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印章文化

2020-12-03 哈哈哈哈或

篆刻,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指雕刻印章的藝術,因刻印時先在印材上作篆字,再加鍥刻,故稱。一般用刀刻於石、牙、角、木等印材上;金屬印章,則多先刻印模,然後鑄成。

中國篆刻的歷史晚於中國書法和中國繪畫,藝術性質的篆刻萌發於宋元時期,其目的在於藝術,創作者是文人,是藝術創作。

印章: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鑑定或籤署的文具,分陰文陽文。中國印章的歷史較早,距今大約有3000年左右,它是實用範疇的,其目的在於實用,創作者是工匠,是工藝製作。

一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也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製作材質有玉石、金屬、木頭、獸骨、竹及石頭等。中國印章是漢族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所有的篆刻作品都是印章,而並不是所有的印章都是篆刻。儘管印章中有一部分也有很多的審美因素,但基本還是實用。篆刻作品可能有實用價值,例如藏書、名印等,但基本還是藝術。

印章的起源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在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長歷史中,歷經了十餘個朝代。

在這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篆刻藝術出現了兩個高度發展的歷史階段。一個是戰國、秦漢、魏晉六朝時期,這一時期的篆刻用料主要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

篆刻發展到了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這種形勢到了元末出現了轉機,畫家王冕發現了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藝術進入了復興時期。明清以來,篆刻又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流派紛呈。在這一時期文彭、何震對流派篆刻藝術的開創起了重大的作用。文彭是文徵明的兒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燈光石」凍石可以當做治印材料。經過他的倡導,石材被廣泛的應用。

直至近現代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從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篆刻歷史。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結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壯飄逸的書法筆意,又有優美悅目的繪畫構圖,並且更兼得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可稱得上「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歷代印章所用的文字基本上以小篆為標準,前有大篆、金文、甲骨文,後有秦篆、漢篆、繆篆、鳥蟲篆等,都能在小篆裡找到聯繫,因此小篆是鑑賞者首先應該了解和掌握的。其實篆字不過是古人的平常字體,因為時代變遷才使它演化成了現在人們日常書寫、閱讀的字體,但印章印文,特別是閒章、書畫用的藝術印章,卻始終習慣沿用古人的篆體。

刀法是指鐫刻時用刀之方法。「使刀如使筆,不易之法也。」刀法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刀法包括執刀法(指法、腕法)和用刀兩個方面。狹義的刀法即指用刀法。

印鈕在現今只是一方印章上的裝飾品,而在古代,鈕制還反映出一朝一代的制度,從中還能看到這一時期冶煉鑄造和雕刻的工藝水平。古印中常見的鈕有幾十種之多。「鈕」也作「紐」,意即印背高起,有孔可以穿帶。因此,早期璽印鈕形只鑄成突起形狀,再橫穿一孔,即通常所說的「鼻鈕」。以後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增加,以及當時各種器皿紋飾和工藝品的影響,印鈕被雕成各種動物或器物形狀,製作也漸趨精美。

明清以來,印家層出不窮,印作多不勝數。現在人們對於篆刻印章的喜愛也日趨增長,所以只有在掌握相當的文史知識後,系統分類,有選擇地逐步積累經驗知識,由低到高,才能走向成熟精到的目標。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篆刻印章,小小方格成就多彩!彰顯身份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篆刻印章,小小方格成就多彩!彰顯身份地位在我們的名揚固化中,多件許多的印章以及許多的篆刻文字。那邊都是我們的篆刻印章文化。很多時候一個人的篆刻印章,都可以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甚至說是地位。
  • 中國四大傳統藝術之一——艾葉綠印章
    中國的印章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一個印章的背後,都刻著不一樣的故事。印章一直寄託著篆刻者的一份心思,擁有者的一顆靈魂,以無聲訴有聲:淡泊的處世態度;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印章文化與書法、繪畫、詩歌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藝術,可見中國印章文化在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有著的重要地位。
  • 秦漢印章,彰顯中國文化!
    要說文人雅士最喜愛的古玩用具還是得數印章,印章這類東西到今天,主要是用於辦公,而在古代則是代表一種藝術文化。說起收藏印章必屬秦漢,秦漢印章上有鳥篆、金文小篆,篆刻講究。有人說印章雖小,可與鼎彝碑版同珍,就是指章上刻的字。
  • 日本公司搶註中國古典名著 傳統文化蓋外國印章
    日本公司搶註中國古典名著  3月27日是日本公司搶註中國古典名著「三國志」系列遊戲商標三個月異議期限的最後時刻。在這三個月公告期中,國內動漫產業界對此事件無動於衷。  據悉,在期限的最後一天下午,對日本公司搶註的中國古典名著遊戲商標提出異議和爭議的是一家製造服裝的貿易有限公司。
  • 中國印章文化有上千年歷史,印章起源於何時?安陽考古給出說法
    中國印章起源於何時?目前還沒有定論,專家認為大致在春秋與戰國時期。從目前存世的大量戰國時期古印章來看,其創作和使用已經相當成熟。1998年安陽殷墟出土的饕餮紋銅璽,這是目前經考古發掘中最為古老的印章,那麼,中國印章的歷史應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與印章自身的發展相比,印章和繪畫的結合相對較晚。在紙張發明之前,人們用竹簡與木簡為書寫材料。
  •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100項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這100個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你都知道嗎?下面就跟著「文化宣傳欄」一起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吧。  1.中國國畫  2.中國書法>  3.篆刻印章  4.中國結  12.玉雕  13.中國漆器
  • 印章的起源、材質、價值、作用及文化
    印章篆刻作為中國的一項民族傳統藝術,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
  • 萬國印章集仙村,文化傳承至此門——國際印章文化產業園等你來飲
    我們是國際印章文化產業園,你可以到廣州市增城區仙村鎮來看我。深圳市創業印章實業有限公司2016年啟動這個項目的建設,目前我們已建成一期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國際印章文化交流中心,後續還將有兩期建設。 DIY體驗館1印章印象館印章印象館,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印章文化專題展館,以印章展品陳列及解說的方式
  • 和田玉印章,歷史文化傳承的見證者
    關於印章,行家討論能說一千零一夜,今天小編獻醜給大家普及普及:我國的印章歷史源遠流長,上至皇宮貴族,王侯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官醫儒商。不論材質,不論工藝,各式各樣,五花八門。從皇帝的各種寶璽,百官的官璽,到文儒的覽章,商販的私章,印章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印為信物,中華民族的的印章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與書法、繪畫、詩歌並稱中國四大傳統藝術而聲名遠播,是中華文化的特徵標誌與時代發展的見證。說到印章的價值,兩點最重要:一看材質,二看工藝。
  • 《中國印》:四大古國之中,獨存的中國印章文化,誕生於什麼
    然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印章在其它三大古國中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在中國,印章伴隨著中國歷史的沉浮,見證著中國歷史的興衰榮辱,演繹出了一番別樣的絢麗燦爛,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印章文化。>02從當前可見最早的「商三璽」算起,中國印章至今已悠悠走過三千餘年,依然充滿活力、飽含生機。
  • 從印章看方寸間的五千年文化內涵
    古物新意煥發光彩  詩、書、畫、印,歷來被視為一個傳統文人所應具備的四項基本能力。篆刻技藝也許是雕蟲小技,可是在這方寸之間卻包含了大大的文化乾坤。印章發展到現在,融入許多現代元素,讓這一古老的物件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 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
    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 2012年05月02日 14:1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為了讓各國留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體驗到「早有所聞」,卻「不知道去哪兒實踐」的中國文化,學校開展了一系列中國文化體驗課:繪一個臉譜、剪一紙窗花、畫一幅國畫、亮一嗓京劇、跳一段扇舞、彈一曲琵琶、編一個中國結乃至跟老師練一練太極拳、抖一抖空竹、踢一踢毽子……這些聽起來地道又專業的表演及手工技巧,被帶到了課堂上,中國傳統文化走到了留學生的身旁。
  • 四大文明古國之中,中國獨存的印章文化,起源是什麼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都有著擁有並使用印章的歷史。然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滾向前,印章在其它三大古國中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在中國,印章伴隨著中國歷史的沉浮,見證著中國歷史的興衰榮辱,演繹出了一番別樣的絢麗燦爛,形成了獨特的中國印章文化。
  • 智能化管理印章,解決傳統印章使用上的漏洞
    印章在我國歷史悠久,深入人心,所以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在外國人來看,最認可的其實還是有權代表的籤字。在改革開放之初時,就因為印章這事鬧過一些笑話,由於國內外習慣不同,有些國內企業與外國企業籤署合同時,發現對方沒有印章,死活不幹,最後逼得外國企業去刻章蓋完才拉倒。
  • 印章:一種新興的印章,一種有收藏價值、有意義的印章
    印章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都有它的身影,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有用到這一種文化底蘊的工具。兩個印章的高峰期奠定了它獨有的一些文化底蘊和內涵。到現代更是發展到了一種高度,企業有它,個人有它,都 看得到的它的身影。我們今天來講一種具有收藏價值,意義非凡的印章——胎髮印章,一種個人的藝術印章。
  • 道說中國傳統文化工藝,盡顯中國國粹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禮儀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古代社會的各個方面。
  • 金石華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間,印證千年文化——談印章文化
    這120方印章,每個所上面都刻有一句祝壽的話,每一句話裡都帶著壽字,每個壽字都有不同的刻法。且不說雕工、材料,現在能說出120句帶壽字句子的文人、書家都不多了,所以這組印章無形中就成了文化孤品,收藏價值極高,經濟價值更難以估算。在判斷印章價值上,首先要看製造印章的石材,豐富而又稀缺的石材製造印章的成本往往比較高。
  • 高定位,傳統印章行業快速融入"網際網路+"時代
    參加本次大會的除了傳統印章行業的企業家,還有不少的IT行業企業家也參加了會議,是一次印章+網際網路的跨界交流,為方興未艾的華南傳統印章行業帶來了一場思想交流盛會。同時,此次會議還匯聚了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印章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領袖等。
  • 中國傳統知多少,中國傳統舞獅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闢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據民間說法,中國本身沒有獅子,在中華文化中,"獅"本來是和"龍"、"麒麟"一樣都只是神話中的動物。到了漢朝時,才首次有少量真獅子從西域傳入,當時的人模仿其外貎、動作作戲,至三國時發展成舞獅;南北朝時隨佛教興起而開始盛行。
  • 9000枚印章讓中國成語「活」起來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多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甚至六字以上的,言簡意賅地記錄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諺語俗語、史實逸聞、詩文語句等。印章是一種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物品,製作材質有金屬、木頭、石頭、玉石等。楊桂臣正在篆刻成語「一鼓作氣」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