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2020-09-12 小哥倆優選

故宮古建修繕師張奉兵一直記得師父的話,「你要想學好一門手藝,你必須先做人,人一定要做好,不要因為幹活而幹活。」他更在修修補補中逐漸對故宮產生了感情,「正好我們這一撥趕上故宮六百年,多少代工匠是趕不上的,比較榮幸。用自己一生所學到的手藝去呵護它。」


張奉兵,故宮古建修繕師。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


匠心永恆,不負光陰。因為熱愛,默默地用一輩子的光陰去踐行,一輩子很長但是熱愛更長。故宮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因為你們,我們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宮感謝你們的守護。


讓文物活過來,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常見的木匠。一個刨子,一把斧子,一柄墨斗,一把刻刀,也是這樣日復一日,把一塊塊木料精雕成精美實用的日用品。雖細慢,但精穩,讓人看著踏實靜好。


一座城,沉澱600年的記憶。老照片是回憶,記錄歲月的變遷。站在紫禁城中凝望,新老照片仿佛將時間之河摺疊,歷史與當下重合,不禁感嘆:600歲風華正茂。


紫禁城600歲,生日快樂!這600年間,它見證了明清二十四位皇帝榮辱興衰;這600年間,它曾被外國侵略者踐踏、掠奪;這600年間,紫禁城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在幾代文物工作者的搶救、修復中,它重新煥發蓬勃生機!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你親自參觀過故宮嗎?記得第一次走進故宮的時候,徹底被震撼到,大概可以理解為那種「驚嘆,卻難以言語。」

故宮秋天的銀杏,冬天的白雪,一直是想要親眼目睹的!讓人無法拒絕的故宮紅,帶著歷史故事的城牆,還有幾百年來,故宮留下的種種痕跡……


無論是電影《末代皇帝》實景拍攝,還是紀錄片《故宮》,對於建築,文物的深度解析,又或是各類以紫禁城為背景的非實景拍攝...都讓人對這座城,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可以,或者時間允許,還是想再去故宮走走,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


想必去過故宮的小夥伴們,肯定都會感到震撼,為這些建築的美而感到驚嘆,這些美的背後,離不開我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修繕師,是他們的日夜維護和修繕,我們才能看到今天這美麗的紅牆綠瓦,才能身入其中去感受這些偉大的建築!打心底佩服他們的匠人精神!


感謝他們的日夜守護,希望不斷的有手藝人傳承下去,每個手藝人都值得我們尊敬。把故宮的文明更好的展現在我們世人面前!

相關焦點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張奉兵,故宮古建修繕師。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匠心永恆,不負光陰。
  • 故宮大匠的7000天,網友熱議:希望不斷的有手藝人傳承下去,手藝人都...
    虎撲9月11日訊 9月11日,在紫禁城600歲之際,央視為我們介紹了一位在故宮工作了7000多天的故宮古建修繕師——張奉兵。新聞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故宮大匠的7000天#】張奉兵,故宮古建修繕師。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
  • 一位故宮大匠的7000天
    原標題:一位故宮大匠的7000天  匠之大者,  入則獨善其身,出則技驚四座,7000天》  撰文/王若璐  趕上了2002年開工的故宮「百年大修」,又趕上了紫禁城六百歲生辰,張奉兵和同事早已把一份無價的格外顯眼的生辰賀禮呈上:  以一整個青春葆故宮盛世美顏不改。
  • 紫荊城600歲|故宮大匠對故宮「修修補補」的7000餘天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每一位走進故宮的人大概都會被它所震撼到,那種讓人難以拒絕的故宮紅,充滿歷史感的城牆。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張奉兵是故宮修繕技藝部的一名古建修繕師,主要負責古建維修,針對故宮的房屋、結構、漆畫、彩畫脫落等多個方面,已經在故宮「修修補補」了7000餘天。
  • 紫荊城600歲 | 故宮大匠對故宮「修修補補」的7000餘天
    石城依舊空江國,故宮春色。古建修繕師,主要負責古建維修,針對故宮的房屋、結構、漆畫、彩畫脫落等多個方面,已經在故宮「修修補補」了7000餘天。2001年因為痴迷傳統管理技藝,那時還是在外做包工頭的他因為參與故宮修繕工作便留了下來,毫不誇張的說故宮的每一處都留下他的痕跡。
  • 故宮600歲的背後,這位匠人默默無聞堅守7000天:真正的大國工匠
    來源:匠心之城(jxzc681)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公元2020年,故宮她600歲了。600年來,時代更迭,風雲變幻,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唯故宮不變,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工匠們的匠心修繕。
  • 18歲的數字故宮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18歲的數字故宮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原標題:   今年,數字故宮18歲;明年,紫禁城600歲。  7月16日,數字故宮一次性推出7款數字產品,既是為自己18歲慶生,又是時尚為古老獻上的一份賀禮。
  •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真正的大國工匠
    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公元2020年,故宮迎來了她600歲的生日。紫禁城平面圖故宮共有9371間宮殿,約23萬平方米建築群,他幾乎都參與過修繕,他堅持用舊方法修繕故宮。圖片:故宮博物院正如故宮院長單霽翔所說:「將壯麗的紫禁城完好地交給未來,最能仰仗的便是這些默默奉獻的匠人。
  • 18歲的數字故宮 讓600歲的紫禁城「燃起來」
    作者:陶楓今年,數字故宮18歲;明年,紫禁城600歲。7月16日,數字故宮一次性推出7款數字產品,既是為自己18歲慶生,又是時尚為古老獻上的一份賀禮。  四款App玩轉紫禁城記得朋友曾評論我在故宮的一張照片:「這張太棒了,背景裡一個人都沒有。」是啊,在故宮,想要看到沒有人時的景象,太難了。但官網全新改版上線的「全景故宮」可以讓您夢想成真。打開電腦網頁或是手機網頁,空無一人的壯美紫禁城盡收眼底,調整到VR模式,更可以擁有沉浸式體驗。
  •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這位大國匠人默默無聞堅守的7000天
    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公元2020年,故宮迎來了她600歲的生日。紫禁城平面圖故宮共有9371間宮殿,約23萬平方米建築群,他幾乎都參與過修繕,他堅持用舊方法修繕故宮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匠心之城公眾號喲:jxzc681二十年,7000多個日夜,社會日新月異,
  • 600歲的紫禁城
    紫禁城規模恢廓,意象深遠,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中具有突出、重大、豐富的歷史價值。在600年的傳承中,尤其是在成為故宮博物院的95年,其所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滋養著大眾的心靈,堅定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本版特刊發一組文章,講述一直呵護這一民族瑰寶的人與事。
  • 故宮600歲生日,院長爆料!出入紫禁城17年,他發現了這些內幕…
    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備受矚目的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開展了迎接自己600歲生日李文儒院長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像鳥兒那樣看故宮。「假如你是紫禁城落成之時的一隻鳥兒,飛旋在北京城的上空,不知會有怎樣的感覺?」李文儒說道,這種遠距離的俯瞰視角,更便於感受紫禁城的高天大地,遠山近水,領略一片金甌浮動於「滄海」之上的大格局、大氣象。
  •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時間:2020-09-10 10: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紫禁城600年一見如故 600歲的紫禁城青磚鋪墁紅牆碧瓦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這600年間,紫禁城見證了歷史的演進、時代的更迭。
  •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把600歲紫禁城完整地交予下一個600年
    中新網南京10月24日電 題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把600歲紫禁城完整地交予下一個600年  記者 朱曉穎  24日下午,在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上,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踩著一雙布鞋,站立120分鐘,對臺下百名中國博物館人訴說他的夢想:把600歲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 故宮600歲 生日這樣過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全社會的一件文化盛事。12月30日,故宮舉辦新聞發布會,以官方渠道發布了「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系列活動。2019年暑期,7月僅1天未限流,8月僅3天未限流。11月下旬,故宮雪景吸引了大批觀眾,罕見地出現了淡季限流日。
  • 600歲的紫禁城你該如何看,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走進故宮,你也成了...
    8月29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先生作客長沙梅溪書院,守護故宮十幾載的李文儒,選擇了遊客最常遊覽的路線中軸線和東西宮,寫下了國民故宮文化通識書《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軸》《紫禁城六百年:東宮西宮》兩本書。故宮的一磚一瓦,皆是歷史。從皇宮到博物館,今天的我們該如何看故宮?
  •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這位匠人默默無聞堅守7000天
    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公元2020年,故宮迎來了她600歲的生日。紫禁城平面圖故宮共有9371間宮殿,約二十年,7000多個日夜,:「將壯麗的紫禁城完好地交給未來,最能仰仗的便是這些默默奉獻的匠人。
  • 故宮600歲生日背後,這位匠人默默無聞堅守7000天
    公元1420年,故宮建成,公元2020年,故宮迎來了她600歲的生日。600年來,時代更迭,風雲變幻,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一切都在改變,唯故宮不變,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工匠們的匠心修繕。紫禁城平面圖故宮共有9371間宮殿,約23萬平方米建築群,他幾乎都參與過修繕,他堅持用舊方法修繕故宮。「比如『排杖竿』,就是拿著一種四方截面的木桿去量柱子、梁架、進深等尺寸,然後在竿子上來做標記。」
  • 600歲紫禁城最大的煩惱:太紅了!
    從午門西馬道進入展廳,256米長的展線上,紫禁城600年的時光徐徐展開。展覽選取600年中18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展現紫禁城時序輪迴中的變與不變。西雁翅樓、午門正樓、東雁翅樓三個展廳,講述了紫禁城從營建到明清兩代建築格局與風格的變化,再到對外開放的600年曆程。
  • 故宮迎來600歲生日,「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正式開展
    2020年,紫禁城600歲了。故宮又稱紫禁城,公元1420年,紫禁城建成,時至今日,紫禁城已建成600周年。2020年9月10日,「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正式開展,故宮將以此形式來迎接自己600歲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