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縣長李炷烽專訪:金門不比港澳更遠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特約撰稿 陳婉容 發自臺北

 

集兩岸政經制度之所長

 

記者:李縣長怎麼看待金門相對於臺灣的角色?

 

李炷烽:事實上,金門自古以來就是試驗區,我們過去實施過所謂的戰地政務。

 

過去金門對臺灣要出入境管制,金門的物資進出臺灣也要管制,金門所使用的貨幣和臺灣也不太一樣。現在兩岸直接往來,這也是另外一個階段的一種「一國兩制」。當然這是指臺灣、澎湖、金門、馬祖這個範圍內的兩種制度,那我們既然可以在「中華民國」的這個轄區裡實施兩種制度,那為什麼不在兩岸之間實施不同的制度呢?

 

記者:你很看重製度的意義。

 

李炷烽:臺灣制度有優越處,我們學習臺灣制度;大陸制度優越的,我們就學習大陸制度。制度和構想的本身就是要為兩岸經貿發展和促進共榮和平,營建一個互利的平臺。那集兩岸政經制度之所長,為金門來做試驗,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此。

 

記者:關於「一國兩制」的設想是怎樣形成的?最初,是什麼促使你有這個思考?

 

李炷烽:這個由來已久。因為我們以前就是在「兩制」的環境下長大的,所以會覺得實施「一國兩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記者:你覺得大部分金門百姓支持你的想法嗎?

 

李炷烽:對一般普羅大眾來說,只要誰給民眾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發展的機會,就是好的政府。

 

假如「一國兩制」的試驗區,能夠逐步擴大,對老百姓的生活層面會有很大幫助。我也曾經想過來做一個「公投」,基本上老百姓首先要先對這個制度有所了解,再來做公投會比較有利。

 

希望兩岸了解一個離島的處境

 

記者:你從2002年就提出過這個議題,這些年有無一些具體的措施來推動?

 

李炷烽:「小三通」是我們向臺灣極力去爭取來的,也是「一國兩制」下的產物。現在「小三通」適用的對象範疇也和臺灣各縣市有所區隔。我所說的「一國兩制」有我們臺灣的制度也需要大陸的配合。我們就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已經開始在做了,只是以前沒有把正式的名稱提出來而已。現在做的還不是很順暢,一方面是臺灣沒有實施的誠意,大陸對我們的了解也有限。所以才又把它提出來,希望兩岸的政府了解到一個離島的處境。金門有地理區位優勢,為什麼不把這優勢加以發揮呢?每年有400多萬人去大陸,臺灣的政府只限定少數人可以從這裡進出。讓老百姓可以更省錢也更節省時間的方式都不進行,捨近求遠,我覺得這是很不可思議的。

 

記者:你是否就這些想法跟大陸官員或學者進行過溝通?得到了什麼答覆或建議?

 

李炷烽:我難得去大陸,去一次也不容易,都必須要「陸委會」準許。就算去的話大概只能就「小三通」一些事務性的問題來交流。

 

記者:你提出的「一國」,指的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是泛指的「中國」?

 

李炷烽:現在所謂的「小三通」,就是兩制。至於是哪個「國」,我的看法是,為了讓「一國兩制」實施推動比較順利,不要去涉及具體的爭議。強調哪一邊都會受到另一方的抵制。

 

「九二共識」為什麼有人贊成有人反對?嚴格來說,就是有紛爭嘛!所以這個部分就先暫時不談!這「一國兩制」主要談的是經貿如何合作?工業如何發展?市場如何共同擁有?這個才重要。先捨棄名稱的問題,暫時不提。這樣不是更好嗎?制度可以繼續推動下去。

 

記者:你所提出的「一國兩制」,其實更多的意義在於經濟貿易?

 

李炷烽:我覺得現在首先是要撤出有些壁壘。臺灣和大陸都要對金門多些寬鬆,假如一個小小地區都不能有交集,那兩岸之間怎麼會有交集呢?

 

從經濟著手,比較容易讓老百姓接受。這是一個次序的問題,也是一個策略運用的問題。從經濟層面加強交流合作,消除壁壘。進而就會影響到政治層面。

 

記者:目前金門與大陸方面的貿易有障礙嗎?

 

李炷烽:例如我們的酒要送去廈門還要繳納關稅,我覺得拿關稅就是非常不合理的。嚴格來講,關稅是國與國之間才會存在的。金門和廈門之間,別說是同個國家,應該是同一個省,那既然是同個省,還存在關稅,那實在很荒謬。我們也是期望大陸在這方面能夠有所理解。

 

比如現在開放大陸鄉親去港澳旅遊,那也希望把金門納入這個對象。金門就在東南沿海,把金門和廈門的距離看的比港澳更遠,那也不正確。

 

記者:你的設想之中,是否可能出現大陸人在金門久居。這一點有無現實的障礙?

 

李炷烽:有的。以外地來臺灣的 新娘來看,對大陸新娘的限制是比外國新娘還來的嚴格!外國新娘來臺灣,4年就可以取得身份證;而針對大陸新娘的限制以前是11年,現在最少也要8年。這種差別待遇很不應該。

 

現在政府的心態還是有偏差的!把大陸變得比外國還外國,更低了。這純粹是政治操作了!

 

希望「陸委會」和「國臺辦」一起來參與

 

記者:你認為你的想法在臺灣其它地方可以行的通麼?為什麼?

 

李炷烽:在金門,本地人口大約只有六七萬人,海外華僑有70幾萬,來自臺灣島的有30萬。金門內部因為被統治,被高壓慣了之後,很多人會不敢表達自己的言論。我想特別是在外地的人,見解比較開闊,思維比較開明,反而都會比較贊成。

 

我想追求自由、開放、民主、法制,這是一個普世的價值,也是每個人性的基本需求。

 

記者:你的想法在臺灣有哪些現實的羈絆?有無法律衝突?

 

李炷烽:法律上當然必須慢慢尋求突破,現在的問題就是法律的限制。就像我作為一個縣長,和廈門那麼接近也有很多來往,但是我每次去,臺灣就要對我做很多限制,我也覺得這不合理。

 

現在大陸觀光客要來金門,不是金門在審查,而是臺灣在審查。那臺灣就有很多非正常的因素。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因素,或一種政治考量的因素來介入這種理由,我也覺得不應該。

 

臺灣政府常常講所謂的「民主自覺」,但是為什麼我們金門的前途老是要臺灣決定呢?我想,應該站在平等的角度來看待。很多政策的實施也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以前兩岸對峙那麼強烈,讓金門做一些犧牲,這是不得已的,我們也接受了。

 

但現在兩岸關係緩和了,這個機會不留給這個以前曾經犧牲的地區,我們當然會覺得不服氣啊!

 

記者:你的這些想法,將如何一步步推動成為現實?

 

李炷烽:先有正式的報告,現在已經引起了大眾廣泛的討論,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聽聽大家的意見之後,以後再來看看要怎麼去做。基本上,我第一個就是要成立一個推動的小組,我希望若是兩岸的政府都能重視這個問題,那大家就一起來推動。「陸委會」可以來,大陸的「國臺辦」也可以來參與。

 

假如大家真的有誠意要走和解和統一的路線,是應該要怎麼做的。兩岸的談判不一定要在新加坡或是澳門,可以直接來最近的金門,為什麼要繞那麼遠呢?

 

記者:請你談談對兩岸未來發展的一些預期。

 

李炷烽:「一國兩制」也不是完全為了金門,我覺得整個臺灣都應該思考這個問題。每天製造對立,日本可以靠得住麼?美國可以靠得住麼?自己的親兄弟,把他當仇讎。難道那些毫無關係的陌生人會成為更可靠的戰友?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劉若男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南方周末 20061116

 

相關焦點

  • 金門縣長李炷烽反對金門部署防衛性飛彈
    金門縣長李炷烽反對金門部署防衛性飛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24日 14:01 來源: 臺海網   臺海網7月24日訊 針對金門外島將在十一月間大規模撤軍,金門縣長李炷烽23日表示遺憾,抱怨地方政府未獲告知無法預聞,但他指出,外島撤軍是無可挽回的趨勢,希望當局能將金門朝非軍事化、行政特區規劃,給予地方發展生機。
  • 大陸媒體獨家專訪新黨主席吳成典,盼臺灣「一國兩制」從金門開始
    東南衛視專訪新黨新任黨主席吳成典。吳成典,1957年5月10日出生於金門縣,臺灣輔仁大學化學系學士,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化學博士。早年吳成典先後在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材料所、亞洲化學公司等機構和企業擔任高階主管,引進並參與了臺灣第一張只讀光碟(CD-ROM)的研發工作。
  • 金門金酒公司董事長今易人 前金門縣長李清正接任
    金門金酒公司董事長今易人 前金門縣長李清正接任 時間:2008-10-21 15:49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0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金門酒業公司董事長雷倩今年9月請辭,經過一個多月,金酒公司今天舉行董事長交接儀式。
  • 臺灣金門縣長望金門做「一國兩制試驗區」(圖)
     [提要]  金門縣長李炷烽六日在「縣議會」提出金門做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構想,讓金門跳脫藍綠對抗,李炷烽表示,金門做為「一國兩制試驗區」的優點很多:人才與物資利用管道,將可大開方便之門;法令制度上的特殊需求可以被滿足。
  • 金門駐軍陸續撤離 地方經濟榮景不再
    華夏經緯網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防部」決定繼續減少金門駐軍,將重創地方的經濟活動。金門縣長李炷烽昨天表示,撤軍是無可挽回的趨勢,他希望金門朝向非軍事區、特區發展,並作為兩岸「中轉站」。李炷烽表示,儘管小三通已實施六、七年提供臺商進出方便,但並不能如阿兵哥一樣,留在金門消費,現在金門轉型非常辛苦。希望當局在金門撤軍應有配套措施,一希望進一步開放,讓金門中轉帶來更多人潮;二希望軍方能釋出縮減軍事用地,加速排雷。
  • 李炷烽:金門要發揮兩岸重要中轉地獨特作用(圖)
    >     中新網9月7日電 金門縣長李炷烽率李炷烽表示,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正在蓄勢待發,金門作為兩岸重要的中轉地可以在其中發揮獨特作用,「廈門─金門─臺灣」應作為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重要旅遊線路之一,這樣不僅可以讓大陸居民多一種旅遊選擇,對金門的旅遊發展也有助益。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李炷烽說,此次來廈參加投洽會主要為了拓展和推銷金門遊。大陸居民赴金門旅遊今年雖然有較大增長,但與最初規劃的每天600人還有很大差距。
  • 海峽兩岸佛教祈求世界和平法會今在金門舉行
    海峽兩岸佛教祈求世界和平法會今在金門舉行 2009年03月23日 21: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軍方稱沒有在金門建飛彈基地規劃
    臺灣軍方稱沒有在金門建飛彈基地規劃 2008年04月05日 12: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4月5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去年底金門
  • 廈門保生大帝神像首赴金門巡遊 巡展為期3天
    記者 高金環 羅聯璧 曾志銘 通訊員 林廣明 葉明亮 洪林 文/圖  因颱風影響而推遲一天起程的保生大帝赴金門巡遊團,昨日上午10時許,取道廈金航線前往金門。  此次保生大帝神像赴金門,是應金門信眾多年來的盛情邀請,首次赴金門巡遊三天,廈金航線臨時為保生大帝神像赴金巡遊增加一船次。  該活動由省閩臺交流協會、海滄青礁慈濟宮理事會、金門烈嶼保生大帝廟宇管委會主辦。巡遊祭典活動將由兩岸共祭,金門縣縣長李炷烽等人將擔任金門方面主祭人。
  • 金門縣老齡化與少子化嚴重,縣長勵精圖治,打造忘齡島
    金門縣長陪孩子們吃飯臺灣有多「老」?數字最明了。金門縣長陳福海在縣務會議上指出,長達三十多年戰地政務限縮了金門的發展,許多青壯年人口不得不離家移居外地就學就業,家中只剩下老弱婦孺,金門縣政府責無旁貸的必須肩負起照顧者的責任。在三個近島中,金門率先加入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行列,針對長者及身心障礙弱勢團體提出因應對策與措施,包括積極強化醫療、長照服務系統等,列入縣府重要施政措施,要讓金門長者老而無憂,老而自得,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心養老。
  • 廈門保生大帝神像展開首赴金門巡遊活動
    廈門保生大帝神像展開首赴金門巡遊活動
  • 福建閩王金身首次巡安金門 王金平獻金牌迎駕
    (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海網1月10日訊 福建閩王王審知的金身,昨天首度通過「小三通」到金門巡安,為1000多年來的創舉,受到臺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及金門王氏族人盛大迎駕,為兩岸宗族文化交流交流再添佳話。
  • 金門酒廠在祖國大陸開設的首家高粱酒專賣店開張
    新華網廈門9月23日電(記者 餘瑛瑞)23日上午9時,廈門市廈禾路571-12號店面張燈結彩,金門酒廠在祖國大陸開設的第一間面積90多平方米的金門高粱酒專賣店正式開張營業,正宗的金門高粱酒從此擺上大陸櫃檯。
  • 澎湖縣長稱歡迎金門駐軍撤澎湖 要求澎湖"自治"
    澎湖縣長稱歡迎金門駐軍撤澎湖 要求澎湖"自治" 2008年06月20日 08:5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20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金門縣長李炷烽日前提出要求
  • 金門縣長楊鎮浯與金門李氏宗親齊聚廈門祭祖懇親
    呂明 攝中新網廈門2月19日電 (黃詠綢 呂明)時值元宵佳節,金門縣縣長楊鎮浯與200餘名金門李氏宗親19日齊聚廈門翔安浦園,參加銀浦李氏始祖君選公誕辰785周年祭祖活動。圖為李氏宗親在李氏祖墓前舉行祭祖、掃墓儀式。 呂明 攝「金門李姓家族由廈門同安(銀城)浦園過去。近十幾年來每一年都會來參加祭祖活動。」
  • 金門縣長堅持兩岸通水典禮照辦,臺灣當局耍心機
    【文/觀察者網 王慧】「請鄉親們放一百二十個心」,金門縣長陳福海拍板決定,8月5日的通水典禮儀式照辦、水照通。陸委會: 「水照通,典禮延後」此前,陸委會以「時機不宜」為由,建議金門暫緩8月5日的金廈通水典禮,希望金門縣「體諒政府立場,水照通,典禮延後」,以「大局為重」。
  • 金門限制官員大陸包二奶 廈門出現金門人二奶村
    [提要] 12月13日,臺灣金門縣長李炷烽宣布將對金門官員赴大陸設限,目的為避免金門官員在大陸「包二奶」。  面對社會上愈發嚴重的「包二奶」問題,一向主張大開兩岸交流之門的金門縣長李炷烽近日卻在兩岸「小三通」上開起了「倒車」,宣布將對金門官員赴大陸設限,而目的則是為了避免金門公務員在大陸「包二奶」,消息立即在島內外成為熱烈議論的話題。
  • google地圖將金門標為泉州市管轄金門縣抗議
    臺海網9月26日訊 「金門」到底屬於哪一地區?google網站地圖將金門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金門縣人民政府」,金門縣政府表示,將向google反映,要求儘快更正。   金門縣歷屬泉州所轄。舊名浯洲,又稱仙洲、浯島、滄浯、浯江、浯海。
  • 朱熹882周年誕辰 金門縣感念教化舉行祭典
    中新社發 朱少文 攝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金門縣長李沃士今天率同縣團隊拈香,為南宋代大儒朱熹882周年誕辰祭典祝禱。金門縣各界公祭南宋大儒朱熹882周年誕辰祭典,今天在金城鎮浯江書院「朱子祠」舉行,李沃士主祭,副縣長吳友欽與金門縣各單位主管陪祭,感念朱熹在歷史上對金門的教化。
  • 金門!回歸!通水!通橋!通電!
    海峽對岸的金門縣,是解放戰爭之後國共對抗的最前沿,這裡的島嶼和駐紮在那裡的軍隊都曾飽受戰火洗禮。大陸和金門相隔僅數英裡,今天,雙方的關係確實已經非常不同了。而更重要的是,金門可能很快會從大陸獲得更便宜的電力。戳這裡看精彩財經新聞這就是金門縣縣長陳福海口中所說的新三通:通水、通橋、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