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寒風草木枯,柿紅不懼掛枝頭。每年的冬天,農村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後總有一些柿子樹無人採摘,這些掛在枝頭的柿子,鮮豔的紅色也給寒冷的冬日裡增添了些許溫暖的顏色,尤其是下雪的時候,雪打柿子更是也成了冬日裡一道亮麗的風景。那麼為什麼這些年農村很多成熟的柿子在下雪天也掛在樹上無人採摘呢?
柿子是北方常見的一種水果,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糖類及多種維生素,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柿樹適應性極強,管理簡單,經濟壽命長,能在自然條件較差的山區生長和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和紅棗在農村又稱之為「木本糧食」和「鐵桿莊稼」,所以在北方農村有大量的栽植。
我們下雪天在豫西農村拍攝的時候,遇見了一對正在清理積雪的8旬老夫妻,閒聊中看見大爺家的地坑院上面有幾株柿子樹沒有採摘,在下雪天格外顯眼,問起大爺這些柿子為啥無人採摘。大爺風趣的笑著說你們城裡人不懂,我這柿子可捨不得摘,要留給鳥兒吃的。
大爺說的話,我們原本以為是一句笑話。不曾想大爺看著柿子樹沉思片刻後,卻給我們講述了他親身經歷的一件事:大爺說我出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這一輩人經歷了幾次自然災害,餓過肚子受過症,對地裡的莊稼自然是十分的珍惜。
記得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年旱災莊稼幾乎就沒收成,到了秋冬季節村民們生活更是困難,人們把莊稼地裡能吃的都弄回家吃了,紅薯地都不知道被翻了幾遍,樹上的柿子自然也被摘了個精光,那時候別說人沒吃的,鳥都沒吃的,冬天的一場大雪,蓋住了所有的草籽,大批的鳥都被餓死了。
第二年開春,村子裡幾乎看不見了鳥兒的蹤跡,樹葉剛發芽就開始鬧蟲災,那時候沒啥農藥,人工又捉不過來,莊稼苗和樹葉被蟲子吃了個精光,減產了一多半,大家這才意識到冬天把鳥餓死了,沒有了鳥兒捕食害蟲,蟲災才肆虐起來。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村裡人每年都不會摘完柿子,有意在柿子樹上給鳥兒們留一點口糧,讓它們在大雪覆蓋的時候也能找到吃的。
大爺說完頓了一下又給我們說道,其實如今柿子不摘還有另一個原因:老輩人都說「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你們這的這句話是啥意思嗎?
幾個人相互看了對方沒一個人知道,紛紛問起大爺是啥意思。大爺說這柿子樹看起來枝條很結實,其實很脆沒韌性,你在農村問問,誰家做家具用柿子樹,頂多能做個案板,前些年每年摘柿子都會有人踩折枝幹掉下來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摔這一下輕者骨折,重的就直接走了,所以農村人都說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根棍就更好理解了,棗樹有刺,不好上樹摘,成熟的時候直接用一根棍子打下來撿拾。
我這幾棵柿子樹每年都要留下幾棵不採摘,這些沒有採摘的柿子就全部留給鳥兒們吃了。它們雖然有時候也偷吃糧食,但是收回來的糧食也有它們的功勞,我如今還養著一頭騾子耕種著近20畝地,它們也是我種地的好幫手,犁地的時候嘰嘰喳喳的跟著我就把地裡的蠐螬啊什麼的害蟲都吃了。老伴更是心善,要是遇到連續降雪的天氣,老伴還會掃出一塊空地撒些糧食餵它們。
大娘接過話說: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柿子也不值錢了,村裡都留下了一些老年人,也沒有人再去冒險摘柿子了,他們不敢上樹,兒女們也不允許他們上樹。這幾年柿子價格也不是很好,今年價格還算可以,但是摘一天柿子賣的錢也不及年輕人打工掙得多,所以年輕人都不願意回來採摘出售。樹下夠得著柿子,老人們隨手摘幾個,自己削成柿餅哄孩子,治口瘡。
我們在和老人聊天的時候,老人隨手的一個小動作足以看出老人其實非常珍惜這些柿子,他從樹上摘了一個柿子一直拿在手裡,就連最後提出要我們給他和柿子樹一起拍照的時候這個柿子還一直拿在手裡,最後回家的時候還帶回了家。
其實農村柿子大豐收卻無人採摘,原因很多,但是大爺講得那件事對我們觸動很大,他雖然沒上過多少學,也講不出大道理,但是他卻知道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道理,他們雖然很愛惜糧食和食物,但是他們卻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大自然的饋贈,有我們吃的也就有鳥兒吃的一份,糧食的豐收也有它們的功勞。記得小時候每次摘蘋果大人們都不讓摘完,說是留著看樹,現在想想其實是他們有意留給鳥兒吃的。在這裡祝福這對善良的老夫妻身體安康!
大家贊同大爺的說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留言!【看更多鄉土百姓故事請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