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icine:首次發現!遺傳基因或會驅動癌症擴散!

2020-12-18 生物谷

2020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有時候癌症會體內停留不動,但通常情況下其都會發生轉移,擴散到機體新的位點,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懷疑,腫瘤內部所產生的遺傳突變會驅動潛在惡性事件的發生;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首次發現,機體中已經存在的遺傳特性或會促進癌症的轉移;研究者表示,個體從出生就攜帶在基因中的單個基因的差異或能改變黑色素瘤的進展,這些遺傳性的變異或許會對其它類型的癌症產生相同的效應。

圖片來源: Elizabeth and Vincent Meyer Laboratory of Systems Cancer Biology a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本文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研究人員揭示癌症轉移的分子機制,同時更好地理解個體的癌症風險從而更好地指導療法決策。當癌細胞逃脫原始組織在其它位點建立新的腫瘤時就會誘發癌症轉移,這是一種引發大多數癌細胞死亡的現象,研究人員推測,因正常細胞內部突變所產生的癌細胞或會在突變後獲得「旅行」的能力,但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後,研究人員並未發現一種能促進癌症發生轉移的基因改變。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APOE的基因,在任何癌症出現前其存在於機體所有細胞的DNA中,該基因會影響黑色素瘤的擴散,其所產生的蛋白質能干預癌細胞轉移所利用的一系列過程,比如形成血管、深入生長到健康組織中、以及抵抗腫瘤免疫細胞的攻擊,在人類機體中,APOE基因有三種不同的版本:ApoE2、ApoE 3和ApoE 4,研究者推測,這些突變體或能幫助解釋為何在不同人群中黑色素瘤的進展並不相同。

研究者表示,攜帶ApoE 4基因的小鼠機體中腫瘤長地最小,擴散地也最慢;深入研究後他們發現,ApoE 4是ApoE基因在增強機體抵禦腫瘤細胞免疫反應中最有效的版本,與攜帶其它突變的動物而言,攜帶ApoE 4的小鼠機體中往往有大量的抵禦腫瘤的T細胞會被招募到黑色素瘤腫瘤中,而且其血液產生也減少了。因此,ApoE變異所產生的影響在於其調節機體免疫系統攻擊方式的不同。

來自300多名黑色素瘤患者的遺傳數據重複了上述小鼠實驗,結果表明,平均而言,攜帶ApoE4的個體存活時間最常,而攜帶ApoE2的個體存活時間最短,因此臨床醫生就能通過觀察患者機體的遺傳特性來評估其癌症進展所帶來的風險。這或許也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過程,黑色素瘤患者有時會接受治療,從而增強機體抵禦癌症的免疫系統功能,研究者指出,攜帶ApoE4的患者對免疫增強療法的反應最好。

同樣地,研究者還發現,一種能增加ApoE產生的實驗性化合物—RGX-104能夠幫助攜帶ApoE4的小鼠更好地抵禦腫瘤,目前該化合物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後期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如何優化攜帶其它ApoE突變體患者的療法,比如,ApoE2與癌症轉移風險增加有關,截至目前的研究證據表明,ApoE3的轉移抑制能力介於其它兩種之間,因此研究人員就要尋找到遺傳信息會讓其面臨生存風險的患者,從而為其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法。

本文研究結果或許還能應用於其它疾病的研究,比如,有研究就發現,ApoE的突變會誘發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ApoE4則會加重患者神經變性疾病的風險,而並不是抑制癌症的進展。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ApoE在阿爾茲海默病發病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但研究者相信後期通過他們更為深入的研究或能闡明ApoE與癌症發生之間的神秘關聯。(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Ostendorf, B.N., Bilanovic, J., Adaku, N. et al. Common germline variants of the human APOE gene modulate melanoma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Nat Med (2020). doi:10.1038/s41591-020-0879-3

相關焦點

  • Nat Genet:突破!科學家利用新型算法成功追蹤癌症的擴散過程!
    ),闡明癌症的轉移機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療法,來阻斷癌症在機體中的擴散。文章中,研究人員得到的數據非常複雜,但複雜的數據或許並不需要進行複雜的解釋,通過同時追蹤細胞的突變和移動,MACHINA算法就能夠在某些患者體內發現由少量細胞遷移所誘發的轉移性疾病,比如,在一個乳腺癌患者中,此前研究人員分析發現,患者的轉移性疾病或許源於14個分離的遷移性事件,而這種新型算法卻發現,肺部中單一的繼發性腫瘤會通過僅僅5個細胞的遷移來播種其餘的轉移過程。
  • 癌症為何會遺傳?癌症遺傳排行榜,家族裡有這幾類癌可要當心了
    照片中14歲小男孩和他5歲妹妹,先後被確診患上遺傳性癌症,生命垂危。這對兄妹緊緊相擁,互相鼓勵,不斷為對方加油。孩子的母親希望用這張照片鼓勵更多深陷痛苦的孩子或者家庭,堅持下去!癌症為何會遺傳?有部分癌症類型有家族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活習慣的原因,也有遺傳基因突變的原因。家族性不等於遺傳。遺傳下來的不是腫瘤本身,而是風險基因。
  • Cancer Cell:揭示促進癌症擴散到大腦中的關鍵基因YTHDF3
    2020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每年約有20萬名癌症患者被診斷為腦轉移,但由於癌症向大腦擴散的機制仍不清楚,因此治療方案很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梅西癌症中心科學家Suyun Huang博士及其團隊通過展示一種鮮為人知的稱為YTHDF3的基因如何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在未來開發新的療法帶來了希望。
  • 《自然·醫學》:科學家首次證實,癌症轉移與先天性基因型有關
    Tavazoie認為,他的這項研究成果首次證實,遺傳自父母的先天性基因型(非後天突變獲得)可以影響惡性腫瘤的進展和預後。就這個研究的意義而言,Tavazoie認為或許APOE基因型可以作為預測黑色素瘤患者的預後和對免疫治療反應的標誌物,有必要圍繞這個結論展開前瞻性的臨床研究。「患者經常會問『我為什麼這麼倒黴?為什麼我的癌症會擴散?』
  • 有一個潘多拉盒子,叫基因驅動
    一種可以滅絕物種的技術  與賀建奎的人類實驗不同,基因驅動技術目前主要面向傳播疾病的昆蟲。為什麼這項技術會備受爭議呢?  「基因驅動也是基於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工具的技術。」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俊彪對《中國科學報》說,就是通過基因編輯工具,在基因上某一個特定位置造成DNA斷裂,然後利用攜帶的改造過的基因進行修復。這樣,這個生物自身的基因就會被改造過的基因完全替代,隨著生物繁殖,不僅可以穩定遺傳下去,還可以擴散改造種群中的其他個體。  與一般的基因編輯相比,基因驅動的最大特點是能賦予特定基因遺傳優勢。
  • 癌症會傳染和遺傳嗎?哪些導致癌症發生的病毒會傳染?
    先來看看癌症是怎麼發生的?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組織細胞是受基因控制的,細胞的生物學行為如生長、增殖等是有序的,不會發生混亂。但當人體長期接觸致癌因素如化學致癌物、放射線、某些細菌和病毒後,會引起基因發生「突變」,從而導致細胞生長失控,這些失控了的細胞也就是癌細胞,癌細胞在體內「瘋長」,形成腫塊(或腫瘤)。
  • 基因揭秘:孩子身上的哪些基因遺傳媽媽?哪些基因遺傳爸爸?
    孩子生下以後,不管是在外貌、身高,還是在性格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因為他是同時受到父母兩人基因影響的。大家也都知道,基因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就像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常常說:「哎呦這孩子簡直是跟他爸爸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那麼在孩子的基因遺傳方面,到底哪些是來自母親,哪些來自父親呢?
  • 科學家發現癌症轉移細胞學機制:擴散是轉移開始
    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外媒稱,西班牙科學家馬內爾·埃斯特列爾發現了腫瘤細胞從原始病灶逃離,分散到其他器官的機制,這就是腫瘤轉移的開始,而轉移是造成絕大多數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因此從10年前開始,癌症研究就專注於轉移機制研究,以便能夠做到預防。黑色素瘤作為最嚴重的皮膚癌,是預後較差、最容易擴散和轉移的癌症之一,目前雖然有治療黑色素瘤的有效藥物,但並不是對所有患者都管用。西班牙抗癌協會的數據顯示,西班牙每年新增大約3600例黑色素瘤患者,由於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增多,最近幾十年這一疾病患者人數在不斷增加。
  • Nat Rev Genet | 20 年來表觀遺傳領域核心進展之全景解讀
    隨後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研究,Grunstein 等研究了釀酒酵母中組蛋白尾部的突變,發現這些突變擾亂了端粒和交配型基因座(mating-type loci)中基因的沉默。這項開創性的工作提供了功能方面的早期證據,其中就包括沉默信息調節蛋白(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proteins)的首次表徵。
  • 新研究首次揭秘中國人群基因遺傳特徵—新聞...
  • Nat Commun:研究發現一種調控多種人類癌症發展的分子
    2019年9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個從非編碼基因表達的中間分子對關鍵細胞的發育分化和腫瘤細胞的增殖至關重要。這項研究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揭示了RPSAP52 RNA分子如何觸發細胞的增殖,並消除它們的分化,使腫瘤細胞更容易繁殖和擴散。
  • Nature:癌症免疫逃逸基因圖譜
    個體內和個體間腫瘤細胞的不同變異會導致腫瘤異質性,從而影響對治療的反應,使癌症治療變得更加複雜。所以,找到在一種腫瘤中導致免疫逃逸的基因,意義並不大,我們需要找到的是在多種癌症中調控免疫逃逸的基因,這才是最佳治療靶標。
  • Genome Medicine 7月內容更新
    Genome Medicine副主編Julia Simundza將於9月30日至10月3日期間參加在紐約舉行的第四屆國際癌症免疫治療研討會。新主編Rabia Begum將於10月16日至20日期間參加在聖地牙哥舉行的2018年美國人類遺傳學協會年會(ASHG)。
  • Nature medicine:骨質疏鬆,表觀遺傳研究有進展
    2015年2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們在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上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DNA甲基轉移酶3a(DNMT3a)在調節骨代謝與骨細胞分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2類沒被發現癌症的動物,它們的抗癌基因,對人類有什麼意義
    人類只要一直存活著就一定會有患上癌症的可能,這是因為癌細胞源於我們體內正常細胞的變異,活得越久那麼變異越多,那些逃過免疫系統檢查的「漏網之魚」聚集起來最終就會發展成癌症。但是我們似乎好像沒聽說過動物也會得癌症。
  • 遺傳就一定會得癌嗎?改掉生活中的這6大壞習慣,遠離癌症
    原創 羅思文 羅醫生健康說本文編輯:Daisy最近接到最多諮詢問題的就是家裡有癌症患者,會遺傳給下一代嗎?遺傳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基因主導。當然遺傳並不表示就一定會得癌,遺傳是作為一個高風險因素存在,相對於別人來說只是更容易得癌。
  • 擔心腫瘤會遺傳,可提前做基因檢測及諮詢
    大約5%~10%的腫瘤是因為一些顯性表達的基因突變或者缺失引起的,由於腫瘤易感基因變異與致癌物暴露聯合作用導致的腫瘤大概佔全部腫瘤病例的40%。誘發腫瘤的不可控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遺傳、慢性疾病(結腸炎、糖尿病等)。
  • 基因檢測一次幾萬,可以查出癌症嗎?答案呼之欲出
    核心提示:基因檢測是利用醫學檢驗來尋找人類基因的某些突變。目前使用了許多類型的基因檢測,並且正在開發更多基因檢測。醫學上也有利用基因檢測來發現早期癌症的,但是你對基因檢測了解程度如何呢。 基因檢測是利用醫學檢驗來尋找人類基因的某些突變。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同時,華大基因與澳大利亞實驗室的合作僅限於新冠病毒檢測平臺的安裝和工作人員的培訓。我國科學家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有助遺傳育種我國科學家日前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
  • 中國學者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首次獲得遺傳增強的「超級」幹細胞
    但在現實生活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改造生殖細胞,打造出這些遺傳增強的「超級人類」被倫理所禁止。而在倫理許可的幹細胞中,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技術,首次人工改造出遺傳增強的「超級」幹細胞。這類幹細胞或將在治療人類疾病中展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