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看這3個方面

2020-12-12 騰訊網

當我們為人父母后,唯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有出息,於是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或者做了一些好的行為時,家長常常會大力表揚。當然還有一些孩子,因為自身性格比較頑劣,所以總被家長責罵,被罵以後沒出息。

其實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在小的時候早已出現端倪,可以說這是"命中注定"的事

李玫瑾曾說:孩子長大之後有無出息,主要看這3方面。

哪3個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孟母幾度搬家,在給孩子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之後才停止。

設想一下,如果當時孟母沒有這麼做,那麼孟子還會成功嗎?他對後世之人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顯然不會。其實從這方面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非常上心,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那麼長大之後自然會有出息。

其次:人品

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更有出息,那麼家長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而衡量一個人未來是不是會成功,並不是看他有多少錢,也不是看他長得有多好看,而是看他們的人品如何。

孩子小的時候不喜歡讀書,長大之後懂事了也會慢慢有意識地去改變,但如果一個孩子人品不好,長大之後只會變得更糟,因為小時候孩子的人品一旦形成,長大之後就難以改變。

最後:性格

現在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教育,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以及學習提高班,但卻會忽略對孩子性格的培養。

孩子的性格雖然有遺傳,但家長後天的培養,也可以緩解其中的缺陷部分。如果孩子本身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那麼自然會有更多積極樂觀的孩子,願意與他們交朋友,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可見孩子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這樣一個誤區,當孩子犯錯,發完脾氣之後再去跟他們溝通,但為什麼家長不提前培養孩子的好性格呢?

如何培養好性格?

1、家長寬容待人,起到榜樣作用

小時候的孩子善於模仿周圍的人,而家長是孩子每天接觸時間最多的人,因此家長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起到正面影響作用。

比如當我們帶孩子外出購物的時候,可能會碰到某些人去佔別人的小便宜,家長可以跟孩子解釋,沒有一個人的生活是容易的,這些小細節其實都透露著我們寬容待人的態度。

2、教育孩子懂得換位思考

雖然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對於絕大多數的孩子來說,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做任何事情他們都按照自己的意願處理,不懂得怎樣跟別人溝通。因此家長想要解決這種問題,那麼首先就要教育孩子,如何進行換位思考。這樣很多矛盾就會被輕鬆地解決。

3、培養孩子的自信

我們應告訴孩子,在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制定目標,然後再對孩子作出正確的指引。在我們周圍,有些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導致孩子變得自私。

因此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孩子建立一個好的品格,幫孩子培養起自信,這一點非常重要。

結語:

孩子長大後雖然有學校會教育他們,但我們不能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我們通過孩子小時候的性格以及出現的行為,其實就可以判斷出他們長大之後能否成功。家長平時應給孩子適當的引導,讓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我們就能看出他未來是什麼樣的,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的見解,近幾年她在網上發表的視頻深受廣大父母喜歡,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 孩子將來是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這4個特徵很明顯
    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早就註定了!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可以看。李玫瑾: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早已命中注定,這4個特徵很明顯1、根據孩子的性格哪一種性格的孩子就能吸引哪一類的人,假使小孩充滿正能量,他們也會吸引熱情開朗、積極向上的人。和這樣的人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那麼取得成功的機率就會更大。
  • 李玫瑾:將來有大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正因如此李玫瑾教授也是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並且經常進行講座,向各位家長傳遞正確的育兒觀念,解決家長在育兒道路上的難題,而李玫瑾教授就曾在一次講座上回答了一個所有家長都特別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通過小時候的一些特徵就能夠看出來。
  • 李玫瑾:家裡有兒子,父母要格外注意這些事,將來娃才更有本事
    相信很多做父母的都看過李玫瑾教授講座的視頻,她在青少年心理學方面很有研究,在育兒方面也有較深的了解,因為很多青少年的「不懂事」,都是受到了小時候的影響。親戚家的孩子是個獨生子叫鵬飛,因為親戚一家都很有商業頭腦,做的生意也不小,所以親戚家的小孩從小都不缺錢花。在家裡,鵬飛從來都是要什麼有什麼,家裡的每個人都對鵬飛非常的溺愛,逐漸的,鵬飛養成了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家裡人對他的好他也當成了理所當然,所以長大後,鵬飛非常的自私又任性,在他的眼裡,身邊的人都應該圍著他轉。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由於李玫瑾教授本身從事的就是心理學行業,因此對於育兒,也是主攻心理學方面,因為之前對心理學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對幼兒心理的研究也非常專業,並且也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尤其是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講座,可以說是近兩年最火的育兒講座,其中很多視頻的點讚量都達到了百萬級別,播放量更是高達幾千萬,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了孩子智商的問題,並表示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那麼說明大腦發育好,將來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料,不用等長大,幼兒園的時候就能看出來
    在中國家長眼中,孩子的成績往往就是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的代名詞,若是孩子的成績差,那麼將來就一定沒出息,因此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給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但是很多時候就算家長再努力地培養孩子,孩子成績就是上不去,這讓很多家長都非常頭疼。
  • 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
    蒙氏教育中有提過:6歲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在這年齡接受的教育直接影響孩子在將來形成什麼樣的性格。李玫瑾:在這4個方面使勁管,娃長大不僅情商高,做事也乾淨利落李玫瑾教授的育兒方法是很有說服力的,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她比較熟悉,我也經常會看她的講座,她在育兒方面是很有造詣的,她認為作為父母的,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尤其是父母在
  • 李玫瑾: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多半有這3種表現,自查一下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出息」。當然,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一切都無法預料,但是我們可以為孩子的前途打下結實的基礎。細節決定成敗,孩子將來能不能出人頭地,有出息,其實從餐桌上的吃飯狀態就能看出來。李玫瑾直言: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
  • 李玫瑾:6歲前,在這4個方面嚴格管教,孩子情商高,長大更有出息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6歲前,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與良好性格?重視這4個方面很重要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聰明健康,將來有出息的,但是孩子是否有出息,是我們無法決定的,但是 一般來說,凡是有所成就的人,必定都是有著良好性格與高情商的人。
  • 李玫瑾坦言: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一頓飯就能看出來,家長別大意
    桌上一個年輕的姑娘實在看不下去,吃了兩口就藉故離開了。大家雖然反感,但鑑於他還是個孩子,也只好低頭吃飯,默不作聲。讓人不解的是,對於孩子的不當行為,孩子的媽媽竟然無動於衷。吃飯不僅僅是吃飯,這背後體現更多的是教養。人們常說,看人看事要注意細節,看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吃一頓飯。
  • 李玫瑾暗示: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娃將來雙商不會低
    一來,孩子敢跟爸媽"對著幹",闡明有必定的勇氣,在外面不會被欺壓;二來,他們開端有自己的主意,所以才會對家長的一些要求說"不"。孩子頂嘴,不能慣著雖然孩子頂嘴有必定的正面意義,可是爸爸媽媽不要太慣著,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爸爸媽媽千萬不要太依從孩子,因為大部分'逆子'都是爸爸媽媽'寵'出來的。"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舉止,就能看到他長大後的樣子,甚至決定將來的人生。「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6歲就能看出來,主要表現在這3方面
    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說:「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和考試。孩子們選擇學習音樂甚至刺繡,這不好嗎?孩子們做他們感興趣的事,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李玫瑾教授還說,她的女兒是普通中學唯一一個被重點學校錄取的學生。孩子是否是上學的材料,可以在6歲時看是否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 李玫瑾教授:孩子頂嘴時,你能接上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謝你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說到這孩子的成長,一般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的有自我意識,他們開始嚮往遵循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去做出選擇和行動。所以就可能會對家長的一些要求,表示反抗和做出一些逆於家長預期的行為。
  • 李玫瑾教授:孩子頂嘴時,要是你能接上這3句話,孩子將來會謝你
    在這裡,推薦一下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李玫瑾教授,她給出的建議是:當孩子頂嘴時,要是你能接上這三句話,孩子將來會謝你。 究竟是那三句話呢?請接著往下看:
  • 李玫瑾: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得太辛苦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說誰誰誰的孩子「厚臉皮」,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孩子沒臉沒皮,別人怎麼說他都不聽,這樣的孩子最沒用。但是在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便提出了一個觀點:讓孩子從小養成「厚臉皮」的習慣,將來才不會活的太累。
  • 孩子是否有出息,早已命中注定,偷偷告訴你:從這方面看出來的
    文|文兒小時候,很多孩子都會面臨這樣的處境,被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評頭論足。有些孩子會被誇贊,說這孩子長的精神、做事周到,肯定會有出息的。而有些孩子則會被不看好,就直接說娃賊眉鼠眼,不誠實,沒有多大出息。
  • 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
    01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田先生前幾年工作的公司發生變故,於是他便下崗在家,與妻子商量過後決定由田先生在家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剛開始,田先生對待兒子還是非常有耐心的,每天給孩子做飯、輔導功課。但是過了不久,田先生的耐心便漸漸流失了,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只要孩子稍有分心或者出錯便對孩子非打即罵。這天,兒子的班主任聯繫了田先生,說是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同學打架了。
  • 心理學家李玫瑾:3-6歲孩子,身上有這3個行為時,該打就得打!
    尤其是孩子3-6歲這個階段,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家長若發現他身上有這4種行為,絕對不能慣,該打就得打!畢竟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如果不及時止損,長大後再改就難了!父母不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各種「作」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再加上父母的寵愛,容易讓他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到了商場只要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想吃的東西,就必須要求父母花錢給自己買。如果被父母拒絕,他就瞬間發脾氣、哭鬧,甚至動手打父母。
  •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轉轉,李玫瑾:比打罵更管用
    想要孩子成才,家長就要讓他們吃讀書的苦。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她對於育兒也有獨特的理解,曾經在網上做出的講解,得到了無數的家長支持,同時,李玫瑾坦言: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到這3個地方看看,比你說教更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