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電影紅樓夢中黛玉懟人的視頻火了一把,視頻中這位嬌俏可人的姑娘對著來給她送手爐的丫鬟一通猛懟,讓人好氣又好笑。
黛玉的小丫環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黛玉因含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哪裡就冷死了我!」
雪雁道:「紫鵑姐姐怕姑娘冷,是我送來的。」
按照道理說有人關心肯定是好事,但咱們的「林懟懟」的卻沒打算放過這個丫頭。
只見黛玉一面接了手爐抱在懷中,笑道:「也虧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
要說這刁鑽的小性子夠人喝一壺的,但是很多男性的評價卻是:黛玉好有趣,好喜歡。
黛玉懟人,特別是懟寶玉那可謂是一整套的學問。
黛玉懟寶玉分為【吃醋懟】——
問寶玉:「在哪裡的?」寶玉便說:「在寶姐姐家的。」黛玉冷笑道:「我說呢,虧在那裡絆住,不然早就飛了來了。」寶玉笑道:「只許同你頑,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他那裡一趟,就說這話。」林黛玉道:「好沒意思的話!去不去管我什麼事,我又沒叫你替我解悶兒。可許你從此不理我呢!」
這是寶玉去了寶釵處,回來後黛玉吃醋的言語,極盡女兒的可愛憨態,對寶玉的佔有欲和在乎躍然紙上。像極了女朋友吃醋男友和別的女子親近。
實際心疼寶玉最嘴強牙硬的【心疼懟】——
那一章回,寶玉犯了錯挨了打,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黛玉前去探望,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林黛玉看見,便道:「啐!我道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34;短命&34;噯喲&34;林黛玉道:「該,阿彌陀佛!&34;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34;瓢之漂水奈何?&34;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34;水止珠沉,奈何?&34;禪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風舞鷓鴣."
這種形象的豐富性、人物的飽滿感,讓寶玉和黛玉這對冤家的故事成為歷代紅學家和讀者的心頭之好,二人其慧,在其真、其才、其情,幾十年來其著名的影視形象也是卓越非凡。
「眼前分明外來客, 心底卻似舊時友」。要說這二人早已是前世的緣分,美好初戀的基礎是牢牢打下了——「這位妹妹是在哪裡見過」。
在紅樓夢小說裡,寶玉和黛玉的愛情故事起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傳說黛玉是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降珠草,被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從而修成女體,待這位侍者下凡之時,這株仙草與之相隨,也就是著名的「木石前盟」。
二人可謂是少年美好、純淨愛情的範本,兩人面似冤家,實則心意相通。他們的愛情就像巨石下的一株幼苗,雖然壓力重重,但是卻充滿了生機,成為中華文化裡關於愛情故事的神來之筆。
在故事的結尾他們一個剃髮出家,一個香消玉殞,然而這段經典的愛情卻深深印刻到了每個讀者的心裡,令人豔羨,又令人唏噓。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枉凝眉》
所謂悲劇,就是揉碎了美好給人看。
但愛情悲劇的美妙之處就在於,越是悲催的結局,越發顯得之前的美好平靜尤其可貴,讓人久久而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