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發現《李氏家譜》孤本

2020-12-09 華夏經緯網

《李氏家譜》自序。本報記者 王蘭芳 翻拍

  中國甘肅網10月22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王蘭芳 通訊員伏榮璽)10月21日,記者在天水市縣誌辦採訪時了解到,近日秦安縣誌辦在郭嘉鎮下鄉考察時,意外發現《李氏家譜》孤本1部。它的發現為研究李氏文化和秦安近代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

  據考證,該家譜修纂者系清末舉人、李氏第十九世孫李鳳。該家譜作於1917年,分上下兩卷,2萬餘字,由源流、功德、地理、庭訓、世系、母氏、宅裡、墳墓、喪祭、嫁娶、列傳、藝文等12部分組成,前有序,後有跋。每部分均以小引緣起,後列條目,記述嚴謹,文筆流暢。

  秦安縣誌辦主任王光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部家譜由於是手抄本,已成為孤本,能流傳近百年實屬不易。翻閱家譜可知,此家譜系參考李氏舊譜寫成,而李氏舊譜已失傳,其內容多賴此譜得以保存至今,故顯得尤為珍貴。

 

責任編輯:王佳

相關焦點

  • 【文化秦安】秦安李氏宗祏(祠):隴西成紀李氏的千秋家國夢
    但留存至今的僅有一處,即位於郭嘉鎮朱灣村的李氏宗祏(祠)。 隴西成紀  李氏崛起      成紀縣始建時間最遲當在漢初。初屬隴西郡,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6年)屬天水郡。《史記·孝文本紀》記載:「(漢文帝)十五年,黃龍見成紀。」漢文帝十五年,即公元前165年。
  • 李氏家譜
    李氏家譜 2008-07-21 08:46     來源:中國紀念網     編輯:賀晨曦李姓家譜目錄 2056【全國】隴西郡李氏族譜不分卷 (清)李東元等繼修 清光緒六年2061【北京宛平】李氏家譜不分卷 (清)李文杞重慘 清道光六年(1826)鈔本 六冊 科圖 2062【天津】延古堂李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李寶晉纂修 李鍾瑨校訂 民國二十四年(1935)天津延古堂李氏鉛印本 吉林大學 華東師大 美國 註:附清李京琦撰《延古齋詩存》一卷。
  • 河北一村民家發現康熙年間《杜氏家譜》手抄孤本
    新華社石家莊8月1日電(記者杜一方)河北省南宮市王道寨鄉孝昌村一戶杜姓村民家中,珍藏著一冊清代康熙年間《杜氏家譜》手抄孤本。這本家譜始修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明節,雖歷經330年的風雨滄桑,但保存依舊較為完整。
  • 山東李氏家譜
    中國, 山東省, 章邱縣 - 族譜中國, 山東省 - 族譜 李氏 山東 3279.李氏家譜 為能實時提供網絡用戶搜尋, 此書謹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容未經審閱. 如有錯誤, 請透過「意見反饋」反應. 中國, 山東省, 即墨市 - 族譜中國, 山東省 - 族譜 李氏 山東 3280.李氏家譜 為能實時提供網絡用戶搜尋, 此書謹有簡略訊息, 譜書影像內容未經審閱.
  • 個園李氏後人捐贈四卷祖傳家譜
    義富 攝   揚州新聞網訊  (記者 郭義富)  昨天上午,從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齊聚揚州的個園舊主李氏的20多位後人向市檔案局無償捐贈了四卷珍貴的《李氏家譜》。該家譜的出現進一步豐富了個園的文化內涵,填補了我市檔案局館藏個園史料的空白。
  • 濰坊高密呂氏家族、李氏家族捐贈家譜
    9日記者獲悉,濰坊市檔案館舉辦家譜和文史資料捐贈儀式,來自高密的呂氏家族代表、李氏家族代表,濰坊市檔案館、高密市檔案館的相關科室的工作人員共10餘人參加了接收捐贈儀式。張志霄館長代表濰坊市檔案館接收了來自高密的李氏家族代表李玉儉、李儲恩捐贈的《高密李氏家譜》一套,《李儲恩書法集》、李儲坤的《心靈的飛躍》、李玉儉編著的《愚石筆譚》;來自高密的呂氏家族代表呂熙富、呂熙祥捐贈的高密呂氏續譜委員會編寫的《高密呂氏族譜》兩套,張志霄館長向捐贈者代表頒發了捐贈證書,與捐贈者合影留念。
  • 李氏家譜文獻大全(附藏地),李家人快收藏!
    (1885)刻本四冊福建東山·李氏家譜一卷藏地:福建東山縣誌辦李猷明纂鈔本福建南靖·油坑李氏族譜不分卷 藏地:臺灣清道光十五年(1835)李慎潛鈔本一冊福建南靖·李氏族譜藏地:臺灣清末鈔本一冊福建上杭·同安地山李氏家譜藏地:臺灣(明)李志可撰 明萬曆六年(1578)
  • 李氏家譜大全,李家人必看!【來源+字輩+祖訓+郡望+遷徙】
    原標題:李氏家譜大全,李家人必看!李氏家譜內容包括李氏源流、世系表、家訓、家傳、藝文著述、家譜圖像、李氏家譜字輩等。其妻契和氏攜幼子利貞外出逃難,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曾經居住過而後已經荒廢了的地方)時,母子二人飢餓難忍,疲憊不堪,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樹上結有一些「木子」,母子二人靠吃野果保全了性命。後到豫東,在離淮陽不太遠的苦(gu)縣(治所在今河南鹿邑東)安家落戶。
  • 李鴻章故居新收藏16冊《合肥李氏家譜》
    昨天,《李氏家譜》編委會將16冊家譜重修本,贈與李鴻章故居收藏。據李府工作人員介紹,在李鴻章故居內,已收藏有1925年由李鶴章之孫李國松等修纂的五修本《合肥李氏宗譜》,而這一次的六修本,則是在八十多年之後推出的《合肥李氏家譜》,共16冊,涵蓋了歷代譜本記載,是一部珍貴、真實的史料。
  • 著名書法家高建:作為李廣義好友珍藏《李氏家譜》感到榮幸
    著名書法家高建手捧飄著墨香的《李氏家譜》欣喜不已著名書法家高建手捧飄著墨香的《李氏家譜》欣喜不已著名書法家高建為《李氏家譜》題詞內容華夏文化傳媒網訊(記者王大偉泰安報導)裝幀精美、飄著墨香、凝聚著李邦用、李慶玉、李廣義三人20年心血和汗水及前後李樓、三所樓全體宗親期望的平輿縣前後李樓、三所樓《李氏家譜》面世後贏得社會各界和李氏宗親族人的一致好評。
  • 【李白祖居地】李白文化在秦安
    究其生平,有史料記載,李白祖籍為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這與秦安的成紀李氏文化同源共流。為打造這一文化旅遊品牌,在寶蘭客專開通運營之際,秦安縣委、縣政府在寶蘭客專秦安站站前廣場豎立了「李白祖居地」石碑,並在第二屆「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期間舉行了揭碑儀式。
  • 《黨李氏家譜》的前世和今生
    《黨李氏家譜家譜能區分一個家族成員及血緣關係親疏遠近的作用。在以前作為記錄老祖宗的家譜,其管理家譜者是有規矩的,不是任何人、任何時候隨便可以看的,叫「秘不示人」,為什麼秘不示人呢?我想,一怕外人盜取輩字的部分內容,二怕失盜。因為一戶(村)只有一本家譜,這樣也給保管家譜帶來了困難,也難免有失、焚、殘等情況出現。擴大發行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辦法,但要有所限制,否則,就失去了家譜的意義。
  • 蘭州發現大型李氏古墓群
    明初李忠大將軍金城屯兵示意圖     中廣網蘭州4月3日消息 4月2日清明前,記者在蘭州黃河河口以東5公裡的龍爪山下發現了一處明初至清中期保存完好的李氏大型古墓群。此古墓群距今已有630多年。它的發現,對於研究甘肅李氏文化的演變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天下李姓,隴西為根,浩浩文明,源遠流長。李氏文化是與甘肅大地灣文化、伏羲女媧文化、莫高窟文化齊名的四大文化之一。這處李氏古墓群,坐落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東川鄉坡底村南面海拔2000多米的龍爪山山下一塊向陽坡地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滔滔奔流的黃河,墓地坐山面河,南高北低,呈居高臨下俯瞰黃河之勢。
  • 湖北麻城李氏宗親來河南固始李氏宗親李店鄉尋親與家譜對接
    10月30日上午十點,由湖北省麻城市政協常委、四級調研員鍾世武先生帶領下,湖北省麻城市文史專員、武漢市武職院教授李成海宗親,湖北省麻城市李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李少卿宗親,湖北省麻城市李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成楚宗親來到河南省固始縣李氏文化研究會李店鄉李氏分會尋親和家譜對接。
  • 「探秘」大慶肇源李氏站人後代 曾耗時幾年編纂家譜(圖)
    原標題:「站人」來歷特殊規矩多:不準當官、不準參加科舉考試、不準離開驛站百裡肇源李氏「站人」的本分祖訓李氏祖訓:敬祖宗,品德高尚孝父母,養育之恩這一頁是李氏家譜中李明勤家分支。耗時幾年編纂家譜5月10日,記者在李明勤家見到一本家譜。李明勤說,這本家譜得來不容易,是十幾年前李氏家族的後人用了好幾年的時間編纂的,李家人都十分珍惜。李明勤介紹說,茂興站人李氏是個大家族,後人很多,但有一些已經逐漸失去了聯繫,原來的家譜也不知流落到了什麼地方。十幾年前,另一個分支的李家人決定重寫李氏家譜。
  • 蕭山來氏、孫氏、李氏家譜...都是這麼來的
    家譜是一種特殊的文獻
  • 中華李氏家譜字輩【四川】
    李氏字輩匯總【江西】中華李氏家譜字輩【四川】中華李氏家譜字輩【廣東、貴州】最新!!湖南李氏字輩來了,請擴散收藏四川川東:安邦定乾坤。四川古藺蜀黔李氏:玉文草,昌映人,全國祚,尚功行,振中聲,炳鴻仁四川南充李氏:先、著、文、朝、玉、永、懷、聯、仕、德、克、明、宗、知、培、元
  • 河北清河發現清代乾隆年間家譜 保存較為完整
    河北清河發現清代乾隆年間家譜 保存較為完整 2019-10-29 20:02:36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白明山 |字號:A+ | A- 記者從河北省清河縣獲悉,當地北王莊村一戶王姓村民家中發現一冊清代乾隆年間《王氏家譜》手抄孤本。
  • 湖北一個無名村莊發現了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家譜
    自古以來,家譜都掌握在一家人手中,與整個家族相比,家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譜關係到一個家族的血緣關係,其次是家譜的內容,家譜記載著一個家族繁衍傳承的根源。從這個角度來說,家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一個家族來說,不可能沒有家譜。家譜是一本簡單的書,但涉及的內容卻很多。
  • 唐朝皇帝開國皇帝李淵的家譜是在一個無名村莊發現的
    如果要說最完整的古代家譜,那一定是皇帝的家譜家族,書中有數百本古代皇帝的家譜,這些古代皇帝的家譜大多可以保存下來。當王朝死亡時,一些家譜將會丟失。現在看來,祖先姓大多是皇帝。族譜主要用於記錄家族的族譜和重要人物的事跡,他是一個東西最多的有價值。即使在譜系學仍然扮演著許多角色,在南方,大家族有一個譜系,在北方,沒有家譜,只有簡單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