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後,曹丕驚險奪權路,《資治通鑑》揭開鮮為人知的真相

2020-12-14 歷史研習室

曹操死後,曹丕嗣丞相、魏王之位,繼而受禪稱帝,似乎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曹丕嗣位之時,地位並不穩固,面臨著來自內部外部的諸多危機。

透過古人留下的史書,我們不難發現,面對危機挑戰,曹丕充分發揮他的政治軍事才能,統攬全局,指揮部署,對幾件關鍵的大事應變自如,處置妥當,才順利接班並完成了由漢入魏的平穩過渡。

一代梟雄曹操病逝於洛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一代梟雄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66歲。一般來說,舊君去世,新君應當日久於靈柩前繼位,以免發生變故。

「春,正月,武王至洛陽;庚子,薨。」——《資治通鑑-魏紀》

但是,在曹操去世時,他最器重的兩個兒子曹丕、曹植都不在身邊,這樣一來,即使是曹操早已選為繼承人的曹丕,能不能順利繼位,也充滿了懸念。

曹操死時,中原的局勢並不安穩,因此,當時在洛陽的群臣甚至都不敢公布曹操的死訊,生怕引發動亂,很多人主張秘不發喪。

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在曹魏政權內部反而會引發大亂。

青州兵四散而去

從192年收編青州兵到220年官渡之戰,青州兵是曹操的主要軍事力量。

死戰濮陽,大破呂布,移兵許昌,操縱漢帝,取徐州,滅袁術,戰官渡,敗袁紹,下荊州,降劉表……

雖然青州兵也曾有被呂布騎兵衝潰的敗例,但是絲毫不妨礙它的盛名。

從青州黃巾起義到曹操去世,青州兵一直以「殊不畏死」「兵皆精悍」「精銳」等詞為歷史所記載。

曹操死後,歸附他的青州兵「皆鳴鼓擅去」,不再為曹魏集團服務,曹操的治喪大臣賈奎力排眾議,並未阻止青州兵散夥,而是通知地方,一路上妥善招待,發給口糧

曹彰意欲奪權

在接到曹操死訊後,曹彰是諸位王子中最快來到洛陽的,而且曹彰是帶著曹操的命令來的,當時曹操病重,於是給曹彰傳訊讓趕緊過來,曹彰在半路上的時候曹操就去世了。

曹彰來了之後說了一句非常特別的話,從中可以看出曹氏諸位兄弟之間還是非常的兇險。

曹彰來了洛陽之後,問賈逵:我爸留下來到魏王印璽呢?

如果印璽到了曹彰手裡,曹彰就會自立稱王。

當然,賈逵是一個忠臣,直接正色說:魏國有王儲,先王的印璽在哪不是你該關心的事情!

鄢陵侯彰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資治通鑑。

《資質通鑑》:撥開迷霧,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曹丕

無論古今,很多人談起曹丕,都對他沒啥好印象:他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登基稱帝,於君是為「不忠」;曹植是他親生兄弟,他強逼他寫七步詩,否則就要砍人家腦袋,於親是為「不義」

如此不忠不義之徒也好意思當皇帝?活該剛過四十歲就被閻王爺收走。這就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起初我以為如此。待到翻完了《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等文獻,我發現曹丕看似陰鷙,其實非常苦逼。

坐穩了龍椅的曹丕,改革吏制,整頓官場;減輕刑罰,降低賦稅;提倡節儉,禁止厚葬;消除割據勢力,大破羌胡聯軍,多次擊敗鮮卑,遣使復通西域,恢復了中原王朝與西域的聯繫……如是種種,不知換作一言不合就借著酒醉撒野,除了會寫兩篇辭藻華麗的文章就作天作地作死的曹植,能否做到其中一項? 然而這樣一個人,卻在生前身後都挨了不少罵。

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其實年紀越大,就越發現人一定要多讀歷史,讀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們每走一步都留下來一些歷史的印記,我們熟讀歷史,我們對人間的這些不同的挑戰,就能做到心中有數

分辨出哪些是更接近史實的書,例如北宋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可謂代表中國古代史學的最高成就,是認識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的經典讀物。

不過,《通鑑》又不同於一般的史籍,是總結歷史經驗與教訓的政治史典籍,其影響遠遠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史學領域。

清代曾國藩:「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

這本《白話資治通鑑》以小說的筆法,精細趣讀歷史,又能明白管理、用人之術、為人處世的智慧

此外還有,《四庫全書》是集齊經、史、子、集四部文化叢書,以及被稱為「史家絕唱」《史記》,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宏大的兩部傳世經典。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曹操死後曹丕順利接班?《資治通鑑》這句話卻暴露了殘酷的真相!
    在三國故事中,曹操和他的兒子們的趣事軼聞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什麼曹丕和曹植爭奪繼承人;什麼曹衝要不早死就沒曹丕什麼事;什麼曹丕即位後逼死曹彰,逼曹植寫下七步詩等等……但是無論怎樣,許多人在影響中都認為曹操在去世前,早早安排好了一切,確定了曹丕的繼承人地位。
  • 曹操死後,曹丕如何處置銅雀臺裡的女人?他的做法你怎麼看?
    曹操死後,曹丕如何處置銅雀臺裡的女人?他的做法你怎麼看?說起曹操,許多人都稱他為一代梟雄。他豪情萬丈,智謀過人,而且非常愛惜人才,但是卻也心狠手辣。這樣的一個人為我國的歷史添加了一筆濃重的色彩。而曹操一共有多少女人在歷史中並沒有記載,在三國志中提到的有十多個,但是以曹操這樣的品行怎麼可能只有十多個,那些被搶來的女人大都被送往銅雀臺,曹操便會在此於她們作樂。在杜牧的詩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詩,銅雀春深鎖二喬。但是在歷史的記載中卻並沒有出現這樣的事,然而從這句話也間接可以看出,這個地方應該就是曹操經常尋歡的地方。
  • 曹操死後,他的姬妾在銅雀臺過得怎麼樣?曹丕:我給照顧得挺好
    曹操是東漢末年統一北方的梟雄,他也是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人物。曹操身上不僅有英雄氣概,也有兒女情長。曹操戎馬一生,在徵戰的過程中不僅吞併土地還一直在收編美女。曹操的夫人僅僅是能叫上名字的就有15位,加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妾,可以說曹操的「後宮」並不遜色於皇帝。
  • 曹植深受曹操喜愛,曹操死後為何把位置傳給了曹丕?
    三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曹魏政權,魏王曹操將王位傳給了曹丕,很多人,包括曹丕自己也明白,自己並不是曹操最開始就認可的人相比曹丕,曹操起初更喜歡曹植,曹植自小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地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
  • 曹操、曹丕、曹睿這三個人中,司馬懿最怕哪個
    曹丕時代,司馬懿沒法造反曹操死後,司馬懿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道路:我司馬,能否取而代之?很難說這個念頭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是很顯然,曹操死了,籠罩在司馬懿頭頂最大的陰影消失了,對他威脅最大、能夠把他吃得死死的人消失了,有這種想法很正常。
  • 曹操死後,銅雀臺上的女人去哪了?曹丕違逆父意讓曹操死不瞑目!
    有英雄自然就少不了背後的美人,自古英雄配美人,曹操也不例外,在曹操的大本營,相傳它搬離漢獻帝的居住的地方,修築的一個名叫銅雀臺的宮殿,就是為了能和心愛之人住在一起。在這其中,少不了這樣一句傳奇的詩句,它就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可是曹操背後的女人,又何止二喬兩人。
  • 為什麼曹丕殺了曹衝,卻沒有受到曹操的處罰,反而還傳位給曹丕
    #曹操的劇照三子中,曹衝比較聰慧,曹丕也不弱,但比曹植差一點,至於曹植就不多說了,按能力來說,曹植是墊底的。也許這就是原因吧,曹丕想殺曹衝,但曹丕不殺他,曹丕覺得第一個阻礙他繼承王位的人就是他最大的威脅,曹植在他的眼中一文不值,沒有將曹植放在眼裡。
  • 曹丕能成為曹操繼承人,此人功勞最大,為何死後被諡為「醜侯」?
    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同年,曹丕迫使漢獻帝劉協退位,正式建立了三國之一的曹魏。對於曹丕來說,在公元217年之前和曹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至於較量的目標,自然是希望成為曹操的繼承人。
  • 曹操偏愛曹植的才華,為何選曹丕做繼承人?這三個方面他沒有優勢
    三國時期的魏國,在曹操死後,也有一次對繼承者位置的爭奪。那便是魏文帝曹丕與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爭奪。最後失敗的,是曹植。為什麼才高八鬥的曹植鬥爭不過曹丕呢?首先看一下曹操後代基本情況。看到這,有人可能就不禁會問了,既然有這個嫡長子繼承制,那就是按照這個模板來唄,為什麼曹丕和曹植都有資格去競爭這個大魏統治者的位置呢?我們先看看曹操前幾個兒子都是誰,是怎麼排列的。一子曹昂,年輕時曾舉孝廉,為張繡所殺,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長大。二子曹鑠,早薨。三子曹丕,220年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是為魏文帝。
  • 曹操是不是一直都知道曹丕的陰謀?
    曹丕有什麼陰謀?實際上對於曹操來講,曹丕和其他兒子一樣,他們都要遵守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這個繼承人的位置與其說是曹操選的還不如說是他們自己爭取來的,曹丕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這件事本身無可厚非,至於他採取了什麼手段,倒是顯得不在重要了。
  • 曹衝死後,曹操刺殺了一個人,對曹丕說:此人你駕馭不了
    後來荊州被曹操佔領,曹操聽說周不疑很有才華,於是就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周不疑,結果周不疑沒有答應。有一次出現了白雀的瑞象,很多文人墨客都為此作文,曹操於是想考一考周不疑,就親自授予周不疑紙筆,讓周不疑現場發揮,周不疑隨即拿起筆就開始寫,不一會,就寫好了一篇文章,曹操讀罷,十分驚訝,一時間不敢相信這是孩子寫的文章,因而認為周不疑是個奇才。
  • 曹丕對銅雀臺上的女人是這樣處理的,其做法讓曹操死不瞑目
    圖片來自網絡在電視劇《軍師聯盟》中,曹操在去世之前,對於他的那些女人是這樣安排的,他曹操要那些女子在他死後為他守靈這一點,在《述志令》中就有描述:「孤常以語妻妾,孤謂之言『顧我萬年之後,汝曹皆當出嫁』,也就是說,在歷史上曹操對於他那些妻妾的安排是改嫁,不想改嫁的就在銅雀臺度過餘生。但是曹操的兒子曹丕在曹操死後,並不是按照曹操的遺言安置這些可憐的女人的。不過曹丕做的那些事要是被曹操知道後,曹操估計會抽死曹丕解恨。
  • 曹丕篡漢,曹操女兒摔玉璽,咒曹丕亡國,漢獻帝卻把女兒獻給曹丕
    那麼誰是曹操心目中的周武王呢?正是曹丕!在曹操死後,曹丕就拿走了曹操的權力。如今對曹丕來言,跟漢獻帝攤牌是遲早的事,曹丕只不過在考慮用什麼方式罷了。漢獻帝自然也清楚,自己這皇帝算幹到頭了。所以才說,曹操的死,對漢獻帝來言是一個噩耗,宣告他離開皇位的時間,已進入了倒計時!
  • 曹丕為何40歲就病逝?曹操屍骨未寒他就做了兩件令人不齒之事
    有句話叫做「長江後浪推前浪」,不過,這句話在曹丕身上卻是一點沒看出來。曹丕與其父親相比,差了好幾個等次,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提起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是「亂世之奸雄」,甚至可以說「無曹操,不三國」,也就是說,沒有曹操的三國,根本就不能稱之為「亂世三國」。
  • 曹操去世後,曹丕如何處理銅雀臺的美女?曹操如果知道會死不瞑目
    在古時候男子是可以有著很多的的妻妾的,所以歷史上很少有人是只有一個妻子的,包括那些英雄人物,曹操可以說是三國時候的一個梟雄,他的一生都處於徵戰當中,而他也有著一個癖好,那就是喜歡別人的妻子。而曹操還因為霸佔人妻這件事情,使得自己手下的一員大將還有他的長子去世,就連他自己也差點斃命,在歷史上關於曹操的女人究竟有著多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記載。但是肯定是不會少的,而他還專門為這些女子修建了一個地方,那就是銅雀臺。而曹操也經常去到銅雀臺跟他搜羅的眾多美女作樂,那麼在曹操去世之後,曹丕是怎樣處置銅雀臺的這些美人的呢?
  • 明明更喜歡曹植,曹操卻為何選擇曹丕?曹丕成功的關鍵在於?
    相比愛"哭"的劉備,沒存在感的孫權,我覺得我最喜歡的是曹操。喜歡他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梟雄氣質。但曹操也有煩惱的時候,都說自古無情帝王家,為了皇權,父殺子,子弒父,兄弟相殘,叔侄相殘,夫妻相殘的實在是太多了。曹操在晚年的時候就傳位這件事,一之舉棋不定。
  • 奇人劉曄:曹操不聽他,錯失蜀中!曹丕不聽他,導致天下三分!
    ——《傅子》曹操不聽劉曄的話,直接喪失了佔據蜀中的大好機會,等到劉備站穩腳跟後,甚至直接攻佔了漢中,擊敗了領軍而來的曹操,徹底奠定了自己漢中王的資本。讀史讀到此處,真忍不住設想:要是曹操聽了劉曄的話……不過曹操沒聽劉曄的話後悔了,他的兒子曹丕也沒聽劉曄的話後悔了。
  • 曹操死後,曹植過得怎麼樣?曹丕父子做了什麼讓他鬱鬱而終?
    他本來深受曹操的喜愛,還有機會成為儲君,卻被自己三番兩次地徹底折騰沒了。而他的後半生更是鬱鬱寡歡,終不得志,還處處受曹丕和曹叡的提防,不斷的遷封。這一點從他前後的詩歌就能看出來,前期的他充滿信心和樂觀,後期的他則是滿腔的悲憤。
  •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司馬懿最怕誰最不怕誰,為什麼是這樣
    應該是這樣吧,在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當中,誰懷疑過司馬懿,他最怕的是誰?毫無疑問,曹操懷疑過司馬懿,所以司馬懿最怕的人,顯然就是曹操。可是,司馬懿居然不願前來,還欺騙曹操,說自己患了痛風病,基於曹操一向懷疑別人的習慣,顯然不相信司馬懿,並專門派人去探聽消息,而司馬懿顯然想要隱瞞真相,於是就真的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這是司馬懿第一次欺騙曹操,曹操只好作罷。
  • 曹丕見兩牛打架,逼曹植作詩,但不能出現牛字,結果此詩流傳千古
    《資治通鑑》中有一章中,短短幾句話,卻透露出曹丕和曹植兩兄弟的鬥爭的真相。東漢建安二十五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這一年如果按照我們熟悉的西曆紀年法應該是公元220年,但是這一年在歷史上卻有三個年號,分別是「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黃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