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水滿花千樹

2020-07-14 中國青年網
曲江水滿花千樹

曲江亭北側湖邊的雕塑名為「悵望江頭」,表現的是大中十年,李商隱在長安遊賞曲江時寫下《暮秋獨遊曲江》的情景。他獨立江頭,無限悵惘。

曲江水滿花千樹

唐長安城示意圖。

曲江水滿花千樹

徐燕孫《明皇並馬圖》。

曲江水滿花千樹

曲江池航拍美景。

曲江水滿花千樹

大唐芙蓉園《大唐追夢》演出。

曲江水滿花千樹

曲江池畔「元白夢遊」雕塑。

曲江水滿花千樹

大唐芙蓉園「紫雲樓」。

韓老夫子有些不高興!

他一不高興,寫出了描寫曲江的千古名句:曲江水滿花千樹。

原詩題為《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看題目即知,惹他不高興的人是「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書舍人,故稱「白二十二舍人」。

無論如何,在當時官任吏部侍郎且是文壇領袖的韓愈老夫子面前,「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既是下官,又是晚生。可這個晚生下官一點兒都不給韓吏部面子,約好了同遊曲江,他竟爽約不至。

這樣的相邀,無論放在當年還是現在,多少人都會早早地前去恭候,但輕狂的「白二十二舍人」竟然沒來。所以韓吏部很不高興:你到底因何事不肯來啊?!

其實,白居易就住在曲江附近,唐朝詩人裡數他最愛往曲江跑,數他寫的曲江詩詞最多,達30餘首。常常「春傍曲江行」「題於曲江路」,詩中「曲江」二字常直呼出口:曲江相近住、曲江春意多、如到曲江頭、還憶曲江春;曲江池畔杏園邊、獨繞曲江行一匝、曲江西岸又春風、曲江亭畔碧婆娑……

但此次,後起之秀白居易白樂天就是沒給文壇領袖韓愈韓昌黎面子。

而韓昌黎也不愧為中唐時之文壇領袖,一首略帶責備的七絕居然就寫出了蓋絕曲江的千古名句「曲江水滿花千樹」。有此一句,至少在寫曲江的詩詞競賽中,韓老夫子就壓倒了寫曲江數量最多的白樂天,成為現存三百多首唐人曲江詩中影響最大的名句。

不錯!迄今流傳下來明確寫曲江的詩詞多達三百餘首。而收錄進《全唐詩》的500多位著名詩人中,又有一半多曾在曲江留下了足跡。其中包括李白、杜甫、張九齡、王維、高適、王昌齡、賈島、孟郊、李商隱、岑參、杜牧、劉禹錫等,不一而足。

距今1100多年前那個被稱為大唐的時期,那個大唐時叫「曲江」的地方,有太多的詩詞、太多的盛雅、太多的故事。

曲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臨曲江之隑洲兮,望南山之參差

曲江,從秦漢時起,就和帝王皇室密切相關。

提到曲江,不能不說到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歷史上的曲江區域,位於漢唐長安城東南,地處少陵原和樂遊原之間,是一方在原間窪地上因有泉自湧而形成的天然水塘池沼。

2200多年前的秦時,此地名隑洲,直譯為河岸曲折的汀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劃鹹陽南秦嶺北麓之地為遊獵享樂的上林苑,並在隑洲修建苑中苑——宜春苑。

漢承秦制,漢高祖劉邦仍把上林苑作為皇家禁苑。尚武好獵的漢武帝大規模擴大了上林苑操練武備,東南的離宮別館宜春苑也予以全面整修,並疏鑿擴大了湧泉水源。因此地泉湧興旺,流水屈曲如廣陵之曲江,遂改隑洲名為曲江。今天,西安的曲江南湖尚有漢武泉遺蹟。

漢武帝在開鑿泉源、擴大曲江水面的同時,還在四周廣植花草竹木,使宜春苑盛況空前。在上林苑遊獵時,常常是先到西端的長楊宮,再回駕至東端的宜春苑休憩宴樂。司馬相如隨武帝遊獵後作《哀秦二世賦》如此描述:登陂陁之長阪兮,坌入曾宮之嵯峨。臨曲江之隑洲兮,望南山之參差。

此後,中興西漢的宣帝劉詢又在曲江池北之高岡處「起樂遊苑」,建「樂遊廟」,這處地勢較高的岡原也因此得名樂遊原。

公元581年,文帝楊堅建立隋朝,決定在已殘破不堪的漢長安城東南另建都城,並將新都的城郭布局、皇宮衙署等悉託城市設計大師宇文愷負責。

宇文愷根據地理形勝,設計並督導建造了氣勢恢宏的新都。針對東南曲江凹陷地帶,他巧妙地將城牆東南作直角向內彎曲,將曲江北半築於城內,南半更大的凹陷地帶隔於城外,並對凹陷進一步開鑿加深,建起隋文帝親自命名的皇家禁苑「芙蓉園」。

大唐初期也多承隋制,在接收隋所營建的新都後,將芙蓉園繼續作為皇家禁苑,城內池泊則恢復曲江舊名。曲江從秦之隑洲、漢之宜春、隋之芙蓉,一路走向其最興盛期的大唐。

唐代的曲江,從文化角度說,是長安城東南隅以曲江池為中心,由附近相鄰名勝共組的遊覽勝地,包括曲江池、芙蓉園以及側鄰的大慈恩寺、大雁塔、杏園、樂遊原、青龍寺。有湖池有岡原,有園林有寺院,有皇家登臨的紫雲樓,有文人登高的大雁塔,是一個範圍廣大、內容豐富,皇族、百官、進士、商人、僧侶、百姓聚集遊覽的園林和文化勝地。

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駕臨芙蓉園,太子李治在此修建了大慈恩寺,從西域歸來的玄奘法師在寺內修建了大雁塔。武則天和唐睿宗時,樂遊原成為京城又一遊覽勝地,原上寺廟也改名青龍寺並成為佛教密宗重要寺院。日本空海和尚來長安即在此研習佛法。

唐中宗、睿宗時,開始了春日遊幸芙蓉園,且有寵臣、學士侍宴的活動,並一直延至晚唐。皇帝賜宴臣僚,唐時文人多渴盼之,視為恩寵,並多有詩詞記述。李嶠曾寫「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宋之問寫有「侍宴瑤池夕,歸途茄吹繁」;王維有「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李紳有「春風上苑開桃李,詔許看花入御園」。

唐中宗神龍年間,形成了新科進士飲於曲江、宴於杏園及雁塔題名等文化習俗,曲江的文化色彩日益濃厚。尤其是到了玄宗的開元天寶年間,皇帝遊幸芙蓉苑與百官宴飲曲江池、進士歡醉杏林園、萬民曲池皆若狂等,都達到了鼎盛階段。曲江也一舉成為盛唐長安文化薈萃之地,唐詩長安文脈匯集所在。

六飛南幸芙蓉苑,十裡飄香入夾城

風流天子李隆基攜寵妃楊玉環登上了芙蓉園裡高高的紫雲樓。

攜妃立玉樓的他,既喜歡南眺南山秦嶺的俊秀俏偉,更喜歡北俯城內曲江池畔的萬民樂遊。

他不知道,他和他「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貴妃,此後也成了歷代文人歌詠的「風景」。他倆「玉樓宴罷醉和春」的大明宮、華清宮、芙蓉園,既是大唐興盛的象徵,也是後人哀怨的對象。

但也正是這個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的風流天子,在他統治期間,將曲江無論是從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推上了歷史的巔峰。疏浚了漢武泉,鑿修了黃渠引南山義谷水注入芙蓉園和曲江池,使曲江一帶水面大增。同時大興土木,興建了大批亭臺樓閣。李隆基特許中書、門下、尚書等衙署在曲江池營造樓臺亭榭,而在芙蓉園內則修建了紫雲樓、彩霞亭等,「廣廈修廊,連亙屈曲」。

紫雲樓高築於芙蓉園北苑牆上,極大地滿足了李隆基喜歡高俯萬民的心理。李山甫曾寫「南山低對紫雲樓,翠影紅陰瑞氣浮」。為了方便李隆基能隨時攜嬪帶妃到芙蓉園遊玩,還專門修建了一道「夾城」:從長安城北的大明宮沿東城牆內側,向南修了一條和東郭城平行,連通興慶宮和芙蓉園的復道。夾城的寬度、高度皆與東郭城相同,遇城門處則設置蹬道,逾城樓而過。

對此,唐代詩人多有詩詞反映,崇尚和諷喻中,都足見開元之盛及明皇本人對芙蓉園之喜愛。

杜甫曾寫:「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李賀曾嘲:「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李商隱曾思:「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金輿不返傾城色,玉殿猶分下苑波」。最著名的當屬晚唐杜牧的「六飛南幸芙蓉苑,十裡飄香入夾城。南苑草芳眠錦雉,夾城雲暖下霓旄」。

當然,李唐皇帝在自己遊幸的同時,也很看重百官同娛和萬民同樂。尤其是每逢農曆二月一日中和節、三月三日上巳節、九月九日重陽節三大節慶,皇帝在遊幸時,不僅會賜宴百官,還會給臣僚放假並發放賞錢以供歡娛。《劇談錄》載:上巳即賜宴臣僚,京兆府大陳筵席,恩賜太常及教坊聲樂。

皇室遊幸、百官賜宴,推動曲江不斷發展成長安最負盛名的遊覽勝地,三大節日也於此後越來越成為唐人生活中的盛事。春日踏青、夏日賞荷、秋日登高,一年至少三季遊人「多繞曲江頭」。

這其中,正逢春時的上巳節最為引人入勝。當此之時,長安百姓會蜂擁而至曲江池畔踏青遊春,修禊、賞花、插花、折柳、泛舟、樂舞、鞦韆。真是「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曲江初碧草初青,萬轂千蹄匝岸行」「上巳曲江濱,喧於市朝路」「鞍馬皆爭麗,笙歌盡鬥奢」。

生性熱鬧的唐玄宗此時常攜妃遊幸芙蓉園,並引領時尚潮流。《開元天寶遺事》曾載玄宗親手插花寵妃:御苑新有千葉桃花,帝親折一枝插於妃子寶冠上,曰:「此個花尤能助嬌態也」。把鮮花插在美女頭上能助長女性的嬌豔和媚姿,一時插花之風盛於長安。

李山甫詩曰:「爭攀柳帶千千手,間插花枝萬萬頭」。杜牧也有詩「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當時的曲江:桃紅柳綠,百花爭豔,人流似潮,車馬如聚,處處笙歌豔舞,遍地酒宴歡顏,多少王孫公子遊逸,多少佳人麗女情長。

唐詩為證:許棠「滿國賞芳辰,飛蹄復走輪」;劉駕「池邊草未乾,日照人馬來」;趙璜「長堤十裡轉香車,兩岸煙花錦不如」;章碣「無窮羅綺填花徑,大半笙歌佔麥畦」;羅隱「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邊把酒杯」;薛能「狂遍曲江還醉臥,覺來人靜日西斜」……

李唐皇室風流多,大唐百姓也開化。尤其是春日踏青之時,最是男女青年碰撞愛情火花之日。先秦時流行的青年男女仲春會於「桑間濮上」的習俗,在唐代開放的環境下也滲透到上巳春遊中。男女青年在此一見鍾情,回家稟明父母后納聘成親者不在少數。更有一些勇敢女子看到喜愛的男子,「愛把長條惱公子,惹他頭上海棠花」,用柳枝敲惹對方,以示愛慕兼表心意。

此類故事,唐人多有記載。最讓人心醉又心碎的愛情故事是崔護的「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那個大唐啊,那真的是一個很「風流」的時代。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相較韓愈來說,白居易真是少年得志。

不說十九歲時即以「離離原上草」名動京城,單以科舉來說,白居易是一舉中的,還是「十七人中最少年」。而韓老夫子卻是個「老補」,補習多年,先後考了四次,最後才在25歲時登了進士。

此後的宦途,韓愈也多有不順。唐時,中了進士只是有了做官的資格,還要經過吏部的關試選拔,成功後才授予官職。關試白居易也是一次成功,官授秘書省校書郎。而韓愈就悲催多了,又一連三次不中,只好收拾行裝離開長安,轉而先去給他人當幕僚謀生。

中進士,對唐代的讀書人那可真是「十載寒窗」後的大喜事,後來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都由此衍生。孟郊的《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讀書人登科中進士後的狂喜。

有喜自然要有慶。由此掀起了登科進士曲江遊宴活動的高潮,並逐漸演變成:曲江賜宴、杏園探花、雁塔題名、曲江流飲等眾多風流雅事,從而賦予了曲江濃厚的風流氛圍,曲江在此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成了一個文化名詞。

朝廷於曲江賜宴進士,韋述《兩京新記》曰:「唐開元……後以進士每年登科第賜宴曲江。」這種賜宴活動,從唐中宗神龍年間到唐末僖宗乾符年間,170餘年基本沒有中斷。

杏園探花,《秦中歲時記》記載:「春時,進士杏花園初會,謂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此時之長安,城中公私園林大都向進士開放,為他們提供遍賞名園、選摘名花的便利。張籍曾有詩讚:「誰家不借花園看,在處多將酒器行。共賀春司能鑑識,今年定合有公卿」;翁承贊有「探花時節日偏長,恬淡春風稱意忙」;徐夤有「須知紅杏園中客,終作金鑾殿裡臣」。

雁塔題名,《唐摭言》記載:「神龍以來,杏園宴後,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唐國史補》卷下曰:「既捷,列其姓名於慈恩寺塔,謂之題名會。」所題之名「妙有行列,婉若雁陣」。很快,雁塔題名就等同於金榜題名了。

一舉及第的白居易曾很得意地題詩記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後來,一些舉子甚至考試前要在雁塔題名「進士某某」以博取好彩頭,待及第後於名前再加一個「前」字。時人曾有詩曰:「曾題名處添前字,送出城人乞舊詩」。

此後就進入高潮——「大宴於曲江亭子」的曲江大會。曲江大會也是一個舉國盛遊的日子,上至皇帝「御紫雲樓,垂簾觀焉」,下至百官公卿、商人平民,「行市羅列,長安幾於半空」。

此時的曲江,車馬填塞,冠蓋雲集:商人蜂擁而至擺攤設點,兜售商品;長安百姓爭相往觀,且遊且購;公卿貴族攜眷觀光,乘機挑選東床,物色佳婿。

作為主角的新科進士們,氣宇軒昂,風流倜儻,探花題名又酒宴,美饌佳餚歌舞伴。雍裕之《曲江池上》:「殷勤春在曲江頭,全籍群仙佔勝遊。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地是瀛洲」;劉滄《及第後宴曲江》:「及第新春選勝遊,杏園初宴曲江頭。紫毫粉壁題仙籍,柳色簫聲拂御樓」「歸時不醒花間醉,綺陌香車似水流」。

風流人物自風流。宴飲之時,進士們將東晉興起的「曲水流觴」發揚到極致,成就了新的「曲江流飲」。一些進士甚而「癲飲」。《開元天寶遺事》載:進士鄭愚、劉參、王衝等十幾人,攜妖豔藝伎三五人,於花木繁茂處席草而座,開懷暢飲,且常脫衣除帽,甚至於赤裸、狂笑、鬥酒、喧呼,自稱作「癲飲」。

曲江大會之盛,屢見於唐人記載及進士們自寫詩詞。白居易第二年還寫詩追記:「去歲歡遊何處去,曲江西岸杏園東。花下忘歸因美景,尊前勸酒是春風。」

相反,屢試不中的韓愈,在中進士後就幾乎沒有這樣的詩詞。可能他不甚喜歡讓他屢遭磨難的科舉。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曲江的喜愛,否則也就寫不出「曲江水滿花千樹」這樣的佳句。

唐朝的文人啊,沒有不喜歡曲江的。「三春車馬客,一代繁華地」的曲江,是和唐詩同起共興的文化高地,曲江給了詩人無窮的創作靈感,唐詩則讓曲江此後一直都是中國文人心中的文化勝地。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韓愈老夫子一開始是壓根就瞧不上白居易的。

最終艱苦奮鬥成文壇領袖的韓愈,聽說白居易也號稱學杜甫,很不以為然。他心裡暗想:你那些寫給不識字老婆婆的詩也敢說學杜甫?此外,李白也是韓愈推崇的對象,但卻遭到了白居易好友元稹的非議,這讓韓愈很長時間都對元白二人無好感。

雖然白居易的詩在當時很流行,但在韓愈看來,流行的不一定好,不就是些「老嫗能解」的大白話歌謠嘛!於是針對元白二人不客氣地寫詩諷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讓白居易百口難辯。

韓愈和白居易爭學杜甫,足以說明杜甫的影響之大。同樣的,在唐代眾多寫曲江的詩詞中,杜詩也從一開始就引領了風騷。

長安十年,杜甫常居於曲江南的少陵原畔,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雖然此時的唐王朝,開元盛世繁華漸謝,天寶危機已露端倪,而他本人也常生計無著、窮困落魄,但他依然懷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四處奔走。

他常常往來於曲江一帶,甚至「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他的曲江詩,在悲天憫人、憂國憂民、諷刺譏喻的同時,時見絕美佳句,有的甚至字字珠璣。

《曲江對酒》中有個靈動畫面:「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曲江二首》中他語出神奇、畫感十足、動感萬分:「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他在諷刺「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的同時,卻又寫出膾炙人口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一次行遊曲江時,杜甫和高適、薛據、岑參、儲光羲等同登大雁塔,因五人都有佳作而成千古佳話。其中岑參寫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杜甫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則落筆時代,感慨時政,意蘊最厚:「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這樣的杜甫,讓韓愈和白居易都推崇備至。不過二人經歷不同、文風不同,對宦海浮沉心態不同,當時的文學主張也有差異。

幸虧詩人張籍!就是曾寫出「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的張籍。他和韓白二人都是好友,且知道是韓愈錯怪了白,於是白居易一有新詩寫出,他立馬就拿給韓愈看。韓愈後來就越看越欣賞了,也有了緩和矛盾並多交往的念頭。

但自己畢竟寫詩罵過人家,他又不便屈身,於是就寫了一首詩讓張籍帶給白先試探:「牆下春渠入禁溝,渠冰初破滿渠浮。鳳池近日長先暖,流到池時更不流。」

白居易一看就明白了,馬上提筆寫了一首回詩:「渠水暗流春凍解,風吹日炙不成凝。鳳池冷暖君諳在,二月因何更有冰。」意思是有您韓吏部吹來的春風,咱倆之間還能有什麼「冰」啊!兩位大文豪在朋友的幫助下最終「冰釋前嫌」,成就了一段詩壇佳話。

第二年春天,當岸畔多柳的曲江池又「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時,韓愈通過張籍向白居易發出了同遊曲江之邀。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韓愈把「約會」地點選在曲江是很自然的。

唐代文人有邀約同遊曲江池的「文俗」,留下了很多邀遊唱和詩。韓愈和張籍之間,張籍和白居易之間都常詩邀詩答。

雖然在科舉中屢試不進,但韓愈在長安「復讀」時就常和朋友在曲江遊吟。此後無論是官居長安還是貶職他鄉,曲江都是他常遊常憶之所。除了「曲江水滿花千樹」,他還寫有「曲江荷花蓋十裡」「曲江千頃秋波淨,平鋪紅雲蓋明鏡」等佳句。

至於白居易,那就更是個「曲江通」了,30多首曲江詩詞明證了他是多麼喜歡曲江,既有「獨行獨語曲江頭」,更有同遊同醉同聯句。

太和二年,白居易與劉禹錫、崔群、李絳四位詩人分離多年後重聚曲江。他們一時興起,各吟詩一句,聯成一首七律:

杏園千樹欲隨風,一醉同人此暫同。(崔群)

老態忽忘絲管裡,衰顏宜解酒杯中。(李絳)

曲江日暮殘紅在,翰苑年深舊事空。(白居易)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叢。(劉禹錫)

白居易與「十載定交契,七年鎮相隨。長安最多處,多是曲江池」的摯友元稹,還有一段佳話:元和四年春,元稹被朝廷派往東川。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簡、詩人李杓直同遊曲江。他心裡默念著元稹並作詩一首:「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十多天後,梁州信使帶來了元稹的信:「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白在曲江想念元並且算他到梁州時,元稹在梁州正夢見和白等同遊。

曲江,留下了太多唐人的逸聞趣事。但中唐時的唐朝已經過了頂峰。中唐詩人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之後,唐朝國勢日微,曲江和唐詩也一起下滑衰落。

「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李商隱來了。終生鬱郁不得志的他,經歷了晚唐六朝更替,悽美的詩句中更多的是悵惘和哀傷。

他在暮秋獨遊曲江:「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經常「向晚意不適」的他,常常獨自「驅車登古原」:「春夢亂不記,春原登已重」「萬樹鳴蟬隔岸虹,樂遊原上有西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夕陽晚照的晚唐,曲江池盛景逐漸衰落,連池水都逐漸縮小。

公元904年,朱溫挾唐昭宗遷都洛陽,並拆毀宮室房屋,木料「浮渭河而下」,長安城遭到毀滅性破壞。曲江也不例外,當年竟泉水自竭。至北宋時,曲江已全部開墾種植,成為農田了。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如今的西安,曲江再次迎來了「天文同麗日」。2003年,西安市成立了「曲江新區」,曲江駛上發展快車道。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等標誌性景區相繼建成開放。

目前的曲江新區,已是陝西省、西安市確立的以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為主導的城市發展新區,是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承載區,是我國西部重要的文化、旅遊集散地,陝西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標誌性區域。

2020年4月22日傍晚,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曲江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與市民百姓互動。當晚的曲江,華燈初上,流光溢彩,大唐盛景和現代景致交相輝映。

何必更隨鞍馬隊,衝泥蹋雨曲江頭

白居易為什麼爽約呢?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下雨了,率性的白居易覺得雨天不好玩,就沒有去,但最真實的理由還在他隨後的回詩裡——《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後遊曲江見寄》:

小園新種紅櫻樹,閒繞花行便當遊。

何必更隨鞍馬隊,衝泥蹋雨曲江頭。

意思是:我家小院子裡的紅櫻樹正逢花時,隨便繞一圈就是很好的春遊啦。您老人家現在正當紅,吹捧您的人太多,我可不想在這時候去湊熱鬧,跟隨在您的鞍馬後,衝泥又踏雨的。

這個白二十二舍人,可真夠率直的!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曲江水滿花千樹
    他一不高興,寫出了描寫曲江的千古名句:曲江水滿花千樹。  原詩題為《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看題目即知,惹他不高興的人是「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書舍人,故稱「白二十二舍人」。
  • 大家說曲江(十四)丨曲江水滿花千樹
    曲江水滿花千樹他一不高興,寫出了描寫曲江的千古名句:曲江水滿花千樹。原詩題為《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看題目即知,惹他不高興的人是「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
  • 曲江水滿花千樹,踏客如織春又來
    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共德介紹,春節期間的「中國年·看西安」活動,每年都是曲江新區的重點龍頭活動。2019年的「中國年·看西安」活動期間(農曆除夕至正月十六),曲江新區各大景區共計接待遊客約2561.3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約89.75億元(含商貿),同比增長207.04%;轄區酒店平均入住率約75%以上。
  • 為了水滿花千樹,曲江這麼幹!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一首唐詩寫出了水滿堤岸、遊人如織的唐代曲江盛景。西安的選址體現了古人治理水系的智慧,但滄海桑田、歲月變遷,曾讓人為之驕傲的八水勝景失去了往日風採。
  • 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曲江水滿花千樹
    同時,瑞昌市把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項目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實施,新建城市森林公園、城市郊野公園、安定湖公園、江灘休閒廣場等四大城市公園;突出抓好南環路、瑞碼大道、瀼溪西路至桂林橋南側綠化景觀帶建設,構建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花成片,綠成景」的城市綠色生態環境。(張勇 練煉)
  • 龍湖3.63億元摘得城南航天城花千樹二期項目地塊
    2015年12月14日,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港交所股份代號:960)公布,以3.63億元總價 (人民幣,下同),競得城南航天城花千樹二期項目地塊。此舉標誌著,龍湖持續深耕西安市場,西北區域布局進一步深化。
  • 容祖兒粵語金曲《花千樹》,東風夜放花千樹,誰能保證終身不抱憾
    《花千樹》是由黃偉文作詞,Matthew Tishler與Andrew Ang 作曲,由容祖兒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收錄在其2011年發行的專輯《Joey & Joey》中。青玉案·元夕 【 宋】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娥兒雪柳黃金鏤,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龍脈、水脈和文脈:釐清唐朝曲江在都城長安的文化地位
    曲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秦漢年間開始建造,經過一番雕琢,成於隋而盛於唐,而在宋元明清時代發生了遷都的事情,這時的曲江開始逐漸衰落,但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人民又讓她重現往日的輝煌。 杜甫曾在《曲江二首(其二)》中寫道:「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 一池曲江水,千秋盛唐夢,《大唐追夢》預演成功解鎖盛唐最強IP
    8月初,大唐芙蓉園《大唐追夢》即將上演信息露出後,就讓這場水舞光影秀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從喻越越獻唱《大唐追夢》主題曲、MV上線到彩排花絮和精彩視頻的釋放,到全媒體轟炸式的報導,使《大唐追夢》成為了西安城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也成為西安演出市場聚焦的年度鉅制。終於盼來了試演。
  • 《逆水寒》夜放花千樹奇遇怎麼觸發 夜放花千樹奇遇攻略
    導 讀 《逆水寒》中夜放花千樹奇遇如何觸發?觸發夜放花千樹奇遇的地點人物又是誰呢?
  • 韓愈贈詩白居易,既描寫曲江春光的美麗,又責備白居易的失約
    但是這一年春季的一天,早晨天空陰陰沉沉,細雨濛濛,下午慢慢轉睛,風和日麗,詩人興致勃勃,頓生曲江賞春之念,於是就邀約同在長安做官的老朋友張籍和白居易,傍晚時分到長安城南曲江附近去賞春。結果,張籍如約而至,白居易因公務繁忙而未能赴約,韓愈寫了一首詩《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既描寫了雨後晴空的曲江美景,又批評了好友辜負春光失約之錯。
  • 2017龍湖·花千樹代言人全城徵集——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花千樹
    2017龍湖·花千樹代言人全城徵集——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花千樹不是所有挑剔,都能稱為精緻;不是所有顛覆,都叫創新;龍湖·花千樹全新精緻生活,刻畫這座城市的品質精神,2017龍湖·花千樹全城徵集代言人,尋找這座城市中正在拼搏的人、熱戀中的人、幸福家庭、以及對生活有獨到見解的人,龍湖·花千樹尋找代言人,與這個時代對話;瀋陽向上,龍湖以一種精神代言這座城市
  • 容祖兒《花千樹》MV漫步森林 全新大碟23日發行
    搜狐音樂訊 容祖兒最新主打《花千樹》MV終於隆重登場!由Mattew Tisher及Andrew Ang作曲,並由合作無間的黃偉文譜詞,配合何秉舜的優美鋼琴編曲,自從派臺以來,所有樂迷都給力支持,於各大流行榜上取得好成績。
  • 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佳句作為上聯 下聯怎麼對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問題:名句求對,東風夜放花千樹。(辛棄疾《青玉案》)?前言對仗是學習舊體詩詞的基本功,作五律、七律時中間的兩副對子最反映詩人功力,所以古人的佳句也往往出在中間二聯。青玉案中的前兩句本身不用對仗,不過東風夜放花千樹卻是標準的七言律句,可以作一個不錯的上聯。
  • 《一期一圖》第21期:東風夜放花千樹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東風夜放花千樹說詩「東風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過,辛棄疾此處借用「花千樹」,是要說個元宵佳節時火樹銀花不夜天事。故,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並非實指。梁啓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
  • 龍湖花千樹告訴你,什麼是幸福生活!
    龍湖花千樹告訴你,什麼是幸福生活!現代多數住居仍然停留在固定的格局空間內,而現代居住理念認為科學的居住空間應該隨著人的不同階段而有所變化,這樣的房子既能滿足初出社會的年輕人的居住需求,也能滿足個人家庭架構升級後的住居需求,而龍湖·花千樹則是這樣產品,一個滿足全年齡階段的科學·家2.0產品首現瀋陽。龍湖·花千樹如何做到讓生活更加科學?
  • 如何拍攝「東風夜放花千樹」的意境?
    「東風夜放花千樹」是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中的第一句。分析詩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描寫的是正月十五的晚上,燈火輝煌的景象。滿城的燈火就像東風吹散開來的千萬樹繁花一樣。車流伴著人流,街上燈火通明。拍攝思路東風夜放花千樹,雖然描寫的是正月十五的夜晚,但是我們卻並不一定,必須要在正月十五拍攝。畢竟,現在的城市比宋朝的城市夜晚要繁華得多。隨便找一個繁華的街道,都能夠拍攝出霓虹閃耀的感覺。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夜晚最閃亮的那條街道。
  • 雲賞花|瀘州古藺千樹萬樹「李花」開 張張都是屏保!
    千樹萬樹「李花」開。鍾旭娟 攝四川在線消息(鍾旭娟 羅盼 記者魏馮)近日,瀘州市古藺縣古藺鎮三道水村內,萬畝李花競相開放。道路兩旁、房前屋後,數不盡的李樹猶如「春雪」鋪滿山間。千樹萬樹「李花」開。鍾旭娟 攝轉變發生在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