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和走路有關?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長壽老人,走路時有2個特徵

2020-12-21 中醫院徐醫生

去逛公園的時候會看見一些老人在公園裡面快走,有些老人能走到兩到三圈,體力是十分的驚人,很多年輕人都做不到這樣。其實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它可以促進身體中的代謝循環,促進有害物質積極排出體外。所以會發現很多長壽的老人通常腿腳是比較利索的,一些人甚至到八十幾歲的時候走路也不需要拐棍來支撐。

壽命和走路有關研究發現:大多數的長壽老人,走路時有2個特徵

01步伐輕快

有學者專門研究過,他們發現過了60歲,走路還比較快的人,通常壽命也會比較長。同等體質和年齡的人群,走路快的人壽命要比走路慢的人可多活數年。步伐輕快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有活力的,身體比較健康,心肺功能比較好,腿部關節保護的比較好,少有關節炎等病症才能做到「輕快」的感覺。

快走身體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它可以促進血管擴張,促進血液流動,提高心肺組織的運轉能力,可以幫助胃腸組織更好的蠕動,促進食物更好的消化,緩解身心的疲勞,對神經和肌肉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還能幫助人們消耗大量的能量,避免能量的堆積出現肥胖的情況。

02勞逸結合

這些老人之所以能長壽,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會盲目的去鍛鍊,他們會合理地控制鍛鍊的時間,一般快走的時間在30分鐘~40分鐘之間,不會讓自己過於勞累。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快走也會對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這樣對身體反而是不好的。所以勞逸結合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走路姿勢有講究

除了這兩個特點之外,其實走路的姿勢也是很有講究的。一些老年人會將手背在後背來走路,其實這樣是很不好的,這樣的動作會導致兩臂變得比較僵硬,還會對脊椎造成一定的壓力,容易形成彎腰駝背的不良現象。

人們在用快走的方式來鍛鍊的時候,最好讓雙臂自然擺動起來,這樣可以帶動身體的一些其它部位也隨之運動,只要幅度不是特別的誇張,通常不會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它還可以讓關節變得更加的靈活,避免手腳出現麻木的情況。

在走路的時候要儘量用抬頭挺胸的方式來走路,千萬不要彎腰駝背。這樣不利於氣體的正常交換,會導致一些有害氣體不能及時排出,而滯留在人體內部。

注意不要選擇太早或是臺灣的時間來鍛鍊。最好選擇早上九點、下午三點的時間來鍛鍊,這個時間段一般都會有太陽,可以給身體補充鈣質,空氣汙染也不會太嚴重。注意不要在馬路邊的人行道附近鍛鍊,那裡的汽車尾氣比較重,長期吸入這些有害物質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最好是選擇公園,綠植比較多的地方,通常這裡的空氣比較新鮮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壽命,和走路快慢有關嗎?長壽的老人走路都有三個特點
    走路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運動,它幾乎適合所有人,但是最近網上關於走路速度能決定人壽命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走路速度到底跟壽命有多大關係?它真的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嗎?一、走路快慢跟壽命有關嗎?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走路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但實際上需要全身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夠順利完成。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走路速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活力。
  • 走路決定壽命?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有1個共性
    我們每天都會走路,走路也是一種運動,若說走路能決定壽命,不知你相信嗎?有一項長達14年的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都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是什麼?走路鍛鍊應該怎麼走?有人能走出健康,而有人卻走出了疾病,走路也是一門學問,下面就向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你走對了。
  • 走路影響壽命長短?數據顯示:壽命長的人,走路的特徵是一個字
    每個人走路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走路不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通過走路的特點,甚至可以判斷這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能否長壽。聽上去很像是謠言,其實,通過觀察一個人走路的特徵能夠判斷他是否有長壽可能,這種說法其實真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 為什麼走路和壽命會掛鈎?研究發現:壽命長的人,走路存在共同點
    導語:走路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日常需要,也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運動。但是如果說走路可以影響人的壽命,你會相信嗎?經過長達20年的研究,發現身體越強壯壽命越長的人,走路時都會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看來走路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 走路快慢和壽命長短有怎樣的關係?怎樣的走路最「養生」?
    走路是生活中普遍的事,上班要走路,上學要走路,甚至下樓買菜,也需要走路。走路雖然簡單,並不意味著走路越多,越容易長壽。怎樣的走路最「養生」?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走路速度在多久的人最長壽?你的速度是多少?
  • 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嗎?研究表明:用一種走法,走出健康
    走路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動作,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仔細觀察過人走路時的姿勢,其實從一個人的走路姿勢中,我們也能看出他的健康情況。有人曾提出,壽命長短和走路姿勢也有關,這是真的嗎?那麼生活中怎麼走路對身體才是最好的,今天帶大家看一下。
  • 走路能決定壽命?想要長壽做好這幾點很關鍵!
    走路是公認的有氧運動且利於身體健康,不受到任何設備和場地控制,隨時都可以走路,簡單易行,又能方便調節運動量和運動時間,走路適合每個年齡段的人。有人說走路快慢決定壽命,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走路快慢決定壽命? 多走路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防止血管堵塞,降低死亡率以及患上老年痴呆症機率。經過研究表明,走路速度慢,每秒只走0.4米,10年生存期只是達到30%。
  • 一個人壽命長還是短,從走路能看出來?以為是胡說,沒想到是真的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但不同的人壽命不同,有的人壽命很長,有的人壽命卻有些短。我們都喜歡長壽,不喜歡短壽。壽命的長短,從身體特徵往往能夠看出一二,比如說一個人會長壽還是短壽,我們能夠從這個人的身材、心態和身體情況中看出來。
  • 注意觀察:身上有這3個特點的老人,很多壽命也比較長
    眾所周知,一個人壽命的長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現實生活中,有部分人平時注重身體的健康保養,經常通過各種各樣的有效措施來提高身體器官功能。這類人通常會比較健康和長壽,不容易在老了之後出現疾病。當然,壽命比較長的老年人,通常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 走路快、打麻將、愛吃肉、笑對仇人,百歲老人的8種特質
    長壽老人的8種特質 握力大,壽命長 去年,我們分享過一個研究,一口氣做40個伏地挺身的人,死亡風險降低96%。 2015年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孤獨和社會隔離,使死亡風險增加29%和26%,而獨居老人與死亡風險增加32%有關。
  • 壽命的長短,能從走路的快慢看出?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但是你知道,其實通過走路也能看出壽命的長短。如何通過走路看出壽命的長短?有過這樣的一個實驗,數據顯示在同樣距離的情況下,每次走得比較快的老人,他們的壽命往往更長一點。所以說,對於走路快能夠提升壽命的話語,我們應該理智地對待。平時保持一個正常勻速的狀態走路就可以了。並且經常走走路,可以提高免疫力,對身體而言也是有利。
  • 走路快慢,也許能看出你的壽命長短!怎麼走更好?聽聽醫生的建議
    走路對場地的要求低,只要你願意,注意行走安全,就可以隨時隨地"開走";走路也不需要昂貴的運動器材,合理的走路步數,就能起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研究發現——「走路」這種常見的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評估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到底這是怎麼回事?走路怎麼走才能健康長壽?
  • 多走路就可以長壽?醫生:過了45歲,做好這3事,或比運動更重要
    導語:可是現在醫療水平的提升,大家生活條件的上升,壽命也是越來越長,在以前的時候,以前說人到六十古來稀,而現在活到八九十歲已經非常常見了,如果自己再愛惜點自己的身體,也再注意養生,成為百歲老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有人說經常走路可以讓自己越來越長壽,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 壽命長的人,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分別指的是什麼?
    而我們現代人,平均壽命,也得到大大提高了,在生活中,百歲老人,也很常見的。那麼說到壽命,你知道一般壽命長的人,都會有哪些特徵嗎?壽命長的人,大都會有「一小,二長,三快」的特徵,具體指什麼呢?所謂的「一小」是指腰圍小。
  • 想長壽,多走路?平均壽命較長的人,每天都走了多少步?
    中國有句成語:「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人類與大多數動物的區別,就在於能夠直立行走。西方也有個斯芬克斯之謎:「什麼動物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到了晚上又用三隻腳走路?」正確的答案當然還是人類了。進入現代社會以來,走路除了是人們必要的生存活動之外,還成了一種健身的手段。
  • 人的壽命與體重有關?專家發現:60歲以後,這樣的體重更容易長壽
    導語: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漸漸地發現體重和壽命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繫。肥胖人群體重都是嚴重超標的,體內的脂肪就會很多,太多的脂肪會容易給身體很多不好的負擔,也就增加發生重大問題的概率。而且肥胖還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
  • 老人有這3個特徵,或說明壽命長,希望你全都能中
    現實生活中,有部分老年人到了60歲之後,依然身體康健,沒有任何疾病的跡象,這種情況下老年人一般會更加長壽。另外,老年人是否可以長壽,還可以通過其他的特徵表現得知。因此,平時老年人需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
  • 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研究發現: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
    生活中如果看到一些百歲老人,人們總會不自覺地產生羨慕的情緒,希望自己也能夠更加長壽。可是很多人很難達到這樣的期望。人們也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人的壽命長短,與什麼有關?在美國的加州大學有一項研究就是針對於人的壽命長短的研究。在這項研究的結果中顯示,人們的壽命長短,可能取決於3個因素。遺傳因素。在人們繁衍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疾病以及體質都會隨著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 壽命長短,外貌會「顯露」?長壽老人大多會有這三大特徵,你有嗎
    長壽是每個人都希望擁有的,如果家庭中有長壽的老人,這意味著年輕一代也將擁有長壽的基因,他們的壽命可能比同齡人更長。一些研究機構或一些民間流傳的理論,通過人們的外表特徵來檢測他們是否具有長壽的體質,這是否可信?這裡我們來看一下。
  • 走路有15個好處,走法不同功效不同!很多人不了解
    走路的15個好處多項研究均明確指出,走路在防病、抗癌、長壽方面功效突出。1預防乳腺癌。堅持2~3個月後,失眠大多會有改善。走路速度可以逐漸增快,初期以散步的方式為主,以後漸漸提高速度,最高時達到身體微微出汗的程度,以不覺得勞累為原則,且停止運動後心率應在3~5分鐘內恢復正常(50歲以上者運動時的心率一般不超過12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