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推窗見綠 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2020-12-04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閩南網 ,作者閩南網

閩南網

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的新聞門戶網站,經福建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許可審批,具有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採編發布服務資質。

前言

城市美起來、腰包鼓起來、醫養亮起來、優質教育快起來。馬路更寬更好走了,出行有多彩公交可選擇;周末假期,逛逛山線綠道、水線公園,怡然自得;有時間到家門口的大劇院,欣賞專業演員帶來的雅樂喜劇,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

「十三五」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五年,泉州的社會經濟、城市面貌等變化有目共睹。百姓息息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養老、出行、生活環境等配套設置,越來越完善,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回眸這五年,泉州譜寫了一幅幅美麗畫卷。

即日起,泉州市委網信辦和閩南網聯合推出《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系列策劃報導,通過市民的視角,講述、記錄身邊的點滴變化,也展現「十三五」以來泉州的發展變化。

推窗見綠 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城市之美,在乎細節。在泉州走街串巷,你可能隨時與盎然的綠意撞個滿懷。近年來,泉州合理利用大空地、小角落,通過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它們藏身在老巷子裡、街邊、居民樓間,分布在各個角落。錯落有致的綠植,古樸實用的設計心思,使得口袋公園備受青睞,成為很多市民家門口休閒、健身的新打卡點。

泉州新車站、美食街、刺桐路寶洲街口、成洲路小遊園、湖心街口、仁風新村……過去五年,泉州的口袋公園如玉珠般散落在古城新區,特別是在熙熙攘攘的古城,口袋公園的人氣持續高漲。無需走太遠,在這裡跳跳廣場舞、散散步、跟厝邊話話仙,生活在家門口就「鬧」了起來。「十三五」期間,「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願景,正在泉州加速鋪開。

古榕巷公園

你家附近有口袋公園嗎?你喜歡什麼樣的口袋公園?近日,閩南網記者走訪了泉州市區幾處口袋公園,邀請市民們來聊聊他們家門口的這份「微幸福」。

閩南小埕院:

閩南風小遊園 留住鄉愁回憶

鯉城南俊北路,是古城繁華地段,住宅區、商鋪、學校相對集中,平日裡人流不小。

早上8點半,65歲的陳阿伯剛送完孫子去學校,走路經過南俊北拓軍分區原次入口通道旁特意停下來,到路邊閩南小埕院的石凳上坐了下來休憩。年初從德化農村來泉州市區幫忙帶孫子,陳阿伯起初還擔心自己不習慣。「老家環境很好。」陳阿伯說,自從他發現了這個好地方,每次送完孫子就順便走過來溜達一下,鬧中取靜的小公園環境很好。

陳阿伯口中的小公園是閩南埕院式小遊園。它既是居民休閒的小樂園,也是留住鄉愁的記憶地。

閩南小埕院

從前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父輩的老式自行車上,承載著很多人的回憶;出磚入石燕尾脊,是閩南人心裡的家……走進這處小遊園,濃濃的閩南氣息撲面而來,這些閩南元素喚醒了很多人的回憶,出磚入石的牆壁,訴說著方正、古樸、拙實之美,左側還立著復古郵筒,擺放著一輛永久牌老式自行車。公園左側,還修建了古厝大門、照壁和古井等小品,廣場上置放著老式八仙桌、石鼓、郵筒和萌萌的小獅子。

泉州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主體建築遴選閩南古建築非遺傳承人班組進行施工,採用老舊材料進行建設,使整個遊園呈現古樸的閩南古民居小埕院的特色。

綠植方面,以鄉土植物石榴、香泡、紫薇、竹柏等進行配植,下層以香花灌木小葉梔子、多花月季與景石組景,紅花綠樹,呈現出一派盎然生機。

閩南小埕院

把時間撥回去年年初,小埕院所在的地方曾是一處閒置的售樓部。作為古城補綠行動的景觀節點之一,園林部門拆除了廢棄的售樓部,騰出用地面積447平方米,以綠地、鋪裝結合泉州記憶特色立體殘牆景牆的形式,為市民打造了這處閩南埕院式的路側遊憩空間。

「售樓部以前沒人,門口擺著的綠植總感覺亂糟糟的。」坐在小埕院的石凳上,家住在南俊北路的王阿姨一邊看著在園內玩耍的孫子,一邊跟旁人聊天。她稱讚,這個空袋公園意境好,老城區地方小、南俊北路的小區多、住戶也多,原本離家最近的是中山公園,雖說不遠,但帶著孫子走起來總也不便利。自從口袋公園建好後,這裡幾乎成為大家每天的散步地,生活更加便利了。

許厝埕、古榕巷街心公園:

危房大變身 老街巷迎來「春天」

泉州老城區古榕巷35號門前,是去年剛剛建成的許厝埕口袋公園。這塊佔地800平方米的空地,周邊環繞著居民住宅,還有兩處古民居和天主教堂。建成後,公園設立三個主次入口,分別對應教堂與古榕巷、花巷,方便居民進出。

園內道路鋪著石板、石亭,高大的喬木仿佛是天然的屏障,將園區和道路隔開。每處花圃的邊上還設計了凳子,走幾步就能坐下來休息。一些住在附近的市民,真正做到了「推窗見綠,出門進園」。

許厝埕公園

在附近開了30年餐館的張阿姨每天騎著電動車,在許厝埕口袋公園周邊進出。她說,生活在老城區裡有別樣的味道,雖然擁擠但很有生活氣息,在這麼窄的巷子裡能有這塊綠地很好,天熱的時候,很多人在這裡納涼、聊天,厝邊生活很熱鬧。

與之相隔百米的,是古榕巷的街心公園。

古榕巷公園

經過精心設計,這塊佔地150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已成為周邊一景。此處原本的5棟破舊石頭房,既存在安全隱患又影響古城風貌,市城市管理局利用2個多月時間對其進行拆建復綠,充分利用具有泉州特色的老構件進行修繕提升。

徵求市民意見後,公園裡修建了綠地四角亭,對古榕巷南側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圍牆、古樓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繕提升。園區用紅磚、石頭堆砌出來的閩南老圍牆,古樸且有味道,石板搭配鵝卵石的環形步道,將整個園區串聯了起來。

下午5點多,古榕巷的這處公園裡充滿歡聲笑語。7歲的李泊然和小朋友們在這裡玩耍,大家一起從園區的這頭跑到那頭。這些玩伴,既是李泊然的鄰居,也是同學。因為住同一條巷子,家門口的公園理所當然成了他們的「秘密基地」。每天放學後,大家都相約來公園裡玩,陪同的家長們也藉此機會坐下來聊聊天。李泊然說,他最喜歡春天的公園,開著各種花,特別漂亮。

「以前破破爛爛的,破房子都圍在一起,風都進不來。現在晚上我們都會來這裡跳廣場舞。」古榕巷居民陳阿姨說。

改造小綠地 守護市民「微幸福」

為了打造「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15分鐘休閒生活圈的目標,近年來,泉州市委、市政府部署開展「古城植綠」等行動,通過見縫插綠、拆牆透綠、破硬復綠、立體綠化等舉措,在老城區的街頭巷尾開展植綠、增綠、補綠和護綠行動,因地制宜建設了一批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讓老城區煥發出勃勃生機。

截至2019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27.6公頃、相較於2015年「十二五」末增加了278.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6平方米。

每一個口袋公園的背後,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者的辛勞付出。

許厝埕公園

從最初的選址開始,工作人員就要實地走訪、調查多次。面對一塊塊來之不易的用地,如何將之打造成一方方精品休閒綠地空間,也需要慎重思考,比如古城片區綠地稀缺,公共活動空間少,新建綠地多只能以拆違、拆舊等形式實現;空間相對較大的地方,儘可能做好閩南元素文化傳承等。為了給市民提供美好的公園環境,綠化維護、保潔人員每天要到各個點開展工作。

閩南網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泉州市以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以及對原有舊綠地改造提升等形式,先後完成溫陵路等13條主次幹道缺失行道樹的補植,完成羊公巷—百源路—南俊北拓、花巷—古榕巷—三朝巷—舊館驛兩條線路綠化補植以及沿線13個重要節點的景觀營造,建成古榕巷、許厝埕、原小酒量、城雕新車站、泉秀路坪山高架旁等8個口袋公園(街頭小遊園),累計新建、改造提升綠地1萬多平方米,讓更多市民群眾受益「綠色福利」。

古榕巷公園

據初步統計,近五年來,泉州中心城區完成綠化建設投資16.27億元,累計改造、新增園林綠地278.2公頃,累計建成城市水線綠道、山線綠道和環城河慢道系統26.4公裡,新增城市公園、口袋(社區)公園47處。截至2019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027.6公頃、相較於2015年「十二五」末增加了278.6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6平方米。

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吳圳烽 文/圖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泉州這五年·百姓看變化】推窗見綠 泉州口袋公園裝著滿滿幸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1.96公頃的靜欣苑公園建在了百姓家門口
    開窗見綠、出門進園。近日,又一「口袋公園」亮相豐臺長辛店鎮。位於長辛店鎮張家墳村的靜欣苑公園佔地1.96公頃,北與雲崗森林公園隔路相望,周邊與居民小區緊密相擁,園區內景觀層次分明,植物錯落有致,為生活節奏忙碌緊張的市民們提供了一片怡靜、舒適的休閒空間。
  • 泉州中心市區再添6處街頭公園 家門口享受「綠色福利」
    近日,泉州市區奎霞巷的心願廊開始動工建設,到月底,這處具有閩南韻味的街心公園將與市民見面。據悉,今年我市採用借地綠化、見縫插綠、破硬復綠、拆牆建綠以及對原有舊綠地改造提升等形式提升綠化、營造休閒空間,讓更多市民群眾享受「綠色福利」。目前,市區有6處街頭公園正在建設或規劃中。
  •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77座公園扮靚衡水
    走走走,一起去公園溜一圈!」近年來,衡水城區的公園綠地建設稱得上日新月異,去公園轉轉也成了無數市民飯後休閒最常見的寒暄。在無數老衡水人的記憶裡,1984年落成的中華公園一度一「園」獨秀,而後是更為人熟知的人民公園。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這兩座公園都是市民遊玩的主要去處。
  • 五年學區僅剩兩年,泉州臺商投資區湖東學園服務片區因何改變?
    近日,有泉州臺商投資區購房人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投訴買房讀書遇到的難題。訴求人表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2017年初整個臺商區都在討論著你買房了嗎?當時他看到陽光城翡麗公園拿著文體局下發的無時間限制的紅頭文件,向他們宣傳整個臺商區就該樓盤可以永久入讀湖東學園。
  • 「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
    遊覽西湖 賞景看展臺海網10月2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近日,由泉州西湖文化促進會、泉州市書法家協會等共同主辦的「泉州西湖楹聯書法展」在泉州西湖公園舉行,展期3個月,展覽地點在西湖公園桃花島。不少市民利用假期來到西湖公園賞景看展。
  • 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泉州開園 航拍美照搶先看
    海絲藝術公園亞洲園泉州開園 航拍美照搶先看 2015年11月08日 17:38作者:今日泉州網編輯:牛曉彤   11月7日訊,作為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活動場地之一,位於泉州臺商投資區的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各項工程已開始全面掃尾,公園進入清理和布展階段。
  • 從口袋公園到森林公園:北京「見縫插綠」增強居民綠色獲得感
    東四雍和大廈口袋公園,是北京2018年留白增綠的一個縮影。新華社記者陳旭攝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魏夢佳 陳旭)「那兩棵是山楂樹,這棵是大葉楊,少說也有兩百年樹齡了。」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西北側的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園裡,63歲的北京市民陳友林撫摸著身旁一棵高大楊樹的樹幹說。
  • 中國「西部旱碼頭」圓「綠之夢」:從「四處找綠」到推窗見綠
    中國「西部旱碼頭」圓「綠之夢」:從「四處找綠」到推窗見綠 2020-06-16 15:45:25  「以前的公園,草少、樹少,設施也差。」張迎春認為,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最大的生態板塊,是能讓人在喧囂和浮躁中找到釋放心靈、陶冶情操的場所,而公園「變遷記」則是臨夏市生態變化的縮影。  臨夏古稱河州,是中國兩個回族自治州之一,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素有「西部旱碼頭」之稱。
  • 福建泉州百年水師提督府,「四園」故居華麗變成公園
    這座濱海名城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是閩南文化的源頭,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漲海聲中萬國商,這句詩句很好地形容了泉州曾經的繁華。當時被稱為「刺桐港」的泉州在唐朝時期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為東方第一港,已有1750多年的歷史。現在泉州市是福建省經濟中心,經濟總量連續多年排福建首位。
  • 初冬時節看泉州古城之開元寺
    這是周王宮殿落成時的奏頌美詞,說明當時周王宮屋脊就是雙殺,平民百姓家屋脊是單殺。這種燕尾脊最早只能用於皇宮,代表「雙燕歸脊」,吉祥得不得了。後來流傳到民間,也就是「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其它地方都失傳了,卻只在閩南保留了下來。看看,這個開元寺很神奇吧?不僅有創始人留下的痕跡,而且有周王宮才有的建築風格,頗有古風。
  • 「推窗現景、開門見綠」日照園林集團實施拆遷建綠、拆牆透綠、破...
    推窗現景、開門見綠,自然生態良好就是城市最好的「名片」。  近年來,日照市不斷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全面推進道路布綠、拆違建綠,加強老舊庭院小區綠化改造,以「口袋公園」的方式,讓市民推開家門進公園。作為承建方的日照園林綠化集團,始終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主力軍為己任,堅守「讓園林扮靚生活」的宗旨,嚴格按照建設單位要求,實施了一系列拆遷建綠、拆牆透綠、破硬造綠等升級改造工程。  「家門口」的昭陽公園
  • 「推窗觀景 出門入園」杭州下沙即將迎來首批「口袋公園」
    杭州網訊 為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景觀效果,杭州錢塘新區下沙街道大力推進「口袋」公園建設,讓市民在繁忙的生活中有一個休閒放鬆的好去處。經過八個月的不懈努力,下沙即將迎來首批「口袋公園」。近日,有居民拍到在海通街與頭格路交叉口的「口袋公園」已基本建成,地面進行了重新鋪裝,種植了綠植,鋪設了彩色瀝青,並新建了停車場。 目前,雖然未完全建成,但已經有不少居民提前來體驗家門口的「跑道」。 家住頭格小區的劉女士晚飯後推著孩子來這裡散步,心情十分愉悅。 劉女士說,「這裡以前是一片閒置空地,改造以後,漂亮多了!
  • 聊聊福州的「墓景房」,哪些片區的房子容易「推窗見墓」?
    但是福州這麼一個多山的城市,隨著城市的不斷開發擴大,也就難免開發到了山腳下,這時候一些墳墓集中的山頭就難免使得周邊開發的樓盤會推窗見墓,成為實打實的「墓景房」。典型的片區有以下幾個:高蓋山,雖然現在建設了高蓋山公園,但是有上去過的朋友們會知道,高蓋山上墳墓集中,在公園建設的時候就已經徵遷了許多墳墓,而如今尚且存在大量未徵遷的墓地,主要集中在高蓋山南側,靠近義序片區。
  • 福建泉州:百姓書房品書香
    市民在百姓書房泉州市區德濟門閱讀點內看書、學習。市民在百姓書房泉州府文廟閱讀點內看書、學習。近年來,福建省泉州市各級政府積極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營造市民愛讀書、讀好書的文化氛圍。目前,泉州全市已建成百姓書房163家,「15分鐘閱讀圈」正逐步形成。
  • 五年後,泉州紙上藍圖變現實
    五年後泉州還會更美麗  編者按中共泉州市委第九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泉州市委關於泉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我市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的一個綱領性文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 泉州西湖公園規劃園中園 桃花島擬3年建成序園
    如此詩意美景,不在書裡,而在未來的西湖公園桃花島。西湖公園規劃在園中桃花島建設園中園——「序園」,並分為「萬桂千章」、「雲臺梅影」、「金池瑞蓮」、「竹塢青舍」4個意境小園,各具特色。變身後的桃花島,不單為西湖提升品位,也會是泉州園林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園中園已完成方案設計,3年建成,預計明年啟動。
  • 泉州豐澤店運營負責人朱正耿:揭秘兔寶寶易裝泉州模式
    嘉賓介紹陳東曉,兔寶寶易裝泉州加工中心總經理,90後的他畢業後跟隨父母從事兔寶寶板材經營,後於2017年10月成功轉型成為泉州第一位加入兔寶寶易裝的經銷商,短短三年時間,在泉州打造出了獨特的易裝模式。朱正耿,兔寶寶易裝泉州豐澤店運營負責人,原本從事板材經營的他,在看到商機後,毅然決然的跟隨陳東曉一起加入兔寶寶易裝大家庭,在易裝經營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開拓了屬於自己的易裝業務。易裝三年,模式初現陳東曉想:「走一條自己的路,讓夢想傳承。」
  • 實現居民「推門見綠「願景 濟南最大口袋公園在七賢建成
    「在家門口就有這麼大的公園綠地可以玩耍,社區的環境真是一天比一天更好了!」2日15:00,在中海國際社區的口袋公園,住在附近的居民王秀美正領著孫子在玩耍。隨著綠化種植接近尾聲,這處全市最大的口袋公園也向市民揭露「真容」。
  • 推窗見綠、出門爬山,泉城山色添新意
    推窗見綠、出門爬山,泉城山色添新意大眾日報記者 晁明春2020-09-21 20:35:45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一城山色半城湖」,濟南的絕美山色古已有之。近年來,隨著山體綠化提升及山體公園建設,濟南的山不僅更具觀賞性,也給市民帶來更多舒適體驗。
  • 泉州:奔跑70年 追夢新時代
    」這樣一座城市,從新中國成立後的櫛風沐雨、艱苦創業,到新時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時代新福建建設部署,奔跑不止、奮鬥追夢。無論國內外經濟形勢如何變化,泉州民營企業始終立足實業、根植本土、抱團發展。當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等問題初露端倪,泉州黨委政府便迅速吹響產業轉型升級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