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文化篇(附語音)

2021-02-13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寒露節氣」】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淮南子•天文訓》裡講:「秋分加十五日,鬥指辛則寒露。」這個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間是在每年的公曆10月7日、8日或9日這三天時間段,每年都有所不同。(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寒露是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講:「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在寒露這個節氣,氣溫比白露節氣的氣溫更加低,地面的露水更冷,都快要凝結成霜了,因此叫做寒露。雖然寒露和白露這兩個節氣都與露有關係,但是白露是依色而命名的,寒露是依寒冷的感覺而命名的。

 

到了寒露節氣,也就是深秋了,天氣逐漸由涼轉為寒,所以在這個節氣,我們就會感受到秋天的肅殺之氣。寒露以後,北方地區的冷空氣逐漸具有了一定的實力,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的控制之下,雨季就基本結束了,天氣常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裡,這個時期對秋季的農作物收穫非常有利。

 

一、重陽簡介

 

在寒露節氣有一個我國的傳統節日,會在這個節氣當中,就是農曆九月九日,俗稱的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作老人節。(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因為在《易經》當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是兩九重逢,因此叫做重陽,也叫重九。

 

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所以又叫做登高節。同時還有踏秋、佩茱萸、賞菊花、喝菊花酒等習俗。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因為農曆的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就是長久的久,因此在這一天也有祭祖和推行敬老的活動。重陽節又稱為踏秋,還有農曆三月初三的踏春,這兩個節日都是在古代的時候,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一天,所有的親人都要一起登高、佩戴茱萸、賞菊花。從魏晉開始,人們就開始重視過重陽節,因此重陽節也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傳統節日之一。

我們熟知的唐代王維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講的就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場景。這裡的茱萸是一味中藥,香氣味濃,有驅蟲祛溼,逐風邪的作用,並且能夠消積食,治寒熱。(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古人用它可以置酒,可以做香囊,都用之養生去病。民間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的時候,人們喜歡佩戴茱萸以闢邪求吉,因此茱萸還被人們稱之為闢邪翁。

 

在晉代周處《風土記》裡記載:「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謂之登高會。」由於登高望遠的時候,有插茱萸、佩戴茱萸香囊的習俗,所以在古代把登高會,也就是九月九日這一天,又稱之為茱萸會或茱萸節,這就是王維這首詩裡面所提到的茱萸的記載。在這一天還有很多人會賞菊花、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這些民間習俗。

 


(1)觀紅葉

 

寒露節氣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有一個民俗就是觀紅葉,寒露的節氣,連續降溫就催紅了楓葉,到了金秋時節在香山,滿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所以在這個時候,爬香山,看紅葉,成為一個民間的習俗活動。(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除了看紅葉以外,轉回到養生方面,在寒露節我們有一個習俗,吃一種食物來延緩衰老,那就是吃芝麻,寒露節氣,氣溫由涼爽變為寒冷,所以這個節氣養生應該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這樣一個習俗。

 

(2)吃芝麻及相關食物

 

北方地區,在這個節氣當中,吃芝麻與芝麻相關的一些食物都成了寒露這個節氣前後比較熱銷的產品,比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還有芝麻燒餅等這些時令的小食品。從中醫的角度看,芝麻有健脾胃、和五臟、助消化、順氣和中、平喘止咳、抗衰老、利小便的功效,同時還對於神經衰弱有很好的幫助。我們一般吃的芝麻,白芝麻是主要是用來食用,黑芝麻主要是用來藥用。(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黑芝麻在中醫學裡邊又稱之為胡麻或者胡麻仁,在中醫的處方當中,有的時候會用到黑芝麻。

 

黑芝麻不僅可以保養身體,還可以養腎黑髮,也就是說經常吃黑芝麻能夠使頭髮變黑,同時還有護膚美容的作用。經常吃黑芝麻可以養血,滋潤皮膚,能使比較乾燥粗糙的皮膚變的光滑、柔嫩,因此可以延緩衰老。

 

 

寒露有三候:初侯鴻雁來賓,二侯雀入大水為蛤,三侯菊有黃華。初候就是第一批大雁往南飛,再過五天,雀兒投入水中之後變成蛤蜊,這是古人的一種認知,我們都知道蛤蜊跟雀不是一種生物,但這是古人從觀察現象當中發現的,就是這個時候有雀的這種活動。三候菊有黃華,就是山菊花開始綻放,它是開放的,這就是整個秋天的這樣一種景象。【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寒露節氣」】(更多精彩,請關註明日寒露節氣:養生篇)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0,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每天9:00~17:00接打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每天9:00~17:00回復微信)

    微信號:pbsyy012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大寒節氣:文化篇(附語音)
    【本篇是: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之「大寒節氣」】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醫彭鑫博士,今天我們繼續講解二十四節氣之——大寒
  • 節氣| 寒露
    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故為寒露,寒露。雨水漸少,露水增多,天氣乾燥,幹支歷戌月的起始,秋季的第4個節氣,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七節氣。今日寒露。「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白露節氣開始,鴻雁已開始列隊南飛,此時應為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 寒露是什麼意思 寒露節氣由來
    在即將走進秋天的時候,我們就會來到寒露這個節氣。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這個節氣的由來吧。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9日。「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 寒露節氣的民俗有哪些 寒露節氣詩短句與習俗介紹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節氣的民俗有哪些 寒露節氣詩短句與習俗介紹 2018年10月8日,寒露節氣就會到來。二十四節氣的每一個節氣都被劃分為三個物候,而寒露三候也有不同的意思,且因為這個節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又是悲秋的時節,所以古人留下了很多經典詩句,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 節氣|寒露——鴻雁入夢 寒露醒秋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九月節寒露,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意為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了。「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節氣的特點
    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節氣的特點時間:2018-09-28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節氣的特點 寒露是秋天的重要節氣,寒露一到,氣候都變得不一樣了,寒露是幾月幾日?2018 寒露節氣的特點是什麼?
  • 二十四節氣 | 寒露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此時最為五彩斑斕。
  • 【寒露節氣】2019寒露是幾月幾日,寒露是哪天,寒露是什麼意思,寒露...
    導語:寒露節氣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10月8日或9日將迎來寒露節氣,寒露意味著氣候由涼爽到寒冷的轉變,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 快要凝結成霜了。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寒露到,風景俏。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寒露節氣的含義就是夏季熱氣慢慢退去,秋季寒氣漸生,代表性的說明季節氣溫的轉變,給人觸感也變涼了。寒露到,風景俏。>(庚子年(鼠年)八月廿二,今天是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 【節氣】今日寒露
    今天4時33分,迎來寒露節氣。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正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秋意熟透,你那裡冷嗎?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寒露至,天愈冷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是幹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處於室女座)時。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
  • 2017年寒露節氣是幾月幾號 寒露節氣的含義及寒露養生習俗(圖)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 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 二十四節氣—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是天氣轉涼的標誌,連露氣都要凝結了。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詩有「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理工二十四節氣—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 節氣丨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古代典籍裡有這樣一句話:「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這句話描述的是寒露節氣的特點,意思是這段時間產生的露水因天氣寒涼,快凝結成霜了。
  • 寒露節氣飲食養生
    寒露節氣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 寒露節氣,賞析杜甫的《寒露》
    《寒露》(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唐】杜甫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力稀經樹歇,老困撥書眠。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節氣之後,熱氣消退,寒氣漸生,天氣漸轉寒,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首寒露詩反映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現狀,以及他隨遇而安,熱愛生活的態度。秋風寒露裡的杜甫是清苦的,也是詩意的。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蕭春來先生題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乾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編輯:侯松平
  •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0-08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間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古書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指的就是寒露節氣。
  • 寒露:了解二十四節氣文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