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普成功變身臺灣鴻海子公司3888億日元收購案面臨整合陣痛

2020-12-19 百家號

    鏖戰近四年,幾經曲折,鴻海收購夏普塵埃落定。 

    日本夏普公司8月12日在官網宣布,其已接受鴻海精密(2317.TW)3888億日元注資,正式成為臺灣鴻海的子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二者聯合不僅有助夏普走出虧損泥潭,且能利用鴻海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實現業務結構多元化。但與之相伴的還有人事等層面的磨合,而鴻海寄予厚望的OLED面板投產仍存時間差。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鴻海收購夏普之後的業務、人事等相關問題致函鴻海,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據悉,鴻海已啟動對夏普投資,將取得夏普66.07%普通股股權。受此影響,夏普股價12日大漲19%。而日本評級投資訊息中心15日將夏普評級從先前的「CCC+」調升到「B」。

    至此,這場自2012年便拉開大幕的收購長跑告一段落。而郭臺銘將重振夏普視作二次創業。在多位行業內人士看來,郭臺銘對鴻海寄予厚望更多是出於全產業鏈布局、業務結構多元化的的考量。 

    目前,鴻海旗下的富士康是蘋果全球最大工廠,主要代工蘋果手機的外殼和集成電路的電子板,但從未涉獵手機較為重要的液晶屏。而夏普在OLED技術和資源儲備上優勢突出,擁有從4代線到10代線的全面布局。「鴻海通過收購夏普,可以從組裝、核心零部件延展至產業鏈上遊的面板,打造一體化的全供應鏈格局,有效保障手機廠商一站式原料採購和工藝製作等。」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表示,一方面,鴻海在搶佔蘋果OLED屏幕手機訂單上將更具主動性和話語權;另一方面,鴻海極具性價比的全產業鏈結構對於正在崛起的中國智慧型手機軍團來說,也極具吸引力。

(中經3C家電:zj3cjd)

    事實上,由於與蘋果業務的高關聯性和依賴性,鴻海最近業績並不好。鴻海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下滑5.2%至294.5億美元,淨利潤同比下滑21%至5.66億美元,淨利率為1.92%,創12個季度以來最低。

    而此次收購,將有望幫助鴻海擺脫對蘋果的依賴。「收購後,鴻海的業務布局將不僅限於手機、電視等消費電子領域,甚至將擴展至汽車車載系統等領域。」孫燕飆續稱,鴻海近年曾嘗試涉足電動汽車、零售和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P2P業務。

    而對於深陷虧損泥潭的夏普來說,鴻海的注資如同久旱逢甘霖。夏普2014年度出現2223億日元的巨額赤字,陷入經營困境。2015年度赤字規模進一步擴大至2559億日元。截至2016年3月底,夏普已是資不抵債。東京證券交易所6月23日還宣布,從8月1日起,將夏普從主板降格至中小板。

    「夏普的問題在於資金缺乏。鴻海注資之後,一方面,它有更多的精力和資本來投入到小屏OLED的研發之上;另一方面,藉助鴻海龐大的代工訂單,夏普已有的液晶面板產能將會獲得充分釋放。」奧維雲網(AVC)黑電事業部總經理董敏認為,夏普品牌的彩電、手機、白色家電業務等也有望擺脫衰敗困境。


    相比於收購後的美好圖景而言,不時傳出的人員出走、裁員等傳聞,也讓二者的美好聯姻多了幾分懸念。

    中國市場一度佔據夏普營收的40%左右。近日有消息稱,夏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酒井功日前離職。據悉,作為一名中國通,酒井功在中國服務多年,會說流利的普通話,對中國市場非常了解。而此前,就有日本媒體報導稱,夏普2015年9月已有超過3000人離職。前社長片山幹雄和前副社長大西徹夫轉投日本電產公司,前專務執行董事方志教和2016年7月轉投夏普競爭對手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出任副社長,一度讓業界大為震驚。

    對於看重夏普技術的鴻海來說,技術人才的流失難免令人頭痛。對此,董敏指出:「人才的流失不可避免。」相比於企業間併購更多是來自於資本層面力量的推動而言,人員的變動則是不同企業文化相互較量磨合的過程。伴隨鴻海集團副總裁戴正吳將出任夏普新CEO,用臺式準軍事化風格重整夏普也被提上日程。

(中經3C家電:zj3cjd)

    「郭臺銘的行事風格頗具『沙皇』的決斷色彩,迅速果斷,強調控制力。而夏普深陷液晶事業泥潭多年,效率偏低,且公司經營歷史長達百年,企業文化等自成體系並根深蒂固,這中間必然存在磨合。」董敏續稱,帶有中國模式的公司治理體系和理念在日本生根發芽,必須得做好思維轉變和文化碰撞的準備。

    相比於郭臺銘疾風驟雨式地業務重整給夏普帶來難以避免的陣痛而言,郭臺銘有備而來的收購也帶有明確的功利色彩。

    戴正吳在股東大會上對外表示,他會用鴻海精神經營夏普,也要求各單位徹底利潤中心化,各事業群一定要賺錢。他透露,目前鴻海已經規劃了物聯網、健康    生活、智能家居、高科技、潔淨能源等五個讓夏普反敗為勝的業務方向。而郭臺銘甚至表示,短則3年長則6年,若鴻海把夏普經營好,願意交還夏普。

    目前,物聯網、智能家居等技術層面日趨成熟,但網絡或者通信條件、接入標準等外界條件尚不足以支撐。傳感物聯網創始人楊劍勇表示:「選擇這些業務板塊長遠布局的確頗具前瞻性,但是將其視為短期的利潤增長點還為時尚早。」

    此外,儘管鴻海重整夏普,建立OLED技術受到業內一致看好,但據供應鏈知情人士表示,OLED面板投產至少需要兩年時間。此外,三星顯示、LGD等已在OLED領域形成絕對壟斷,併購恐難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夏普成功變身鴻海子公司 或面臨整合陣痛
    鏖戰近四年,幾經曲折,鴻海收購夏普塵埃落定。   日本夏普公司8月12日在官網宣布,其已接受鴻海精密(2317.TW)3888億日元注資,正式成為臺灣鴻海的子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二者聯合不僅有助夏普走出虧損泥潭,且能利用鴻海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實現業務結構多元化。
  • 出手50億 鴻海精密變身夏普大股東
    據了解,鴻海精密將與公司旗下三家子公司共同完成這一次的巨額收購案。上述公司也將一起砸下669.1億日元。家電業資深觀察員劉步塵在聽到鴻海精密和夏普之間的合作時不禁說道。昨日(3月27日),日本最大LCD廠商——夏普方面發布公告稱,將與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鴻海精密)在液晶顯示器面板業務結成資本聯盟,並向後者發行價值669.1億日元(約合50.7億人民幣)的股票,同時希望藉此扭轉夏普因電視銷售萎縮而造成的虧損。通過此筆收購,鴻海精密也搖身成為夏普的最大股東。
  • 鴻海精密出手50億 變身夏普大股東
    億日元(約合50.7億人民幣)的股票,同時希望藉此扭轉夏普因電視銷售萎縮而造成的虧損。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0816.htm  通過此筆收購,鴻海精密也搖身成為夏普的最大股東。  雙方結成資本聯盟  據了解,鴻海精密將與公司旗下三家子公司共同完成這一次的巨額收購案。上述公司也將一起砸下669.1億日元(約合50.7億人民幣)的巨資收購夏普公司總計9.871%的股份。
  • 苦戀四年,鴻海集團入主夏普
    【深圳商報臺北訊】(駐臺記者 鄧小群)臺灣鴻海集團投資日本夏普3888億日元案昨天籤約,鴻海集團與郭臺銘個人投資取得了夏普66%普通股股權,經過四年的「戀愛」,這項轟動全球的世紀投資案終於開花結果,未來鴻海面板的技術產能將衝世界第一。
  • 夏普擬在鴻海深圳園區設立新公司統管中國業務
    中國網科技11月25日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夏普昨日宣布將於2017年1月3日成立統管中國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新公司的辦公地址擬設於夏普母公司鴻海精密工業在深圳市的龍華工廠內。  今年8月12日,鴻海集團宣布中國商務部反壟斷監管部門已批准其收購日本夏普公司的交易,隨即完成對夏普的注資。最終以3888億日元(約合38.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夏普66%股權。  據報導,新公司的董事長一職,將由曾在鴻海收購談判中擔任夏普方面窗口的藤本俊彥常務擔任。
  • 臺灣鴻海集團473億入股夏普 成其最大單一股東
    臺灣鴻海集團473億入股夏普 成其最大單一股東 2012年03月28日 08:25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鴻海成夏普最大股東,與夏普共同經營堺工廠
    夏普2012年3月27日宣布將與世界第一大電子產品代工商臺灣鴻海(Hon Hai)集團在液晶面板等主要業務領域開展資金及業務合作。通過合作,鴻海集團的核心企業——鴻海精密工業(通稱富士康)與夏普將在今後共同經營夏普的大尺寸液晶面板主力生產基地——堺液晶工廠。鴻海集團通過此次合作將持有夏普約10%的股份而成為夏普最大股東。
  • 郭臺銘重提收購夏普 對媒體造勢稱被夏普騙了
    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日前赴日本,再談收購夏普事宜。日本新一期的《東洋經濟周刊》長篇幅刊登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專訪,郭臺銘似乎再也咽不下那口氣似的,向日本記者一吐為快,談2012年3月起至2013年3月破局的「鴻夏戀」之始末,郭臺銘在長達2小時的專訪中再三強調:「我被夏普騙了。」郭臺銘還稱,沒起訴是因為不想損害自己在日本的形象。
  • 臺灣鴻海精密將成為夏普最大股東
    文章類型:編譯 內容分類:新聞《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宣布與夏普進行資產合作,將接受夏普約670億日元的第三方增資方案,由鴻海集團下屬4家企業購買相應股份,鴻海集團將得到夏普約10%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鴻海還將獲得夏普最高端液晶面板生產基地-大阪堺工廠46%股份,鴻海計劃從10月份開始購買堺工廠生產的液晶面板。
  • 賺9億!鴻海子公司「砍掉」一半阿里持股
    (觀察者網訊 文/一鳴 編輯/尹哲) 鴻海子公司把所持有的阿里股份砍掉了一半。 鴻海公告截圖 在今年3月拋售220萬股阿里巴巴股票後,鴻海集團13日上午公告,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創投控股(Foxconn Ventures Holdco
  • 慘烈異常的2014年日本顯示廠商火拼史 夏普與JDI冰火兩重天_愛活網...
    慘烈異常的2014年日本顯示廠商火拼史 夏普與JDI冰火兩重天 經過一系列的重組與合併後,日本的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由日本顯示公司(
  • 鴻海向夏普液晶面板業務發出收購要約
    9月21日消息,據《日本經濟新聞》,中國臺灣鴻海精密已提議收購夏普液晶顯示屏業務。這讓陷入困境的夏普有機會甩掉面臨巨大下跌風險的業務。據悉,鴻海精密從今年夏天開始與夏普就收購液晶顯示屏業務的問題進行談判。根據鴻海精密的提議,這家公司將持有從夏普分拆出來的液晶顯示屏公司的多數股權。蘋果也將會加入這一交易。
  • 臺灣鴻海子公司再售63萬股阿里ADS 持股全部沽清
    原標題:臺灣鴻海子公司再售63萬股阿里ADS,持股全部沽清   臺灣鴻海精密今日公布,子
  • 這家公司是日本製造的圖騰 如今卻要賣掉家底保命!
    特別是2006年,東芝斥資54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的全球最著名的核電設備公司——西屋電氣公司(Westinghouse),使其成為最被看好的日本企業之一。據一位買方分析師計算,東芝最終減記規模可能接近50億美元,將抹掉東芝的全部股東權益(9月底該數字為3630億日元,合31億美元)。宣布減記當天,東芝股價一度大跌9%。2016年12月26日,東芝股價為443.1日元,而截至今日發稿,東芝股價報收211.3日元,兩個多月時間裡跌幅達到52.3%。
  • 日媒:鴻海精密集團一躍成為夏普最大股東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8日訊 (實習記者 蘇聿醒)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27日報導:日本夏普27日宣布,將與中國臺灣最大精密工業製造商鴻海精密集團結盟,攜手經營。
  • 鴻海收購夏普10%股份 成為第一大股東
    泡泡網液晶電視頻道3月28日 中國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海」)昨日宣布收購日本夏普公司10%的股份,此筆投資將由鴻海及三家子公司一同完成,涉及金額為669.1億日元(約合8.09億美元)。
  • 日本家電巨頭集體賣身 背後福禍兩相依
    「SANYO」、「Pioneer」、「JVC」、「TOSHIBA」和「SHARP」...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洋、先鋒、建伍、東芝、夏普,這些家電史上裡程碑式的品牌近年來在一次次跨海收購案中已被悉數出售,如今都已成為披著日本品牌外衣的地道國貨,其起伏境遇令人噓噓。
  • 鴻海向夏普出資浮現不確定性
    夏普與臺灣鴻海的資本合作計劃開始浮現不確定性。原因是夏普股價與兩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的3月末相比出現大幅下跌。鴻海提出降低購買夏普股票價格等。在用於智慧型手機等領域的液晶面板方面擁有很強技術實力的夏普將與鴻海之間的合作定位為經營重建的支柱。而夏普已經處於艱難的境地,將不得不考慮如何回應擁有美國蘋果公司等客戶的鴻海的要求。
  • 日本美女社長1億日元豪宅希臘風格 用7萬日元創業
    日本美女社長1億日元豪宅原標題:日本美女社長1億日元豪宅 用7萬日元私房錢創業成功36歲憑藉興趣用7萬日元私房錢鹹魚翻身創業,50歲事業成功,模樣可人,還擁有自己的1億日元豪宅相關新聞:統計顯示日本年收入破億日元高管中女性僅一人據報導,最新統計顯示,日經成分企業年收入破億日元的185位主管中,僅一位是女性,且是美國人,現居紐約,報導認為,這反映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鼓勵女性就業所面臨的一大障礙。
  • JDI以3.9億美元將日本白山工廠賣給夏普,所得收入將用來償還欠蘋果...
    夏普今日宣布,將以3.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JDI位於日本石川縣白山工廠的工廠土地和建築物,JDI所得收入將用來償還至今還未還清的此前為建造白山工廠從蘋果借來的預收款。白山工廠是生產蘋果iPhone液晶面板的JDI主力工廠之一,建設資金多半來自蘋果,然而在多年之後,其盈利仍未足夠償還當初的建廠費用,現在償還這筆債務成為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