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視鏡作為汽車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部件,它能夠讓駕駛者便捷獲取車輛後方、側方等汽車外部情況的工具。也正因為其對車輛行駛安全的重要性,大部分國家都規定了汽車必須安裝後視鏡,而且所安裝的後視鏡都要能調整方向。可是此前,日本已經通過了一項新法規,允許無後視鏡汽車上路;這意味著這個汽車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將有可能在未來的汽車上消失。
當然這個無後視鏡汽車上路自然不是讓汽車不安裝後視鏡直接上路,而是採用攝像頭系統代替後視鏡行使功能性。那麼日本為何要搶先通過這項法規呢?這其實是為了改善本國解析度和視頻技術的發展。據了解,日本本土的多家後視鏡的供應商已經開始爭相開發相關技術。那麼採用攝像頭系統取代後視鏡有哪些利弊呢?
攝像頭取代後視鏡的好處
降低風阻
採用攝像頭取代後視鏡自然有其理由,首先後視鏡的取消可以有效地減少汽車在高速時,因後視鏡而產生的空氣阻力。雖然採用攝像頭也需要在車身側面有突起的構造存在,但不得不說正面面積肯定會比後視鏡小很多。採用攝像頭後,汽車的風阻會略有下降,燃油經濟性自然會有所提升。
減少車輛盲區
當然降低風阻只是這項改變的次要益處,更多的是出於安全考慮。常有因為車輛盲區在挪車時發生事故的事件發生,這無疑暴露了現行後視鏡的缺點,由於鏡面面積和距離所限,不可能全面清晰地顯示車輛周圍的狀況。而採用攝像頭的話便能減少車輛盲區並協助駕駛者掌握車輛四周的情況。此外,在夜間行駛時,傳統後視鏡會因為光線的原因,導致看不清或炫目的情況出現。而採用攝像頭之後,因應用了圖像處理技術,可以對暗處的景象增強,也可減弱車燈等炫目光源的亮度;使夜間的行駛安全性更高。
減少駕駛者頭部轉動次數
除了減少車輛死角外,也能夠減少駕駛者頭部的轉動次數。畢竟使用傳統後視鏡,為了全面掌握車輛周圍的狀況,駕駛者要經常轉動頭部觀察各個後視鏡,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駕駛者的負擔。而採用攝像頭後,可將顯示器設在駕駛者容易觀察的位置,且這樣的觀察更為集中,避免了經常性轉頭的動作。
攝像頭取代後視鏡有哪些弊端?
影像滯後的情況
畢竟作為一款電子產品,其原理是由攝像頭進行影像拍攝,再經過處理後才能在顯示器上呈現。這勢必便會產生影像滯後的情況,雖然說可以通過系統的軟硬體性能提升,從而將遲滯降到最低,可是這種提升勢勢必要花費一定的成本;這也對攝像頭的推廣和使用造成一定的阻礙。
故障處理機制未建立
採用攝像頭代替後視鏡,最主要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安全。但一旦攝像頭無法穩定地發揮作用,便如同汽車突然間失去了「眼睛」一樣。雖然目前關於倒車和變道等情況,駕駛者可以在影像的協助下更加順利地完成;但駕駛者的主要依賴仍然是後視鏡。而在攝像頭取代後視鏡的情況下,駕駛者便只能依賴影像進行判斷。因此要考慮的問題自然要更為全面,如在行駛過程中出現故障等問題,所以需要建立全面有效的應急故障處理機制。
茶哥點評
雖然攝像頭取代後視鏡有利有弊,但不得不說是未來的一種趨勢,相信在未來弊端會被開發者降到最低。實際上各國的概念車都相繼推出了無後視鏡汽車,美國和德國也有望在今年取消後視鏡的相關法規。面對沒有後視鏡的汽車,你是否能夠很快適應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