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往事|洪門.袍哥.青幫文化

2021-02-17 世協洪門

甲申(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之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政權被顛復。延平郡王鄭成功據守福建,抗清復明,接著渡海光復臺灣,繼續抗清;並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臺灣創立「金臺山」、「明遠堂」,「漢馨香」、「挽瀾水」,與大臣將帥結義為異姓兄弟,部卒也同時宣誓,這是洪門開山立堂之始。
   
   洪門的秘密口號是「明大復興一」,寓「一心復大明」之意。以明太祖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為記,並以「洪英」為洪門開山祖師,暗寓「洪武門下英雄輩出」。鄭成功創立洪門有兩個意義:一是大明復興;二是尊王攘清,富有民族意識,因此,洪門從開山立堂之始,就被清朝視為大逆不道,一被查出就要「抄家滅族」。 洪門在城市難於立足活動,只能佔據山頭,建立山寨,招兵買馬,伺機起事。洪門組織以弟兄相稱,講求平等。幫中職位分內八堂、外八堂,下設各種名目,等級森嚴。開山立堂或集會,要依職位在堂上排夾道,儀式隆重。
   
   洪門對叛徒和清廷的探子的懲罰是極嚴的,光死刑就有好幾種。洪門成員的對象是九流:一流舉子(知識分子),二流醫(內外科大夫),三流地理(陰陽勘輿),四流推(算命卜課),五流丹青(書畫家),六流相(麻衣柳莊相師),七流僧,八流道,九流琴棋(清客音樂師)。崇三教,三教是儒、釋、道。    鄭成功在臺灣開山立堂後,非常重視以沿海各省作為橋梁,達到進攻清廷恢復明朝的目的。他派盟弟蔡德英等五人及其軍師陳近南偷偷潛入清軍佔領區,謹慎地發展滅清復明的秘密組織。共分為兩路,蔡德英在東南幾省發展,稱洪門;陳近南在西北幾省發展,後經顧炎武、王船山二人演變成為漢留,稱哥老(袍哥)。洪門和漢留組織大致相同。

   
   先談洪門
   
   洪門卻說蔡德英潛至福建莆田縣九連山少林寺(稱下院,河南登封縣少林寺稱上院),投方丈智通大師,寺內有僧徒一百二十八人,都是武藝精湛、富有民族氣節的人。蔡德英在寺內落髮為僧,精練武藝。寺僧中有個叫馬福儀的,藝精剽悍,在僧眾中位居第七,也被結為同盟,待機起義。恰在這時,鄭成功又派來侄兒鄭君達和妻子郭秀英、妹鄭玉蘭前來練武,加強反清復明力量,那馬福儀奸惡成性,強姦郭秀英及鄭玉蘭未遂,被僧眾斥逐下山。    馬福儀含恨叛盟,向清朝撫臺告密,引清兵三千夜間圍攻,放火燒毀少林寺,僧眾百餘人全部殉難,只蔡等十餘人突圍。他們用袖箭射死馬福儀,逃至惠州寶珠寺,與在那裡的洪門弟兄吳天成、洪太歲、姚必達會合。清兵追至,蔡等又逃往烏龍山,投史可法部將吳烈、吳延賁父子、合力殺死清將陳文耀,清兵敗走,蔡等就在右尋鎮高溪廟剌臂歃血為盟,重新組織規劃復明,尊洪英為始祖,鄭成功為武宗,史可法為文宗,這是洪門在清統治區結社之始,並定社名「天:組織義軍稱「三合軍」,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起兵抗清,震動七省,他們以明總兵周遇吉的侄兒周豪與史可法的兒子史鑑明為正、副統軍,以俠女關玉英為女兵統領,率軍由襄陽進入四川。川督王春美派心腹符四、田七詐降,周豪不察,竟加信任。迨義軍抵達重慶,與清兵接戰,符、田二人便為內應,以致義軍大敗。
   
   關玉英在途中與田七遭遇,擒田七,剖心祭陣亡將士;復擒符四,以一百零八刀魚鱗剮死,懲治了仇人。因此,洪門永忌四、七兩排。
   
   洪門組織發展很快,影響極大,各省紛起秘密結社,先後出現了三點會,三合會、匕首會、雙刀會,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等抗清復明組織。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陳正成在新加坡創立三合會,並派分支到廈門,是為洪門在海外組織之始。嗣陳正成在廈門被清兵殺害,黃威繼領其眾。
   
   鹹豐年間,劉麗川創立洪門支派小刀會於青浦,響應太平天國,攻佔上海,清廷勾結美、英、法帝國主義血腥鎮壓,終遭失敗。
   
   光緒初年,孫中山與鄭士良在檀香山立「致公堂」。光緒三十年(1904年),孫中山先生以「洪門大哥」的身份去到美國波士頓進行革命活動,得到當地洪門人士黃三德、唐瓊昌的迎接和協助,又得到司徒美堂作他的義務保護人員。有了洪門弟兄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孫中山先生便在紐約組織「安良總堂」,接著又先後成立了「安良支堂」或分堂。推動他所領導的革命運動。
   
   陶成章在浙江策動九龍山洪門弟兄加入興中會,又有加入「光復會」的。民國成立後,哥老、洪門、青幫的反清目的已達,逐漸轉化為社會團體,以後又形成江湖流派。

   
   再談漢留袍哥
   
   漢留陳近南到西北組織洪門的時候,正逢顧炎武在陝西華陰縣雲臺書院講學,常以民族大義激勵學生,同時受到洪門影響,率眾結社反清復明。大家推顧炎武為首領,仿洪門組織稱為「漢留」,取「漢族遺留」之意;亦稱「袍哥」,取「豈日無衣與子同袍」之意。「漢留」鑑於「洪門」受清朝嚴密防範,便以創立禮門戒菸、戒酒、戒賭、戒嫖為掩護,這是清朝允許的。同時又在道教中發展反清扶明的秘密組織,創立「白門」,以後發展演變成白蓮教、紅燈照、紅槍會等組織,其政治目的都是反清復明。
   
   「漢留」成員的發展對象不限於「洪門」的九流人物,還吸收江湖上的驚(看相算命)、培(四平攤子內外科醫生)、飄(寫詩條子、一字破)、猜(賭博單雙紅寶)、風(見風使舵取人錢財)、火(煉丹提汞)、爵(以顯宦騙人錢財)、耀(偽充官職騙財)、僧、道、吏、卒、戲(梨園人物)、解(賣武技雜耍)、幻(變戲法)、聽(說評書、相聲)等江湖人物。因為這些人常在江湖上跑四方,正好藉以搞聯絡通訊。特別是官府中的吏卒,有了他們便可隨時掌握官府的動向。「漢留」組織發展很快,遍及全國各省城鎮鄉村、山林水澤,甚至雞毛么花店都有公口組織。
   
   清代康、乾年間。北道上的響馬鏢客都是「洪門」、「漢留」的成員。河間府的竇爾敦,就是一個「漢留」支派首領。黃三泰、黃天霸父子指鏢借銀、李家店比武,使用丟頭一字暗器打傷竇爾敦,後來當了清朝武職,專門與江湖綠林弟兄作對,成為支派的叛徒。    由於「漢留」組織發展迅速,各省山頭林立。這些開山者,都與清兵發生過多次壯烈血戰。
   
   清王朝倒臺後,「袍哥」,「洪門」的政治目的已達,「漢留」轉化為社會團體,在全國各地正式公開開山立堂,設立公口。特別是在抗戰時期,各省「洪門」、「漢留」除在淪陷區內秘密活動外,大部集中在川、黔、湘、陝、甘、青、寧等省公開活動,國民黨黨政軍警特人員都大量參加。

   
   最後談談青幫
   
   青幫鄭成功組成洪門以後,曾派翁××,潘××二人到北京坐控清朝消息。翁被清廷查獲,叛降清廷。潘××堅持繼續組織「安清幫」,以「安清」二字迷惑清廷,""並為清廷擔負運河的運糧任務。為了掩人耳目,改弟兄敘義為師徒相傳,並定輩份為:「清靜道德,文成佛法,仁論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禮」二十個字。徐錫麟、秋瑾二人參加後,由他二人續添上「大通悟學」,湊成二十四個字輩。清亡後,又興第二個二十四代。再後又興第三個二十四代。 「青幫」以替清廷在運河運糧為掩護,因此受到清廷籠絡,在沿運河的江淮各集鎮分立碼頭,並以六品官職為碼頭官,以碼頭官收徒,老年時擇一得意門生傳衣缽,召集徒子徒孫開大會,稱為「關山門」,傳師位於繼承人。傳師位之後,老師就不能再收徒弟了。太平天國時,「青幫」曾大量供給太平軍有關清兵的情報。清末發展海運,糧食由輪船直運天津,運河失去作用,「青幫」組織離開江淮流域,轉移到其他地方繼續活動。民國建立後,「青幫」已是很強大的社會組織了。特別是在江浙和河北省很盛行,上海更是一個中心點,馳名的老頭子有葉澄衷、虞洽卿、黃金榮、朱坤山、杜月笙、楊阿毛(自耀)等人。此中,有的成為國民黨幕後人物;有的成為黑社會的首領。

相關焦點

  • 臺灣的青幫與洪門
    青幫和洪門的起源,似乎是一本糊塗帳。它們各成一家,分支獨立,但又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青幫、洪門基本都創立於清朝中期,時間段大概在康熙至乾隆年間,都屬於傳統的秘密結社,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青幫、洪門曾是中國大陸最有影響力的黑社會組織。解放後,大陸黑社會組織迅速消失,青幫、洪門不復存在。
  • 豐盛洪門丨洪門五祖之一胡德帝 袍哥分會
    洪門五祖堂三房「(虎合)」字旗,稱九梯,旗赤色,記前祖胡德帝,在四川、雲南發展,為「泊(虎合)」字號,名家後堂、蓮章郡,又稱為「袍哥」。留詩正是:「雲南赤旗第三枝,四川起義滅胡兒。合成洪字為暗記,君臣自有太平時。」順治十年,癸巳年(1653)胡德帝在潮州準備科考,住在西湖前的一個小房子,除了下雨天,即使炎炎夏日,總喜歡到西平路禮部尚書黃錦府第門前對面一顆大樹下苦讀,希望帶來好運。
  • 【洪門聯盟】洪門就是共濟會嗎?洪門到底是什麼?
    所以,孫中山和蔣介石不是共濟會會員,而是洪門中人,只不過洪門的英文名叫中國共濟會而已。中國共濟會和共濟會,標誌相同,名稱相似,其實並不是一回事,如果非要聯想,可以去聯想一下寶馬和寶駿的關係,當然這裡並非貶低洪門,而是早期洪門的成立借共濟會之名在西方傳播,如今的洪門,早就遍布全世界了。所以,洪門就是共濟會嗎?答案顯而易見,是又不是。
  • 洪門就是共濟會嗎?洪門到底是什麼?
    漢留之下有五房,其中著名的有「金蘭郡」「三合會」「洪順堂」「洪軍」等,後來不斷發展分支,又有了哥老會、袍哥會、三點會、安親會、致公堂等。這些組織統稱為洪門。洪門,青幫,同為幫會,但洪門是和青幫有區別的,洪門從創建開始就有著明確的宗旨理念,倡導反清復明,捍衛漢人族群利益,信奉忠義氣節,倡導護國安邦,扶危幫困、多行義舉。
  • 洪門的真相與現狀
    漢留之下有五房,其中著名的有「金蘭郡」「三合會」「洪順堂」「洪軍」等,後來不斷發展分支,又有了哥老會、袍哥會、三點會、安親會、致公堂等。這些組織統稱為洪門。另外一大幫派青幫和蔣介石往來密切,蔣介石發跡之前曾拜入青幫大佬黃金榮門下,成了青幫弟子,後來蔣介石掌握了軍政大權重回上海,黃金榮很識相地偷偷把蔣介石的門生帖送還。此後青幫反過來依附蔣介石,沒少出力。但蔣介石也對青幫也是能用就用,用過就扔的態度,青幫大佬杜月笙曾經忿忿地說:「他們總是拿我當夜壺,急了想用,用完了又嫌臭。」
  • 誰道漢家無男兒——反清復漢的洪門
    有了洪門弟兄在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的大力支持,孫中山先生便在紐約組織「安良總堂」,接著又先後成立了「安良支堂」或分堂。推動他所領導的革命運動。   陶成章在浙江策動九龍山洪門弟兄加入興中會,又有加入「光復會」的。民國成立後,哥老、洪門、青幫的反清目的已達,逐漸轉化為社會團體,以後又形成江湖流派。再談漢留袍哥。
  • 往事不如煙| 香江洪門的黑與白
    雖然洪門不是殷洪盛直接創立的,殷洪盛抗清犧牲後,其子投奔鄭成功,漢留構想流傳至鄭成功所轄部。旨在反抗滿清迫害統治,留存漢族文化。故後人尊殷洪盛為洪門始祖。殷洪盛之後,經過韋小寶師父陳近南的發展進而轉化為洪門。陳近南原名陳永華,有臺灣臥龍先生之稱。小說家言,時人有云:平生不識陳近南,縱使英雄也枉然。
  • 香港洪門檄文,昭告天下洪門昆仲書
    :港島亂禍,歷時數十日仍未平復,且呈愈演愈烈之勢,因港島乃我近代洪門發祥之地,遺存、傳承及新設山、堂組織之多,雲集昆仲之眾均為世界各地之最,故此,以洪門.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之名值此亂局告諭天下洪門昆仲知。
  • 洪門的義
    九七之前,香港黑幫派系眾多,其中三合會歷史最為悠久,也是近代以來洪門的最大分會之一。 但實際上,洪門絕不只是許多人眼中「打打殺殺」的黑社會,從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的爆發,都能看到洪門子弟為國奔走的身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有68人為洪門中人。 洪門百年,講究的是個「義」字。
  • 洪門前身天地會「一拜天為父,二拜地為母」
    袍哥一般都不以此為職,但也有少數組織者或骨幹以此為職業。還有一部分鄉鎮山區的袍哥會完全就是綠林作風,佔山為王,以搶劫為生,這一類被稱為渾水袍哥,另外那些不搞盜、搶等以武力掠奪他人財物的袍哥被稱為清水袍哥。從人數上說清水袍哥佔大多數。
  • 近代不同凡響的民間組織——洪門、白蓮教、天地會、哥老會軼事01
    陳永華除了協助女婿鄭克臧總管臺灣事務,還管洪門在大陸的地下工作。籤發洪門的信函,他使用化名「陳近南」。這就是武俠影視中「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的陳總舵主。但陳近南這十幾年,洪門還叫洪門,不叫天地會。
  • 洪門的由來在哪?
    洪門的核心任務是反清復明洪門原來叫天地會,他們的主要功績也就是反清復明,大概有400多年的歷史,如今這個幫派非常的強大,成員已經達到了90多萬人,遍布於全世界,洪門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為我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 真假洪門難分辨!此人私立洪門山頭「五聖山」,被批不仁不義
    在香港電影中經常提到「洪門」,例如鄭伊健的《古惑仔》,古天樂、梁家輝、任達華的《黑社會》那麼現在還有洪門存在嗎?當然存在,洪門存在於世界各地,港臺、東南亞一帶較為密集。大中華洪門五聖山是洪門最大的山頭,合併之初有仁義禮智信5個堂。可是近年來,洪門居然出現2個五聖山,一個是大中華洪門五聖山第三任山主李存果,一個是中國洪門五聖山「總山主」劉會進。李存果是由洪門兄弟公舉的「五聖山第三任山主」,青幫悟字輩。
  • 大家知道洪門五祖嗎 洪門五祖的大哥是誰知道嗎
    五祖在全國分「天地會」、「三合會」、「袍哥"、「哥老會」、「小刀會」.。方大洪為「三合會」創始人。清朝初期,朝廷「火燒北少林」後,胡德帝、李式開、馬超興、方大洪、蔡德忠五人逃到福建借南少林掩護,秘密開「反清復明」展活動,稱為少林五祖。. 也就是當年新少林五祖當中的洪文定手下的五個馬仔。
  • 洪門五聖山
    (另據洪門內部兄弟介紹,洪門分為五房,長房:天地會、二房:三合會、三房:袍哥會、四房:哥老會、五房:小刀會。)洪門產生之初,受到清朝官府的嚴厲追捕,為了生存,不得不採取秘密活動方式,創造了不少外人易看難懂的暗號秘語。致使成立了100多年,清朝官府只知道它的活動而不了解其內情,只看到表面而難窺其中。
  • 川南舊聞秘史——瀘州青幫的風雲歲月
    瀘州不僅有哥老會袍哥,在民國時期還有其他洪門和青幫,昨天講了袍哥今天再來給你們講講青幫在瀘州的往事。民國24年(1935)初,青幫進入古藺,隸屬嘉海衛幫,由前24代悟字班師太賈培傳入。民國27年(1938),蔣介石鑑於四川哥老會人多勢眾,命青幫總頭目張樹聲發展青幫以抵制。三年後,張派門徒陳振亞入瀘縣,以興五六幫在藍田壩設香壇收徒,入幫者二、三千人,多為軍、政、學、商各界人員及傷兵、司機等。
  • 發檄文罵「港獨」的洪門,原來就是「天地會」
    「洪門史」追溯既往,洪門其實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反清秘密團體——天地會。因創會之初屢遭清廷鎮壓,為保密起見不得不創立了一套複雜的「切口」和隱魚,會眾接頭時自報家門。要說「原姓X,改姓洪」,天地會的「代號」也就成了「洪門」。
  • 揭秘中國最後的江湖——洪門
    孫中山先生曾在文章裡表示,洪門由康熙年間的明朝遺老們所創。這種說法在20世紀一直被認為主流,洪門創建人是陳近南的故事也是廣為流傳。 人民大學教授秦寶琦先生是清代歷史的專家,根據他長期的研究調查,提出了洪門起源於乾隆年間福建雲霄地區的觀音亭這個說法,這個觀點是當今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洪門為什麼叫洪門,說法非常多。
  •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五大幫派,洪門暫居第二,第一無人敢惹
    熟讀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其中有個非常特殊的文化,那就是幫派文化,在我們常看見的武俠小說中常會提到什麼七大門派、九大門派的說法,當然這是一般是只存在於虛構的武俠世界裡,虛擬的江湖中。不過,現實生活之中,也存在幫派,只是沒有小說之中那麼神奇罷了。
  • 洪門起源於什麼時候,它的開山始祖是誰呢,這些你了解嗎?
    洪門是天地會的別稱。天地會是清朝民間最大的民眾團體組織,分布面比較廣,傳統久遠,在民間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是洪門的開山始祖是誰,歷來眾說紛紜。「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洪門、青幫、白蓮教三教同出一源,其立教目的都是為了反清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