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要經過分床睡的階段,但不少家長對於分床睡的時間感到困擾。有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分床的問題並不重視。
認為應該等到孩子自己想要分床的時候自然就能夠分開睡了。但實際上,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開啟分床行動,很可能會導致將來對他們的性格等問題有很大影響。
閨蜜的兒子剛剛2歲,昨晚在跟幾個打電話時她說到最近打算開始讓孩子分床睡,認為早點讓寶貝獨立是好事。但試了幾次孩子都顯得不情願,每晚大哭大鬧嚷嚷,於是她決定狠心一把,不管兒子怎麼哭都不理睬。
這時有朋友提醒說孩子年齡還太小,如果急著給寶寶分床睡不一定是好事,閨蜜也開始困擾起來,到底應該什麼時候分床睡呢?
我國中國公安大學著名的教育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對於育兒方面頗有經驗,她提出的觀點讓不少家長非常贊同,紛紛效仿。
她曾經在一次訪談中提到關於孩子分床睡的問題,李玫瑾認為孩子分床睡,要遵守這個最佳時期,晚了會影響發育。
那麼分床睡有什麼好處呢?
1、鍛鍊孩子獨立性
首先分床睡能夠從小開始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如果孩子到了很大的年齡還跟父母睡在一起,會讓他們產生不想離開父母,什麼事都要依賴家長才能完成的心態。
將來他們獨立完成事情的時候也很可能因為害怕面對挫折,而選擇退縮,自信心不夠。因此讓孩子分床睡能夠對他們的性格有好處。
2、讓孩子有性別意識
其次讓孩子和家長分床睡還能讓他們有性別意識,早些懂得男女有別。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和孩子同睡雙方都能睡得安穩,於是直到孩子很大了還依然堅持一起睡。等到孩子慢慢長大會對性別意識了解不夠,不明白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區別。
很多家長對於分床的時機非常困擾,或是認為時間不重要,只要想分床就能分床。其實不然,分床也應該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決定。
那麼和孩子分床睡覺的最佳時間是什麼呢?
1、獨立性強的孩子,3歲分床
針對很多獨立性強的孩子,家長可以試著在3歲左右的時候就試著讓孩子和自己分床睡。因為獨立性較強的孩子接受能力快,讓他們分床以後,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適應獨自睡覺的情況。因此這樣的孩子家長可以在早期就試著循序漸進的分床。
2、獨立性差的孩子,4-5歲分床
對於獨立性較差的孩子,父母可以選擇稍微晚一些再分床,例如4-5歲左右。一般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時,各項能力都已經發育得較為成熟。
大腦的接受能力也相對提高了不少。在這個期間進行分床,孩子也相對能夠接受一些。家長可以在分床初期在睡前陪伴孩子,等他們入眠以後再離開房間。
3、6歲以前完成分床
很多家長會問,針對孩子獨立性特別差的情況,是否可以再延遲一些才完成分床行動呢。針對孩子分床時間的問題,有專家進行研究發現,孩子最晚不應該超過6歲分床。
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各方面已經趨向成熟,不久後就要開始進入小學。如果這個時期依然和家長同睡就很可能會讓孩子因為強烈的依賴性,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其實對於孩子分床睡的問題,家長不需要太緊張,但也不應該完全不重視。認為家長應該多注意孩子的個人情況,根據他們的個人狀態來決定合適的分床時間。在分床睡初期,家長應該注意循序漸進,讓孩子能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慢慢達到分床睡的目的。因此父母要儘可能在合適的時期給孩子分床,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