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輔食黑名單,這10種食物很常見,是親媽就別給娃吃了

2020-12-21 好孕育兒說說

前幾天,媽媽群裡的一個寶媽詢問寶寶輔食添加的一些事,大家就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很多媽媽紛紛說起老人們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那些事。有人說輔食添加是最容易引發家庭矛盾的事情,因為老人和年輕人的育兒觀念有很大分歧。

但是寶寶添加輔食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們儘量不要讓老人擅自做主,給寶寶亂吃輔食。因為一歲內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有些食物不適合放在寶寶輔食菜單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寶寶一歲前哪些食物是不能吃的,吃了可能會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不利。

1、鹽

誤區:寶寶不吃鹽沒力氣。

我們都知道鹽的主要成分是鈉,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0~6個月寶寶,每日攝入鈉的量應在170mg以內(相當於0.5g鹽),7~12個月寶寶,每日攝入鈉的量應在350mg以內(相當於0.9g鹽)。

其實,寶寶從母乳、配方奶粉和輔食中攝入的鈉元素就足夠了,不需要額外添加鹽。如果寶寶太早吃鹽,不僅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而且容易形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如果長期吃鹽過多,容易增加患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寶寶的健康成長不利。

2、糖

誤區:寶寶不愛喝水,水裡加點糖吧

寶寶不愛喝水可能是身體不缺水,糖水只是讓寶寶愛上甜甜的味道,而不是愛上喝水本身,所以這不能幫助寶寶養成愛喝水的習慣。如果過早讓寶寶接觸糖,很容易讓寶寶愛上帶甜味的食物,不喜歡沒味道的食物,時間一長寶寶就養成了挑食的壞毛病。而且糖吃多了,容易發胖、長蛀牙,對寶寶的成長不利。

3、蜂蜜

誤區:寶寶便秘,喝點蜂蜜水通便

一歲內的嬰兒不宜吃蜂蜜。因為蜂蜜在釀造、運輸與和儲存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肉毒桿菌的汙染。一般情況下,人體內的腸道菌群可以抑制肉毒桿菌的繁殖以及毒素的釋放,所以即使吃了被汙染的蜂蜜也不會有事,而一歲以下的嬰兒不同,因為他們的身體還沒有發育成熟,抵抗力也比較弱,如果吃了被汙染的蜂蜜,可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所以不要給一歲以下的寶寶吃蜂蜜。如果寶寶便秘,可以多喝一些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4、果汁

誤區:寶寶牙沒長好咬不動水果,榨點果汁喝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很多寶媽擔心寶寶吃水果噎到,會將水果榨成果汁給寶寶喝,但是水果在榨汁過程中會損失很大一部分營養,最終留在果汁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糖分和水。果汁中糖濃度過高,如果孩子經常喝果汁,不僅會增加孩子蛀牙、肥胖的風險,還會刺激味覺,讓孩子變得嗜甜,不愛喝沒任何味道的水,容易挑食。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1歲以下的寶寶不能食用果汁,因為過早飲用果汁可能會引發肥胖和齲齒問題。

5、鮮牛奶

誤區:寶寶能喝配方奶粉,也能喝鮮牛奶吧

雖然都是奶,但是鮮牛奶的成分和母乳/配方奶粉不同,且鮮牛奶中酪蛋白的含量比較多。因為酪蛋白分子比較大,對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不容易消化,還可能引發過敏問題。所以不要給1歲以下的寶寶喝鮮牛奶,建議讓寶寶喝鮮牛奶的時間儘量延後,這樣寶寶出現牛奶過敏的機率就會降低。

6、菜水

誤區:菜水和蔬菜泥差不多

我們都知道,蔬菜既營養又通便,寶寶的輔食少不了蔬菜泥,那么喝菜水是不是也有一樣的效果呢

其實,蔬菜水只是有味道的水,根本沒什麼營養。而且在水煮蔬菜的過程中,會將殘留在菜葉上的農藥、草酸等溶解在水中,可能會對寶寶的健康不利。另外,寶寶的胃本來就小,如果喝多了菜水,還可能影響寶寶的奶量或對其他輔食的攝入量。

7、堅果、豆類

誤區:寶寶多吃堅果更聰明

堅果一直被認為是容易過敏的食物之一。在英國、新加坡有相關規定,要求家長不要給5歲以下的孩子吃整顆堅果。除了過敏這個原因外,硬邦邦的堅果不易嚼爛,而且容易引起嗆咳。

豆類是粗纖維,一歲以下寶寶不適宜吃豆類,因為豆類不易消化,而且還有中毒、過敏的風險。另外,寶寶一周歲以後,可以嘗試將磨碎的堅果、豆類加在粥、餅或是小點心裡,增加香味。

8、含汞高的魚類、海鮮類

魚在寶寶餐桌的出鏡率是很高的,因為魚肉營養豐富,很多海魚還含有豐富的DHA,非常適合寶寶吃。但是,並非所有的魚都適合寶寶吃,有些海魚的汞含量較高,食用這類魚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另外,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容易引發嬰兒的過敏症,儘量不要給1歲以下寶寶吃。

有研究表明,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汞的濃度上升一個等級,孩子的智商就下降一個等級。

含汞高的海魚有: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特別是大眼吞拿魚、藍鰭吞拿魚等。適合寶寶吃的比較好的魚有:鯧魚、鱈魚、鱸魚、三文魚、沙丁魚、比目魚等。各位家長們,以後再給寶寶買魚吃的時候,就要睜大眼睛好好挑選了。

9、成人食物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自豪地說:"我家寶寶才一歲就能吃大人的飯菜了!"

事實上,成人食物並不適合2歲以下的寶寶吃。為什麼呢?

因為成人食物中添加了很多的調味料,容易讓寶寶養成嗜鹹或嗜甜的習慣,可能會增加日後患心血管等疾病的風險;而且寶寶吃慣了重口味的食物,容易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寶寶的味覺十分敏感,純天然、原汁原味的食物才是適合寶寶的美食。

10、酒水飲料類

礦泉水、純淨水: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給寶寶的腎臟增加負擔。如果孩子長時間飲用純淨水,他們可能會缺乏某一種礦物質。

功能飲料:大部分功能飲料都富含電解質,容易增加寶寶腎臟負擔,還可能增加兒童患高血壓、心律不齊的機率。

刺激性飲料:可樂、咖啡、濃茶等,因含有過多的糖分或咖啡因且沒有什麼營養,容易蛀牙並影響寶寶的味覺,還可能使寶寶興奮不安,甚至影響寶寶的生物鐘。

酒:無論什麼酒都不要給孩子喝,用筷子沾酒來逗寶寶也不行,雖然只有一點點的酒精含量,但是也有可能危及孩子的健康。每年都有不少因為大人逗孩子喝酒,導致寶寶智障、死亡的案例。所以如果碰到親戚朋友逗寶寶喝酒,家長不要害怕得罪人,要及時制止。

因此,寶寶添加輔食後,建議家長給寶寶喝白開水,儘量不要給寶寶喝礦泉水、酒以及各式各樣的飲料,不利於寶寶健康。

以上這10種食物不適合給一歲以下的寶寶吃,寶媽在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避開,以免危害寶寶的健康和發育。此外,媽媽們還要特別注意這三種食物(鹽、糖、蜂蜜)的"隱形狀態",更容易讓人中招,比如蜂蜜蛋糕、含鈉多的餅乾、含糖多的飲料,寶媽在購買前要仔細看下成分表,以免中招。

最後希望各位家長謹記,寶寶1歲內的輔食不要添加任何調味料,只要保證安全衛生即可。

各位寶媽們,你家寶寶一歲前的輔食吃對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好孕育兒說說』,每天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一起交流成長,做更好的父母,歡迎點讚、關注和轉發。

相關焦點

  • 1歲內輔食添加有規律,有種食物不適合給寶寶吃,很多家長還在餵
    添加輔食,需注意這幾個方面 1、輔食添加的三個重點 1歲內以母乳和奶粉為主,以輔食為營養輔助;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濃,由一種到多種,精細到粗糙的原則,符合寶寶發育特點; 一歲內無需添加調味品,保持輔食的原汁原味; 2、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 半歲前的寶寶體內最缺少鐵元素,輔食儘量以鐵元素含量豐富的紅肉、蛋黃為主,等慢慢適應後,可以繼續添加富含其他營養物質的輔食
  • 雞蛋羹登上「輔食黑名單」,1歲前別給孩子吃,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剛開始曉玥還是小心翼翼地,生怕寶寶出現什麼不良反應,可慢慢地曉玥發現,寶寶的「大人飯」欲望似乎很強烈,為了給寶寶補營養,曉玥慢慢給寶寶添加了蛋黃等食物,後來甚至精心蒸了雞蛋羹。 可吃了雞蛋羹的寶寶明顯沒有當初只吃蛋黃時那麼順利,寶寶身上出現了很多小紅疙瘩。
  • 寶寶2歲前不適宜吃這4種輔食,看似營養豐富,實則很傷腸胃
    在部分家長的心中,果汁是健康食品,畢竟是水果榨成的飲料,跟普通的碳酸飲料大有差別,但實際上,寶寶並不適合喝果汁!生活中,這4種輔食看似健康,實則暗藏「危機」!2歲內寶寶儘量少吃,最好不吃!寶寶輔食黑名單來襲!
  • 這10種食物可以讓寶寶多吃點
    秋季天氣乾燥,如果飲食不當寶寶容易上火,嘴唇乾裂、鼻腔出血,皮膚也變得比較幹,沒有彈性。為了避免寶寶上火,妞兒們可以給娃多吃點清熱去火、潤燥生津,有利於消化的水果和蔬菜,同時還要多注意補充水分,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包媽給大夥搜羅了幾種有代表性的,一起看看。
  • FDA最新黑名單!這8種魚致癌!中毒!一口都別給娃吃!
    提到最受家長青睞的輔食,「魚」必須榜上有名。魚的脂肪中富含DHA,能促進寶寶大腦、視力的發育。更因為「吃魚會讓娃變聰明」這一民間說法,魚也常年穩居餐桌C位!今天科大大就跟大家聊一聊「吃魚」那些事。1闢謠!吃魚4大謠言,別信!
  • 提高警惕,1歲以前寶寶不要吃6種食物
    隨著寶寶的增長,輔食添加成為媽媽們更為關注的話題,包括「什麼時候加輔食」、「第一口輔食吃什麼」、「哪些輔食不能吃」、「哪些食物容易過敏等」,針對媽媽們擔心的輔食相關問題,我們再做一個總體安排,我相信他可以幫助添加寶寶輔食,請記住收集起來以備將來使用。一般來說,母乳餵養或鐵強化奶粉可以在6個月內滿足嬰兒的所有營養需求。
  • 10種常見的嬰兒輔食的做法,不會做寶寶輔食的寶媽請收藏!
    在嬰兒階段,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約四個月開始(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把四個月修改為六個月以前應該純母乳餵養),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粉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這時候父母需要給嬰兒添加乳製品外的其他食物,這些添加的食物就稱為輔食。
  • 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兒科醫生:這樣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小區裡有些媽媽看到豆豆長得這麼好,便在小區寶媽群裡向豆豆媽請教寶寶的餵養問題,例如,10~12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如何搭配輔食更營養?等等。身為兒科醫生的豆豆媽媽,很熱情地為大家解答了各種寶寶餵養問題。例如,現在豆豆已經10個多月了,她給大家分享了10~12個月寶寶的餵養問題,她說,這樣科學餵養,娃長得高又壯!
  • 一歲以內的寶寶輔食能加入高湯嗎?3款輔食湯營養又美味,娃愛吃
    文 | 小書蟲媽媽 經常有寶媽們諮詢,一歲以內的寶寶,輔食裡沒有加鹽和調料,味道很清淡,娃總是不喜歡吃怎麼辦?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寶寶愛上吃輔食?
  • 寶寶1歲前的輔食製作工具,買這四種其實就夠用了,都在100元內
    關於寶寶輔食,其實已經寫了很多——第一口輔食什麼時候、怎麼做、怎麼吃,第一口高鐵米粉、根莖類蔬菜泥、葉菜泥、肉蛋類的做法和注意事項,等,也有十幾篇了,感興趣的可以查閱歷史文章。基本關於輔食的文章,都有寶媽在問,那給寶寶做輔食,我都需要買什麼呢?寶寶又需要什麼吃輔食的裝備?圖片這個是什麼呢?
  • 6個月寶寶輔食靠喝米湯補營養?輔食添加的誤區,坑了多少娃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養娃之路,很難一帆風順,寶寶成長路上絆子多,媽媽們可得擦亮雙眼,小心避開。在輔食添加這件事上,就有無數的坑在等著寶媽。鄰居朋友、長輩親戚,總能想出一堆坑娃的點子,讓寶寶的成長之路一點也不寂寞。輔食添加誤區,坑了多少娃雅靜的寶寶剛滿6個月,之前一直保持母乳餵養,看到寶寶對食物展示出越發濃厚的興趣,雅靜覺得是時候引進輔食了。
  • 寶寶可以天天吃米粉嗎?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
    其實輔食的選擇並不困難,一般來說,堅持這幾個原則就可以了:6-12個月寶寶可以吃什麼?媽媽這樣搭配輔食,孩子聰明又健康1.④含鐵高:寶寶4-6個月後,對鐵的需求增加,很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這就需要他們吃一些含鐵高的輔食,比如蛋黃、豬肝等。PS:輔食添加必須防過敏。易過敏的食物,暫時都別吃,比如貝殼類的海鮮,以及蛋白之類的。2.
  • 不知道寶寶輔食添加啥?一首輔食歌謠來幫忙,解決媽咪的「食荒」
    關於輔食添加,在歌謠裡也提到了幾點,很重要。①寶寶可吃蔬菜水果泥,但不要上蔬菜水果汁可能有些寶媽不了解,為什麼不能給寶寶喝蔬菜水果汁,其實這也是為了養成寶寶喝水的習慣。④1歲前的厭食不要太放在心上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不代表就要斷奶了,餵奶和輔食添加互不影響,只是吃奶的次數可能會少一兩次,但是寶寶的營養來源主要還是母乳或者奶粉,1歲之前都是如此,所以中間如果寶寶有厭食的現象,寶媽也不用太焦慮,畢竟寶寶還比較依賴奶,慢慢添加的種類多了,寶寶習慣了就好了。
  • 1歲後的娃能吃「大人飯」嗎?奶奶易早媽媽易晚,「咋吃」講究多
    反過來,等到壯壯到了1歲,奶奶有事情不能來帶娃了,寶媽還是如常給孩子吃輔食,小麵條、肉絨甚至是米粉。寶媽認為額外花錢的東西營養價值肯定高,加上自己有點懶惰,不愛給孩子做飯,就只剩「金錢投入」了。分析:寶寶吃「大人飯」,過早過晚都不行兒科專家提出,添加輔食不可早於嬰兒4個月,不可晚於8個月,一歲內的寶寶飲食不建議添加調料,尤其是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13~24月齡的寶寶,可以少量嘗試家庭食物,並逐步向家庭飲食轉變。
  • 又到了冬天寶寶積食高發期,這幾種輔食別多餵,影響吸收難長個
    防止積食這幾種輔食別多喂,影響吸收難長個◆ 生榨蔬菜汁為了給寶寶補充維生素,媽媽都喜歡讓孩子吃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但是生榨的蔬菜汁,尤其是綠葉類型的蔬菜汁中含有大量草酸。◆ 過多粗糧多吃粗糧更健康的思想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但別忘了孩子的消化功能本就不如成年人,幼齡兒童吃太多粗糧反而無法將食物快速消化,腸道蠕動變得困難,加重積食症狀。
  • 全面補充鈣和VD,冬季這10款輔食,建議寶寶多吃,讓娃悄悄長個!
    最近,有很多寶媽在後臺私信問到,冬天寶寶是否需要額外補鈣?很多人說寶寶冬天出門少,曬太陽少,所以要額外補鈣,這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冬季寶寶需要鈣+VD寶寶曬太陽補的是維生素D,不能補鈣,寶媽們別簡單的以為曬太陽就能把鈣補了,你要是不吃鈣,只曬太陽那是不可能補鈣的。
  • 嬰幼兒輔食怎麼吃才有營養?父母這樣安排寶寶的飲食,娃長得好
    寶寶一歲之前主要是「學吃」階段,主要營養來自於奶,吃得是否營養均衡還不是非常重要,但是當寶寶過了1歲,奶變成了輔助食品,固體食特變成主要的營養來源。父母就要合理地安排寶寶的一日三餐,做一些既好吃,又營養,又適合寶寶咀嚼能力的食物。
  • 寶寶輔食的最佳引入時間,別光知道看月齡,這四個要素缺一不可
    小島為媽媽們整理了四個輔食引入信號,當這四個要素全部滿足的時候,也就是給娃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① 月齡要素:4~8月齡之間引入,都是比較合適的,此時寶寶的體重達到6.5◆ 9~12月齡:手指食物,鍛鍊咀嚼能力當寶寶快要買入一周歲,媽媽們可以開始給娃添加手指食物,即可以用手拿著吃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偏硬一些,鍛鍊寶寶的抓握和咀嚼的能力。
  • 3歲前,這5種食物最好別給孩子吃,尤其是第一種,很多寶寶吃過
    寶寶出生之後,家長們就對他百般呵護,吃穿睡,哪一樣都十分驚喜。其中,對於孩子入口的食物,家長尤其關心。不過一般的家長都是怕孩子餓,所以也有一句調侃的話是「媽媽覺得你餓」,但實際上,寶寶吃多少應該由他自己決定。
  • 1歲半寶寶吃飯時筷子插入腦內,餐桌禮儀從吃輔食起就應該培養
    我家孩子5歲了都還不敢給她用。這是一位劃錯重點的媽媽,筷子沒有錯,這根本不是用筷子的問題,而是吃飯時邊吃邊跑邊玩的問題啊。這就引出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培養孩子餐桌禮儀,是從吃輔食起就應該做的事情。1、每次吃飯時都要坐餐椅上,在上面只能吃飯,不能做其他事情,吃過飯就收拾好......久而久之,寶寶就會知道吃飯有專門的地方,專門的時間,吃飯和玩耍是不同的兩件事,這給孩子一個心理提示,吃飯需要專心對待。2、寶寶從抓握食物過渡到用勺子吃飯,這個過程坐在餐椅上會進行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