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要建私人收藏博物館

2020-12-21 華夏經緯網

    遼陽市是一座擁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源遠流長的太子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江南才子王爾烈「壓倒三江」的動人故事家喻戶曉。而今,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又培育出一名平凡而獨特的文化名人—被譽為「中國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的韓光泰。

  近日,記者見到了這位傳奇人物,親眼目睹了他的20多萬件收藏品。韓光泰表示要在明年年底前,建成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

  今年48歲的韓光泰,出生在遼陽市太子河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自幼酷愛珍藏。他從十幾歲開始,就把大量心血傾注在收藏上。30多年來,韓光泰共投資千萬餘元,收藏品佔據6層樓房,藏品包括奇珍異石、文人字畫、古玩玉器、動植物標本等30多個種類20餘萬件。

  在韓光泰的收藏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17萬餘枚毛主席像章,這些毛主席像章共分5萬多種,重達2000多公斤。材質包括陶瓷、夜光塑料、銅、竹、金銀等,製作時間從1937年到1993年不等。目前,他所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數量列全國第一,品種列全國第二。

  199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韓光泰拿出了他珍藏已久的毛主席像章5萬枚,先後在遼陽、瀋陽等地舉辦了徽章藝術展覽。來自海內外的十幾萬觀眾,領略到偉人在各個歷史時期光輝形象,同時也對這位青年農民能收藏如此多的毛主席像章感到驚訝和敬佩。

  此外,他的收藏品還包括青銅器2000多種,古木器350件、中國和世界名人名畫3500餘幅,各種古董、花缸、雕塑、鷲、鷹、羊顱、石劍、奇石、動植物標本等各類珍品1萬多件,品種之多,數量之巨,國內罕見。其中,3000多套、4萬多冊的《孫子兵法》、《資治通鑑》、《三國志》等線裝書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大都是從明、清、民國時期的線裝典籍,上面記載了當時許多重大史實和散落在民間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告訴記者,每一個文物的收藏都包含著一個故事。一件文物,往往要輾轉多次才能成交。

  韓光泰常說:「人活著就要為他人造福,為社會作出貢獻。」他不僅僅為了收藏而收藏,更是為了學習,充實自己,陶冶情操。從小在太子河畔長大的他從小喜歡讀書,語文、歷史、文學他什麼都愛讀,尤其是古典書籍。從古代歷史中,韓光泰逐漸培養起自己對古代藝術品收藏的興趣,且一發而不可收。不論走到哪裡,他都忘不了收藏。為了收藏,他廢寢忘食,吃了不少苦,但他在收藏中華民族藝術精品的同時也得到了許多樂趣。正如他在牆壁上掛著的自勉聯中寫下的那樣:「苦中樂!」

  現在,作為遼陽知名企業家的韓光泰不僅僅把收藏作為自己的一種愛好,同時也願意讓自己的藏品成為宣傳家鄉的手段,希望通過建造一座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遼陽觀光旅遊,推進遼陽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和經濟發展。(北國網 孔德偉 嚴佩鑫)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要建私人收藏博物館

    遼陽市是一座擁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源遠流長的太子河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江南才子王爾烈「壓倒三江」的動人故事家喻戶曉。而今,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又培育出一名平凡而獨特的文化名人—被譽為「中國收藏毛主席像章第一人」的韓光泰。

  近日,記者見到了這位傳奇人物,親眼目睹了他的20多萬件收藏品。韓光泰表示要在明年年底前,建成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

  今年48歲的韓光泰,出生在遼陽市太子河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自幼酷愛珍藏。他從十幾歲開始,就把大量心血傾注在收藏上。30多年來,韓光泰共投資千萬餘元,收藏品佔據6層樓房,藏品包括奇珍異石、文人字畫、古玩玉器、動植物標本等30多個種類20餘萬件。

  在韓光泰的收藏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17萬餘枚毛主席像章,這些毛主席像章共分5萬多種,重達2000多公斤。材質包括陶瓷、夜光塑料、銅、竹、金銀等,製作時間從1937年到1993年不等。目前,他所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數量列全國第一,品種列全國第二。

  1993年12月26日,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韓光泰拿出了他珍藏已久的毛主席像章5萬枚,先後在遼陽、瀋陽等地舉辦了徽章藝術展覽。來自海內外的十幾萬觀眾,領略到偉人在各個歷史時期光輝形象,同時也對這位青年農民能收藏如此多的毛主席像章感到驚訝和敬佩。

  此外,他的收藏品還包括青銅器2000多種,古木器350件、中國和世界名人名畫3500餘幅,各種古董、花缸、雕塑、鷲、鷹、羊顱、石劍、奇石、動植物標本等各類珍品1萬多件,品種之多,數量之巨,國內罕見。其中,3000多套、4萬多冊的《孫子兵法》、《資治通鑑》、《三國志》等線裝書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大都是從明、清、民國時期的線裝典籍,上面記載了當時許多重大史實和散落在民間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告訴記者,每一個文物的收藏都包含著一個故事。一件文物,往往要輾轉多次才能成交。

  韓光泰常說:「人活著就要為他人造福,為社會作出貢獻。」他不僅僅為了收藏而收藏,更是為了學習,充實自己,陶冶情操。從小在太子河畔長大的他從小喜歡讀書,語文、歷史、文學他什麼都愛讀,尤其是古典書籍。從古代歷史中,韓光泰逐漸培養起自己對古代藝術品收藏的興趣,且一發而不可收。不論走到哪裡,他都忘不了收藏。為了收藏,他廢寢忘食,吃了不少苦,但他在收藏中華民族藝術精品的同時也得到了許多樂趣。正如他在牆壁上掛著的自勉聯中寫下的那樣:「苦中樂!」

  現在,作為遼陽知名企業家的韓光泰不僅僅把收藏作為自己的一種愛好,同時也願意讓自己的藏品成為宣傳家鄉的手段,希望通過建造一座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館,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遼陽觀光旅遊,推進遼陽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和經濟發展。(北國網 孔德偉 嚴佩鑫)

相關焦點

  • 毛澤東像章收藏第一人:建民間博物館屢碰壁
    陳漢章老人的收藏,建兩個民間特色博物館綽綽有餘。但他有心無力,建館申請也是石沉大海。說到此,他有些激動,也很無奈。  擁有一萬多種各式毛澤東像章的71歲梅沙老人陳漢章,稱得上是全國收藏毛澤東像章的第一人。半個世紀以來,陳漢章傾心收藏,為此他曾跑遍全國各地,甚至不惜變賣家產。數萬件包括紅色像章、明清家具、票證圖片、古玩器皿等在內的珍貴藏品,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
  • 毛澤東像章收藏第一人陳漢章:我走了,這些藏品怎麼辦?
    原標題:毛澤東像章收藏第一人陳漢章:我走了,這些藏品怎麼辦? 陳漢章老人的收藏,建兩個民間特色博物館綽綽有餘。但他有心無力,建館申請也是石沉大海。說到此,他有些激動,也很無奈。  我走了,這些藏品怎麼辦?
  • 周堅勝:收藏毛主席像章仿佛找到精神寄託
    童年的周堅勝經常聽父親給他講解放軍故事,很小就決定收藏毛主席像章,將來建個紅色博物館。他說:「收藏毛主席像章好像找到了一種精神寄託。朋友娛樂,我研究毛主席像章;同事去旅遊,我去收藏毛主席像章。」他邊做生意邊收藏,每到一個地方都去古玩舊貨市場上淘貨。久而久之,跟很多古董商販成了熟人。
  • 紅色收藏—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像章是指以毛澤東像為表現主體的徽章,亦稱「像章」。1966年一1970年生產製造的有一部分毛主席像章也被稱為「紅寶章」、「紀念章」。,如「星星之火」,因為那時像章數量很少,要有一點門道的人才能搞到一兩枚。
  • 一老人收藏多年毛主席像章 盼望把像章擺進博物館
    除了這個菸斗外,讓老呂頗為得意的還有他收藏的200多枚毛主席像章,這些像章全被他用鋁飯盒裝著,裝了滿滿兩大盒。記者逐一細看,只見其中有紀念九大召開的「九大獻禮」像章,列寧、毛主席雙領袖像章等很多現在比較罕見的像章。
  • 紅色收藏之毛主席像章
    目前全國收藏毛主席像章的人特別多,一般習慣上把1966年以前的毛主席章,稱為徽章。1966年以後稱為像章。毛主席像章因其收藏門檻低,存世量大。無疑成為低端紅色收藏中最易獲得的品種。但隨著紅色收藏迅速發展,仿製品和偽造品大量增加。需要藏友擦亮眼睛,辨別真偽。毛主席像章的材質有:搪瓷的、鋁製的、塑料的,瓷質的等等。
  • 老人收藏毛澤東像章近6萬枚 為治病賣像章丨圖
    12月26日是毛澤東的誕辰,中華毛澤東像章收藏研究會會長、四川私人收藏毛澤東像章第一人王安廷和他的小小展覽館,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王安廷從1951年開始收集毛澤東畫像、書籍等,1971年開始專門收集毛澤東像章,已有58000餘枚。
  • 紅色收藏七大看點:精品毛主席像章身價過萬
    對於普通人來說,紅色藏品主要有七大主題:毛主席像章、連環畫、宣傳畫、電影海報、郵票、書刊和老照片。毛主席像章  第一大看點像章精品毛主席像章身價過萬  「今天一大早,一個藏家買空了我這兒的56枚毛主席像章。」
  • 什麼樣的毛主席像章收藏價值高?這樣式的價值50000多
    解放前和解放初期,沒有單獨為毛澤東製作過像章,當時,毛澤東的頭像只出現在戰鬥英雄、全國勞動模範等紀念章上(目前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毛澤東像章,是1946年中共七大召開的時用牙膏皮改制的,中國革命博物館有收藏)。
  • 毛主席像章的溯源
    在中國歷史上,製作發行毛主席像章曾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時間跨度也很漫長。「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鑄造的鼎盛時期,所造數量約佔到總量的90%。在毛主席像章的製作中,中國人民傾注了最豐富的藝術想像力,從材質到圖案形狀都千姿百態。在那個缺乏藝術的年代,像章製作凝結了全體中國人的心血結晶,人們充沛的藝術激情也只有在這個天地裡才能自由馳騁。
  • 這枚主席像章,建川博物館絕對沒有
    建川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聚落佔地500畝,坐落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劉氏莊園所在地安仁古鎮。建川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收藏之龐大,簡直令人瞠目結舌:手寫資料30噸,書信40萬封,日記一萬五到兩萬本,毛主席像章百萬枚,800餘萬件藏品,經鑑定屬國家一級文物有153件。
  • ...毛主席像章的毛坯他也有!如何辨別真假像章,他說主要是這四個字...
    提起他的收藏之路,要從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這個老廠區說起。年輕時,為了收藏毛主席像章,附近的廠礦基本上都被他走遍了。中國紅色收藏家 周繼厚:這是我的藏品庫,這些箱子裡裝的都是毛主席像章。我手上拿的這一版是天安門背景圖案的毛主席像章,每一個像章的背景圖案都有天安門,你看,每一個都是不同的,有大有小。
  • 中國個人收藏火車頭第一人:歷時十年建博物館
    所有藏品都是一個叫範永君的人走遍千山萬水搜尋來的,範永君也因此成為中國個人收藏火車頭的第一人。近日,瓦房店鐵道科學博物館館長範永君給記者講述了他那一路坎坷和挫折的傳奇故事……  從愛好到收藏,他毅然辭去公職  範永君出身於鐵路世家,1979年,下鄉三年後的他回城到瓦房店機車軸承廠當了一名工人。
  • 紅心型毛主席像章初探
    因此,紅心型毛主席像章就成為了人們擁有的迫切渴望。據初步統計,紅心型毛主席像章,主要由:鋁質、塑料、軟塑、有機玻璃、瓷質等製成。最小直徑在2釐米左右,最大直徑在7釐米左右。(直徑在7釐米以上的,比較稀罕。)由於材質不同,大小不同,銘文不同等,價格也不同。以鋁質紅心型毛主席像章為例:在品相評級為80分,直徑在3釐米左右的,目前市場價格在160元左右。
  • 收藏古董13萬件 私人博物館創收藏神話
    近年國內的「收藏熱」一直「高燒」不退。有人提出限制私人收藏,認為盲目收藏將擾亂市場;也有人認為,私人收藏值得鼓勵,將成為國家收藏的有益補充。因此,近日「收藏家洪木榮建立私人博物館」這一事件在收藏界內外引起熱烈討論,有媒體認為這位潮州人創造了一個「收藏神話」。
  • 毛主席像章組合規範簡要:《一》對章
    所謂對章,就是兩枚像章看似相同,而實際不同。而且,又是相輔相成的組合像章。一般而言,對章必須具備幾個主要條件。(我給歸納成「四同四不同」。)四同是指:一是大小相同;二是材質相同;三是體裁相同;四是銘文相同。四不同是:一是顏色不同;二是圖案不同;三是頭像不同;四是質地不同。從我四十多年前收藏到的異型十品相的《井岡山》對章來看,顏色和圖案等大都不一樣。
  • 早期毛主席像章初探(二)
    在1945年秋,由電影表演藝術家凌子風先生,自己設計,自己製作的小型金屬毛主席像章。這枚小型金屬像章,存世少見。主要是因為:戰爭年代環境的惡劣,不易保存;原材料非常奇缺,不容多制;製作水平有限,以及自制力量的不足所形成的。70多年來,這枚小小的全屬像章,己成為紅色收藏大家,像章研究者,紅色收藏愛好者,一直想看到,一直想得到的稀世珍品。
  • 60年代開始收集毛主席像章,如今已近耄耋之年,這個老人不簡單
    認識這位老先生已近很久了,因為是同住一棟樓,但是知道他有收藏這個愛好,卻只有很短的時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老人的傳奇收藏故事,了解他為啥一直堅持收藏毛主席像章以及與毛主席相關的一些歷史文獻資料。
  • 藝術家賣房捐半生收藏 建首家藝術類私人博物館
    自南北朝以來,體態各異、神情多姿的數百尊佛像,溫潤厚樸的高古玉,精美異常、工藝繁複的各類金銀器皿與瓷器……在不久的將來,都將在南京首家藝術類私人博物館——古歌博物館,向大眾開放。  古歌博物館的主人,叫高歡。
  • 老漢半個世紀收藏3萬件毛澤東像章 欲辦展覽(圖)
    年近七旬的高郵老人祝長富被譽為國內毛澤東像章十大收藏者之一,他擁有藏品近3萬件,其中不乏國內罕見的珍品。作為獨特的歷史文化見證,毛澤東像章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藝術和收藏價值,像章的收藏和流傳已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