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融合發力 新型消費加速崛起

2020-12-15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王文博)《經濟參考報》4月2日刊發題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新型消費加速崛起》的報導。文章稱,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消費市場潛力迎來集中釋放。其中,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正在為市場回補、消費升級注入新的動力。《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接下來,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將從技術推廣、場景應用、模式創新等多個維度推動新型消費發展。地方政府也在密集出臺舉措,促進線上線下消費場景融合,推出傳統零售企業數位化、夜間經濟數位化、街區(商圈)數位化改造等方案,開展「雲逛街」「雲批發」「雲便利」等促銷活動,加快釋放消費市場潛力,為經濟發展聚勢蓄能。

密集部署政策利好集中兌現

疫情防控期間催生了新的消費習慣,加速消費場景的轉換。記者注意到,為了更好地順應這一變化趨勢,中央和各相關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出臺支持舉措。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明確,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3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提出要求,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發展線上零售、餐飲、問診、教育等服務,暢通便利社區居民的消費網絡。支持發展農村電商,促進農產品銷售。

3月13日,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

隨後,在3月18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表示,將進一步支持電商平臺創新服務模式,鼓勵實體零售業數位化轉型,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也透露,下一步將加快以5G網絡和數據中心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新模式,促進傳統銷售和服務上線升級。

另外,工信部表示,正在加快5G技術推廣應用,推進5G+VR全景虛擬導購雲平臺等應用場景,助力新型消費發展。「為了推動復工復產、釋放新興消費的潛力,我們組織了產業界加強協作,充分發揮5G的技術優勢,探索培育了一批5G的典型應用。」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謝少鋒近日表示。

多方力挺新型消費加速崛起

集中釋放的政策利好進一步助推了各地發展新消費模式的熱情。近期,北京、上海、浙江、四川、河北、海南等多地都出臺舉措支持新型消費發展。

其中,浙江提出制定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位化、傳統零售企業數位化、夜間經濟數位化,推進街區(商圈)數位化改造,並給出具體的建設方案。隨後,啟動「浙裡來消費·萬企聯動促萬億消費」工程暨「雲購武林」活動,利用數字經濟先發優勢,以新服務帶動新消費,推動消費成為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河北邯鄲則舉辦了首屆線上購物節,以「抗疫穩供促發展線上消費放心購」為主題,重點開展「雲逛街」「雲批發」「雲便利」「雲送餐(菜)」等主題活動,近百家企業及大型電商平臺將參與其中。

同時,電商平臺也積極探索,加速5G+VR全景虛擬導購雲平臺等新技術的應用。據了解,目前在北京、廣東、重慶、江蘇、江西等近百家商業企業已經推出雲貨架、雲櫥窗,可實現360度全景、720度無死角購物體驗,以科技支撐豐富了線上消費場景。

一些傳統企業也在爭相試水網絡直播等新方式拓展銷售渠道。記者獲悉,在河北滄州一家汽車4S店,正在進行「網紅主播帶你試駕」的系列互動直播;在北京,一家鑽石品牌正在籌劃網絡直播間。這些並非孤例。數據顯示,淘寶直播2月新開播商家環比增幅達719%,場景覆蓋工廠、田間、檔口、商場、街頭、市場,直播商家獲得的訂單總量平均每周都以20%的速度增長。

分析認為,在政策支持和多方發力之下,疫情期間催生的新型消費將迎來快速崛起,成為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潛力巨大經濟新動能增強

事實上,近兩年來消費領域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一直在不斷成長壯大,疫情期間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在這次疫情期間,以網絡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展現出了強大生命力,新型消費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哈增友說。

王斌也指出,疫情期間,我國消費市場在受到較大衝擊的同時,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活力和新的增長點。新型消費和升級消費不斷拓展,無接觸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消費新模式、新方式快速發展。3月中旬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比2月中旬增長了7%,一些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增長30%以上。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疫情使中國居民對網絡消費的依賴性增強,並將這一依賴強化為消費習慣,也為日後線上購物增長「灌滿了蓄水池」。這一「蓄水池」對我國消費增長將產生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從數據來看,我國網上購物滲透率逐年提高,增速一直保持在高位。2019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上升到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而網絡消費習慣的快速強化,將為消費增長,尤其是下沉市場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無人配送、無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新模式能夠有效降低疫情影響,給人們的消費提供一個突破口,及時釋放消費需求,幫助消費市場回暖。「隨著疫情有效控制,各個領域正在積極復工復產,新消費模式也在融入新時期人們的『宅生活』,改善現有傳統生產經營模式,附加科技基因,促進消費市場向科技化、線上化升級。」

對於進一步推動新型消費發展,盤和林建議,新的消費模式發展需要科技創新支持,政府應當鼓勵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提供一定尺度的創新補貼。另外,還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力量,比如科創板,對有助於生活秩序恢復的產業提供融資綠色通道,解決資金難題,加快技術更新步伐,儘快實現大範圍應用,推進消費升級,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完)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 促進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發布《中國居民信息消費調查報告(2020)》稱,今年以來,我國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融合消費新場景湧現,更多居民養成信息消費習慣,這也促進融合消費與實體經濟數位化轉型實現良性互動。報告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增加了信息消費。
  •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能否引發「新零售」化學反應?
    據悉,這次直播不同以往,網紅企業家董小姐將攜手3萬+門店、6大平臺、27家線下銷售公司等進行全網直播,推動線上線下互通有無、加速融合,力爭掀起一場家電領域新零售革命。這是繼董小姐前不久在京東直播間創下家電行業直播帶貨史上最高的7.03億元成交記錄後,再次啟動的一場直播帶貨活動。
  • 疫情倒逼奢侈品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近期,不少奢侈品牌紛紛轉戰線上銷售。未來,奢侈品在線上賣貨會否成為一種趨勢?線下實體店還會恢復往日的火爆銷售場面嗎?中國商網 唐硯/攝業績下滑 部分品類衝擊大中國消費者一直是奢侈品購買的主力軍。疫情過後 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北京國貿商場時發現,商場中奢侈品店內只有銷售人員,商品幾乎無人問津。那麼,等到疫情結束後,線下奢侈品消費能否回暖?
  • 玖富:彌補和促進了線上線下消費市場的融合和發展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線下服務消費的「觸網」升級,逐步縮小了線上和線下的體驗差距。一方面,線上服務消費的爆發開始加碼反哺線下服務消費,將線上流量引向線下,回補了因疫情導致的線下服務消費部分「欠帳」;另一方面,線上服務消費使消費者的生活更加網絡化、數位化,也倒逼本地服務生活領域的供給端加速轉型,進而推動線下服務在經營方式和業態上不斷創新發展。
  •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
    河北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潘文靜)河北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線上消費多元化 線下服務便利化「雙線」融合消費受青睞
    回顧「十三五」,我市電子電商加速發展,行動支付廣泛普及,隨著居民消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通過單一的線上或者線下渠道進行消費,而是根據需求選擇更加便利化的消費方式。因此,線上網購方便快捷滿足購物需求,線下實體商業則為消費者提供集主題場景、體驗、服務一體化的消費體驗,「雙線」消費加速融合,頗受消費者青睞。
  • 蘇寧的詩與遠方:用新技術驅動,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在張近東的眼中,線上線下從來就不是割裂、對立的,他也不認為網際網路會顛覆一切,「用戶服務的場景絕對不可能只局限於線上那麼簡單,線下的基礎服務必須要搭建,數據資源一定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彼時的張近東是落寞的。因為其他電商都在通過線上搶佔制高點,輿論導向也多對蘇寧模式指指點點,線下似乎成了沒落的代名詞。在沒有模式可參照與借鑑的情況下,蘇寧模式似乎是與當時的「主流」唱反調。
  • 線上線下大融合 服裝企業加速O2O布局
    線上線下大融合 服裝企業加速O2O布局 2015-12-15 08:41:31 來源:華尚匯   O2O這個概念的火熱程度
  • 恆昌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新消費模式 帶動傳統銷售場景服務升級
    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將通過在供給側加強結構性改革和數位化轉型,在需求側推動新型消費發展,構建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高效暢通的經濟體系,有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北京、上海等多個金融科技重地也陸續發布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明確加快5G、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培育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 開闢商業新活力 探索線上線下融合消費路徑
    2020年復工復產的大潮中,部分產業順勢重新活躍,以線下場景為主戰場的實體商業,也經歷了一場復甦的效率賽。如何引導人們恢復消費信心,實現「交易-需求」的雙向滿足成為商業運營的主要挑戰命題。
  • 線上線下齊發力!溧陽市為消費市場復甦按下「快進鍵」!
    我市「五一」期間消費市場加快復甦,主要呈現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百貨超市、城市綜合體消費加快復甦,新業態持續發力、線上銷售火爆,餐飲消費復甦較緩等四大特點。3新業態持續發力、線上銷售火爆八佰伴推出預購升值、爆款商品低價秒殺、直播活動、萬元錦鯉大獎等優惠活動,5月1日-5日實現線上商城銷售40萬元。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線上線下融合速度進一步加快 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線上線下融合速度進一步加快 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來源:經濟日報 • 2020-11-24 17:17:55
  • 構築線上線下融合全場景,雙十一蘇寧棋高一著?
    從各家發布會透露的「打法」來看,較之往年老生常談的補貼、低價之外,線上線下場景、直播流量入口也成為了各家必爭之地,全場景融合能力成為了硬碰硬的砝碼。  「線下」成為新關鍵詞  今年,雙十一這把火「燒」到了線下。
  • 國美線上線下融合加速度 數位化賦能服務消費「觸網」
    數位化賦能助力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近年來,消費者對於後服務及增值服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服務已成為零售行業競爭力的關鍵戰場和重要利潤增長點。今年10月份,國家發改委聯合14部門出臺《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也針對線下服務消費提出加速「觸網」,增加社區生活服務消費,滿足居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的要求。
  • 線下服務消費「觸網」升級 縮小線上、線下體驗差距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談到「線上服務消費新模式」時表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聯合上百萬家線下門店資源,提供線上線下同價同質量服務;同時,積極推動線下服務向「數位化」轉型,探索新的服務消費模式,不斷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可以說,線下服務消費的『觸網』升級,逐步縮小了線上、線下的體驗差距。」
  • 成都演藝新業態:線上線下雙向發力
    去年11月,文旅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12月17日,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演藝新業態發展委員會宣告成立,線上演出新業態獲得了正式認可。 面對被激發的線上演出,大家也越來越多達成共識:線上和線下、網絡與劇場,其實是兩個不同的表演空間,不能簡單地將線下表演錄製搬到線上就算「上雲」,更多人逐步深耕線上運營。
  •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育新機 開新局】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新消費場景、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湧現,線上線下融合不斷加快,消費方式正經歷著新變革,經濟運行效率得到不斷提升,經濟潛力正在逐步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與此同時,線上反哺線下,補齊了實體店市場反應慢、服務不及時等短板,促進消費回暖的同時,也改變了傳統商業。一大早,這家超市剛營業半個多小時,就來了100多個線上訂單。依託電商平臺的倉儲網絡、物流和數位技術,這家傳統超市成功進行了數位化轉型,把用戶需求和實體店鋪直接打通,打造了「1小時場景生活圈」。尤其難得的是,在融入線上生態後,這家傳統超市從連續7年虧損迅速扭虧。
  • 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真正融合的開始
    面對新零售線上線下巨頭在做什麼?當前形勢下,線上線下正在加速融合,線上零售巨頭和線下零售巨頭通過聯盟形成優勢互補,推動零售業資源優化配置。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布,阿里巴巴集團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
  • 寶貝格子持續深耕母嬰市場,推動線上線下產業融合加速
    未來,藉助數位化技術,建立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母嬰新業態有望成為主流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新模式的湧現將吸引更多入局者加入萬億母嬰賽道,行業競爭有望升級。企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寶貝格子引領新零售業態發展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激發了母嬰行業的變革意識,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母嬰新零售體系日趨完善,期間也湧現出一些新模式,新業態,新方法,如智慧升級,全域營銷,線上直播等。數位化技術與產業的融合不斷加深,對母嬰新零售賽道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