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俗專家:韓國熱衷申遺是為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
從「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遺至日前的「暖炕」申遺,韓國給世人留下了熱衷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印象。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韓國有16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早在1962年,韓國就頒布了《韓國文化財產保護法》。不僅為民族文化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在民間推廣了文化保護理念。到1998年,韓國正式把「文化產業」視為韓國21世紀經濟支柱產業。民俗專家高巍認為,韓國申遺是為了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過程要大於結果。
「互動體驗式」申遺手法
以泡菜為例,互動體驗式申遺傳播韓國文化。
從1994年起,韓國每年的10月都在被譽為「文化之都」和「泡菜之鄉」的光州舉行泡菜節,時間持續長達一個月。
2007年,韓國泡菜協會宣布將11月22日定為「泡菜日」。
2012年,提出為泡菜文化申遺。
2013年9月,舉行「201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機構國際研討會——泡菜和泡菜文化」。
2013年11月初,請明星做模特在《紐約時報》打廣告。
2013年11月中旬,首爾3000名婦女集體做250噸泡菜。
2013年12月初,邀請各國駐韓大使及夫人現場體驗泡菜製作工藝。
那些謠傳的韓國「申遺項目」
韓醫、漢字、春節和風水,歷史上韓國曾四次被謠傳「申遺」。
闢謠一:2006年10月,一本問世400周年的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鑑》,申請的項目並非「文化遺產」,而是「紀錄遺產」。有關官員表示,韓國尚無將「韓醫」申遺的計劃。
闢謠二:2006年10月,有媒體報導,有大學教授建議韓國政府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後被證明為假新聞。
闢謠三: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後,網上傳出「韓國擬將春節作為韓國民族節日申遺」的消息,被官方闢謠。
闢謠四:有媒體2007年報導,韓國對「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並以政府行為啟動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將其列為韓國國家遺產名錄並申遺。韓國媒體很快澄清,這件事子虛烏有。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