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金箍就不能愛你,摘下金箍就不能救你

2020-12-04 西遊記窺密

帶上金箍就不能愛你,摘下金箍就不能救你,這是《大話西遊》中的經典臺詞。這句話反映了影片裡面,悟空在成佛與做人之間的痛苦抉擇和吶喊。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同時,也突出地演繹了緊箍的神奇。

其實在《西遊記》原著中,悟空沒戴緊箍前,做猴王之時,「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

是強者為尊應讓我,上天入地的無所不能的藐視一切的齊天大聖。而悟空帶上了緊箍以後完美轉身,而成為忠誠無二、保護師父完成志願的行者。

俠肝義膽,正大光明,

尊師愛友,保門護道,

患難相扶,休戚與共。

榮辱不分,貴賤不嫌,

不忌不怨,終身相依。

即使受盡萬般苦惱,依然百折不回。

那麼,這個緊箍是怎樣一個來歷,能有著這樣的神奇呢?

菩薩笑道:「《緊箍兒咒》,本是如來傳我的。當年差我上東土尋取經人,賜我三件寶貝,乃是錦闌袈裟、九環錫杖、金緊禁三個箍兒,秘授與咒語三篇,卻無甚麼《松箍兒咒》。」(《西遊記》)

觀音菩薩這段話,交待了緊箍的來歷。原來,這是如來佛祖交給觀音菩薩的三件組合系列,緊箍、禁箍和金箍。當然還有配套的咒語。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先帶上箍,然後念動咒語,箍就會收縮,威力巨大,從而讓戴箍的人痛苦不堪。

那麼,《西遊記》當中,有誰榮幸的得到了三個箍的加持呢?按照出場順序,第一個是孫悟空,得到的是緊箍;第二個是黑熊精,得到的是禁箍;最後是紅孩兒,得到的是金箍。這三個箍各有什麼不同呢?其中又有什麼奧秘呢?

我們常說的心猿意馬,「心猿」就是孫悟空的外號。比如: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這裡面的「心猿」,都是明確地指明是孫悟空,也就是把孫悟空象徵「心」。

老母道:「東邊不遠,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洩漏一人知道。我去趕上他,叫他還來跟你,你卻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三藏聞言,低頭拜謝。 (《西遊記》)

這裡提到「定心真言」,更明確了緊箍就是針對「心」的。

那麼,禁箍呢?

在《西遊記》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這兩回中,是講述用禁箍收服黑熊精,在介紹黑熊怪時寫道:

綽一桿黑纓槍,走出門來。這行者閃在門外,執著鐵棒,睜睛觀看,只見那怪果生得兇險——

碗子鐵盔火漆光,烏金鎧甲亮輝煌。

皂羅袍罩風兜袖,黑綠絲絛軃穗長。

手執黑纓槍一桿,足踏烏皮靴一雙。

眼幌金睛如掣電,正是山中黑風王。

行者暗笑道:「這廝真箇如燒窯的一般,築煤的無二!想必是在此處刷炭為生,怎麼這等一身烏黑?」(《西遊記》)

這裡的黑熊精,住的黑風山黑風洞,用的兵器是黑色的,鎧甲是黑色的,戰袍是黑色的,絲絛是黑色的,皮靴是黑色的,就連名字也是黑風王,悟空說他一身烏黑。這樣的描寫安排,絕非偶然,更不僅僅是文學手法,而是有著一定的象徵意義。因為,取經之道,不離乎一身務本之道也。

在得出結論之前,我們看看在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指導下,產生的中醫理論藏象學說:

在這套理論中 ,腎在五色中是黑色,五行當中屬於水,方位當中屬於北,四季當中屬於冬天。黑色是腎的代表色,而小說中黑熊的特點恰好是黑。正是腎的主要的象徵。所以,我們判定黑熊怪是「腎」的象徵。

腎為「封藏之本」,「封藏」有閉藏、貯藏之義,主要就是體現腎的藏精作用。在《西遊記》中用禁箍來象徵。「禁」有儲藏、約束、禁止的含義,這正是和「封藏」同義。

腎屬水,「水曰潤下」,水的本性向下、下行。所以,如果腎精不固,或者腎水洩露耗散過多,多表現在封藏功能失調。調理的要訣,就是禁箍的「禁」字,使腎固守封藏。當然,如果採用修真之法,還會使腎水逆而上行。

故神氣當常養勿缺,神氣滿時,練心及時,則欲望不生。妄念亂心性,是故立念為先。消除雜念,無欲自清涼。(《武當修真秘笈》密注詮編)

心屬火,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熱、上升、光明的特性。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分「血肉之心」即解剖之心和「神明之心」相當於腦的功能,包括人的神志活動。心具有主宰五臟六腑、形體官竅的一切生理活動和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功能。所以,如果用心過度,心神耗散過多,就會有很多病症出現。

調理的要訣就是緊箍的「緊」字,「緊」即是收束,心不外馳,轉而清虛內守。

這樣,緊箍把心火下降,禁箍把腎水上升,就會達到心腎相交。

其實,我們能經常體會到的心腎相交,是在睡覺的時候,心火下降,腎水封藏上交於心,人就會進入深度睡眠。

當然,如果採用修持的專業方法,還會進入更深層次的心腎相交,達到水火既濟,抽坎填離,再造乾坤。

從來大道自修身,養性通神合天真。

性守不起妄念消,無思無念自在身。

身靜多得守字訣,守心收氣妄念消。

海底生金金生水,坎宮神水自增添。

心腎往來和合生,自是真元長壽功。

長壽得自少煩惱,神不搖心壽自安。

進入深層次修為,展開新境界,領悟生命的深刻和奧秘。

相關焦點

  • 大話西遊:戴上金箍無法愛你,摘下金箍無法救你!
    正所謂,戴上金箍無法愛你,摘下金箍無法救你。 紫霞仙子和至尊寶的愛情也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經典。有人說,看懂了大話西遊,你就明白了愛情是什麼。 可又有多少男孩像悟空一樣無奈,正所謂,戴上金箍無法愛你,摘下金箍無法救你。
  • 《大話西遊》:放下金箍,不能救你;戴上金箍,卻不能愛你
    就像那句話說的:「如果我放下金箍,便不能救你;戴上了金箍,就不能愛你。」我們每個人都在成長。成長是很痛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靈上。我們要學會取捨、也要能承擔放下。說實話,第一次,我確確實實是將其作為一部喜劇片來看的。我發現裡面充斥了各種各樣的笑料,說的,唱的,喊的,熱鬧非凡。
  • 不帶金箍不能守護你,帶上金箍不能擁抱你,這就是至尊寶的無奈!
    不帶金箍不能守護你,帶上金箍不能擁抱你,這就是至尊寶的無奈!   《大話西遊》大家都看到的是命運、不公、悲劇、棋子,可至尊寶就是找到了他的需要(真愛或是理想),不管他願不願意當猴子,那只是他救自己深愛的人的一個手段,一份努力,這麼多份深深的努力、為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奮鬥,拋棄自由等等。
  • 「放下金箍,不能救你」解密
    宮主曰:「觀音曾提醒提醒至尊寶一次,金箍戴上之後你再也不是個凡人,人世間的情慾不能再沾半點。換成俗語,用臺詞去理解道家文化:「放下金箍,不能救你;戴上金箍,卻不能愛你」,這句背後也可以換角度去理解。
  • 情侶頭像:至尊寶說,戴上金箍無法愛你,不帶金箍無法救你
    小豪還是要繼續今天的推薦,大家現在是不是都準備回家了~   嘻嘻~最開心的就是周末啦~   小豪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情侶頭像:至尊寶說,戴上金箍無法愛你,不帶金箍無法救你!
  • 花遊記 | 不想摘下金箍,我是認真的
    每次戀戀不捨看到最後一集,總是會意猶未盡地去B站上看花絮、看剪輯,然後再把結局看一遍,仿佛到這個程度故事才會迎來結局。 最近追完了韓劇《花遊記》,是的,名字源於我們熟知的古典名著《西遊記》,救世框架、人物名稱、人物性格都沒有改變,只是主線全盤顛覆。
  • 不戴金箍 如何救你 戴上金箍 如何愛你
    笑得合不攏嘴,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突然聽懂了一首歌,看懂了一部電影…… ……看到星爺和達叔演繹至尊寶用月光寶盒穿越五百年的場景時,一次又一次想穿越過去救他的娘子白晶晶,至尊寶也一直覺得自己心裡愛著的是白晶晶,但是當紫霞被牛魔王抓走之後,他明白了自己的心。
  • 為愛,你願意帶上金箍,從此忘卻人世間的七情六慾嗎?
    情劫裡的你為情所困,你感覺遇到的感情就像一場劫難,無法擺脫。你不想放棄那個人,但是愛那個人卻讓你傷痕累累.,如一場劫難,一場心的劫難。另一部《大話西遊》更是把這種情劫表現得淋漓盡致,不過主角變成了孫猴子(至尊寶)。
  • 戴上金箍不能愛你,不戴金箍不能保護你的無奈,伍六七不會有
    在大話西遊裡,讓君寶最無奈的莫過於戴上金箍不能愛你,不戴金箍不能保護你了。這是一種無奈,必須選擇一種才行,這時候才會想世上安得雙全法,能愛你又能護你。孫悟空很無奈,但是伍六七應該不會,他會做想做的最強刺客,用自己的力量保護想保護的人和事。
  • 帶上金箍,即成大聖
    那大聖腳踏祥雲,頭頂金箍,一根大棒攪動風雲,在猴群有難時挺身而出!肆意灑脫,癲狂無畏!小猴子默默咽下乾澀的果子,轉身下了山。它要做大聖!活著,就應該像大聖一樣,瘋過、愛過、恨過、闖過、拼過、努力過,但從沒怕過!
  • 猴子,你可願戴這金箍啊?
    「猴子,戴上這金箍你便可從這山下出來,你可願戴啊?」「願!」從此,這世間便少了一個齊天大聖,多了一個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菩薩,如今我已成了佛,這金箍你就幫我去了吧!」「鬥戰勝佛,等你到了花果山,這金箍自然就沒了。」「多謝菩薩,多謝菩薩!」
  • 【《西遊記》讀書筆記選2】金箍與孫悟空
    ——「你再可無禮了?」行者道:「不敢了!」……這是孫悟空戴上金箍後的一段描寫。至此,孫悟空開始了非比尋常的歷練。戴上金箍後,他究竟有何改變?又有了什麼進步?一切我們都要從頭說起……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在師兄前班門弄斧,又大鬧龍宮翻攪東海,甚至鬧翻了天宮,一切事件都顯示了他的野心和野性。被唐僧從五行山下拯救出來後又耐不住急躁,打殺無數,直到他帶上了金箍。
  • 不戴金箍救不了你,帶上金箍愛不了你,我的一生所愛
    其實最好的情感是在學生時期,07年初二軍訓我就已經深深喜歡上了你,雖然在一起了,我們還是分開了,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形同陌路,可惜意中人淪為憶中人。在朋友圈看到你的分享,沒有去點讚,而是進來聽了一遍又一遍,因為是粵語歌曲,不知道你聽的時候是否有在想我,而我一遍又一遍的在聽,似乎能感受到情人離去不在回來的那種感覺,似乎在美好的東西也只能在心裡回味,你有了新的女朋友,那就各自安好吧,雖然心裡很難受,我也怪不得誰,當初在我喜歡你的時候,有可能是老天在幫我,冥冥中在告訴你我喜歡你,在一個夜晚,我發現我抽屜裡有一封信
  • 四川援助湖北醫生發朋友圈「戴上金箍你就不是凡人」 周星馳隔空...
    汪建英 周麗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人這一輩子,國家也沒有多少次機會需要你,只要國家需要你,就該挺身而出。」1月25月(大年初一)一大早,作為四川首批援助湖北醫療救援隊隊員,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重症醫學專業醫師雷波和同事們從瀘州出發。
  • 蓋世英雄來了,他從此帶上了金箍,星爺對此說了什麼?大話西遊!
    「只要你帶上了金箍,從此以後你就不是凡人」「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說到這些臺詞,你的腦子中可能就已經出現了畫面,觀眾們對於某些臺詞也是銘記於心,導演把孫悟空從人再到戴上金箍的時間過程交代的清晰明了,也讓觀眾代入感情,融入孫悟空的角色,使得在他做決定的時候,觀眾在心中也做了一個決定
  • 《西遊記》中,金箍總共4個,箍著金箍棒的,究竟有什麼秘密?
    觀音菩薩在如來佛那兒領取護送取經團隊的任務時,就先預支了一部分獎勵,其中就有三個金箍。菩薩將金箍藏了,執了錫枚,徑下靈山。——《西遊記》第八回三個金箍,各自有一篇咒語,對應的效果的是『金緊禁』,端的是異常兇狠,一旦套住,任你有多大神通,都得老實本分,保管乖乖皈依我佛。比如孫悟空,唐僧一念緊箍咒,便見肉生根,齊天大聖硬生生變成了孫行者,可知這三個金箍,都不是什麼善茬。
  • 戴上金箍的孫悟空,為什麼依舊不懼怕觀音菩薩
    但接著打死六個強盜,唐僧卻生氣了,說猴子沒有慈悲之心,去不了西天,嘮嘮叨叨一頓上課,猴子五百年前如何威風,唐僧根本不清楚,他哪裡受得了這種氣,於是萌生了退出的念頭:「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浩惡我,我回去便了!」呼的一聲,就不見了。
  • 戴上這個「金箍」,你就不再是一個凡人
    晚上和同事閒聊,他覺得自己還是比較認同「世上只有『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這兩件事」,我聽了打趣地問道,「那我是你爸爸這件事你要怎麼看待呢?」然後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尷尬卻又不失禮貌地微笑。只做份內的事,別人尋求幫忙就推三阻四;每天踩點打卡、拒絕加班、下班就失聯;不再在意甲方的意見、賠錢只是公司的事;孩子交給老人帶,教育全憑天賦與自覺;想吃吃、想睡睡、想買買、想玩玩、想約約,生活從此只有「真的爽」這三個字,可是這樣就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 原來這金箍的來歷非同一般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知道這個金箍和緊箍咒是觀音菩薩傳給唐僧的,只要唐僧一念那緊箍咒,縱使這孫悟空銅頭鐵腦,有著萬般能耐,也是承受不住,連連求饒。我們看到的唐僧念緊箍咒念得非常狠的有兩次,一次是剛給猴子戴上金箍的時候,小試牛刀,徹底收服了孫悟空。還有一次是三打白骨精那一段,誤以為孫悟空打死了好人,這一次念咒就念得特別狠了,孫猴子痛的死去活來。
  • 戴上金箍就是孫悟空?這樣不過是在毀了我們的孩子!
    近日,一則「頭戴金箍圈」上課的孩子火爆網絡。據傳說,這法寶可以實時監測學生是不是打盹、是不是走神、是不是注意力集中!對比而言如來佛祖的金箍圈可就「弱爆」了:只能作為一個懲罰手段,絲毫不能預防「悟空」的出軌想法。由此看來,孫悟空是比今天的孩子們幸運的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