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不該被遺忘的「她們」?2020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

2021-01-10 上觀

回首2020,你覺得哪些女性以及與女性休戚相關的事件值得被銘記?是疫情期間作出巨大貢獻的女性醫務人員、疾控人員、科技人員、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還是堅守「教育改變女孩人生」信念、感動無數人的時代楷模張桂梅?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有關女性話題的討論空前高漲。為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婦女發展事業,傳播先進性別文化和性別平等理念,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推動形成促進婦女發展進步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上海市婦聯與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經過大數據篩選、微信及媒體專家投票、專家點評等環節,評選出十大女性新聞事件,具體如下:

1.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事件回顧:10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中國女性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的貢獻,主張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讓性別平等落到實處,推動婦女走在時代前列,加強全球婦女事業合作,倡議2025年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

專家點評:1995年北京召開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是展示中國政府在婦女發展和性別平等問題上的積極立場和全球領導地位的標誌性事件,習主席在紀念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進一步體現了中國落實《北京宣言》《行動綱領》,持久推動和引領全球性別平等事業,展現為後疫情時代婦女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和大國擔當。

事件標籤:婦女發展與性別政策

2.戰疫女性群英譜,築起抗擊疫情的萬裡長城

事件回顧: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以陳薇、李蘭娟、夏思思、徐輝等為代表的千萬女英雄譜寫了抗疫路上最美逆行者之歌。女科研人員爭分奪秒、攻堅克難,女醫務工作者奮戰在最前線、以無畏鬥志抗擊疫魔,女公安幹警堅守崗位、保障安寧,社區女幹部群防群治、築牢防線,女新聞工作者穿行現場、記錄歷史,巾幗志願者真誠奉獻、傳遞溫暖,更多的女性敬業、護家。每一條抗疫戰線上,廣大女性以堅守和奉獻、汗水和犧牲築起抗擊疫情的萬裡長城。

專家點評: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緊要的時刻,成千上萬的女性工作者不畏艱險、日夜奮戰,是這個時代不容忘記的「她力量」!

事件標籤:女性力量和責任擔當

3.從募集考拉褲到「安心行動」,女性貢獻與需求「被看見」

事件回顧:1月31日,上海市婦聯牽頭向全社會發出倡議,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女醫護人員募集考拉褲。此後,多地婦聯、志願者組織相繼發起「安心行動」計劃等活動,為女性醫護人員捐贈衛生用品。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廣泛參與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由上海市婦聯牽頭捐贈的考拉褲總數已超過13萬片,全國婦聯所屬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緊急募集定向援助一線女性醫務人員款物225萬元。

專家點評:「婦女能頂半邊天」,在全國馳援湖北的4萬多名醫務人員中,女性佔到了三分之二,但受傳統性別觀念和刻板印象影響,女性貢獻未能在一開始被看見,她們的生理需求也未能在一開始納入防疫必備物資的考慮之內。婦聯和志願者的及時行動,不僅是女性群體的互助,更是全社會對女性勞動者的「看見」,期待在以後相關制度設計中,進一步關注女性勞動者的貢獻和權益保護。

事件標籤:女性社會貢獻和權益保障

4.「時代楷模」張桂梅點亮鄉村女孩人生夢想

事件回顧:12月10日,中宣部授予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張桂梅「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堅守滇西深貧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12年前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專門招收那些因家庭原因無法繼續完成學業的貧困山區女孩,迄今已有18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所學校走出,走進大學,走上社會崗位,上千個家庭因此脫離貧困。

專家點評:提升女孩教育程度和人力資本水平是阻斷農村家庭代際貧困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性別平等的實踐難題。張桂梅24年如一日,與時間賽跑,用生命教書,秉持「能救一個是一個」的樸素心願,把「教育改變女孩人生」的信念堅守到底,在雲南大山裡創造出最偉大的教育奇蹟。她是這個時代的精神楷模,也是推動女性發展事業的標杆。

事件標籤:女性發展與脫貧攻堅

5.《民法典》保護婦女權益相關條款引熱議

事件回顧: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其中多條與婦女權益保護相關的條款引發社會關注和熱議,包括首次確立性騷擾的認定標準,明確要求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建立預防處置機制;進一步明確夫妻共同債務制度;離婚時有關家務勞動補償的規定,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修改因脅迫結婚請求撤銷婚姻的時間起算點等。

專家點評:民法典在秉持新中國民事立法所固有的男女平等理念的同時,針對男性中心文化對實現男女實質平等的不利影響,設立傾斜性規定,對處於弱勢地位的婦女進行特殊保護,它的出臺必將促進整個法律體系對實現男女平等、維護女性權益產生深遠影響。

事件標籤:婦女權益保障

6.國家衛健委將孕產婦納入抑鬱症防治重點幹預人群

事件回顧: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到將抑鬱症防治知識作為孕婦學校必備的科普宣教內容,提高孕產婦及家屬防治意識;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由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或社工進行孕期和產後抑鬱的篩查追蹤;鼓勵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科與婦產科及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以聯合門診或遠程會診的形式,為孕產期婦女提供專業支持。

專家點評:產後抑鬱一直是受忽視,甚至被汙名化的問題,該方案出臺將有助於社會進一步正視女性的生育風險,提升全社會孕產期婦女進行抑鬱症預防與幹預的意識,將女性生殖健康從生理層面拓展至心理層面。

事件標籤:女性健康

7.拉姆直播時遭前夫潑汽油焚燒,反家暴話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事件回顧:9月14日,四川藏族姑娘拉姆在家中直播時,前夫唐某突然闖入她的家中,用準備好的汽油潑在她身上進行焚燒,致其全身大面積燒傷,經全力救治,仍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在拉姆被燒傷致死之前,前夫也曾多次對她施暴。拉姆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家庭暴力的極大關注。

專家點評:拉姆曾試圖通過採取報警、離婚等方式脫離家暴環境,但最終未能逃脫施暴者的魔爪,突出反映了對家暴受害者的保護措施實施難、對施暴者懲罰難等問題,表明未來亟待加強告誡制度、強制報告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等,進一步預防和懲治家暴行為。

事件標籤:婦女人身安全

8.廣東17歲少女舉報父母逼婚反映早婚陋習亟待破除

事件回顧:6月,廣東茂名的17歲女孩,在計劃舉行婚禮的前一天到當地鎮婦聯「舉報」父母,稱父母逼自己與見面僅6次的鄰村男子結婚。在當地民政部門和派出所介入後,雙方家庭同意退婚,女方家退還5萬元彩禮,並取消了婚宴。退婚之後,女孩復學並考上當地高中。

專家點評:近年早婚現象在一些鄉村有抬頭的趨勢,女童權利遭受嚴重侵犯。在早婚案例中,家庭往往扮演主導角色,且涉及不同程度的包辦和強迫行為,這表明亟需加大農村地區普法力度,破除早婚陋俗。期待其他身陷早婚困境的女孩,學習茂名女孩勇於反抗的精神,積極尋求正式途徑的幫助,捍衛自己的權利。

事件標籤:女童權益保護

9.大學安全手冊將性侵歸咎於女生自身因素引質疑

事件回顧:9月24日,微博網友爆料中國美術學院的新生安全知識手冊上「性侵產生的因素」條目中羅列了7條女生自身的因素,包括「注重打扮,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長相漂亮,處事輕浮」「意志薄弱,難拒誘惑」等。無獨有偶,廣西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發布了2020級迎新專題「女生安全攻略」,第一條內容為:不要穿過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產生誘惑。

專家點評:校園性侵案時有發生,高校作為教育機構和管理機構,擔負著預防性侵教育的重任,把預防性侵列為校園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時代的進步。然而,當「安全攻略」「防性侵攻略」演變為約束女生穿著舉止的規範,引導學生預防性侵的具體內容還有待探討。

事件標籤:性別文化和權益

10.多檔影視娛樂節目聚焦女性價值討論

事件回顧:2020年夏天,多檔影視娛樂節目聚焦女性價值,引發社會對女性話題的熱議。《乘風破浪的姐姐》以突破女性年齡焦慮為宣傳立意,匯集了30位年齡30+女星進行逆齡選秀;電視劇《三十而已》講述三位30+女性遭遇婚姻、愛情和事業危機的故事;《脫口秀大會第3季》中李雪琴、楊笠、趙曉卉、顏怡、顏悅等一批女脫口秀演員脫穎而出,用詼諧而犀利的語言,向公眾呈現女性視角下的多元世界,挑戰既有的性別陳規和偏見。

專家點評:近年來,女性的年齡焦慮、外貌焦慮、職業瓶頸、母職壓力、工作家庭平衡困境等不斷登上熱門話題榜,今夏影視娛樂節目集中關注女性價值議題,折射當下中國社會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和對既有社會束縛的反思,也反映廣大女性對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提升職場性別平等,實現女性自我價值的強烈呼聲。

事件標籤:性別觀念與文化

相關焦點

  • 2019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揭曉
    2019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今天揭曉:上海市婦聯與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經大數據篩選、微信及媒體專家投票、專家點評等環節,通過社會性別相關度、大眾關注度、政策影響力等三個維度,最終評選出十大女性新聞事件,涉及婦女發展與成就、女性社會參與和貢獻、女性就業權、女性人身安全、女童權益保護、社會性別意識和責任、女性網絡形象等領域。
  • 2019年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揭曉 中國女排、李子柒上榜
    央廣網上海1月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過去的2019年,你記得哪些刷爆網絡和朋友圈的大事?又有哪些事件牽動你心,促使你關注性別平等和女性群體的發展?  為進一步引發社會公眾對婦女發展事業的關注,具體地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推助社會性別主流化,自2016年起,上海市婦聯與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每年開展「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評選活動。
  • ...影視節目探討女性價值……2020年有哪些影響社會發展的女性新聞...
    2020年,關於女性話題的討論空前高漲。為持續引發社會公眾對婦女發展事業的關注,更好地傳播先進性別文化和性別平等理念,具體地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推動形成促進婦女發展進步的良好社會輿論環境,上海市婦聯與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展開合作。
  • 上海首例「鹹豬手入刑」案入選年度十大女性新聞事件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1月2日報導:過去的2019年,有不少刷爆網絡和朋友圈的大事。其中,為女性群體發聲的新聞事件也牽動了大家的心。不論是上海首例「鹹豬手入刑」案開庭審判,還是知名仿妝博主宇芽控訴家暴,或者李子柒視頻作品在國內外網絡上曝紅引爭議……這些事件進一步引起社會對婦女發展事業的關注。
  • 李子柒走紅、多起家暴案曝光……2019年十大女性新聞事件,你都知道嗎
    過去的2019年,你記得哪些刷爆網絡和朋友圈的大事?又有哪些事件牽動人心,關注女性群體的發展?今天,市婦聯與市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合作舉辦的「影響社會發展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最終評選揭曉。經過大數據篩選、投票等環節,評出了在全國範圍內有較大影響力、能引發共鳴或思考、為社會建設形成經驗或反思的十大女性新聞事件。
  • 不再沉默的女性 | 2020年性別新聞盤點
    她們不應當辛苦地去博取這種信任,就像社會不應當壓制女性的自信心,同時又抬高男性的。「那麼普通,那麼自信」為美國作家麗貝卡·索爾尼特(Rebecca Solnit)在《愛說教的男人》中提出的「男性說教」和「女性噤聲」提供了某種簡單痛快的解釋,並因此得到了女性的普遍共鳴。早在2010年,「男性說教」(mansplaining)就被《紐約時報》列為年度詞彙之一,2012年,該詞在西方主流政治新聞中被使用。
  • 毛洪濤書記溺亡30多天後,似乎大家都遺忘了該事件!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家都知道成都大學的毛洪濤死了,但很多網友認為毛洪濤不能夠白白的犧牲,留取這顆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毛洪濤之死事件也不能夠就此了之,必須要儘快的調查出事件的真相和結果,給社會公眾一個交代。當網友們得知成都大學毛洪濤死訊的時候,很多網友都為毛洪濤的偉大而點讚。很多網友都相信正義縱能夠戰勝邪惡,早日解開毛洪濤之死,好儘早的上毛洪濤老師安心。
  • 受疫情影響的女性,她們的生活還好嗎?
    切入廣譜性影響細看,從性別視角出發,女性是深受疫情影響的弱勢群體。國際上已有針對疫情間女性權益的研究報告。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Simeon Djankov與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Eva Zhang調研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10月,美國婦女勞動參與率下降2個百分點,性別差距擴大,社會不平等加劇。同時,家庭暴力事件在疫情期間也有所增加。
  • 2020年十大文化事件
    2020年,一個頗為跌宕的年份,註定會在史冊裡留下深深的刻度。我們從未像2020年這樣,被影響全人類的疾疫困住腳步;但我們也因此激發出巨大的勇氣和熱情,去接受和參與每一種變化,去懷念和珍惜往昔的美好。這一年,因為疫情,我們每個人的文化生活都被徹底改寫,也因為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危機,文化產業不同層面都在接受改變,開始摸索新的出路。
  • 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新聞—科學網
    11月9日,在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閉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和《柳葉刀》主編理察·霍頓共同發布了「2020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社會新聞中女性報導的框架分析
    摘 要:本文以《新京報》2016年整年涉女性的社會新聞報導為例,嘗試回答以下問題:媒體在社會新聞中涉女性報導為何多呈現出暴力實施者和暴力受害者形象?媒體採用怎樣的報導策略以勾連起女性與「暴力」因素的聯繫?
  • 2020年越南十大經濟事件
    越通社在線12月24日報導,越通社經濟新聞編輯部發布2020年越南十大經濟事件,具體是:一、越南GDP在全球嚴重衰退的背景下依然實現增長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嚴重衰退,但越南仍是維持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少數國家之一,年均增長率預計2.5-3%。
  • 年終盤點 | 2020年十大非遺事件
    這一消息不僅為2020年非遺文化傳承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2020年非遺文化傳承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年末歲尾,文旅中國為大家梳理了2020年非遺十大新聞事件,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今年非遺那些事兒,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2019年不應忘記的7個女性事件,請讓它們在2020年給你7種勇氣
    回顧2019年發生的與女性有關的新聞事件,更可以看到,今天,社會已經足夠開放,但對於女性來說,還存在著很多風險和危險,從剛出生開始,社會就為女性設下了很多障礙:重男輕女的觀念、求學路上的阻力、成年後職場上的躁擾與歧視、婚姻關係中的權利不對等……這些障礙只有被看見、被化解,女性才能迎來真正的平等與自由。
  • 2020十大虛構類好書:用想像抵抗遺忘
    這是2020年我們選出的十本文學類/虛構類好書,願你在這些故事裡,得到安慰,找到詩性。新周刊·硬核讀書會的年度榜單還包括:年度十大社科書籍、十大播客、十大非虛構書籍、十大改編影視。其中社科書籍、播客榜單、改編影視榜單已經發布,餘下榜單將在下周發布,敬請期待。《證言》
  • 2020年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
    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社會經濟發展加快恢復。 2020年5月22日,習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 地區文化 | 2020年內蒙古十大文旅新聞事件掠影
    為了再現和總結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工作一年來的工作成績和亮點,歲末年初之際,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遴選出2020年全區十大文旅新聞事件,圖文並茂,以饗讀者。一、舞劇《騎兵》喜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10月6日,經過5天的公示期,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出品的原創舞劇《騎兵》得到業界和觀眾的一致認可,榮獲本屆「荷花獎」舞劇獎。
  • 2020年望城十大新聞事件出爐
    紅網時刻長沙1月4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周嵐 李楊鳴)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長沙望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在望城走深走實、落地生根,乘風破浪的望城風調雨順、風清氣正、風生水起。
  • 長沙2019「十大年度新聞事件」新鮮出爐!它們分別是……
    星辰在線4月2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晨星) 業內推選、市民投票、專家評審……經過嚴格評選,4月23日,以「奮鬥新時代 實幹譜華章」為主題的長沙市第九屆「十大年度新聞事件」(2019)評選活動結果揭曉。
  • 長沙市2019年「十大年度新聞事件」回顧
    &nbsp&nbsp&nbsp&nbsp奮鬥新時代 實幹譜華章&nbsp&nbsp&nbsp&nbsp長沙晚報記者帶您回顧長沙市2019年「十大年度新聞事件」&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