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自畫像(下)

2020-10-16 Art資訊

7、考夫曼

考夫曼,自畫像,1770-75,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廊

在18世紀,一些女性藝術家被認為足以與男性同行相匹敵。這其中就有安吉麗卡·考夫曼。這位出生於瑞士的藝術家與瑪麗·莫澤是當時的英國皇家學院僅有的兩位女性創始成員。

然而,在男性主導的藝術領域裡,她們更多的是以一種象徵性的姿態出現。在第一批英國皇家院士的群像中,兩位女性成員並不在場,她們只出現在牆上的肖像畫中。

約翰·佐法尼,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1771-72年,皇家收藏,英國倫敦

考夫曼在自畫像中並沒有表現女性通常的社會角色,而是以藝術家的身份表達自我。她拿著一本作品集和畫筆,身著古典服裝,這標誌著她在古典藝術中的地位。

8、庫爾貝

古斯塔夫·庫爾貝,你好庫爾貝先生,1854年,法國蒙彼利埃法布爾博物館

一個貴族男人帶著他的僕人和狗在鄉間遇到了畫家古斯塔夫·庫爾貝。《你好庫爾貝先生》是法國現實主義的標誌性畫作之一。在19世紀的現實主義運動中,日常生活的場景比神話和聖經主題更受青睞。

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希望在公眾面前展現的自我形象。畫中的庫爾貝被描繪成一個獨立、自給自足的人。他背著包,隨身帶著畫架和其他繪畫工具。因此,他可以隨時在大自然中停下來作畫。他衣著簡樸,以徒步的方式進行創作。

畫中的貴族阿爾弗雷德·布魯雅斯是庫爾貝的贊助人之一。與畫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位貴族男人的一切需求似乎都依賴於他的僕人。

9、博克林

阿諾德·博克林,有死神拉小提琴的自畫像,1872年,德國柏林國立藝術博物館

在這幅可怖的作品中,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身影站在藝術家身後,拉著一把只有一根弦的小提琴。畫家停了下來,似乎正在傾聽這段異乎尋常的旋律。畫中的骷髏象徵著''死亡的提醒'',在藝術中經常被用來表現世間萬物的短暫易逝。

然而,博克林堅定的目光表明他並沒有被死亡嚇倒。恰恰相反,生命的脆弱激勵和鼓舞著他的創作。因為他知道,即使藝術家死亡,他的作品也會繼續存在,永遠紀念著逝去的一切。

10、梵谷

梵谷,梵谷自畫像,1889年,巴黎奧賽博物館,法國

這位荷蘭藝術家是有史以來創作自畫像最多的畫家之一。他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裡創作了超過43幅油畫和素描自畫像。通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文森特·凡高的情緒和心境變化,也可以看出他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發展歷程。

這幅畫是梵谷生命中最後一幅自畫像,當時他在法國聖雷米精神病院療養。這幅畫的焦點是人物的面孔,凡高紅色的頭髮和鬍子與碧綠的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他站著不動,但身後的漩渦和焦灼的目光暗示了畫家焦慮不安的精神狀態。

11、塔瑪拉

塔瑪拉·德·倫皮卡,自畫像(乘坐綠色布加迪的塔瑪拉),1929年,私人收藏

畫家塔瑪拉·德·倫皮卡的綽號是「拿著畫筆的男爵夫人」,她也是二十世紀「咆哮的二十年代」中現代女性的縮影。她精心打造的時尚形象,幾乎出現在歐洲所有最具前瞻性的雜誌上。

這幅《乘坐綠色布加迪的塔瑪拉》是為德國雜誌《Die Dame》的封面創作的。在塔瑪拉特有的裝飾藝術風格中,藝術家將自己描繪成一個獨立而開放的女性。她驕傲地看向觀眾,戴著時髦的皮手套,圍巾隨風飄揚。

汽車是女性解放的另一個象徵。在20世紀20年代,女人開車是難得一見的。此外,這幅作品也體現了藝術家對未來主義運動的致敬,這種藝術流派歌頌速度感以及一切與現代社會相關的事物。

12、卡洛

弗裡達·卡洛,兩個弗裡達,1939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墨西哥城,墨西哥

在墨西哥傳奇女藝術家弗裡達·卡洛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是獨具個性的自畫像。在《兩個弗裡達》中,兩個一模一樣的弗裡達並排坐在陰雲密布的天空下,她們手拉著手。

左邊的弗裡達身著歐式服裝,而右邊的她穿著傳統的墨西哥服裝。這兩個女人有一種共生的關係。她們裸露的心臟,象徵著弗麗達遭受的痛苦,兩個心臟由一條脈絡連接,畫中的兩個女人仿佛是同一個人的兩面。

這幅畫創作於1939年,就在那一年,弗裡達與他的丈夫迭戈·裡維拉經歷了短暫的分離。右邊的弗裡達穿著她丈夫喜歡的墨西哥服裝,手裡拿著他的微縮畫像,仍然在為分離而傷感。而左邊的「歐式」弗裡達則相反,她手拿著剪刀,將情脈斬斷,心已經不再流血。

相關閱讀

參考資料:Daily Art Magzine,by Anastasia Manioudaki

歡迎關注Art資訊

相關焦點

  • 藝術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自畫像(上)
    藝術家自畫像與鏡子的使用密切相關。事實上,鏡子很早以前就出現了。然而,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製造出了更便宜、更優質的鏡子,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這大概也是藝術家們熱衷於創作自畫像的原因之一。自畫像仿佛是一面鏡子,不但描繪了藝術家的外貌,也揭示了他們的內在品格和思想。自畫像是高度主觀的圖像,藝術家只向觀眾傳達他們想要展示的東西。
  • Frida Khalo的電影自畫像
    Frida以自畫像出名,有朝一日希望能看到電影中出現的那副作品。那麼電影的問題來了,這真的是一幅自畫像嗎?我不關心歷史上的真實事件如何,我只探討電影是怎麼樣展開這個故事的。 Frida因為迭戈的壁畫開始對繪畫著迷,車禍的傷痛讓她開始創作自畫像,緩解疼痛帶來的痛苦。
  • 弗裡達•卡洛的自畫像
    20世紀60年代,西方婦女的第二次運動浪潮後,女性主義藝術在此契機下開始起源。1971年,琳達•諾奇林《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一文的發表,宣告了女性主義藝術史的開始,女性主義學者一般將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看作是女性主義的代表人物。
  • 李健《自畫像(組詩)》
    作者 |李健 · 圖片 | 閩子 · 編輯 | 文子自畫像 心悟圓滿,是掛在牆上的畫心思,是漂忽不定的雲懵懂,可以解釋成單純複雜,是刻在年輪上的戳印▎審發:世文(ID:psw1969psw)▎世文正能量(ID:sw1969znl),轉載請註明出處。
  • 安迪沃霍爾第一幅自畫像將拍出
    安迪沃霍爾自畫像克裡斯蒂拍賣行四月八號宣稱,沃霍爾的第一幅自畫像將引領紐約五月的拍賣這幅自畫像創作於1963-1964年,沃霍爾運用照片複製自己的畫像,這樣一個全新的想法導致了藝術史的革新。《自畫像》用藍色將圖像展示在四塊板子上,沃霍爾也有了新的形象,留著銀髮、戴著太陽鏡以及一臉茫然的表情。這種形象是沃霍爾所願望的成為「機器」的縮影,同時也完美地詮釋了大眾傳媒和消費文明。
  • 《與藝術沾邊·585》雙子自畫像
    對於西方藝術史來說,二十世紀是充滿了開創與革命的新世紀。在二十世紀最初的二十年裡,歐洲藝術家們不復守舊,各種藝術潮流接二連三登上歷史舞臺。與此同時,美洲大陸上的藝術家們也不甘落後,他們巧妙地展示著自己大膽的個性;特別是女性畫家,她們紛紛為新時代的藝術奉獻出各種充滿前瞻性的表現形式,不僅挑戰著舊時代,也向男權藝術發起了挑戰。
  • 蘇軾的浮沉之自題金山畫像(三十一)
    詩詞簡介《自題金山畫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寫平生到處漂泊,功業只是連續遭貶。詩人面對當年自己的畫像,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既有對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多重感情交織在一起。造語蒼涼,寓莊於諧,言有盡而意無窮。
  • 藝術的魅力之「真假」梵谷自畫像——上
    首先,6歲的小女孩或許需要踩著椅子才能夠精準地加工這幅《自畫像》,其次,更重要的是,熟悉梵谷的人應該會立馬對小女孩平滑的筆觸感到驚訝,畢竟「窮自己也不能窮作品」的梵谷,毫不吝嗇地往畫布上「堆」顏料的做法在畫面上所製造出的凹凸不平的肌理,多多少少會「阻礙」小女孩畫出如此順暢的線條。
  • 扒一扒,那些被玩壞的自畫像(三)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很多畫家的自畫像。有的生動有趣,有的抽象搞怪;那今天的自畫像又會帶來什麼體驗呢?01(扭曲和變形是義大利風格主義的兩個特徵)。光從窗戶微微的透進屋內,停留在畫家的臉和手上,畫家的表情是那樣的安詳恬靜,仿佛早就超越了時間和存在。
  • 留下了一百多幅自畫像的倫勃朗,為何如此熱衷於畫自己?
    於是我們看到,從14歲到63歲終老,倫勃朗給我們留下了一百多幅自畫像,這個數字是驚人的。在藝術史上,像達文西、丟勒、梵谷、拉斐爾,畫自畫像的大有人在,但這麼大體量的,幾乎找不出第二個。不過不同於梵谷自畫像的敏感神經、拉斐爾的謙謙儒雅、達文西的規矩工整,倫勃朗的自畫像在幽微的光影變幻之外,多了濃重的自傳色彩。他的自畫像幾乎完整記錄了他的一生。
  • 克裡斯蒂拍賣行將拍出安迪沃霍爾第一幅自畫像
    安迪沃霍爾自畫像克裡斯蒂拍賣行四月八號宣稱,沃霍爾的第一幅自畫像將引領紐約五月的拍賣。這幅自畫像創作於1963-1964年,沃霍爾運用照片複製自己的畫像,這樣一個全新的想法導致了藝術史的革新。
  • 梵谷自畫像竟被小女孩用蠟筆塗抹?
    梵谷自畫像竟被小女孩用蠟筆塗抹? 歐陽應霽 BuddyBlue應霽在據法國媒體art in the city 報導,一幅由梵谷在1889年9月畫於普羅旺斯聖雷米精神病院的【梵谷自畫像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第一個給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是誰?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幅畫是哪個?達利《記憶的永恆》靈感來自哪本書?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
  • 7位藝術大師的自畫像,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縱觀整個藝術史,鍾情於畫自畫像的藝術家還是蠻多的,比如梵谷、羅丹、達利、米開朗基羅等等,畢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是最熟(zi)悉(lian)的。他們的自畫像風格迥異,有的很可愛,有的很寫意,有的很抽象,有的又很無釐頭......總之,從他們的自畫像中,能大概窺探出各自的性格以及藝術風格。
  • 張大千三十歲自畫像
    > 三十自畫像(國畫) 1929年 張大千 張大千一生畫過近百幅自畫像,這些自畫像從他二十九歲起至八十多歲,它們組成了一部獨一無二的張大千「自傳」,也是後人研究他生平的一份重要的文獻史料。而他於一九二九年(己巳)三十歲所畫的《己巳自寫小像》,無疑是其中最為重要、最具有文獻價值,也是存世最早的自畫像之一。該小像紙本設色(185×97釐米),蒼松之下畫張大千半身像,不論是人物、松樹松葉、長袍衣褶等,均有較為明顯的石濤畫風。右下題「大千己巳自寫小像」,下鈐兩枚白文方印「張季爰印」和「大千」。應該作於上海大風堂。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第一個給自己畫自畫像的畫家是誰?全世界流傳最廣的一幅畫是哪個?達利《記憶的永恆》靈感來自哪本書?這些新奇有趣的問題來自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如果你是西方藝術史的入門者,相信這些問題一定會勾起你的興趣。更有意思的是,講故事的高手意公子,把這些問題用淺白風趣的語言,變成了一個個有趣的藝術故事。
  • 盤點那些酷愛自畫像的畫家名人
    但再大的困難,也阻止不了人們對於自拍的渴望,於是,古代便出現了這麼一類主題的畫作——自畫像。咱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特別喜歡畫自畫像的古人吧。,二十五的印象派,再到後來的抽象與立體主義……自畫像體現出來的不僅僅是畫家本人的形象,還彰顯著他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表現世界方法上的變更。
  • 安迪·沃霍爾《自畫像》5月在紐約蘇富比上拍
    安迪·沃霍爾的《自畫像》《神聖的阿拉伯狒狒》 《送給1919年7月14日的花束》作為當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安迪·沃霍爾的《自畫像》將於今年5月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標的1000萬至1500萬美元的估價起拍。
  • 藝術的魅力之「真假」梵谷自畫像——下
    按照70年代受邀研究此畫的Johannes Rd的說法,他認為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但梵谷確實偶爾會就地取材,使用各種未施底料和質地更加細膩的畫布,尤其是在1889年夏秋兩季,即他在聖雷米療養院畫下這件作品的時段。從顏色上看,奧斯陸的《自畫像》中所涉及到的顏料不但與梵谷晚期的調色盤中的常用色相吻合,同時也是他在聖雷米時期的畫作中經常用到的。
  • 著名漫畫家的自畫像
    每個漫畫家的創作風格不同,畫出來的作品也就不一樣,最直觀的感受應該就是畫風,有的精美細膩,有的豪放粗礦,一般漫畫家都有自己風格的自畫像。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那些知名漫畫家的自畫像,看看你最喜歡誰的。鳥山明和他的《龍珠》絕對是日本漫畫黃金時代的核心人物,更是立下了一座漫畫史上的裡程碑。銷量記錄再《海賊王》出現後才被打破。他有兩個自畫像這個偏寫實的是他早期比較愛使用的後期這個機器人形象的比較常出現。個人更喜歡後面這個,比較符合他的漫畫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