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各大院校就要陸續開學了,學生們即將重新走進或熟悉或陌生的校園,拿起書本,在明亮的教室中與同學一起學習。
人到中年,愈發感受到青春歲月是何其寶貴,而求學時光又是多麼值得珍惜。
正值開學季,不妨欣賞幾首關於時光與讀書的古詩,讀完此詩,我們或許會更加珍惜當下,度過一個更有意義的學生時代。
談到讀書,便會想起唐代詩人杜荀鶴寫的這首《題弟侄書堂》,很多學生可能對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這首詩是杜荀鶴為侄子的書堂所題的詩,勉勵侄兒要珍惜時光、奮發學習,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勵志的古詩。
何事居窮道不窮,亂時還與靜時同。家山雖在幹戈地,弟侄常修禮樂風。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詩中寫道:居住的房子可以簡陋破舊,但是學習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是不能停止的,儘管外面亂世紛爭,但是我們還是要像往常一樣,保持內心的平靜安心讀書。
現在,家鄉依然在打仗,但是侄兒還是要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和教化。
窗外的竹影在書桌上隨風擺動,硯臺中的墨汁好像清泉一般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
時光不待人,年輕的時候便要努力學習,這對一生都是有重大影響的,千萬不要讓光陰白白地溜走啊。
談到關於珍惜時間的詩,很多學生還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是一首漢樂府詩,名為《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首詩從園中的葵菜說起,形象生動地告訴我們時間的寶貴和不可逆性。
園中的葵菜長得鬱鬱蔥蔥,清晨十分,晶瑩剔透的露珠滴在葉子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亮光。
在這充滿希望和生機的春天,世間萬物在陽光和雨露的恩賜下,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到了肅殺的秋天,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此時天氣變得愈發寒涼,曾經枝繁葉茂的樹葉開始變得枯黃並隨風吹落,而地上的花草也開始凋零殆盡。
人的生命仿佛便是這一年四季,每個人都會從青春年少變成垂垂暮年的老者。青春時期,我們身富力強,可以做很多事情,而到了晚年,想再幹點什麼,總會覺得力不從心。
人的一生就像這奔流不息的河水,最終流向大海,是不會重新流向西方的,我們能做的便是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最後一句告誡我們在少年時,如果不努力學習,到頭來只能獨自懊悔悲傷了。
這首詩通過引用春天和秋天,來比喻人生的青春與暮年,形象地告訴我們人生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一生中最難得和寶貴的時光。
努力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