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討論葡萄牙計時碼錶的經典性,務必從葡萄牙系列產品腕錶的問世談起,自然我還在此也不過多闡釋葡萄牙系列產品的來由,堅信有很多閱讀者盆友早已滾瓜爛熟,但人們回頭瞧瞧1939年面世的葡萄牙系列產品第一隻腕錶325,及其之後到1993年以型號規格5441面世的IWC品牌建立125年的周年款式,人們早已能夠 從幾個方面看得出葡萄牙系列產品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依然這般備受大家鍾愛的原因。
最先,早在1939年的325葡萄牙三針腕錶,就以超前的的藝術美學:尺寸較大直徑(43mm),提升了那時候主流產品的34到36mm規格的設計,而現如今已過80年,恰巧就搭到了40到43mm的當今時尚潮流。另一方面,葡萄牙系列產品的腕錶面盤上的阿拉伯數時標字體樣式,迄今也僅有些許的修改,但字體樣式的類型也是80年不會改變卻時尚如新的美,這類以往常見在軍表的設計的數字字體,偏短粗的身型實際上是以便高寬比閱讀性的實用性考量。
此外葡萄牙系列產品與IWC全部表款系列產品有著明顯的共通性與一致性:闊面的設計,很大的表殼與面盤的設計、儘量的節約表殼邊沿的空間,全是以便將較大的舞臺交給面盤上的時間訊息。而簡潔洗鍊的時標、刻度、錶針等的設計,也是為葡萄牙系列產品鋪墊出大眾都喜愛的優秀設計特性。
柏濤菲諾系列產品的設計靈感則源於型號規格5251的表款。1985年,這款腕錶問世,它分毫不會受到時尚潮流左右,再加大氣的46mm表殼,令人無法放棄。
1988年,恰逢品牌的120周年紀念,IWC萬國表重磅來襲擁有 精緻的設計與雅致氣場的型號規格2532的表款。這款腕錶以金質表殼搭載,並配置羅馬數字、小錶針、及IWC萬國表自主4231型手動式上鍊表芯和藍寶石玻璃表鏡。同一年,配用複合型630型表芯的柏濤菲諾3731型表款問世。雖然其計時裝置由233個零件構成,但表芯薄厚僅3.8毫米,稱得上品牌一大經典之作。
2008年恰逢公司成立140周年紀念之時,IWC萬國表復刻系列產品發布型號規格5448的柏濤菲諾手動式上鏈腕錶,繼寫第一款柏濤菲諾腕錶的光輝。因為採用了獵人表芯,這代表月相顯示信息和小秒盤要求各自復原至傳統式的「十二點鐘」和「六點鐘」部位。用心改進的表芯還明顯地提高了月相顯示信息的精準度:每過122年,與實際的月相盈虧對比僅會累加一天的偏差。
2011年是柏濤菲諾之年,2個經改善的表款和2個新開發設計的表款將為柏濤菲諾系列產品發燒友產生意外驚喜。柏濤菲諾雙時區腕錶完全符合現如今日漸全球化新時代的要求。而柏濤菲諾手動式上鏈八日動力貯備腕錶則配用IWC萬國表自主59210型表芯。
怎樣簡易區別iwc萬國柏濤菲諾與葡萄牙系列產品?這個問題常常被初學者及其新手入門表迷弄混,如果我們從2個系列產品的歷史來進入不免會太過囉嗦,想來大伙兒也不會看。因而就就長驅直入的而言一下二者最形象化的差別吧!
第一個最明顯的不一樣,取決於時標:柏濤菲諾的時標是羅馬數字;葡萄牙的則是大數字時標。
另一方面,表耳的樣子也不一樣:柏濤菲諾是直立式的表耳,看上去相對比較細,表鏈和表耳間有空隙;而葡萄牙由於表徑大多數超出40mm,規格相對比較大,因此表耳的設計和表殼一體成型,表鏈和表殼的密合能讓佩戴時更為迎合手腕子。
其次,表殼層面也是相對比較微小的區別:
柏濤菲諾的表殼相對比較古典風格,展現圓弧狀、打磨拋光處理;對於葡萄牙,表圈拋光呈現、表側則是金屬拉絲處理,鏡面玻璃稍有弧度、但並不是凸面式的表鏡。
綜合上述三項對比情況,羅馬數字時標、直立式表耳、古典式表殼,很明顯上述為萬國柏濤菲諾系列手錶,相信大家應該對此沒有疑問的,事實上,作為萬國的兩大招聘系列手錶,雖然有相似出,但設計理念和風格樣式完全是兩種,要辨別兩者還是很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