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收官圓滿收官。以沂蒙精神為主題,圍繞「親情沂蒙 紅色臨沂」主題展開的臨沂展區,重點展示了臨沂市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成果。在博覽會期間,參展企業交易額達186萬元。
2020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收官。
據了解,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三個展館文旅企業56家,其中旅遊企業5家。交易額186萬,其中線上交易額21萬,線下165萬,合同交易額38萬,現場文藝演出20場次,現場展示展演16個項目展演128場次,景區推介10場。
展區的現場展演、文化創意、文化科技、沂蒙特產和非遺創新五個板塊,亮點紛呈吸引了眾多遊客走進臨沂展區,了解臨沂文旅故事。
亮點一:文旅推介展現沂蒙風光
為期5天的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以「親情沂蒙紅色臨沂」為主題的臨沂展區以此次博覽會為契機,現場文藝演出20場次,現場展示展演16個項目展演128場次,現場組織壓油溝景區、竹泉村景區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等景區推介10場。
手工扎染的筆記本,寓意柿柿如意的茶具伴手禮,植物拓印的環保袋,老奶奶親手縫製的布老虎,軟糯香甜的無花果……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匯集好吃、好玩、好看、好用的四大類20餘種文創、農創、非遺、旅遊線路等產品亮相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不僅讓遊客大飽眼福,也讓遊客大飽口福。
另外,「朱家林暢玩一日遊」、「悠享二日遊」等多種旅遊線路產品並進行現場社員招募,展會現場為註冊朱家林社員的參展觀眾免費升級為VIP,讓大家到朱家林暢享田園風光的同時享受更多的優惠和便捷。
觀展市民現場體驗。
景區推介現場,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柿子紅理想村等沂南精選「文化+旅遊」融合產品精彩亮相,以豐富的民間藝術、傳統的手工藝術和特色的地域美食,向人們講述著「智聖故裡紅嫂家鄉」的文旅故事。
除了景區推介活動,《沂蒙山小調》、《沂蒙頌》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唱響臨沂展區,舞蹈代表作雙人舞《紅嫂乳汁救傷員》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為我市文旅企業搭建了一個產品展銷、交流洽談的平臺。記者了解到,今年的推介展演活動,更加注重文旅融合,形式內容式也更加豐富。通過多種形式,更好的展示、宣傳、推介臨沂文旅資源,突出沂蒙特色,展現沂蒙風採,吸引更多人了解臨沂,走進臨沂。
亮點二:「雲上展會」擴大特色文旅商品影響力
除了11個線下展區,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重磅打造的「雲上展會」讓大眾足不出戶就可以「雲」遊展會。據了解,此次「雲上展會」,臨沂市有10家企業進行了「雲」展播。
沂蒙手繡作為民間藝術瑰寶,植於深厚的沂蒙文化土壤,廣泛流傳於沂蒙大地,具有濃鬱的沂蒙地方特色,而費縣手繡更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之一。在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的「雲上展會」,費縣手繡作品得到廣大網友的關注。
非遺繼承人現場展示手繡文化。
「確定參展後,現場展示和『雲上展示』一起提報了,最近幾天觀察看,荷包和便於攜帶的小物件在『雲上展示』受關注度高,效果不錯。」費縣手繡傳承人卞成飛說,「雲上展示」擴大了展覽的範圍,全國各地的網友都可以通過網絡看到我們展示的作品,擴大了作品的影響力,提升了知名度。
卞成飛告訴記者,除了「雲上展會」外,她現場展示手繡,飛針走秀間讓現場觀眾近距離感受費縣手繡的魅力,領略手繡中的沂蒙韻。卞成飛現場展示手繡作品,布老虎、耳枕、荷包、頭飾、虎頭鞋…互動體驗方式自推出以來就備受歡迎,不少市民慕名而來。
「參加此次文旅博展會,『展覽+體驗』的做法讓觀展嘉賓紛紛點讚。」卞成飛說,如今,隨著文旅融合腳步的加快,她愈發感覺到文化助力旅遊、旅遊促進文化傳承的力量。
今年以來,臨沂市文化和旅遊局多次舉辦文化旅遊網絡推介直播活動,吸引全國網友「雲」遊多彩沂蒙。有效展示了我市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資源和特色文旅商品。特別是文旅局長加縣區領導為家鄉代言、帶貨的模式,有效擴大了臨沂各類特色文旅商品、農副產品、非遺產品的影響力。
此次,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重磅打造的「雲上展會」,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營銷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臨沂,走進臨沂,暢遊臨沂,體驗沂蒙人民的淳樸真情。
展館內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亮點三:沂蒙特色美食受青睞
「沂州海棠果又稱作長壽果,富含大量營養物質如糖類、多種維生素、有機酸、多酚類物質以及多種礦物元素。」山東沂州海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陳經理介紹。
沂州海棠果酒現場推介、銷售。
臨沂館內沂蒙特產區專區特色受青睞吸引市民前來品嘗。
在臨沂展區的沂蒙特產區沂州海棠果酒、銀杏、蒙山煎餅、蒙山龍霧茶、蒙陰蜜桃等沂蒙特色美食,吸引著大量觀展市民前來品嘗、選購。其中,沂州海棠長壽果酒受到大家的好評。
「沂州海棠種植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沂州海棠花作為臨沂市市花,又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而沂州海棠長壽果酒,原材料為沂州海棠長壽果。」陳經理介紹,該果酒聯合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農科院共同開發的一款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果酒產品。為沂州海棠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花絮:
1、「魚!再要一條大的!…」
72歲的王金濤手彩魔術表演獲喝彩
今年已經72歲的王金濤先生的手彩魔術表演《年年有餘》《徒手變白鴿》《撕報紙》等,不僅拉近了演職人員和觀眾們的距離,更是將展演推向了高潮。
只見他走近觀眾,用魚竿在觀眾腳下、身上釣起魚,引得觀眾連連稱奇,掌聲不斷。「年年有餘這個魔術跟隨我演出二十多年,這個節目真的是永久不衰。」據王金濤介紹,手彩魔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需要大型道具和複雜的門子,完全依靠或主要依靠演員雙手的變幻技巧來完成變幻的魔術節目。手彩魔術全憑演者手上的功夫和技巧,所以也可以叫作「徒手魔術」。
王金濤的手彩魔術表演,繼承了父親的絕活兒,「我父親之前就是臨沂市雜技團。我是繼承他又繼續學習的。」王金濤告訴記者,他原先在工廠工作時,被稱「工人藝術家」,曾多次參加全國比賽。曾在1998年參加全國魔術大賽,2000年參加國際魔術大賽獲銀獎。
2、農民歌手苗雨攜新歌《有空來臨沂》
唱響首屆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
「這裡望得見山,這裡看得見水,走進沂蒙,就勾起老家的記憶,有空來臨沂,美酒敬給你,沂蒙的山水等著你……」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臨沂農民歌手苗雨帶著新歌《有空來臨沂》,通過歌聲推介臨沂。
展會現場,苗雨現場唱了了兩首歌曲,分別是《家住臨沂》和《有空來臨沂》。演唱過程中,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一些觀眾拿出手機拍攝,記錄這美好的時刻。
苗雨現場演唱歌曲《家住臨沂》和《有空來臨沂》。
「參加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能在這麼大的舞臺上唱響自己的新歌《有空來臨沂》也算是實現了我的心願。」苗雨說,《沂蒙山小調》、《家住臨沂》、《有空來臨沂》等歌曲唱響臨沂展區,讓更多的人通過歌聲認識臨沂,了解臨沂,希望更多人到臨沂遊蒙山、泡溫泉,感受臨沂美。
文/圖 臨報融媒記者 劉躍 郇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