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說「吃虧是福」,善良也帶點鋒芒,職場上這4種虧,別再吃了

2020-12-18 思維時光

老人言:吃虧是福。

這句話很對,吃虧是一種智慧,不吃小虧的人,終究會吃個大虧。要的就是我們做人要有胸懷,不與人斤斤計較。

但,還有一句古話:善良也要帶點鋒芒。

善良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值得我們每個人都去追求。可你聽過「人善被人欺」嗎?

請不要矛盾,任何事情都是有個尺度的。吃虧的人,未必什麼事情都要吃虧,善良的人,也不是對所有人都要善良。

而是要根據情況而定,就拿職場上來說,老實人總是吃虧,可是別人會因為你老實給你加薪,升職嗎?未必!

有時候,吃虧反而會造成別人的誤解,而這種誤解恰恰是阻礙你事業進步的絆腳石。在職場,特別是這4件事,別拿「吃虧是福」來安慰自己,該爭取就得爭取。

1.沒有功勞卻承擔責任的虧不要吃

許多職場的新人也好,老人也罷,可能都遇到這樣的事。自己辛辛苦苦付出的勞動,最後功勞和獎勵被人搶走了,而做事情期間的責任和事情結束的後果,卻要自己承擔。

說得簡單點,就是好處自己一點沒撈到,壞事卻要自己去扛著。這就是典型的不公平待遇,遇到這樣的虧一定不要吃。

所以在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和公司確認好,責任和權利。有些小虧吃了就算了,但是啞巴虧千萬不能吃。

一旦開了這個頭,後面領導和同事就把你當軟柿子捏,到頭來自己真的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人了。

2.關係到作風的問題的虧不要吃

做人做事有底線,是一個職場人最起碼的職業操守。一旦,涉及到作風問題,就是非常嚴重的了,輕則在公司混不下去,重則在圈子內名聲都壞了

作為不正,周圍的同事會遠離你,公司也不會信任你,這樣下去,職業生涯就堪憂了。

因此,如果被人誤解作風問題,一定不要不聲不響的默認了,哪怕得罪領導也要為自己立正身。

這種悶聲的虧,一定不要吃。

3.不是自己的錯,卻幫別人背鍋的虧不要吃

有些職場人,為了取信於領導升職加薪。就不惜犧牲自己的口碑,去給上級和同事背黑鍋。

你要知道,你背的不是黑鍋,而是責任和後果。不管你抗不抗得起,最後損害的都是自己的信譽和名聲。

換句話說,一個好領導,一定是一個敢於承擔責任和後果的人,哪有出事了讓下屬去頂罪的道理。

職場上,沒有任何人值得你這麼信任,人走茶涼,到時候,你也只能走人了。與其做這些事,不如提升自己的價值,你有價值了,任何公司都搶著要你。

4.工作職責互相推諉的虧不能吃

這個情況非常的常見,部門與部門之間,同事和同事之間,經常會因為工作的失職而互相推諉。

其實都是沒有搞清楚,公司裡每個崗位的具體分工和職責,特別是上級領導,經常會給你安排遠遠超出你工作範疇之內的事,最後出錯了,就會怪罪你。

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事先報告清楚,不是自己的崗位,如果出問題的了怎麼辦?

所以,同事也好,上級也罷,如果交給你的任務超出你的工作範疇,或者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定要醜話在先,君子在後。

否則,最後就算你吃虧了,說都說不清,只能自認倒黴。

職場,既要拼技能,也要拼做人。不該吃的虧,一定不要吃,否則都是吃虧別人也不會說你好。

與其說做事很重要,倒不如說做人更重要。會說話,會辦事,會做人儼然成為職場生存不可缺少的三種能力。

進步最快的方式,就是學習,學習最快的方式,就是汲取他人的經驗為己所用。而汲取他人經驗最划算的方式,則是看書。

這裡為那些常常吃虧的職場人,推薦一套書《口才三絕》《為人三會》《修心三不》,對改善自己的說話水平,做事能力,和處世心態大有裨益。

目前這套書也是連續幾年暢銷職場,就連央視董卿都讚不絕口,看完之後,

說道:如果你嘴很笨,那就熬夜逼自己讀完這三本書,沒有你進入不了的圈子。

這套書,現在活動期間特價,三本只需29元,平均10元一本都不到,其實很多人應該知道這套書,只是一直沒有下手,我建議你讀一讀,對職場生存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別總說「吃虧是福」,善良也要帶鋒芒,否則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吃虧是福」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人的腦子裡,但是這個是有前提的。你比方說:公司交給你一個項目,你努力了那麼久,但是在最後匯報工作的時候得把領導的名字署在前面。吃這點小虧,其實是為了避免吃更多的大虧,所以我們說吃虧是福。
  • 鄭板橋說「吃虧是福」,但是,有「三種虧」絕對不能吃!
    慢慢地,「吃虧是福」就成了一句被人所普遍接受的處世格言。「吃虧是福」的理念之所以能廣泛流傳,還得益於寫下過「難得糊塗」的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鄭板橋得知事情的原委後,並沒有出面幹涉縣裡的審判,而是勸弟弟退讓一步,並隨信寄上了一副「吃虧是福」的四字條幅。在「吃虧是福」的下面,鄭板橋還附上了一段意味深長的題跋:「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於己則益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在即是矣。」
  • 人們常說「吃虧是福」,可在職場裡,吃虧多的人真會有福報嗎?
    我們都為老梁感覺不公平,明知這是個火坑,怎麼還要往裡面跳?但是老梁卻笑呵呵的說「吃虧是福,漲經驗了,下次就不會了」,然而到了下次,老梁還是一樣吃虧。有時候我真的很懷疑「吃虧是福」這句話是誰說的,也許當時說這話的人,可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畢竟事情已經發生了,結果無法挽回,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
  • 職場人,別再被所謂的「吃虧是福」誤導了!
    在職場中,相信大家都會遇到吃虧的情況。在面對吃虧時,耳邊經常會想起前輩們說的一句話「吃虧是福」,於是很多人為了息事寧人、維繫人際關係而忍氣吞聲,默默承受,相信多吃點虧,總會為自己帶來好福氣的。不過小張認為這是小事,也就不那麼在意。沒想到,在以後的團建活動中,小李總是找小張幫忙,而小張感覺自己是那個永遠默默奉獻的隱形人,搞的小張有些難受。但小張想拒絕又不好意思拒絕,只能告誡自己「吃苦是福」。
  • 吃虧是福,但有四種「虧」不能吃,你知道麼
    善良的人一時吃了虧,或者可以不去計較,但是如果人善良過了頭,就容易被當成軟弱和無能看待,那麼這種虧就一直吃不完。吃虧是福,但要有度。善良也同樣。如果沒有限度的善良,也是一種軟弱。而這種軟弱,就會一直被人所利用,讓你有吃不完的虧。所以,善良的虧,可以吃,但不能一直吃。
  • 佛說:願意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
    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我們總會遇見許許多多的人,總要跟人打交道,總要學著為人處世,在跟人交往的過程中,就會有吃虧和佔便宜這兩件事。時時處處想佔便宜的人,一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到頭來終究要吃大虧。能吃虧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會吃虧是處事的一種睿智。做人別太斤斤計較,世上沒有那麼多公平,別在一件事上較真,退一步,讓一尺,彼此都安好。
  • 「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上依舊有效嗎?
    「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上依舊有效嗎?當時作為職場新人,付出了很多努力,積攢了一些人氣,當然,也吃了很多虧。看到這裡,你覺得「吃虧是福」這句話在職場中還正確嗎?其實,依舊是正確的,請看後續:後來,小李在餐廳幹了幾年之後,也積攢了一些錢,便想著自己也開一家餐廳。
  • 曾國藩:吃虧真的是福嗎,記住這3種虧不能吃,吃多了反而不好
    除了曾國藩以外,香港首富李嘉誠早些年也吃過很多虧,他對吃虧是福深信不疑,常常在外面做生意的兒子,和別人合作的時候,要把大頭給別人,自己拿小頭就好。而且老一輩的人也會教育晚輩,吃虧是福。沒錯,吃虧是福,但也得看是吃的什麼虧,值不值得自己吃這個虧,有些虧可以吃,有些虧不能吃,不然吃了別人不但不領情,還把你當傻瓜,這就很沒有必要了。曾國藩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有3種虧不能吃,吃多了反而不好。第一種虧,不吃糊塗虧。
  • 人生中吃過這3種「虧」,非但不是壞事,「後福」還會源源不斷
    尤其是吃過這3種虧的人,非但不是壞事,「後福」還會源源不斷。第一種:吃不公平待遇的虧在職場中有一個詞語叫做能者多勞,但是相信絕大部分年輕人都不喜歡這個詞語,因為能者多勞意味著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而且還要幫助其他人完成一定的任務。
  • 「吃虧是福」是自欺欺人嗎?
    理論上的吃虧是福第一層含義:常言道,吃一塹長一智,只有吃虧了,才能讓你的印象更深刻,再遇到類似的情況知道應該如何處理,也算是吃小虧,享大福。古語云:失敗是成功之母。馬雲也說過:「我們湖畔大學,不是教你如何賺錢,如何成功,而是告訴你更多的失敗,告訴你哪條路走不通。」
  • 厚黑學:吃虧是福!但這三種虧千萬不能吃,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吃虧是福!這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一條至理名言,也是很多老實人的口頭禪,但是,凡事無絕對,厚黑學就認為,不是吃什麼虧都是福,有些虧就千萬不能吃,一旦吃了,就會害得自己一輩子都難翻身。具體而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講,做人再老實,也千萬不要吃以下這三種「虧」,否則,一輩子都難翻身。
  • 吃虧是福?這3種虧是不能吃的,別亂聽「老人言」傷的是自己!
    俗話說,「吃虧是福。」「好人好報」這樣的話我們聽多了,道理我們都懂,也就是說,一個人心懷善良,懂得幫助別人,就會得到善報。吃虧了忍一忍,也就風平浪靜了。吃虧誰都會,然而現在不是什麼虧都能吃的,當我們遇到不能吃的虧時,一定要勇敢地為自己爭取,丁是丁卯是卯。遇到這三種「虧」吃多了,好福氣會悄悄溜走,這時候的「老人言」我們就要不聽,否則就是傷害自己。
  • 有人說吃虧是福,可是吃人生任何的虧都是一種福嗎?
    01吃虧是福是中國的一句老話。無論是老人還是有些經歷的人,總是教導年輕人吃虧是福,不要怕吃虧。當然,這有些道理,尤其對於不明朗的未來,吃虧和福氣的關係還是比較緊密的。對於虧與福,它們之間為什麼會有聯繫?
  • 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要愛心泛濫,儘量不要施捨這2種善良
    對於那些壞人壞事,我們千萬不要濫施善良,要不然就會引火燒身,甚至助紂為虐。比如說,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要愛心泛濫,儘量不要施捨這2種善良。1、委屈自己的善良;真正的善良,需要帶點鋒芒,要不然別人就會覺得你的付出過於廉價,根本不懂得珍惜,甚至變本加厲地向你索要。
  • 2000年前老子就告訴你:吃虧是福!但是你必須得有吃虧的智慧
    老話常說:吃虧是福。當我們吃虧的時候,總會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告訴自己吃的虧越多積累的經驗也就越多,但是等到自己吃夠了虧,卻發現不是這麼個事,怎麼自己吃了這麼多虧,還是沒有改變現狀呢?其實老子早在2000年前就在《道德經》中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伏」,福和禍都是一體的,如果在你的思維裡吃虧就是吃虧了,那麼又哪來的福氣可說呢?所以只有當你擁有吃虧的智慧,懂得轉化自己的思維的時候,吃虧對你才是福。
  • 一個有智慧的人,往往懂得吃這二種「虧」,原來「吃虧是福」
    「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能受苦乃為智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曾國藩曾國藩是世人心目中的智者,他一生成就非凡,他常說自己的成功就來自於吃苦、吃虧。有志氣的人才能承受痛苦,有智慧的人才懂吃虧是福,這樣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 吃虧是福,但這「四種虧」不能吃,會惹禍上身
    老話說「吃虧是福」。一個人能吃虧,不計較得失,是從容大度,是體現一個人的修養,但過分的大度,就是縱容了別人,別人不會感激你,而是會有恃無恐地傷害你。以下這「四種虧」,不能吃,否則會惹禍上身。要知道,一個人惹禍了,可能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還成為一個汙點,讓自己一輩子都抬不起頭來。
  • 古人說:吃虧是福,是有何典故?盲目吃虧也有福嗎?
    古人說:吃虧是福,是有何典故?盲目吃虧也有福嗎?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求絕對的公平。小時候長輩們常常教導我們,凡事不要太計較,吃虧是福。因此,這句話也一直被很多人奉為座右銘。認為吃虧真的能帶來福氣。但是卻很少有人去深究這句話。它真的是要教會我們勇於吃虧嗎?不然。其實「吃虧是福」這句話最早出自《鄭板橋傳》。鄭板橋是我們國家清代文學畫家。
  • 吃虧是福,吃虧是福?
    總聽別人說吃虧是福,吃虧是福,但是真輪到自己吃虧,誰又真覺得是自己的福氣呢?大家總說吃虧是福,其實都是對自己的安慰,反正虧都吃了,是福總比是禍好。馬有失蹄,人有失足。沒有誰說可以一直不吃虧,可以一直佔別人便宜。
  • 佛說:吃虧未必虧,惜福方得福
    佛曰:吃虧未必虧,惜福才有福!做人要能吃虧,人生一世,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斤斤計較,反而會捨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許更多。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乎表面上的吃虧,他們看重的是實質性的,因為能夠吃虧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