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冷靜期:一別兩寬能否各生歡喜

2020-12-15 澎湃新聞

離婚冷靜期:一別兩寬能否各生歡喜

2020-12-10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來源:黨報評論君

轉自:人民日報評論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

隨著民法典的施行,2021年1月1日起,內地離婚程序將增加30天冷靜期。從初入視野,到寫入法律,到落地實施,「離婚冷靜期」不斷引發社會熱議。今天,我們繼續聊聊這件事。

說起離婚,大家往往會聽到來自婚姻「圍城」裡的吐槽:總有些時候,離婚的念頭衝上腦門、難以按捺。有時氣消之後、日子依舊,在柴米油鹽、家庭瑣事的平平淡淡、磨合珍惜中感知家庭幸福的真諦。但不可否認,因為雞毛蒜皮「槓起來」、話趕話「說離就離」的衝動並不鮮見。立法機關設置「離婚冷靜期」的初衷,正是從法律和程序上提醒大家,莫讓衝動替人做了決定。

(圖源網絡)

離婚冷靜期並不是讓離婚變得更難,而是旨在讓離婚更審慎。客觀來說,離婚不是簡單的「一拍兩散」、各自轉身,協議離婚背後牽涉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處理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聽取家人朋友、專業人士意見,需要仔細考量做出決定。一段冷靜期,正是當事人權衡利弊、理性決定的思考期。此外,正如一些律師指出,婚姻冷靜期還能限制離婚當事人「閃婚閃離」,靠「假結婚」辦理房屋、車輛過戶等情況,減少借離婚鑽制度空子的行為。

不少人認為,離婚只是兩個成年人的事情,不應被幹涉。的確,從相愛牽手到組成家庭,婚姻有其私人性的一面,不僅結婚自由不能被強迫和幹涉,婚姻雙方也有行使離婚自由的權利。對此,《民法典》對協議離婚、訴訟離婚做出明確規定。但不可否認,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往小了說,肩負著個人成長、家庭幸福的重任;往大了看,還關係到社會細胞的健康、社會肌理的通達。離婚程序的調整,正體現出法律背後的道德倫理基礎——尊重婚姻、尊重家庭、珍惜感情。「一言不合就離婚」的現象及其帶來的家庭創傷、社會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事實上,不少網友對這一話題的爭論集中在「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於保護家暴當事人」上。為此,民政部已明確回應:「冷靜期」只適用於夫妻雙方自願的協議離婚,對於有家暴情形的可訴訟離婚,訴訟沒有「冷靜期」規定,這展示出「反對家暴,無須『冷靜』」的鮮明取向。當然,如何解決家暴取證難、訴訟離婚難等問題,讓婚姻中弱勢一方得到保護,仍然需要制度及時跟進。

(圖源網絡)

制度的關鍵在於落實,落實就必須應對多種多樣的情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很多家庭走到離婚這一步並非全然出於衝動,感情破裂往往充滿了痛苦的前奏。那麼,在「早離早解脫」的認知下,遇到一方無故反悔、拖延時間怎麼辦?如何應對發動各方關係給另一方施壓的情形?如何避免一方「突擊花錢」或轉移財產?對冷靜期中可能出現的「橫生枝節」的擔心,提醒有關部門:「冷靜期」不能一「設」了之,相關建議意見無疑是完善「離婚冷靜期」制度的契機。

「冷靜期」不只是單純的時間延後。如何充分照拂婚姻關係中的複雜因素?考驗著執法者的能力。在婚姻危機的邊緣,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也該想方設法用好這「30天」,比如,提供專門的婚姻家庭諮詢服務,積極引入心理幹預,更好幫助夫妻雙方看清問題所在,重新審視婚姻關係存續與否;提供司法服務普及相關法律知識,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專業意見……各界為此提出種種建議,都旨在讓「冷靜期」的規定更細化、更有效,進而釋放制度的善意、法律的溫度。

事實上,「離婚冷靜期」更應該成為人們婚姻態度的一次「冷思考」。要看到,離婚自由不是絕對自由。姑且不提複雜的法律關係界定、難以完美解決的家庭糾葛,即便「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這樣看似完美的結果,也難掩「二心不同,難歸一意」留下的情感遺憾。還是那句老話,愛情需要珍惜,婚姻更非兒戲。但經營日常生活的冷靜,遠比婚姻危機來臨時的冷靜更重要。

這正是:婚姻非兒戲,雙方倍珍惜。離婚莫賭氣,冷靜是契機。

(文 | 楊柳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治微課堂】離婚冷靜期:一別兩寬真的又能各生歡喜嗎?
    【法治微課堂】離婚冷靜期:一別兩寬真的又能各生歡喜嗎?1離婚冷靜期是否會讓離婚更難?離婚冷靜期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一個30日冷靜期,雖然在此期間一方可以申請撤回,但期間屆滿後雙方仍可到婚姻登記機關再次申請離婚,解除婚姻關係。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最早的離婚協議書
    演員文章和馬伊琍離婚時,文章微博寫道「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馬伊琍微博寫到:「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文章文中的「一別兩寬」,馬伊琍文中的「各生歡喜」,其實出自同一個典故,就是一封唐朝人的離婚協議書—《放妻書》,文中點睛的四句就是「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放妻書出土自敦煌,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離婚協議書之一,被稱為最體面的離婚文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原文:蓋說夫妻之緣,伉儷情深,恩深義重。論談共被之因,幽懷合巹之歡。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唐代人離婚怎麼寫通告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唐代人離婚怎麼寫通告 宗禾 2019-07-28 20:46 來源:澎湃新聞
  • 文章馬伊琍終離婚 希望他們真的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文章馬伊琍終離婚 希望他們真的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時間:2019-07-29 16: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文章馬伊琍終離婚 希望他們真的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7月28日,文章微博發文宣布與馬伊琍離婚: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 文史評論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古人離婚才不稀罕冷靜期
    最近,民政部官宣:2021年1月1日起辦理離婚將設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相關材料向受理離婚登記申請的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唐代人離婚怎麼寫通告
    7月28日下午,兩位知名演員宣布離婚,但彼此祝福「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這八個字,其實早在唐代人離婚時的《放妻書》中就已出現。從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代文獻中可以看到,彼時的幾紙情意綿綿、飽含祝福與釋懷之願的《放妻書》,文字清雅通俗,寬懷包容,即使是離別,也有著對彼此的美好祝願。
  • 古人的離婚協議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古代的男女雙方喜結連理之後,如果婚姻關係不和諧,女方是不能提出離婚的,需要由男方寫一封休書,將女子遣回娘家,女子才恢復自由之身,但這樣之後,女子又將顏面掃地,受盡世人恥笑。但即使是離婚對女性不利,在古代還是有很多離婚的例子。例如陸遊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唐婉,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並且留下了為世人傳唱的沈園組詩。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出自唐人離婚協議書,非文章馬伊琍首創
    7月28日,娛樂圈內的演員文章、馬伊琍通過微博宣布離婚。兩人在微博中分別用到了「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字眼。不少人馬上想到,這莫非又是馬司令的獨創?大家還記得文章當時出軌後,馬伊琍的回覆「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一時間成為了馬伊琍的專屬。
  • 文馬的分手宣言: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7月28日,文章和馬伊琍宣布離婚,多年勞燕、各自分飛。文章微博的離婚感言是:「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隨後,馬伊琍也發文說:「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背後蘊藏著的唐朝離婚制度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的背後蘊藏著的唐朝離婚制度敦煌出土的唐代《放妻書》被稱作「世界上最早的離婚協議」,其中的一句「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更是成為了人們慣用的宣布自己戀情結束的文案。凡為夫婦之因,前世三生結緣,始配今生夫婦。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古人的離婚協議書也這樣的溫情脈脈
    離婚這件事在我們國家越來越普遍,據統計,我國的離婚率已經連續15年上漲了。現代社會離婚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房子怎麼分、車子怎麼分、孩子怎麼分,都會經歷一場漫長的談判。這時候有些男同志就開始感慨,還是古代好啊,一紙休書就能把對方打發了。實際上這是電視劇對大眾的誤導,古代離婚也並不是這麼簡單隨意的事。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這句話你真看懂了麼?
    7月28日下午15時許,文章發微博稱:「一別兩寬,餘生漫漫。」隨後馬伊琍發布微博:「往後,各生歡喜。」一個「一別兩寬」,一個「各生歡喜」,內容你真的看懂了麼?其實,「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這句話來自敦煌莫高窟發掘出的一份《放妻書》(離婚協議書):既以二心不同,難歸一意,快會及諸親,各還本道。願妻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掃蛾眉,巧呈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丨西安娃文章官宣離婚 效仿唐朝「放妻書」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丨西安娃文章官宣離婚 效仿唐朝「放妻書」 來源:西安網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歷史上對分手的最美描繪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在去年也是上了一波熱搜,雖是分手,卻只是令人感到遺憾和惋惜,大多情侶分手後的老死不相往來,或者仇深似海,都沒有,有的只是分別時的祝福和一段感情的終結。興許他們還會在某個周末相約去爬山,亦或者在街頭拐角處的相視一笑。
  • 趣歷史|你知道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出自唐代離婚書
    趣歷史|你知道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出自唐代離婚書 2019-07-29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出處,唐代《放妻書》(附原文)
    放眼古代,休妻者少之又少;今時今日,離婚則是家常便飯。然於古於今,好聚好散者少,別後積怨如仇者多。可謂是幾世修得同船渡,離岸便是冤家客。縱使觀念開放的現在,離婚有的時候也很難做到各自安好的和平分手。然而,在古代卻有這樣的胸懷和格局。
  • 文章馬伊琍宣布離婚: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7月28日,演員文章微博發文宣布離婚:「吾愛伊琍,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隨後,演員馬伊琍也發文:「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馬伊琍和文章各自在微博上公開了兩人離婚的消息2005年文章和馬伊琍首次合作《錦衣衛》,兩人因此劇相識並成為朋友。2008年兩人結婚,當年9月20日,文章和馬伊俐的女兒文君竹出生。2013年8月,馬伊琍懷二胎時,有人向媒體透露了文章出軌和姚笛相戀的消息。
  • 一別兩寬,心生歡喜:為什麼連離婚,都被明星整得高大上
    文章和馬伊琍終於離婚了。微博在其中起到不小的作用。沒想到的是,華為意外搶了鏡。只能說,華為手機贏得了明星們的青睞,成為時尚的潮流。華為手機不是我們探討的主題。尤記得上一次爆出婚外情時,馬伊琍一句話驚豔了網絡: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 最浪漫的離婚協議書: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盜竊本就違fa,就算不休妻,也會被強制離婚;口多言,不是說愛說話、嘮叨,而是指喜歡搬弄是非,說人閒話,可能會搞得親朋之間、鄰裡之間關係不和睦,十分令人討厭,但要不要休妻,則看男方的態度了。最讓現代人難以理解的是有惡疾這一條,如果妻子生了病,作為丈夫,不是應該照顧呵護,直到病癒嗎?
  • 從此以後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從此以後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 一別兩寬 各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