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裝、調試……6月17日下午,文昌市文城鎮航天·現代城樓頂,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北鬥自由流智慧交通項目相關負責人林賢斌正在指導工人建設北鬥高精度定位基站,約3.5米高的不鏽鋼金屬管通過焊接,固定在水泥底座上,連接著建築防雷管。
「未來的交通是什麼樣的?通過北鬥高精度定位、自由流通行、雲收費等大數據平臺,構建智慧交通網絡,可實現無障礙通行、無感支付、精準定位等,讓出行更加便捷。」林賢斌介紹道。
北鬥自由流智慧交通項目是文昌航天超算中心航天大數據的重要應用之一,是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首批智能化數位化城市新基建的組成部分。目前,文昌境內8個基站正在抓緊建設,預計本月底完工,7月將投入試運行。
不止交通,航天大數據服務平臺的應用,讓文昌其他方面的城市管理也更加智慧——
打開「兩違」整治工作人員手機上的「文昌市資源環境監測監管大數據服務平臺」App,每半月更新一次的衛星數據,讓地面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建設行為一覽無餘,執法人員可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海南聚能創新研究院院長邢青濤介紹,自去年1月21日我省首顆商業衛星「文昌超算一號」在酒泉成功發射,並與長光衛星在軌的16顆衛星併網運行以來,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在全省已率先將航天超算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運用到生態環境監管領域,保護青山綠水。
「文昌國際航天城是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之一,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作為文昌國際航天城起步區率先啟動建設的項目,得到了國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支持。爭做商業航天大數據應用的探路者,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是我們的擔當,也是機遇和挑戰。」文昌航天超算中心聯合建設單位海南現代科技集團董事長邢詒川表示,超算中心將匯聚全國產學研創新資源,建成以航空航天為核心的性能計算服務平臺,形成「航天超算+大數據+雲平臺」的多功能和多場景應用的新型數據應用中心,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大腦」。
為布局現代服務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相融合的智慧產業鏈,日前,海南現代科技集團面向全球發出「百萬年薪引進人才」的「招募令」。截至目前,收到簡歷投遞1024份,其中不乏博士等高學歷的尖端人才。
今年41歲的葉世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的博士後,近日來到海南,將參與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的運營管理。「海南自貿港建設舉世矚目,機遇難得,相信航天產業在海南將有大發展。」葉世陽表示,建成後的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將不僅服務於海南自貿港建設,還會輻射全國乃至全世界。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由海南現代科技集團、中國交通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關村開放基金管理中心聯合打造,計劃投資200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12億元,主要建設航天科技、數據經濟應用的新基建項目,按照國際一流的高性能計算研究和服務中心標準打造。
【來源:南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