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雨:夏季有黑雲白雨,捲地風來忽吹散

2020-12-13 地理學漫步

對流雨:黑雲白雨,捲地風來忽吹散

夏天,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會感覺比較漫長。這種漫長,除了表現在白晝時間長,還和太陽輻射過程中,釋放了熱量,使地面升溫,而後大氣溫度也居高不下。不熟悉地理,又不曾行走南北的人們,常常以為冬季到南方避寒、夏季到北方避暑不錯。實際上,冬季,我國南方比北方更加溫暖,但夏季南北方同樣都在高溫下煎熬。

望湖樓

中國東部季風區,典型特徵之一是雨熱同期。大風、降雨,會帶去些許涼意和清新的空氣。蘇軾《望湖樓醉書》記下了他在杭州任通判期間的一次夏季的大雨。望湖樓,處於杭州西子湖畔,為五代時吳越王所建。神宗熙寧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蘇軾遊西湖,飲酒題詩。其中之一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是一場對流雨

根據成因不同,可以將降水分為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颱風雨。

對流雨的形成原因

共同之處在於,需要具備降水的條件:

1) 水汽充足;

2) 水汽凝結核: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

3) 上升運動:降溫,伴隨水汽凝結。

區別在於:

1) 對流雨:局部受熱多,空氣垂直上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2) 地形雨:大氣水平運動,遇地形阻擋後,抬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3) 鋒面雨:冷暖氣團交匯,暖氣團在上升過程中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4) 颱風雨:強烈的低壓作用下,空氣輻合上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從詩句描繪的情況來看,在這場雨到來之前,不曾有大風,因此和鋒面活動無關。鋒面降水,一般受氣團移動影響,大氣水平方向移動顯著,形成風。詩句所描繪的雨,來得急,走得快,這場雨的形成應該是對流雨。

黑雲是怎麼形成的?

烏雲密布

來得急,和高溫條件下,水汽迅速上升有關。在地面受熱過程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密度越小。相應地,熱空氣的上升速度越快。熱空氣迅速上升過程中,溫度不斷降低,其攜帶的水汽不斷冷卻凝結,或者凝華成小冰晶。持續的冷卻過程中,聚合大量小水滴、小冰晶,懸浮在空氣中,形成了雲。

一般地,水汽凝結的條件,需要:

1) 充足的水汽:必備條件;

2) 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水汽冷卻凝結的中心。有足夠的凝結核,可以加速水汽的冷卻凝結;

3) 降溫:通常情況下,水汽降溫,一般在上升運動實現(近地面大氣,隨海拔升高,氣溫遞減);

雲層大量反射太陽光線,會使透過雲層的光線減少。若雲層比較少,薄,大量光線透射過來,進入我們視野的雲就是白雲;反之,雲層很厚、多,只有少量的光線透射過雲層,進入我們視野的雲層就是黑雲。

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以墨色形容黑色的雲,說明雲層厚、濃。黑雲,自遠而近,俯瞰大地,加上水汽含量大,氣壓高,故而,李賀筆下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這樣的詩句。

烏雲密布,雨點密集,」白雨跳珠亂入船「,以「跳珠」比喻雨點大,「亂入船」雨點來得快、打落急,令人猝不及防。諺語說,風是雨的頭。意味著,降雨之前,往往伴隨著大風。然而,這首詩在寫雨到來時,沒有涉及風。結合以上兩句推測,應當為午後常常出現的對流雨。午後兩點,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水汽迅速蒸發,形成了短時間強烈的上升氣流,冷卻凝結,形成烏雲而遮天蔽日。因大氣運動在此階段,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不顯著,故而驟雨之前沒有常見的大風。

蘇軾

夏季,我國北方午後形成的暴雨,從成因上看,大多屬於對流運動形成的降水,地理學上稱為「對流雨」。據成因推測,對流雨一般具有如下特徵:

1) 影響範圍不大:強烈對流運動的範圍有限,造成雨區的範圍狹小。一般地,對流雨的雨區範圍在0.1-50公裡內。我們所熟知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對流雨造成的。

2) 降水強度大:由強烈對流(上升)造成水汽迅速冷卻凝結,形成的雲雨天氣,往往表現出非常激烈的以免,常伴有閃電、雷暴。這樣的雨,氣象學上又稱為雷陣雨。

3) 持續時間短:急劇的降水,導致地面氣溫迅速下降。對流運動減弱,降水過程很快結束了,因此,對流雨的降水歷時較短。

4) 隨時間變化快:短時間形成強降水,又迅速結束,降水強度變化很快。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雨點落得快,雨勢急迫,突然來了一陣大風捲地而來,吹散烏雲。雨後天晴,西湖的湖水碧波如同明鏡,映照天空,開闊而平靜。

驅散對流雨的風:和熱力環流有關

對流雨造成迅速降水之後,局部地面迅速降溫。造成了區域之間的氣溫差異很大,氣溫差異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氣壓差異(水平氣壓差)。水平氣壓差,驅動大氣的水平運動。單位距離的水平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

冷熱不均,是風形成的根本原因

風吹,雲散,日出,天氣恢復了晴朗。望湖樓下的西湖水,在驟雨之後,恢復了寧靜,映照天空,涼爽的環境下倍感湖面開闊。

夏日苦長,特別是到了大暑節氣。江南梅雨結束之後,雨帶開始北移到華北地區。夏天酷熱中,雨帶來的清涼,總是短暫的,風也是細微的,對降溫來說,有條件的用風扇空調,其他的努力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防止高溫灼傷皮膚、脫水中暑。

相關焦點

  • 旅遊:望湖樓——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在杭任官時也喜歡在望湖樓遊樂,還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七言絕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從此望湖樓更加聲名大振。後來的望湖樓為湖邊的茶樓,登樓憑欄,一邊喝茶,一邊觀景,望湖樓,約三五好友,喝茶品茗,看景說情聊人生,是很愜意的。望湖樓位於斷橋東少年宮廣場西側,傍湖而建。又名看經樓、先得樓。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夏雨忽來: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如果說春雨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秋雨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那麼夏天的雨就顯得豪爽多了,突如其來,興盡則去,氣勢滂沱,隨心所欲。大雨之後,往往還會有彩虹出現在天際,仿佛是對自己的冒失造訪感到歉意,為人們送上一份厚禮。夏雨忽來的場景在古詩詞中也時有出現,接下來我們就在蘇軾的詩作中去感受一下。
  • 五首宋代詩人描寫夏雨的詩詞,各有新意
    01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02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約客》宋代: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05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蘇軾3首寫雨的詩詞,意境唯美句句經典,哪一首讓你怦然心動?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許多人愛蘇軾,都是從「竹杖芒鞋輕勝馬」開始,而我是因為這首詩,入了東坡的坑。第一次看到這首詩,真的非常驚豔,我實在不知道怎樣的腦迴路,才能想到用翻墨來形容黑雲,用跳珠來形容白雨。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瞬息萬變,寫出了史上最有氣勢的雨,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全詩如下: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在這首詩的題目下一共有五首七絕,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一首。這首詩作於北宋神宗熙寧5年,即公元1072年。
  • 詩詞裡淅淅瀝瀝的雨
    春夜喜雨唐代: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滁州西澗唐代: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雨也有顏色?!你知道「白雨」的意思嗎?
    人民網東京10月15日電  你可能聽說過「白雪皚皚」、「黑雲壓城」、「彩霞滿天」,那「白雨傾盆」呢?咦?雨也有顏色?!是的,日語裡有許多形容雨的詞彙,其中不乏用色彩來描繪的。紅雨有兩個意思,一是「春季落在花瓣上的雨」,二是「比喻粉紅花瓣飄落的姿態」。按照第二種解釋,「櫻花雨」是不是可以叫做「粉色雨」呢? 「紅雨」過後,日本將迎來「綠雨」的季節。「綠雨」(りょくう)指的是「草木吐新綠的時節降落的雨」。綠色屬於夏季,連雨都被染色了呢。
  • 勵志的雨,激情滿懷的雨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力逐漸增強,中國人民大刀闊斧、雄渾壯闊的氣勢開始譜寫新的篇章。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年邁體弱的陸遊,深夜聽著窗外的狂風暴雨,夢中依然跨上戰馬,踏過冰河,馳騁疆場。
  • 用什麼詩詞形容夏天的雨逼格更高?暴雨天攝影大賽配文推薦
    今年雨水確實厲害,而且雨水來臨之前烏雲密布的天空也確實嚇人,社交媒體上刷一圈也是黑壓壓一片寫實黑色天空照,配文無非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形容雨水的也無非是「比慕容雲海和楚雨蕁分手那天的雨還要大」「比依萍找他爸要錢那天還要大」之類的。在雨天攝影大賽裡,如果你的圖片沒有很突出,對圖片的描述就是取勝的關鍵了。
  • 蘇軾一首描寫雨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令人讚嘆不已!
    蘇軾應當說是北宋最有才華的一位全能型的天才,他不僅在詩詞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在書畫方面,同樣也是堪稱一絕。小編要介紹一首他同樣非常經典的作品,那便是他一首描寫雨的詩,也就是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在這首詩中,詩人可以說把雨描寫的繪聲繪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北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