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鋁納米粉對耐火材料力學性能和燒結性能的影響

2020-12-07 找耐火材料網

納米氧化鋁是一種尺寸為1~100nm的超細微粒。納米氧化鋁因其表面原子與體相總原子數之比隨粒徑尺寸的減小而急劇增大,所以顯示出強烈的體積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表面效應和宏觀量子隧道效應,進而在光、電、熱力學和化學反應等許多方面表現出一系列的優異性能。基於以上特點,納米氧化鋁粉體有望在諸如低溫塑性氧化鋁陶瓷、納米複合陶瓷、微電子工業、納米陶瓷塗料、彌散強化材料、化工催化領域及耐火材料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當納米氧化鋁粉體應用於耐火材料領域時,可能會產生下列影響。

納米氧化鋁

1、對力學性能的影響

納米粉體材料具有以下優良的性能:極小的粒徑、大的比表面積和高的化學活性,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燒結緻密化程度、節省能源。在耐火材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納米粉末,材料的強度和韌性會顯著提高,耐火材料的其它性能也得到極大改善。一般認為納米粉體對耐火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因素有以下幾點:

(1)晶粒細化因素。在耐火材料中加入納米粉體可抑制基體晶粒的長大,使組織結構均勻化,從而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

(2)微結構因素。在微米體系中,微米尺度的第二相顆粒分布在基體晶界處。在微米一納米複合材料中,除一定量納米顆粒仍處於基體晶界上外,大部分納米顆粒在基體中形成內晶型結構。內晶型結構的形成對材料力學性能有以下影響:①殘餘應力引起裂紋偏轉或裂紋被釘扎來提高材料的斷裂功從而提高材料韌性;②微米晶粒的潛在納米化。「內晶型」結構的形成使基體內產生大量的亞晶界和潛在微裂紋,亞晶界的產生使基體更加細化是材料強度進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納米化效應有利於穿晶斷裂的誘發。穿晶斷裂的誘發一方面是由於晶體內納米顆粒的釘扎作用,使基體主晶界強化;另一方面是晶內納米顆粒引起的基體晶粒納米效應。由於以上效應使主晶界強化,主裂紋不沿微米基體晶界擴展而沿基體晶粒內擴展,而在晶內納米顆粒附近存在的殘存應力場,會使裂紋發生偏轉、釘扎,從而使裂紋擴展路徑十分曲折、複雜且多處受阻。因此,認為誘發穿晶斷裂是使材料增強增韌的重要因素。

不定形nhcl

納米粉在耐火材料領域的應用,雖是超微粉在耐火材料領域應用的推廣和延伸,但這方面的工作報導較少,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工作。對不定形耐火材料應著重研究納米粉的團聚性、尺寸形狀和流變特性。對定型耐火材料應側重研究納米粉表面活性和尺寸效應對製品燒結性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2、對燒結性能的影響

納米粉體的巨大比表面,意味著作為粉體燒結的驅動力的表面能劇增,引起擴散速率增加,更兼擴散路徑變小。在有化學反應參與的燒結過程中,顆粒接觸表面增加,增加反應的機率,加快了反應速率。這些均引起燒結活化能變小,使整個燒結的速率加快,燒結溫度變低,燒結時間縮短。但是整個燒結過程中的晶粒長大亦即重結晶過程亦會加速,而燒結溫度的降低和時間的縮短,會使重結晶過程減緩。這些相互促進和制約因素的作用,有必要加以重新認識和研究,以確立適合納米顆粒燒結的動力學。

納米微粒的熔點、開始燒結溫度、晶化溫度比一般粉體低得多。納米微粒顆粒小,表面自由能高,比表面原子數多。這些表面原子近鄰配位不全,活性大,體積遠小於大塊材料,從而使納米微粒熔化時所需的新增內能小,熔點急驟下降。在燒結過程中,高的界面能成為原子運動的驅動力,有利於界面中孔洞的收縮,空位團的淹沒。因此在低溫下燒結就能使其緻密,也就是燒結溫度低。

從動力學角度看,納米顆粒的加入對耐火材料的燒結影響主要在於納米顆粒本身存在許多缺陷且具有極大的表面能,因此,本身具有很大的活性。根據開爾文公式:

(1)

由於納米級顆粒的粒徑r極小(在1~100nm之間),與基質中的同材質微米級細粉比較,在同一溫度下其蒸氣壓要大於微米級顆粒至少2到3個數量級。對於高純系統的耐火材料,在其燒結過程中很少以液相形成來促進燒結,而主要在泰曼溫度附近進行固相燒結。因此,在耐火材料生產中加入一定量的納米顆粒,可以在小於泰曼溫度下進行以蒸發——凝聚和擴散傳質為主的固相燒結。

莫來石剛玉磚

趙惠忠等人在普通的剛玉質耐火材料中分別加入少量納米Al2O3和SiO2粉體,研究了這兩種納來粉體對經不同溫度燒成後剛玉質耐火材料燒結與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這兩種納米粉體均能使剛玉製品的燒成溫度降低100~200℃,並在相同燒成條件下能使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和耐壓強度提高1~2倍。李江等人的研究發現,在燒結溫度為1400℃時,隨著納米α-Al2O3添加量的增加,燒結體緻密度有下降的趨勢。他們認為在此溫度下,玻璃相雖然已經形成,但由於粘度較高,原子通過玻璃相擴散的速率不大,液相燒結的作用不是很明顯。當燒結溫度上升至1420℃、1430℃時,隨納米α-Al2O3含量的增加,燒結體的緻密度增加,曲線出現極值點。燒結溫度上升到1450℃時,團聚體之間仍不能發生明顯的燒結(緻密化)作用,隨著納米α-Al2O3含量的增加,燒結體的緻密度略有增加。當燒結溫度上升到1500~1550℃時,團聚體之間發生燒結,但仍然有少量氣孔難以排出。燒結體的緻密度隨著納米α-Al2O3含量的增加先略有增加,然後基本保持不變。

相關焦點

  • 活性氧化鋁微粉的燒結特性以及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
    一直以來,氧化鋁粉體憑藉其強度高、耐腐蝕性強、硬度大等特點在高溫領域被廣泛應用。但是,由於氧化鋁屬於離子鍵晶型,晶型大且結構穩定,因此必須提供一定的熱能才能夠實現燒結。而目前,細化原料顆粒是降低燒結溫度的主要方法之一。這是因為當粉體尺寸較小時,粉體的表面能和表面活性會較大。
  • 原料種類及粒度對隔熱材料性能的影響
    本探索試驗選用了5種不同粒度的α-Al2O3粉製成5組平行試塊,即在相同質量的原料中加入相同含量的發泡劑與穩泡劑,在相同條件下製備的高鋁質隔熱材料,對其力學性能和微觀組織結構做出比較,最終選出性能最優的原料粒度用於後續試驗研究。2.1原料粒度試驗選擇的α-Al2O3粉粒度如表1。
  • 碳化矽耐火材料的三大高溫性能
    與氧化物陶瓷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熱導率和抗熱震性能。碳化矽耐火材料的高溫性能具體如下:1、SiC耐火材料的高溫抗氧化性能SiC雖然性能優異,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被氧化。國內外學者對SiC的氧化過程作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SiC的高溫氧化可分為惰性氧化和活性氧化兩種。
  • CaO-AlO質耐火材料經過燒結製備的性能影響
    燒結是指坯體在一定的高溫條件下,內部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過程,使材料獲得一定密度、顯微結構、強度和其他性能的一個過程。CaO-AlO質耐火材料燒結製備性能影響燒結是耐火材料製備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燒結過程一般包括三個階段,即燒結初期、燒結中期和燒結後期。燒結初期,顆粒黏結,顆粒間接觸點通過成核、結晶長大等過程形成燒結頸。在這個階段,顆粒內的晶粒不發生變化,顆粒的外形基本保持不變,整個燒結體沒有收縮,密度增加極小。燒結初期對緻密化的貢獻很小。燒結中期燒結頸長大,原子向顆粒結合面遷移使燒結頸擴大,顆粒間間距縮短,形成連續的孔隙網絡。
  • 紅柱石作為添加劑對耐火材料、陶瓷構件等性能及其顯微結構的影響
    ,有利於提高製品的緻密性和耐壓強度,避免了高鋁熟料顆粒間難於燒結的弱點,而且由於紅柱石微粉粒度較小,可在較低的燒結溫度條件下,獲得高強度的製品。(紅柱石微粉)2、紅柱石對粘土質耐火材料蠕變性能的影響隨紅柱石加入量的增加,粘土製品的抗蠕變性提高。但一般控制紅柱石加入量不大於30%。
  • 耐火材料耐磨損性能的影響因素及測量、表徵
    耐磨損性能是耐火材料抵抗外界的磨損作用(如:摩擦、衝擊和剝落等)的能力。水泥迴轉窯過渡帶、循環流化床鍋爐和幹熄焦爐冷卻段等對耐火材料的耐磨損性能均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影響材料耐磨損性能的因素材料本身的強度、硬度以及緻密度,顆粒間的結合強度和微觀結構對材料的耐磨損性能具有較大的影響。材料的服役溫度對其耐磨損性能也有一定的影響。關於如何改善材料的耐磨損性能,對此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了開展。
  • 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各項使用性能的影響
    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的性能影響1.鋯英石對鎂質復相耐火材料熱膨脹係數和熱膨脹率的影響:鋯英石加入量(質量分數)小於4%時,鎂質復相材料在1100~1300℃之間的線膨脹率和線膨脹係數隨鋯英石加入量增大而減小。分析認為質質中高純鎂砂細粉、氧化鋁微粉和氧化鉻微粉在約1100℃時開始固相反應形成鎂鋁尖晶石、鎂鉻尖晶石以及鎂鋁鉻尖晶石固溶體是導致鎂質復相材料試樣熱膨脹係數增大的主要原因。
  • 微孔輕質原料的性能與應用
    表1 典型輕質原料的理化性能與緻密原料相比,輕質原料的孔徑分布及其對所製備耐火材料的抗渣侵蝕性影響受到廣泛關注。進一步的渣蝕試驗表明:骨料的孔徑對於骨料與熔渣反應過程中的高熔點相過飽和析出與長大速率有重要影響,微小孔徑的骨料有利於從熔渣中析出的高熔點相達到過飽和,且長大速率增大,更易形成緻密的隔離層。相比於顯氣孔率,輕量耐火骨料的孔徑對其抗渣性能影響更大。
  • 評價燒結鎂砂性能好壞的四個關鍵指標
    MgO含量的多少、顆粒體積密度的大小、CaO/SiO2比值及顯微結構等這些都是用于衡量製作耐火材料的燒結鎂砂性能的優劣的重要指標。一般將這四個方面來認識燒結鎂砂的性質,做出綜合的評價。(1)MgO含量:燒結鎂砂中MgO的含量是用于衡量鎂砂性能的最重要標準之一,鎂砂中MgO含量很高膠結狀態的雜質就比較少,這種情況下,得到的耐火材料一般都有較高的耐高溫侵蝕性能。
  • 活性氧化鋁球的性能特點和用途
    三、活性氧化鋁球產品特點:要了解活性氧化鋁球的性能特點,就要先了解活性氧化鋁球的生產工藝,原材料是什麼;活性氧化鋁球是由氫氧化鋁粉末經過處理加工成球狀物,然後經過窯爐高溫煅燒而成的白色球體就是活性氧化鋁球或者其它晶體的活性氧化鋁球製品;而這種生產活性氧化鋁的工藝我們稱之為拜耳法,
  • 玻璃窯爐用燒結鋯剛玉磚的分類、製備以及性能
    燒結鋯剛玉磚(以下簡稱AZS磚)所用原料為氧化鋁和鋯英石,一般ZrO2含量控制在15%30%,主晶相成分為莫來石、剛玉和斜鋯石,在原料很純的條件下,玻璃相含量可低於5%,所以,生產這類製品的物理-化學基礎主要是Al2O3與ZrSiO4之間的固相反應。
  • 鈦酸鈣陶瓷耐火材料的原料製備工藝與性能檢測分析
    鈦酸鈣陶瓷耐火材料的製備與檢測然而,制約鈦酸鈣陶瓷廣泛應用的瓶頸問題在於陶瓷在燒結過程中晶粒的異常長大及不均勻的顯微結構,使其應用性能顯著降低。因此,優化製備工藝及選擇合適的添加劑對於提高鈦酸鈣陶瓷微觀結構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固相反應燒結法作為目前製備鈦酸鈣陶瓷的最為經濟和成熟的製備工藝,對原料、設備及燒結工藝要求苛刻。
  • 影響耐火材料燒結的因素及改良方法
    耐火材料的燒結盟一個複雜的、受多種因素制約的過程。影響燒結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的性質、添加劑、燒結溫度和保溫時間、燒成氣氛以及坯體的成型方法和壓力等。一、原料的影響原料對燒結的影響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 尖晶石粒度對方鎂石-尖晶石質耐火材料性能的影響
    MgO-MA質耐火材料應用非常廣泛, 鋼鐵冶煉中由於其具有優良的熱震穩定性和抗渣侵蝕性而應用於轉爐、RH精煉爐、鋼包內襯等部位。
  • 耐火原料之燒結鎂砂與電熔鎂砂的性能特點
    耐火原料對耐火製品的性能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只有耐火原料的品種和檔次不斷進步,才能使耐火材料的品種增多,性能和質量不斷提高。優質鎂鉻耐火製品的生產同樣離不開優質原料。我國具有豐富的鎂質耐火原料,但由於開採加工手段落後,長期以來耐火原料質量的不穩定一直是制約我國耐火材料工業發展的一大問題。因此,了解鎂質、鎂鉻質耐火原料的基本性能、國內外研究現狀,對提高我國現有原料的質量、開發高性能耐火材料是十分重要的。
  • 氮化矽鐵都被用哪些耐火材料中?主要起到哪些作用?
    氮化矽鐵中的Si3N4具有不與渣和鐵完全潤溼的優點,可以改善鐵溝澆注料的抗侵蝕性;Si3N4的氧化產物會在試樣表面形成SiO2保護膜,阻礙了材料的進一步氧化,增強其抗氧化性能;金屬塑性相Fe具有助燒結作用,可以改善澆注料的力學性能。
  • 不同骨料對鋼包不燒磚-氧化鋁質不燒磚的影響
    因骨料是決定不燒磚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不同的骨料配合會生產出性能不同的鋼包無碳不燒磚。為此,本文研究了骨料對不含碳的鋼包不燒磚-氧化鋁質不燒磚的影響。1、實驗1.1原料和配方實驗採用的主要原料為板狀剛玉、棕剛玉、88高鋁礬土等。
  • 耐火原材料:高鋁礬土均質料的性能、工藝和應用
    我國有非常豐富的高鋁礬土資源,建國以來,國家在高鋁礬土熟料應用和生產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使我國耐火材料行業有了巨大的發展。但是,目前高鋁礬土熟料的生產仍以煅燒天然塊料為主,品種單一,質量波動大,資源利用差,能耗高,汙染嚴重。高鋁礬土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近年來,過度開採導致資源保有儲量快速下降。
  • 鋁矽系燒結均化料的品種結構及性能指標
    鋁矽系均化料是以焦寶石、高嶺土、高鋁礬土等天然原料及工業氧化鋁為主要原料,採用均化或除雜質工藝經高溫煅燒合成的工藝,可以生產不同氧化鋁含量、不同品位的莫來石、均質礬土等,其主要品種包括:焦寶石、高嶺土基的燒結低鋁莫來石和莫來卡,高鈦礬土基的燒結莫來石和均化礬土,低鈦礬土基的燒結莫來石原料
  • 不同SiO2含量的矽微粉對自流料流動性和物理性能的影響
    本文以鎂砂作為主要原料,研究了矽微粉對鎂質自流料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含SiO299%的矽微粉結合自流料的自流值衰減最快,不適合在短時間內無法自流施工的情況;低純度矽微粉結合自流料的緻密度較小、強度較低,含有ZrO2的矽微粉會降低自流料的常溫強度,但會使自流料的高溫強度得到提高。為響應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廣使用環境友好型耐火材料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