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送別詞,表達了慰問,讚美了友人,還留下了哲理

2020-12-05 一笑釋情仇

蘇軾大家都知道,「唐宋八大家」之一,開豪放派詞風,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吃貨:還是個美食家),是當時文壇的領袖級人物。

雖然蘇軾很厲害,但咱今天要說的不是他,而是他的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

蘇軾和錢勰的關係可不一般,是無話不說、盡可委託的摯友,蘇軾發明了一道新菜,不敢獨享,還寫信邀他錢勰過來同食,兩人交情之深可見一斑。

所以啊,錢勰途徑杭州,作為摯友的蘇軾怎麼不置酒相送呢!蘇軾也很夠意思,不但置酒相送,看到被貶還一臉淡定的錢勰,還作了首詞為他贈行:

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東坡居士

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講的那首詞。

自古以來,送別詩詞都以悽婉感傷為主題,不是為自己懷才不遇感嘆人生,就是為友人的悲慘遭遇打抱不平,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首卻一反常態,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可謂是讓人耳目一新。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詞是如何將送別寫得如此豪放的。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歲月如梭,自你我京城一別,到如今已有三年,你遠涉天涯輾轉奔走各地。

錢勰在元祐三年九月因坐奏開封府獄空不實,出知越州。元祐五年又徙知瀛洲,於次年春赴任啟行,途中經過杭州,時蘇軾正任杭州知州。蘇軾想啊「你錢勰咋就那麼衰呢!快耳順的人了,還如此頻繁的長途奔波,真是我見猶憐啊!」

「依然一笑作春溫。」相逢時,你的笑容依然像春天那般溫暖。

被貶之人,徙知途中竟也能如此心不在焉,如此泰然,他錢勰的心境委實把蘇軾給雷到了。古人被貶多懷愁,不是酒就是月的,縱是與好友相逢,也難掩失意之態,然而錢勰卻滿是淡然,不僅跟個沒事兒人一般,還笑得如此春花爛漫,真讓人懷疑是不是反射弧太長。蘇軾對錢勰還是很了解的,雖然也吃驚於他的古井無波,但轉念一想,是了,這正是我認識的那個氣節如秋竹,心境如古井的錢神人。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你心如古井水不起波瀾,高風亮節像秋天的竹竿。

秋筠即秋竹,古人長以竹子比喻人高風亮節錚錚鐵骨,有君子之風,這是對一個人極高的讚譽。在蘇軾眼中,錢勰是當之無愧的,真古井、是秋筠,給人以肯定的感覺。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我心惆悵因你要連夜分別揚孤帆,送行之時雲色微茫月兒淡淡。

蘇軾說「一想到你要連夜揚帆遠行,我的心就那叫一個惆悵啊!就像這夜色,朦朦朧朧好不是滋味。你倒好,一幅事不關己的亞子,不知道還以為是你給我送行呢!唉,算了,誰讓咱倆是好哥們兒呢!」

送行淡月微雲

「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陪酒的歌妓不用衝著酒杯太悽婉。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館,我也包括在旅行者裡邊。

蘇軾不愧是蘇軾,人生處處有哲理,既然你錢勰如此淡然,那我也不能做那愁婦之態,就給你們總結個小哲理吧!人生在世就像住旅館,你我皆是遊者,今天一離別明天一相逢都是常事,何必為暫時離別傷情,所以呀,都不必太悽婉,如錢勰一般,甚好。

道理不是與生俱來的,其實在那曠達背後,是蘇軾對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悵,以及對身世飄零的深深慨嘆。

總而言之,離別送行,送別慰問之情已表達;見著錢勰的無波心境,由衷的讚美之詞也不吝嗇;詩詞蘊含哲理更具藝術性,失兩忘、萬物齊一的人生態度也揭示了,詞風豪放,詞意曠達,不失為一首名詞。

ps:我用心寫寫,你隨便看看!以上是在下的淺見,望各位不吝賜教。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首送別詞很有哲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蘇軾是一個曠達的人,所以他所作的詩、詞多數都是表達積極的、看得開的情緒和情感,這也是他比其它詞人更受歡迎的主要原因。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蘇軾詞,是一首很有哲理的詞,這其中的詞句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直到現在都是很讓人受啟發的。
  • 蘇軾最豁達的一首詞,飽含人生哲理,最後一句更是出彩
    ,這是蘇軾寫給亡妻王弗的悼亡詞,王弗嫁給蘇軾後,兩人情深意重,恩愛有加,可惜天不遂人願,僅一年,王弗就病逝,先一步離蘇軾而去,蘇軾痛不欲生,此後常常懷念起王弗,寫下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詞,這首《江城子》是在王弗去世的第十年,蘇軾為王弗寫下的。這首詞被稱為千古第一悼亡詞,蘇軾在表達自己對亡妻的思念之情時,哀傷之中又有對自己身世凋零的感慨,讓無數後人為之動情,有相同經歷的,更是感同身受,涕泗滂沱。
  • 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一首千古宋詞,人生如逆旅,道盡人間冷暖
    年過半百的蘇軾在他鄉奔波時遇到了友人,他鄉遇故知可謂古時候的人間四大喜事之一,和朋友交談之中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一首經典宋詞,這首詞裡既表達了友誼的珍貴,更表達出人生的感悟,最後一句更是千古傳誦,時至今日仍在生活中被廣泛引用,讀來膾炙人口。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如王勃《江亭夜月送別》:「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日暮徵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不過也有一些文人,在面對離別的時候,能夠以灑脫的態度以處之,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在蘇軾眾多的詩詞中,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名氣不是最響亮的,但卻是最灑脫的,尤其是詞的最後兩句百讀不厭,流傳千古。這是一首贈別詞,公元1091年,當時蘇軾知杭州,而老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途徑杭州,都門帳飲後,蘇軾以此詞贈別。全詞一改以往送別詩詞纏綿感傷、哀怨愁苦或慷慨悲涼的格調,創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議論風生,直抒性情,寫得既有情韻,又富理趣,充分體現了作者曠達灑脫的個性風貌。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詞,讀懂了受益終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宋詞的偉大也正是由於它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而這一份哲理也最是令人感動,往往可能只是那短短的一兩句詞句,但是那一份深刻的哲理卻又是勝過千言萬語,這也正是宋詞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說起宋詞有一位大文豪那是怎麼也繞不過去,也就是北宋大名鼎鼎的蘇軾,他的一生可謂是堪稱傳奇,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那都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而他筆下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首比一首經典,其中很多的詞作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譬如他的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也是一首很抒情,同時又充滿了哲理的作品,通篇看似寫得漫不經心,蘇軾也是信手拈來,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
  • 蘇軾最豪邁的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適合做籤名
    蘇軾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但堅守性情,他在面對困境時總以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來面對。他的詩詞中,總能看到豪放的影子。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豪邁的送別詞。全詞如下:《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 蘇軾他鄉遇故知,寫下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感慨人生,百讀不厭
    年過半百的蘇軾在他鄉奔波時遇到了友人,相遇終有離別,他強忍著心中的淚水,遠遠的望著朋友離去的小船,心中不禁有感而發,於是便寫下了這首千古名詩。他鄉遇故知可謂古時候的人間四大喜事之一,和朋友離別之際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一首送別詞。
  • 蘇軾嘲諷牛郎織女,在七夕夜寫下一首詞,成為史上最個性的七夕詞
    不論是在唐詩中還是在宋詞中,與「七夕」有關的作品幾乎都是歌頌和讚美愛情的。而「七夕」故事的主角牛郎織女,自然也成了人們爭相歌頌的對象。然而,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七夕」詞作卻一反常態,不僅和愛情沒有一點兒關係,而且還對牛郎織女的痴情進行嘲諷,成為史上最有個性的七夕詞。這首詞是宋代大詞人蘇軾於七夕夜送別友人而作,成為一首千古佳作。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這首送別詞道盡人生哲理
    今天品的是蘇軾經典的一首送別友人的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卻不同於一般送別詩詞的纏綿傷感、哀怨悲涼的風格,寫的豪放又有情韻,灑脫又富有哲理,很有蘇軾詩詞的風格。
  • 誰說七夕詞只能寫愛情,蘇軾作一首七夕送別詞,道盡了兄弟情誼
    誰說七夕詞只能寫愛情,蘇軾作一首七夕送別詞,道盡了兄弟情誼。說到七夕,所有人的一點反應可能都是牛郎織女,都是美好,都是愛情。所以說起七夕詞,人們會想到的,都是&34;、&34;、&34;這樣的句子。其實在七夕詞中,也有一些非常經典的不是描述愛情的詩句,比如蘇軾的《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寫的就是送別,是兄弟情。
  • 蘇軾送別友人,寫下一首絕美詞作,詞尾7字,堪為人生座右銘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絕美深情的詞作,是他為送別好友李公擇而寫下的,詞尾7字堪為人生座右銘。這首詞就是《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全詞如下: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 蘇軾送別友人,寫下一首絕美深情詞作,詞尾7字,堪為人生座右銘
    今日,就與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絕美的詞作,是他為送別好友李公擇而寫的,詞尾7字堪為人生座右銘。這首詞就是《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文,還是詞,都有許多經典的作品流傳後世;同時,他還幽默詼諧,豁達灑脫,自然就吸引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身邊。
  • 蘇軾少有的一首散文送別詞,朗朗上口,最後11個字才是他的本意!
    之所以,蘇軾稱得上是宋詞乃至中國古詩詞中的領軍人物,是因為他將北宋時期那一度低迷、風月的詞進行了勇敢的變革,將剛勁、豪放的風格引入到詞中,大膽地撕破了那一層層變化面前的遮羞布,打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豔科」的樊籠,並為後世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經典名作。
  • 見到友人侍妾,蘇軾驚嘆不已,寫下一首詞,安慰了世人數百年
    蘇軾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一生中給後人留下了3000多首詩詞著作。其中很多詩詞的名句依然流傳至今,大家都耳熟能詳。更是經得起歲月的沉澱,成為千古絕句。比如這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一直以來這句詞都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因為它所表達的豁達、恬淡的心態,更是撫慰了後人的心靈。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極其曠達,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前言:蘇軾最經典的一首送別詞,最後兩句極其曠達,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離別時,相思苦。不見圓月,久久分別,相思入骨。情不知所起,才知相思成疾。離別時最能引發人的情思,所以送別之詞,宛如星辰,往往流史之作宛若星空一般璀璨奪目。我們所知道送別詩都是好句和座右銘的存在,比如李白拜別汪倫所做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深感動,比如岑參送別武判官的「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蘇軾很有韻味的一首詞,一開篇看似很普通,最後幾句又充滿哲理
    其實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把裡面的哲理融入到生活中,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宋詞原本是不入流,這並不是說筆者在這裡譁眾取寵,當時傳統的文人,還是致力於詩歌的創作,沒有多少人去創作詞。歐陽修就曾經說過,詞只是怡情,空閒的時候讀一讀尚可。
  • 面對無禮質疑,除了怒吼還應咋辦?蘇軾的一首詞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首蘇軾的《臨江仙 送錢穆父》,希望每一次遭受人生不公的時候,我們都即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不平,又能夠冷靜地守住內心的平靜,始終認清自己的人生方向,最終將這些不平與質疑遠遠甩在身後這首詞是蘇軾晚期的一首送別詞。
  • 蘇軾一首送別友人的《臨江仙》名篇,感性的你一定要記住尾二句
    送別,往往是人生的一段插曲。春天的送別可以是白樂天寫的場景:「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可以是王右丞寫的真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可以為弘一法師筆下如夢的依依分別之境:「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還可以是李太白豪邁又深情的凝目遠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蘇軾最扣人心扉的一首詞,寥寥幾句就令人嘆惋不已!
    《南鄉子·送述古》是宋代詞人蘇軾的一首經典送別之作,抒寫了對往事無限的美好回憶以及懷念之情。不同於他人離情別緒詞裡的柔媚哀怨,蘇軾這首詞秉承了他一貫的「豪曠詞風」,寫得情真意切,大氣磅礴,寥寥幾句就能扣人心扉,讀來令人嘆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