協同發展,威海爭當產業現代化排頭兵
    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產業是發展根基。威海市委十五屆十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威海市委關於制定威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圍繞「在產業現代化方面爭當排頭兵」這一目標,在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海洋強市戰略等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全力推進產業現代化,提升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 「三鏈」融合協同發展 爭當產業現代化排頭兵
    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新局面,爭當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產業是發展根基。市委十五屆十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威海市委關於制定威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圍繞「在產業現代化方面爭當排頭兵」這一目標,在打造區域性創新高地、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施海洋強市戰略等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全力推進產業現代化,提升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
  • 「威海智造」跑出發展加速度
    一處處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一批批崛起發力的「智造」產業,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一片片漸次隆起的創新高地……這些具有新優勢、新動能、新發展的觀摩項目,撐起了威海市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展現出了產業「聚」變的嶄新魅力和勃勃生機。
  • 威海高新區:創新驅動 跑出「智造」加速度
    為此,迪尚集團從「智造」入手,使用3D服裝設計技術,建設面輔料存儲中心以及樣衣存儲中心,實現從面料選擇、服裝設計,到最終成衣生產,全部邁入數位化設計製造大門。給產業加入網際網路「基因」,讓生產被精準計算,已成為威海高新區產業的「智造」新常態。
  • 湖北大冶: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今天的大冶,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我們將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聚心聚力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爭當「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鄂東轉型發展領頭羊」,奮力譜寫新時代大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把握優勢、突破「五化」,新格局下威海再出發
    答好這些問題,對威海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從自身發展基礎來看,經過「十三五」時期的攻堅克難、不懈奮鬥,威海正在加速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可以說,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具備了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爭當排頭兵的基礎和底氣。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我們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  「十三五」時期,威海在改革創新試點上面臨大量機遇,改革試點的價值,在於可以通過先行先試來突破現有體制機制,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 威海「十四五」怎麼幹、怎麼辦?這「15問」引人深思
    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威海應該怎麼定位?怎麼爭當現代化強省建設排頭兵?需要在哪些方面爭當排頭兵?「強」在哪兒,怎麼去「強」?這些問題都事關威海未來發展的全局定位及長遠目標。張海波通過舉數據、擺事實,深入淺出地啟發大家:「我們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具備了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爭當排頭兵的基礎和底氣,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我們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
  • 黑土龍騰新跨越——黑龍江省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巡禮
    新華社哈爾濱8月14日電 題:黑土龍騰新跨越——黑龍江省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巡禮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這是中國農業發展史上的奇蹟——從莽莽荒原到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年產糧食邁上1500億斤新臺階。
  • 數智打造精緻威海
    (小標)精緻威海冬日的海濱城市雖寒風料峭,卻仍處處精緻,遍地美景。11月1日,《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條例》正式施行。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威海視察指導工作,提出了「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的殷切期望,為威海城市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 雲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十三五」時期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首部綜合性、統領性、倡導性、促進性的地方法規《雲南省創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促進條例》於今年7月正式施行。
  • 黎春秋: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中 爭當排頭兵...
    黎春秋: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中 爭當排頭兵擔當先鋒隊 2020-12-18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委書記專訪|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加快推進產業現代化,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本期推出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的專訪。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表示:對於威海來講,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這三鏈協同發展作為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牛鼻子」。威海將圍繞著10條產業鏈,實行「一條龍」培育、用工業網際網路進行賦能、打造每一條產業鏈的創新平臺來進行支撐,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現代化水平。
  • 「面子」「裡子」都要靚,威海積蓄優勢開啟全新徵程
    為期三天的推進會現場觀摩裡,細數各區市、開發區的40個觀摩項目,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了威海市在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等優勢特色領域上的底氣實力。正如市委務虛會所強調的那樣,全市各板塊、各部門單位、各行各業正進一步強化排頭兵的思維,確定排頭兵的目標,研究爭當排頭兵的具體措施,爭取幹出更多排頭兵的業績。
  • 【依法辦事示範窗口】國網暮雲供電所爭當「電力鐵軍」排頭兵
    湖南省委法治湖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司法廳以「助改革、保民生、促發展」為主題,聯合紅網和法治湖南網開展「2013-2015年全省依法辦事示範窗口單位」的集中宣傳活動。這些窗口單位有什麼新思維、新理念、新做法和動人的故事?我們將與您一起分享。
  • 普光氣田實現關鍵裝置「中國智造」
    9月20日,隨著最後一臺克勞斯爐國產化改造的交工驗收,普光氣田天然氣淨化廠「10+X」國產化重大技改項目全面完成。這座亞洲最大、國內首個高含硫氣田天然氣淨化廠關鍵裝置國產化率達到了90%以上,實現關鍵裝置「中國智造」。
  • 拼搏實幹 爭先進位 | 縣農業農村局:加壓奮進 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
    拼搏實幹 爭先進位 | 縣農業農村局:加壓奮進 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 2020-06-06 04: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站在風口搶先機,「湖南智造」更顯「智++」
    正在中部崛起的湖南,始終牢牢抓住網絡安全和智能製造發展的新機遇,大力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等舉措,加快推動「湖南製造」向「湖南智造」轉變。由「制」向「智」切換,一字之差,意味深長,一個中部智能化產業「新高地」呼之欲出。打開「湖南智造」的發展冊,新技術、新科技、新產品不斷刷新著人們認知世界的思維視角。
  • 大洋街道「全域齊攻堅 聚力謀發展 翻篇歸零再出發 奮勇爭當排頭兵...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台州市委和臨海市委幹部大會精神,以精密智控打好防控「總體戰」,以必勝決心爭當發展「排頭兵」,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3月19日上午,大洋街道召開「全域齊攻堅 聚力謀發展 翻篇歸零再出發 奮勇爭當排頭兵」誓師大會。全體機關幹部、各村居書記(主任)、社區工作人員、四個平臺負責人、規上企業負責人等參加本次會議。會議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郭志鋼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