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6
插圖:天官賜福
遇見Pluto的青灰故園」
▽
一、
前兩天看完了墨香銅臭的《天官賜福》,這是一本很長的小說,有兩百多章。
事實上這也是我第二次撿起這本小說來看。
第一次看的時候是電視劇《陳情令》剛播出那會兒,因為看過《魔道祖師》的小說和動漫,所以抱著「看一下,不行就撤」的心態去看了《陳情令》,然後發現,真的不行。
電視劇的失敗讓我將目光投向了墨香銅臭的另一部小說《天官賜福》,刷知乎的時候總能看到關於這本小說的評價。
說實話,在我看到第十章的時候我就困了,但因為我有看書就要看完的習慣,於是便撐著看,想著也許後面的情節就會變好起來。
看到第六十章的時候,我棄了。習慣是可以根據書的內容改的。
不知是太久沒看乾巴巴的文學作品了不習慣苦澀的表達還是它真的不對我口味,每次看都感覺困意席捲,眼睛酸痛,內容吃不進。
也可能是那個時候每天都要從醫院來回太累了,總之,我棄了這本小說,並在心裡將它跟《魔道祖師》對比,如此一比,《魔道祖師》確實要好很多,至少通俗易懂。
至於第二次撿起來看,也是在知乎看的評價,也才知道原來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艱難的讀這本小說。
但不一樣的是,那些讀完了《天官賜福》的人,很多都說,《天官賜福》要比《魔道祖師》立意更深,也就是說在他們心裡,《天官賜福》是要優於《魔道祖師》的。
這也激發了我想要了解這部小說究竟是怎麼樣的好的興趣,於是慢慢看了起來。
二、
我發現,其實很多人心裡都有一個拯救蒼生的念頭,放到現在來說,就是美劇的英雄主義,放到身邊來說,就是妥妥的中二病。
但不是每個患中二病的人都能實現拯救蒼生的願望。
如果謝憐不是什麼仙樂國太子,沒有資質飛升成為神官,那他也許真的就是一個普通的患中二病的少年。
可他是仙樂國受萬人敬仰的太子殿下,十七歲就飛升成為上天庭的神官,坐擁八千太子廟宇,神像皆為黃金所鑄,功德無窮無盡。
若是仙樂國一直風調雨順,民生平安也就罷了,可天不遂人願,仙樂國的西邊永安地區的乾旱導致生靈塗炭,許多永安人往皇城裡求安足之地,皇城也面臨著缺水的嚴重問題,將永安人全部隔絕於皇城大門之外。
太子不忍人民受苦,執意下凡,向雨師借了法寶求雨,然治標不治本,非但不能將永安地區解救,還要面臨皇城門口日益增多還私自組串軍隊的永安人的攻打。
這時候的太子仍然沒有失去信心,但國師卻明了一切,企圖改變永安地區的乾旱,勢必也將牽扯到其他的東西,一旦制衡失衡,便是萬劫不復。
我想這時候的謝憐定是不信天不信地只信他自己的,因為他要將所有的仙樂國子民都解救出來,便只能相信他可以。
仙樂國爆發了人面疫,仙樂人民不再相信他們的太子,許多人在這場人面疫中死去,太子看著一切卻無能為力。
太子像被推倒了,廟宇被毀了,那個金枝玉葉的貴人從此不再金貴。永安人入駐皇城稱王,太子被迫攜國王王后逃亡。
為生計不得已搬磚,賣藝,甚至打劫過路的商人,丟掉自尊只為自己的父皇母后能夠活下去。
太子未飛升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身在無間,心在桃源。
國師默然不語,像是早已知曉了結局。
三、
在太子最難的時候,出現了讓太子更為恐懼的人——白衣禍世白無相。
白無相始終戴著一個面具,面具一半在微笑,一半在哭泣,一身喪袍,來無影去無蹤。
他挑中了太子,因為所有人當中,太子與他是最像的。
白無相利用人面疫,讓村民將劍刺向太子,百劍穿心,為的是逼迫太子做選擇,選擇成為白無相。
太子不會死,但會痛。
百劍穿心的痛沒有讓他放棄拯救蒼生,但國王王后的自縊讓他決定成為白無相,他選擇了復仇,引萬千仙樂惡靈,即將席捲永安國。
那個身在無間心在桃源的太子,賭了最後一次。
他身上插著一把黑色的長劍從天而降,將地面撞出一個大坑,他躺在坑裡一動不動,只要有人幫他拔出那把劍,那麼他將仍然選擇做那個想要拯救蒼生的太子。
一天過去了,沒有人敢上前,兩天過去,依舊沒有人理他。
白無相以為自己贏了,開心地勸太子放棄。太子不應,任憑大雨將他打溼。
雨夜裡趕路的車夫不小心跌倒坑裡,將太子罵了個狗血臨頭,踩著罵聲走了。
太子的臉被一頂鬥笠遮住,緊接著被從坑裡拖了出來,那車夫又回來了。
白無相生氣了,太子卻笑了。
對於太子來說,一個人。只要一個人。真的,只要一個人,就夠了!
我不相信,善意會換來不好的結果。
能不能救得了所有人,我要試過才知道答案。就算天說我一定要死,那把劍不將我穿心而過,釘死在地上動彈不得,我就還是活著的,我就還會拼著一口氣,掙扎到底!
若真如此,那麼,就是天錯,我對。我誓與天,對抗到底。
白無相被君吾打敗,只剩下一頂面具,一半微笑,一半哭泣。天劫下來,太子又飛升了。
但太子跟君吾打了一架,又被貶了。
只有那頂鬥笠陪了他八百年。
四、
如果說第一次升貶間的太子有著想拯救蒼生的心和極強的自尊,那麼第二次升貶的太子就是有著想拯救蒼生的心和極差的運氣和極厚的臉皮。
這期間的太子去過很多地方,擁有很多身份,曾撿破爛去到半月關栽培半月關的國師半月,也在永安國當過芳心國師。
奈何太子在第二次被貶的時候要求君吾散盡他的氣運和法力,太子一路走來總是很倒黴,一邊受傷一邊習慣,八百年後,已經百毒不侵。
可有一人,卻見不得太子受傷。
那人道:
我知道,你不會死,也不怕死。但是哪怕你再強,也不要當你自己不會受傷。
不會死不等於不會受傷,更不等於不會疼。看到什麼奇怪的危險的東西,不要亂碰。先找我,讓我來。
如果太子的夢想,是拯救蒼生,那這人的夢想,便唯太子一人。
人人都知道四大絕之一的血雨探花花城惹不得,這位在銅爐山出世的鬼王,不僅法力了得,更是掌握著天人鬼三界的眾多情報。
但卻無人知曉鬼王之所以為鬼王,全是為了他那還在世上的深愛的人。
在他還是人的時候,命格差到毀天滅地,父母不愛,還被趕出來,受盡許多人的欺負,誰親誰倒黴。
在那風光無限的太子悅神儀式中,十歲不到的花城於高樓跌落,是當時正在悅神的太子不顧儀式接住了他,才免於踩踏之災。
被太子的表弟裝進麻袋裡綁在馬車後面拖的時候,也是太子發現將他救了。太子將他帶上太蒼山,他卻天生命格奇差招引怪東西差點引一把火燒了太蒼山。
稍微年長一點,他被趕出來無處可去,便棲居在一句太子廟,每日為太子神像獻上一朵新鮮的白色小花。
少年花城對著神像說自己不知道還活在這個世上做什麼,找不到活下去的意義。
太子定然是想拯救蒼生的,不然也不會說出「如果不知道你活下去有什麼意義,那麼就姑且把我當做你活下去的意義,把我當做支撐你活下去的支柱吧」這種把兩個侍從風信和慕情噁心到的話了。
但,這卻是花城努力活下去的信仰。
仙樂國爆發人面疫,花城參軍,只為為太子出一份力,為你戰死,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耀;
太子深陷溫柔鄉,卻抵死保護太子;
花城遭遇不測已變成一團鬼火,仍徘徊在太子身邊,他道:我有一個心愛之人還在這世上,我想保護他;
太子與白無相苦戰,他拼命撞擊白無相,不讓他傷害太子;
太子被百劍穿心時,他替太子尖叫了出來,終成厲鬼;
太子復仇,而後反悔,將遭惡靈吞噬,已是厲鬼的花城取名無名,代太子惡靈吞噬之痛,他說:
我心愛之人,在這場戰役裡受了很重的傷,生不如死。我眼睜睜看著他痛苦煎熬。所以,我希望由我來做這拔劍之人,為他復仇;
只剩一口鬼氣,仍堅持著飄到銅爐山。我所愛之人仍在世上,我要變得更強去保護他;
戰到最後,天劫下到了銅爐山,鬼飛升,聞所未聞,但升上去的那個人,自己跳了下來,拒絕了天界。
十年後,銅爐山出了第三個絕——血雨探花。
五、
花城是在太子第三次飛升後才出現在太子面前的。
太子第三次飛升後,接到的第一個歷練,便是去與君山抓鬼新郎。
時隔800年,花城終於找到了他所愛之人。
雖然花城的真身沒有親自來,但是親自接太子出轎,撐傘幫太子擋住血水,幫太子破了與君山的障礙。
二人真正相遇是在上元節,在外撿破爛的太子搭乘以黃牛車回道觀,車上躺著一個著紅衣的約莫十六七歲的少年。
紅衣少年什麼都知,並道:
鬼界有一個習俗,若是一隻鬼選定了一個人,便會將自己的骨灰託付到那個人手裡。若是我,骨灰送出去,管他是想挫骨揚灰還是撒著玩兒!
花城跟隨太子去到半月關,花城掉進了罪人坑,太子也跟著跳了進去,隨後牽扯出太子被貶時的另一身份。
太子奉君吾之命來到鬼市調查事情,巧遇花城,花城雖然知道太子不是主動來看他的,仍然很是高興。
在極樂坊教他擲骰子,把好運氣借給他,太子每一次擲骰子都是最高的六。最後太子不小心燒了極樂坊還溜走了。
太子抓鬼胎,掉入水中,雖然太子有足夠的實力抓住鬼胎,但是總會用最保守的辦法,讓自己受傷後才能成功。
花城卻是十分生氣。
上天庭中元節鬥燈,花城點了三千盞明燈,升上上天庭,太子意外得了第一名。
二人在道觀生活,村民皆對英俊的花城喜愛不已,紛紛問他婚嫁否,家中可有妻室,花城道:
家中已有妻室,貌美又賢良,是位金枝玉葉的貴人,我從小就喜歡的。喜歡了很多年,費盡千辛萬苦才追上去。
太子又奉君吾之命前往銅爐山阻止新的鬼王出世,卻在萬神窟發現了許多自己的雕像和壁畫。
花城的心意終被太子知曉,太子也是同樣的心意,花城終於追上了那位從小就喜歡的金枝玉葉的貴人。
血雨探花惡鬥白衣禍世,最後把所有的法力全給太子。放手去戰!花城對太子說:
沒問題的,它們全都不是你的對手。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住你的腳步!
花城的信任,讓太子相信自己,衝破枷鎖,最後用胸口碎大石打敗了君吾。但是花城的身體卻慢慢變淡,變得透明,最後消散……
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但我永遠不會離開你。
結局自是好的,二人又相遇了。
寫到這裡,我就像把整部小說再看了一遍。
我是個俗人,曾經也想過當救世主,後來發現自己不過是只螻蟻,不是世界的中心。
太子是不幸的,喪父喪母經歷各種疼痛,但太子也是幸運,他的身後還有一個最忠誠的信徒,一個不管為人為鬼都想要保護他的信徒。
最後、
《天官賜福》的格局很大,人物很多,若是要全部說起,恐怕再多幾篇幅都說不完。
我被兩位主角的命運所吸引,太子就算被自己的子民遺棄憎惡,曾經跌落塵埃,還是想要拯救蒼生;
花城想要變得更強,因為他所愛之人在世上,遭遇了很多不幸,他要保護他。
我總為這樣的故事吸引且感動,因為這些都是我不曾擁有但又深信不疑它真的存在。
《天官賜福》篇幅雖長,但其中的深意,卻是值得一看,而且真的有挺多說的挺好的句子。
可能我比較偏執,像把骨灰交給心愛之人,任他挫骨揚灰還是撒著玩這種話,我是真的認同的。
依舊不能寫出滿意的讀後感,心裡的驚濤駭浪蓋過萬千思緒,總是文筆有限,思想泛濫。
願這世上,有人在意你的疼痛,也願,有人拼了命都想保護你,或者,你保護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