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就是皇帝的兒子,一般都是嫡長子,皇帝只要一死,別的皇子不鬧事,那麼太子就會成為下一任皇帝。
李靖不是皇帝,他只是陳塘關的總兵,而他的三兒子哪吒居然敢稱「三太子」,難道李靖活膩了不成?
要弄懂怎麼回事,就要先搞懂李靖是誰?
李靖就是託塔天王,他是《封神演義》中虛構的人物,但他是有歷史原型的,原型有兩個,一個是唐朝李靖,一個是毗沙門天王。
唐朝李靖是李世民手下著名大將,他為大唐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列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八位。
毗沙門天王是印度佛教護法神,由唐玄奘引入中國,後來受到唐朝人供奉,名氣變得越來越大,毗沙門天王有個兒子叫哪吒。
《封神演義》將李靖和毗沙門天王中外合而為一之後,一個嶄新的人物—託塔天王就誕生了!
了解了託塔天王的原型,咱們再來說一說,哪吒為什麼能稱作「太子」?
太子,就是皇帝的嫡長子。但是,「皇帝」這個稱謂是自秦始皇嬴政才有的,秦始皇之前不叫「皇帝」,而是叫「王」,如西周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等。
西周實行的類似於現代的聯邦制度,由眾多諸侯國組成,周天子是名義上的「共主」,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權力,諸侯國各管各的,他們有各自國家,各自的軍隊,各自的王宮,他們的繼承人也稱為「太子」。
李靖是由毗沙門天王衍化而成的,天王也是王,所以他的嫡長子稱為太子也是合理的。
然而,哪吒不是嫡長子,而是第三個兒子,這又如何解釋呢?
這就歸因於民間了,民間百姓可分不清誰是大兒子,誰是二兒子,誰是三兒子,他們將帝王的兒子一概稱為太子。
就像清朝皇帝的兒子都叫王爺一樣,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兒子都被封王,但民間還是習慣稱他們叫作王爺。
再比如,就像公司的中下層職員都叫經理一樣,事實上並不是每個職員都有任命書,但大家習慣叫他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