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9歲了,我還能不能考公務員?」
「我都快要邁入30了,放棄現在的職業,去考公務員,行不行啊?」
「我快30了,可我還是想考公務員。」
已經在社會上「馳騁」過一段時間的「職場人」,還是會對公考有很多的期待。可能已經結婚,已經有了孩子,也可能還是單身狀態,在這些人的眼中,往往都更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和相對自由的生活狀態。要照顧家,照顧孩子,照顧老人,也可能想要重新找回失去了一段時間的興趣愛好和業餘生活。29歲了,想重新開始,想重新規劃以後的生活,想進體制,想考公務員,所以我還行不行呢?
有經驗的人給出了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指引:
我是一位30+歲的寶媽。
首先,當然不晚!碩士研究生以下學歷在35歲以內都是可以報考的。並且像部委、省廳一級,都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一般要求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我們正常情況下研究生畢業是25歲,加上2年工作經驗27,這樣算來,29歲也比標準年齡晚了兩年而已,能踏著節拍向前走的人很少啦,人生路很漫長,在某個節點上耽誤一下再正常不過。所以,29歲參加考試正當時。當然在這個階段都已參加工作,一般也成家立業甚至有小孩兒了,時間精力不如剛畢業沒多久的小夥伴,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以。
如果決定要考,並把考公作為唯一目標,就不要給自己留任何退路,要全力以赴,並且做好周全周嚴的準備。
沒有偶然的成功,每個成功上岸的人背後肯定都有一段辛酸的備考經歷,大多數人都是考了幾次之後才成功的。當看不到進步而焦慮時,當考試失敗而消沉時,我會在論壇各類平臺上瀏覽一下前輩們的經驗貼,讓我感覺到,很多人當初像我一樣困頓、掙扎和努力,都曾屢次遭受失敗的打擊。慢慢地,心理上越來越平靜,不孤單,不猶豫,每天堅持埋頭刷題,堅定前行。
作為寶媽,考公之路最大的辛酸不是備考過程,而是不能全心全意地陪伴寶寶。我跟媽媽一樣,非常疼愛自己的寶寶,寶寶也很黏我,我不想因為考試,耽誤了親子感情建立,錯過了孩子人生中的各種第一次,所以,我就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
雖然每天都規劃了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但是每次因為要看書備考,家人不得不把寶寶帶出去玩,被抱走時撕心裂肺的哭聲是我最難忍受的。我知道這時候的狠心只是暫時的,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她創造一個更好的平臺。
對於30+並且又在職的媽媽們,在考公大軍裡我們和別人一樣,一樣要經歷上萬道題目的練習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績,我們卻又和那些沒孩子的「小年輕」們不一樣,他們下班後的時間都是自己的,而我們卻要面臨更多家庭和孩子的羈絆,所以需要更堅定的意志和更科學的備考計劃和方法!
年齡在公考中雖然不算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31歲也絕不是一個優勢了,我體檢時都發現入圍的基本都是90年或者更小的。對於30+寶媽而言,複習時間有限、年齡沒有優勢,一定要謹慎選擇崗位,建議避開大熱崗位和強勢部門,因為真的沒有幾次機會可以浪費了!
首先,從讀書的角度來談。一般情況下,本科生畢業平均年齡23歲,碩士研究生畢業年齡平均26歲,博士研究生畢業年齡平均30歲,且碩士生可以享受副科待遇,博士生可以享受正科待遇,那麼29歲,晚麼?當然不晚啦,可以安心的準備考試。其次,從公務員的平均年齡來看,近幾年上岸年齡來看,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所以29歲考公務員是絕對有戲的。
因為很多人都是畢業工作幾年之後或者待業一段時間後又或者畢業時沒考上一直持續備考,最後上岸的。所以並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最後,公務員對於招考的年齡限制為35周歲以下,應屆研究生年齡可以放寬到40周歲以下。既然招考公告裡對於年齡的限制遠比29歲寬泛,那麼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晚?一是內心惶恐,擔心年齡比自己的小的但工作年限卻比自己長;二是要從小科員幹起,內心多少會有落差。
其實公務員考試,早考有早考的好處,晚考有晚考的好處。
早考,比如剛畢業就上岸進入公務員系統,一是社會經驗不足,人情世故多少會有些木訥。二是沒有經歷過社會洗禮,遇到挫折容易鑽牛角尖。三是比較有稜角,在公務員行列,容易磕磕碰碰。四是因為直接進入公務員行列,容易產生無法實現自身理想,但又不敢辭職的尷尬境地。
晚考,一是在社會摸爬滾打很多年,早已看清人間冷暖;二是更擅長人際交往,做事更全面謹慎,且敢於擔當;三是知道自己能力水平,了解即使自己打拼不能讓自己更幸福,考上公務員後更容易死心塌地,工作勤勤懇懇,且在社會上歷練的對以後開展工作也有所幫助。
當然,對於更多剛應屆畢業,工作時間不久學習精力充沛的小夥伴來說,你們有夢想就勇敢去追吧,強勢部門競爭再大,終究會有人榮登錄用名單,為什麼那個人不能是你?!好了,以上就是我公考經驗的分享,如果能夠對你有些幫助,那是最好的。祝大家都能通過努力,走向心儀的崗位。
材料來源於: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