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動畫片,目前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際上只有兩個地區:好萊塢與日本。
可以想到,我們如何待見這部德國動畫電影,其他國家的觀眾就是如何待見我們引以為傲的國漫電影的。
小地區的動畫長片要如何突破美日的圍剿異軍突起,很多製片方都打起了明星配音的主意。
《尼斯大冒險》請來了好萊塢明星凱特·溫絲萊特與威廉·達福充門面,試圖打開國際市場。事實上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要不然本片連進入中國院線都困難。
但這一舉措終歸未能挽救它在內地院線的低迷表現,幾乎悄無聲息的,《尼斯大冒險》上映並……下映了。
是故事不行麼?中規中矩。
是畫風不炫麼?馬馬虎虎。
是缺乏教育意義麼?它活脫脫就是一本成語字典。
故事前後可以用這樣幾個成語來貫穿:
鳩佔鵲巢
在本片中,這個成語是褒義的。海鷗夫婦主動收養了雨燕孤兒馬努,並視為己出的照顧它。當親生兒子降生之後,也並沒有嫌棄這個長相與自己族群完全不同的異類,而是以長子的身份重視他、教育他,甚至委以重任。
雞同鴨講
內心裡馬努也很想成為一隻真正的海鷗,可是身體結構決定了他無法像海鷗那樣御風飛翔,而是需要不停的扇動翅膀以完成飛行;他同樣也無法像海鷗一樣在水中遨遊,也無法像海鷗那樣驅趕老鼠。這是兩個種族之間的隔閡,千百年一直存在,雞同鴨講般互不認同。
羽翼豐滿
這些都讓馬努產生了自卑感,也讓他開始懷疑自己。他努力的去贏得海鷗飛行大賽的冠軍,以證明自己羽翼豐滿的實力,卻仍未能獲得海鷗族群的肯定。
窮鳥入懷
當馬努受到海鷗族群歧視與排擠時,雨燕族群卻向他敞開了懷抱。很自然的,他便融入了血濃於水的雨燕團體。
鶯歌燕舞
動畫片當然少不了歌舞表演。加入雨燕族群的馬努如魚得水,充分享受著作為一隻雨燕振翅高飛的愉悅,同時也熟悉了雨燕的習性,嘗試體驗進入海濱小城親近人類生活所帶來的喧囂與激情。
比翼雙飛
順理成章的,愛情出現在了馬努的新生活中,比翼雙飛一度霸屏。
同仇敵愾
在面對老鼠這一共同大敵時,雨燕與海鷗罕見的聯手禦敵,同仇敵愾奪回了鳥蛋。
返哺之恩
當海鷗族群遇上風暴危機時,馬努帶領雨燕們施以援手,報答了海鷗夫婦的養育之恩,也讓海鷗與雨燕這兩個一直互鄙的族群相互化解了敵視。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這的確是一個波瀾不驚、新意匱乏的故事,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卻始終缺一股令人耳目一新的創造力與震撼力。
這種低幼的視角作為親子教育是沒問題的,但也制約了電影的立意與格局。小地區的動畫長片如果只是想在兩大霸主的擠壓之下苟且偷生,這也是一種活法。
但如果想進一步挑戰其壟斷地位,一味強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還是不夠,擁有世界眼光與文化交融性仍是必由之路。就像《花木蘭》《阿拉丁》《風中奇緣》,雖然故事的發源地各不相同,卻能傳達出全世界兒童與成人情感共鳴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