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來自西方某網站消息顯示,在納卡地區的武裝衝突進入暫時終結的微妙時期,一張不經意曝光的照片卻再次掀起了軒然大波,讓世人更加認定亞美尼亞此前的戰場失利是一種必然的結果。據悉,俄總統普京獲悉該照片後充滿憤怒,並指示有關部門立即停止對亞美尼亞的援助。
眾所周知,從歷史上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均屬於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後於上世紀90年代初分別取得獨立地位。雖然是鄰國,但兩國卻因納卡地區主權歸屬問題而形同陌路,甚至在1988年至1994年期間爆發過大規模戰爭。戰後,雙方雖維持著表面和平,但實際上卻始終處於敵視關係,邊境衝突更是時有發生。9月27日,兩國終於還是由於納卡問題而撕破臉面並爆發武裝衝突,由此導致地區局勢逐步惡化。此後,在俄羅斯強力幹預介入下,亞阿兩國達成了全面停火協議,為地區和平創造了條件。
為推動停火協議得到切實履行,俄方不僅組成維和部隊進駐納卡地區,而且還頻繁通過各類外交活動來推動和平進程。然而,俄方的良苦用心卻很可能被涉事方耽擱了,面臨著政策破產的危機。據了解,在日前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的現場,一個細節引發了外界的關於兩國關係惡化的猜測:亞美尼亞方面並未在會談現場擺放俄羅斯國旗。對此,有好事者拿出此前該國總理會見美國大使的照片進行對比,發現亞美尼亞為美國方面擺放了國旗。這種在對待美俄雙方態度上的明顯差異,讓外界感到帕希尼揚本人在內心深處也是親美反俄的。
據悉,此事一經傳播後,許多俄羅斯網友大感震驚,紛紛指責亞美尼亞在外交上毫無基本的禮儀和素養,整體表現過於低劣。隨著事件的發酵,俄政府也不得不出面表態,其通過官方渠道發表聲明指出亞美尼亞在外交場合的做法是「極其低劣的」,缺乏最為基本的儀式尊重,同時,為表達外交抗議,俄方決定即日起暫停此前對亞美尼亞各方面的援助。
有分析指出,作為外高加索地區小國,亞美尼亞雖然長期深受俄羅斯外部影響,但其國內政策導向卻存在導向西方和擁抱俄羅斯兩種不同傾向。在此次納卡地區衝突中,亞美尼亞國內的親美派勢力其實是寄希望於通過西方援助來擺脫困境的,但西方國家的口頭承諾卻並未及時兌現,而另一方面俄軍也對該國的失利不予及時解救。在這種雙重打壓下,亞美尼亞成為了這場衝突的犧牲品,而亞塞拜然才是最終的勝利者,這從俄主導的停火協議就能看得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