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正值「七七事變」83周年之際,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本應該進行紀念逝去的先烈的活動,然而知名時尚雜誌《時尚芭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極具爭議的博文,引發了網友的熱議。7日上午,@時尚芭莎 所發布的這篇爭議博文中,將「健康碼」稱為「良民證」,「良民證」指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偽政權對中國老百姓進行身份管理所推行的身份證明,這不僅代表著一種民族屈辱,更是日本侵華戰爭的鐵證之一。
此文一出,立刻招致一片聲討,@時尚芭莎 隨即刪除博文。
14時許,@時尚芭莎 發文道歉,稱「對於今天上午由於審核不嚴所發出的內容,給廣大讀者和粉絲造成了深深的傷害,我們深表歉意。微博發出後,我們在發現問題後已經立刻進行了處理,也在團隊內部對相關編輯給予批評。」
對這一道歉,網友卻並不買帳,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有一點毋庸置疑,在任何時候,民族傷痛都不應該被戲謔調侃;任何時候,侵略行徑都不應該被合理美化,中國人民的戰疫成果,更不容許被無理抹黑。
從深層次看,這次事件也暴露出該企業的審核機制的空白所在,擁有1802萬微博粉絲的知名雜誌,每天在該平臺上僅僅發布6條左右的博文,竟然還能出現此類問題!這一次事件再次啟發了大眾: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審核機制?縱觀現有的企業審核團隊,呈現出的面貌可謂是千姿百態。
在不同企業,對審核類職位的劃分標準不同,比如有內容安全審核、內容推薦審核、內容質量審核等類似職位。雖然在側重點和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但有許多邏輯都是共通的,目前最常見的是內容安全審核,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審核職位,都應該包含以下四個基礎模塊:機器審核、人工審核、用戶投訴審核、結果覆審。
機器審核:按照制定好的規則或機器學習算法,對相關內容進行審核。通常,成熟的審核系統能自動審核95%甚至99%以上的內容,發現敏感內容後,直接採取自動刪除的措施,難以判斷是否有問題的會被標註,進入人工審核程序。
人工審核:人工審核通常佔平臺內容數量的比例不超過5%,但對於一些大型的內容平臺,絕對數量已經很多了。在這個內容爆炸的時代,我們看到許多平臺在全國都有多個審核中心,每個審核中心的員工數量都成千甚至上萬,對於大型企業來說,對於人工審核的需求更甚。
用戶投訴審核:這類模塊是前兩者的彌補,有很多違規內容在以前沒有出現過,所以不在可過濾的範圍內;又或者相關內容非常隱晦,僅靠規則的約束難以進行過濾,用戶的投訴是發現新問題的重要渠道,對企業來說十分重要。
結果覆審:此類模塊通常採取抽查的方式,比如:通過覆審機器刪除的內容,看規則或算法是否過於嚴格;或通過查看人工刪除和通過的內容,看員工的工作是否按要求執行;亦或是通過對內容進行整體巡查,看是否存在新的問題而未被注意到。
在文字類內容平臺,比如知乎、簡書、豆瓣以及各類論壇網站,機器審核主要是基於關鍵詞過濾的邏輯,邏輯較為簡單,設置好相關關鍵詞後,只要匹配到這個詞,內容就被自動刪除或禁止提交,通常只有極少數詞會被納入禁止關鍵詞,比如明確的色情、邪教以及廣告的專屬關鍵詞。遇到比較隱晦的敏感詞時,只要匹配到就會自動進入後臺進行審核,文章中的關鍵詞會被高亮並羅列出來,有助於審核人員快速判斷。
然而,由於很多企業對審核的機制並不了解、審核體系不完善、審核人員不專業等一系列問題,從而造成類似於「時尚芭莎事件」頻繁出現,不僅給企業形象帶來很大的影響,還大大降低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公信力。你的企業採取什麼樣的審核方式?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更多行業知識期待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