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拙政園的太湖石

2020-11-23 中國供應商

說到蘇州,我首先想到的便是拙政園。

明正德四年(1509年),拙政園由王獻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晉朝《閒居賦》的一段話:「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史籍上記載王獻臣曾委託畫家文徵明做設計,並存文氏之《拙政園圖》、《拙政園記》和《拙政園詠》傳世,比較完整地勾畫出園林的面貌和風格。當時,園面積約13.4公頃,規模比較大。園多隙地,中亙積水,浚沼成池,池廣林茂。有繁花塢、倚玉軒、芙蓉隈及軒、檻、池、臺、塢、澗之屬,共有31個景點。整個園林竹樹野鬱,山水瀰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鬱的天然野趣。

踏入拙政園,首先讓人覺得喜愛的,便是各種各樣的奇石。

或者,各人喜好不同,對於景色的偏愛也自有不同,就像同一塊太湖石,每個角度呈現給人們的姿態都不一樣,而每個人所喜愛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拙政園裡除了眾所周知的太湖石外,還有昆石、靈璧石和大理石等等。當然,喜人的,還當是適合做園林裝飾的,具「皺、漏、瘦、透」之美的太湖石。

江蘇太湖石指江蘇太湖產的石頭,多窟窿和褶皺紋理,可造假山,點綴園林庭院等人文景觀。古人云:「錯落復崔巍,蒼然玉一堆。峰駢仙掌出,罅拆劍門開」。把我們引入這種千古名石營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為我國古代四大玩石之一(因產於太湖而得名,它是指產於環繞太湖的蘇州洞庭西山、宜興一帶的石灰巖,其中以黿山和禹期山為聞名。) 太湖古稱震澤,又「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蹟,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裡,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故,古代地質造地運動遺留下了豐富的石材。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裡。而實際面積受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大大縮減,湖底潛出,因此石材料雖然豐富。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於環保而適當限制開採。太湖石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單獨擺設,或疊為假山。太湖石原產蘇州洞庭山太湖邊,由於長年水浪衝擊,產生許多窩孔、穿孔、道孔,形狀奇特竣削,自古受造園家青睞。太湖石有三種: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採石工人攜帶工具潛水取石,用大繩捆綁,吊上大船運往工地造園。 明畫家造園家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太湖石在水中者為貴,歲久被波濤衝擊,皆成空石,面面玲瓏。」太湖石屬於石灰巖,多為灰色,少見白色、黑色。石灰巖長期經受波浪的衝擊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在漫長的歲月裡,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細琢、曲折圓潤的太湖石。

相關焦點

  • 豪賭押上一座園—蘇州拙政園
    豪賭押上一座園—蘇州拙政園江蘇這個園林 清風拂過 侵蝕百年風雨的雋秀畫卷 緩緩展開「視角俯瞰而下:經霜楓木,綠意盎然的芭蕉梧桐>綠雲紅霧地浮動水間;蜿蜒石橋,青黛磚瓦,一座座婉轉而起的舞榭樓臺清風拂過這幅侵蝕了百年風雨的雋秀畫卷緩緩展開」大約在五百年前,官場失意的王獻臣辭官回到故鄉江蘇蘇州
  • 它是世界遺產,吳下名園之冠,不及拙政園一半大,有5噸重太湖石
    蘇州園林頭牌是拙政園,第二位就是留園了。留園在閶門外留園路338號,曾在蘇州姑蘇區的仁安街住,距離留園只有10分鐘的路程,過了仁安場,就到了留園路了。很小的一個門,裡面卻別有洞天。圖中是留園明瑟樓,涵碧山房,綠蔭一帶風光。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199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趣說「太湖石」
    在蘇州城內外,太湖石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它以玲瓏的形態,奇秀的麗姿美化園林,點綴環境,風雅居室……太湖石又名紋石、花石、窟窿石、洞庭石,以灰色石為多,少有白色、青黑及黃色。因多用於堆砌假山,人們又稱假山石。
  • 500年蘇州拙政園,無人能懂……
    尤其在蘇州,經濟繁榮、位置優越,有豐富的水資源利於造池,充足的太湖石、黃石等材料利於疊山,園林藝術自然更加發展。也正因此,蘇州多產技藝高超的造園匠,時稱「花園子」;而王獻臣的好友,與唐伯虎共列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也因為志趣相投而願意幫他設計。
  • 蘇州最美園林之一,和拙政園同為中國四大名園,可謂一步一個景
    自古以來蘇州就憑藉著眾多特色的園林聞名於世,也因此被很多人稱呼為「園林之城」。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到明末清初,蘇州的園林就有170多處,到如今依然還保留著50多處特色的園林。蘇州也憑藉著這50多處特色園林,早在1997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入圍的園林分別有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等等。
  • 蘇州,遊覽拙政園
    蘇州,是溫婉柔情的,是恬靜醉人的;是水墨丹青,樸實典雅;是涓涓細流,源遠流長。唯有慢下腳步,供人細細欣賞,才能品出其中韻味。來到蘇州,怎麼能少得了打卡蘇州園林。蘇州園林那麼多,我只好挑了四大名園之二的拙政園和留園。
  • 蘇州園林—拙政園VS獅子林
    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居然來了蘇州,那麼蘇州園林的遊園之旅自是不可少的。由於時間有限,所以小編只去了拙政園和獅子林,至於其他的園林,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遊玩一番吧!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四大名園。
  • 北海公園太湖石系宋代「艮嶽」
    原標題:北海公園太湖石系宋代「艮嶽」昨天,北海公園舉行艮嶽石巖相析定專家論證會, 對北海瓊華島的太湖石進行系統調查和研究,藉助科技手段對其來源進行分析,證明它們的身份與譜系。北海瓊華島的太湖石,常被稱為「艮嶽石」「折糧石」,它們的來由被引向比瓊島經營早60年、名聲也更大的另一園林傑作,即北宋都城汴京的「艮嶽」。但一直以來,有關艮嶽石的來源和年代多來自於歷史文獻的記載,缺少科學的實證結論。不僅如此,北海艮嶽石的分布範圍、數量和特徵以及相關史料文獻,都還有待進一步梳理和核實。
  • 蘇州:拙政園創新營銷亮點分析
    李宅一期恢復陳設,89款170件精雕細刻的家具初步展現了明清時期江南官宦人家的家居生活場景;「石·紀——拙政園藏碑刻拓片展」以拓片形式展示了拙政園現存及散佚的碑刻;「拙政雅集——亞洲雕塑名家邀請展」上,25件國內外雕塑名家作品讓觀眾眼前一亮;「盆韻——蘇州園林古盆特展」精選出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材質的古盆進行展示,深層次地挖掘了蘇州園林的文化和藝術內涵;「在陽明山遇見蘇州園林」則走進了臺灣
  • 蘇州博物館與拙政園(姑蘇行之五)
    聽說我要去拙政園,老先生說讓我跟他們一起,到市區後,就在他們下車的地方,換乘933或101就到拙政園了。獅子林、博物院都在其附近,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再去一下白寺塔,然後從那裡返回。不過,四點之前要往回趕,因為鎮上六點半就不發車了。我發現,基地的「小夥伴兒」,不論來自哪裡,都是一樣的熱心、熱情。
  • 蘇州|拙政園,如果不注意這4點,你就白去了趟拙政園
    前幾篇寫了同裡,這篇來聊下拙政園,拙政園是國家5A的景區,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同時也是江南四大園林之一。拙政園作為蘇州的一張明信片,到了蘇州是必須要到拙政園遊覽一番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拙政園吧。拙政園的概況拙政園始建於明朝正德元年,有王獻臣所建,位於蘇州古城東北,與蘇州博物館相鄰,佔地78畝,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那麼作為這樣一個園林,應該看它的什麼呢?我們將從以下幾個角度來了解拙政園。
  • 「中國江南古典園林代表作」––蘇州拙政園
    小編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介紹江南古典園林代表–––蘇州拙政園!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江南古典園林代表——蘇州拙政園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建於明德初年十六世紀初,正如標題所說,拙政園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
  • 蘇州最大的古典園林、蘇州必去的AAAAA景點——拙政園
    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蹟和典故。每年春季,拙政園都要隆重舉辦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節」。3.28—5.10春天杜鵑花每年夏季,拙政園都將舉辦蘇州園林的傳統特色項目「荷花節」。
  • 拙政園邊蓋別墅
    北京頤和園一牆之隔,龍湖地產的頤和原著別墅已成典範;現在,在蘇州拙政園一牆之隔,耗時八年打造的拙政別墅正見雛形。這會成為下一個經典嗎? 電話中,有人說,「我們在拙政園一牆之外再造了一個蘇州園林。」 一位當地開發商邀請她出任拙政別墅的榮譽顧問。樂居深度報導匯總》》       出生於蘇州的林貝聿嘉是建築大師貝聿銘的堂妹,蘇州園林另一經典——獅子林曾歸貝氏家族所有。幾個月後,她從一扇全柚木、跨度僅次於紫禁城城門的長達5.8米的主入口大門走進拙政別墅時,她看見了大片壯若麒麟的假山。
  • 拙政園是蘇州最大、最著名的園林,很值得去
    拙政園是蘇州最大、最著名的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縈繞著錯落有致的假山及精緻的庭院建築,花木並茂。這一江南園林典範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蘇州是一個古典園林聚集的城市,作為蘇州乃至全國園林之首的拙政園,此次遊覽,讓我大飽眼福。拙政園佔地七八十畝,面積不大,景區內的景色卻非常精緻。進入景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湖水和綠地,景區內擺放了很多荷花的盆景,遊客可以近距離地欣賞荷花,感覺還是很棒的!拙政園的布局因地制宜,亭臺、樓閣、長廊、假山、池水、古樹等布局得非常合理,漫步在其中,有一種閒暇之意。
  • 蘇州四大園林:拙政園
    蘇州有許多園林,其中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帶你們遊覽拙政園,大約要兩個小時左右。  拙政園是我國私家園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它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拙政園的正門,大家可以看到正門上方有「拙政園」三個大字,拙政園始建於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返鄉,以大弘寺原址拓建為園,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
  • 提起蘇州最出名的園林,拙政園當首屈一指
    提起蘇州最出名的園林,拙政園當首屈一指。始建於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它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鬱的江南水鄉特色。
  • 「五一」來蘇州逛拙政園、獅子林,不用排長隊了!
    提前預約拙政園、獅子林的遊客可享受每人2元的門票優惠。今天起,大家可預約4月24日起七日內任意一天、任一開放時段。如果你之前已預約或購票的話,還是可以正常入園、入館的噢!五一小長假期間,拙政園、獅子林和博物館將為提前預約成功的遊客提供專用入園、入館通道。
  • 蘇州拙政園夏荷疊翠遊趣濃
    初夏時節的蘇州拙政園內塘荷疊翠,一株株小荷抽出水面並嶄露尖尖角。不僅為消夏遊人增添情趣,也引來雀鳥和蜻娗飛旋光顧,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園林景觀。拙政園作為蘇州園林的代表,擁有悠久的栽荷歷史,園內池榭、廳堂眾多,皆是賞荷佳處。
  • 山水詩畫拙政園
    今夏遊園喜池,吾女曰:「蘇州之水皆綠也。」吾曰:「非但綠,更為清也。」【譯】用近代學者王國維的「境界說」來欣賞拙政園,「寫境」與「造境」都可以構架,「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也能夠入詩。今年夏天我在這裡遊玩特別喜歡這池水,我的女兒說:「蘇州的水都是綠色的。」我說:「不但綠,還清澈透亮呢。」